对外开放中的环境问题及对策调研报告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469980 上传时间:2017-08-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外开放中的环境问题及对策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对外开放中的环境问题及对策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对外开放中的环境问题及对策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对外开放中的环境问题及对策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对外开放中的环境问题及对策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外开放中的环境问题及对策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外开放中的环境问题及对策调研报告(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调研报告系、专业、班级:09 级 经济贸易系 电子商务 专业 2 班姓名及学号0902041210 宋利娜 136731853230902041214 吴玉伟 151301483860902041231 张彩虹 13313316721调研报告题目对外开放中的环境问题与对策的调研报告被调查人 姓名:沈亚芳 单位或职业:教授 电话:相关理论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要不断提高开放性经济水平得分小组成员与被调查者合影完成时间 2011 年 5 月 15 日中国对外开放战略中的环境问题分析的调研报告实施对外开放战略对中国环境问题形成一定压力。在产品

2、贸易的绿色壁垒、危险废弃物转移、污染性技术和生产转移等诸多环境问题中,中国由于经济落后,受制于人。由初级产品出口和“大进大出”针对国际市场的出口导向性工业化发展模式所决定,加速了中国的资源消耗和生态恶化。但实施开放战略对环境影响究竟是积极的还是负面的,的确存在很多不同的看法。我们认为,实施开放战略对环境固然存在相当程度的负面影响,但其替代方案,即采取内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自行发展工业化,不仅在启动市场、发展速度、改善技术等方面难以操作,还可能导致更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实施开放战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我国经济增长中急需的资金和外向型发展模式的技术缺口,使我国有可能在产业发展中获取后发优势,实现跳跃性

3、增长。这就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发展中必然面临的环境和生态压力。一.对外开放战略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中国自 1978 年实施改革开放战略以来,对外贸易发展迅速据统计,中国对外贸易总体规模从 1978 年的 206.4 亿美元增长至 1997 年的3250.6 亿美元,增长了 14.7 倍,年均增长速度高达 15.6;其中出口扩大 17.7倍,年均增长 16.7,进口扩大 12.1 倍,年均增长 14.5,都超过同期 GDP的增长速度。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使中国经济不可逆转地融入世界经济之中,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发生重大变化。1980 年中国出口额占世界总出口额的比重为0.92,居世界第

4、26 位,到“七五”末的 1990 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占世界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达 1.65,国际排名第 16 位。到 1992 年,排名上升至第 11位,并一直保持到 1996 年,1997 年至第 10 位,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达2.9;1998 年上升为第九位。对外贸易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到 1995 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上升到 40左右。二开放经济中产生环境问题的原因(1)经济全球化是开放经济中引发环境问题的前提据统计,80 年代以来,全球贸易增长超过生产增长速度,贸易规模增长了近两倍。1980 年世界商品出口贸易额不足 2 万亿美元,到 1997 年已

5、增至 5 .3 万亿美元。80 年代以来,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长速度是 GDP 和国内投资增长速度的 2-3 倍。1990-1996 年,外商直接投资翻了两番,平均每年增长 25。到 1996 年,跨国公司和跨国公司全球下属分支的投资总额高达 1.4 万亿美元,相当于全世界资本投资的 1/5。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也是一个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世界范围的产业结构调整即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少数发达国家实现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升级。在贸易自由化逐步深化和全球范围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与环境有关的贸易和直接投资问题就必将凸现出来。(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目标和利益上

6、的区别和冲突是开放经济中环境问题的基本背景全球范围内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现实,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面临环境问题时明显处于经济上不平等的位置;发达国家内部环境压力的不断加大和贫富悬殊的现实,成为国际贸易中污染转移,外商直接投资中的污染产业转移等环境问题的基本背景。在面临全球环境问题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分歧在于:发展中国家认为: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是由过度富裕造成的,发达国家是自然资源的主要消耗者,也是污染物的主要排放者。 目前世界贸易中发达国家占据主动地位,这种不平等的国际贸易方式,事实上并不能有助于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增长,这也就限制和削弱了发展中国家保护环境的能力。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

7、家的污染性产业转移,以及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过时的、有害环境的技术等,是对发展中国家的“生态侵略”。三中国实施对外开放战略中的环境问题状况1.绿色贸易发展趋势以及我国的应对措施分析环境问题对国际贸易产生的负面影响之一是绿色贸易壁垒的形成。 绿色壁垒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有:(1)根据一些国际公约和一些国家的环保法规,我国的一些产品已经或即将退出国际市场。例如根据保护濒危野生动物物种的国际贸易公约,我国的虎骨酒、兽皮、象牙制品已停止出口。(2)传统出口产品受到环境标志的挑战。(3)污染的环境成为影响我国产品出口发展的一大因素。目前我国由于环境污染未能得到很好控制,许多产品尤其是食品的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8、大大降低了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1997 年 12 月,以大米为主食的日本,规定对进口大米必须检测 91 项安全卫生项目,我国向日本出口大米更加困难。(4)目前必须引起我国高度重视的问题是:绿色壁垒对于我国出口发展是“双刃剑”,具有双重性,应该加以充分利用,抓住时机,构造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良性发展机制。2.过度出口造成掠夺性资源开采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意识薄弱,片面追求出口增长,掠夺性开采资源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生态和环境造成消极影响。1982-1993 年间我国出口发菜 799吨,创汇 3126 万美元,经济效益和创汇效益 都非常可观,但对生态造成的破坏也非常严重。据报道,由于盲目采挖发菜

9、、二连浩特周围 200 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已沙化或严重沙化。1983 年我国甘草的储藏量约 35-45 万吨,1982-1993年出口量已达到 17 万吨,由于掠夺性采挖,现储藏量不到 40,不但资源本身遭到严重破坏,而且造成草原严重退化。许多野生名贵药材遭到严重破坏,人参、天麻、虫草、杜仲、黄芪等因采挖过量而濒临绝迹。由于缺乏有效控制,有些矿产品,如钨、锑、钼、锡等盲目产口与盲目生产形成恶性循环,不但严重破坏了资源,而且严重恶化了生态和环境。据不完全统计,1991 年影响生态和环境的野生动植物及矿产资源包括煤炭、石油等的出口金额达 50 亿美元,占当年出口总额的 8.2。某些出口的中间产品及制

10、成品的生产过程也不考虑生态与环境代价,这些产品的品种繁多,涉及范围很广。1991 年污染较重产品的出口额达到 200 多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36,其中高污染产品,如农药、染料、焦炭、皮革制品、印染产品、石棉及制品、纸浆纸张等的出口达 78.5 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 12.8。3.资源消耗型产品进口分析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报告结果,中国 90 年代中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总额高达 5000 亿元以上。其中 1993 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为 1085 亿元,大气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 171 亿元。而能源结构中煤炭比重过高是造成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我国能源工业,

11、尤其是石油天然气工业是在冷战背景下通过自主开发的道路发展起来的,在我国经济日趋开放的背景下,已逐步扩大对国际能源市场的利用。但目前我国尚未形成成熟合理的全球能源利用战略。20 世纪,石油一直是发达国家对外战略的重要出发点,是众多地区和全球性冲突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我国已认识到开发国外油气资源,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的必要性,利用世界油气市场也取得一定进展。但面对世界油气资源的激烈竞争和市场变化,我国还缺乏自觉的应变和调控能力。尽快增强我国实施面向世界市场的油气以至能源发展战略的能力,成为保证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除能源产业外,我国其他战略产业和资源消耗型产业,也应相应地实

12、施面向世界市场的发展战略。4.外商直接投资中的环境问题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环境的影响具有多重性。国际投资理论认为,产业的扩张和转移是国际投资的一个基本动机。以此为基础,可以发现,产业转移的走向势必是按梯度从高向低进行的;对发达国家来说,这是一个成熟和过时产品和技术的转移过程;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这是一个相对先进的产品和技术的引进过程。站在发展中国家的角度,从积极方面看,相对于独立发展工业化的过程,开放式的发展工业化成本较低见效较快;但因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处于被动地位,其负面影响也是显然的。我国在引进外商直接投资过程中,也处于这一两难境地。外商投资于我国污染密集型产业的总体情况 表 外商投

13、资于污染密集型产业状况企业数(个)PIIs企业数及比重()MPIIs企业数及比重()工业总产值(亿元)PIIs 工业总产值及比重()MPIIs工业总产值及比重()从业人数(万人)PIIs从业人数及比重MPIIs从业人数及比重全国全部工业企业和生产单位7341517169980.2374870.1082296.634153.415.051984.402.4114733.51295.462.01118.580.81全部三资工业企业和生产单位593111699828.66748712.6211823.604153.4135.131984.4016.78898.34295.4632.89118.581

14、3.20PIIs 44.05 47.78 40.13全国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510318141892.7864931.2754946.863793.036.901867.123.408575.58218.722.5591.061.06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三资工495591418928.63649313.1010713.973793.0335.401867.1217.43660.53218.7233.1191.0613.79业企业PIIs 45.76 49.23 41.63注:PIIs 指污染密集产业;MPIIs 指严重污染密集产业。5.有害技术和设备转移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有些外商将国外淘汰

15、的、严重污染环境的、禁止使用的产品及相应的技术和设备通过投资方式转移到中国,也有些外商在技术设备上以旧顶新、以次充好,都对中国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据调查,外商投资企业中高达 70以上的引进设备为中低档水平。沈阳市人大的调查发现,某合资企业引进了早已被国内废弃的工艺,即用液态汞生产日光灯,导致车间空气中的汞浓度超标几十倍,严重危害了工人的身体健康。“氟蚜满”乳油是日本曹达株式会社于 1964 年开发的,日本于 1975 年禁止在国内生产,1992 年中日美合资的福建惠龙农药有限公司生产这一产品,由于该农药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严重污染环境并影响人体安全,在 1993 年 7-8 月期间发生了 6 起

16、农药中毒事件,导致 3 人死亡。四.中国实施对外开放战略中环境问题的应对分析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九五”计划和 2010 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可持续发展战略被提到了突出的位置。可持续发展,首先使发展,环境问题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也只有通过发展才能解决;发展必须考虑资源与环境的支持与制约,不仅要考虑本代人,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之上。我国在 1992 年制定了中国 21 世纪议程,其基本原则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必须作到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环境相协调。中国可持续发展建立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上。在这一基本框架下,我国政府有关部门还针对实施对外开放战略中的各种环境问题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法规。例如:1995 年 6 月国务院批准实施的指导外商投资方向暂行规定中明确规定:属于对环境造成污染损害,破坏自然资源或者损害人体健康的,列为禁止类外商投资项目;1995 年制定了关于严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