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mba全景教程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699489 上传时间:2018-02-27 格式:DOC 页数:71 大小:4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学-mba全景教程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管理学-mba全景教程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管理学-mba全景教程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管理学-mba全景教程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管理学-mba全景教程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学-mba全景教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学-mba全景教程(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MBA全景教程-管理学 (焦叔斌) 第1讲 管理和企业管理【本讲重点】 管理学概说 企业管理的基本涵义 当代企业管理面临的环境管理学概说管理学 管理学是工商管理专业的一门基础课,是研究管理过程基本规律的 课程。【管理名言】 延续与发展:管理是现代社会中一个普遍的通用的器官。 德鲁克 你也许要问: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组织理论与设计等等,这些课程 都是与管理有关的课程,管理学与这些课程有什么区别呢? 这很好理解。如果把管理和企业管理看作是一头大象,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 务管理以及组织理论与设计等等这些课程,就好比是这头大象的某一个部位或者器官,而 管理学这门课程则着重了解这头大

2、象的全局,偏重于从整体上把握研究管理过程的构成。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学习管理学与学习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不同,这要求在学习时 要有一种正确的学习方法。这种学习方法可以概括为从“林”到“木”的方法,也就是要 求你首先了解这门课程的总体构成,在了解总体的情况下再来了解局部的理论,这样往往 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总体来讲,本课程可以简单地概括为“1、2、3、4”四个数字。表1-1 管理学的基本框架 内 容 要 点 说 明 个中心 过 程 本课程始终围绕着“过程”这个中心概念来 展开。系统的观念 所谓系统的观念,是理解管理的理论、方法 、概念、原理时要用系统的观念来看问题, 要用发展、变化、联系的

3、观点来看问题,要 克服静止、孤立的看问题的方式。 个要点全面的观念 全面的观念意味着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 准的诀窍,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所以 不管什么样的管理方法和理论,都有它适应 的具体的环境,所以在学习的时候,要注意 结合实际。 要形成 一套行话 任何一个行当或领域都有一些专业词汇和术 语,如果不了解这些就很难理解其理论,管 理领域也是一样,通过了解一套行话为进一 步掌握理论打下基础,这是学习的第一个目 标。 要了解 一套观念 通过这门课程,了解并运用现代管理中的新 观念来指导实践。 个目标 要养成 一套习惯 也就是要养成自觉地按照管理的原理、理论 、概念去做事情的习惯。 计划 组织

4、 领导 大职能 控制说明见本讲“对管理的三种认识”之第三种 。 把握了“1、2、3、4”,管理学这门课程的基本轮廓就可以了然于胸了,不管看什么 样的教材,如果能从这个方面学习的话,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这个基本轮廓 ,本课程所要讨论的内容可以分为五个基本部分。 企业与企业管理 计划 组织领导 控制 下面讨论第一部分,企业与企业管理。这部分可以分成两个小问题:企业与企业管理 的基本含义和当代企业管理所面临的基本环境。企业管理的基本涵义在讨论这个基本问题之前,让我们先看一下MBA这三个词的意思。 Mmaster,硕士;B business,经营、生意,意味着一种盈利性的经济活动;Aadmi

5、nistration,管理。 从这个意义上讲,MBA这三个词反映了对盈利性的经济活动加以管理的含义,所要培养 的就是通过管理来做好盈利性经济活动的硕士人才。那么怎么来理解“管理”这个词呢? 对“管理”人们有各种各样的认识,在此我们取其中三种比较普遍的说法来加以剖析。对管理的三种认识1.带领别人去实现目标 从这个说法中可以引申出三个方面的含义: (1)管理者的业绩是由他人来衡量的 这意味着管理者即使累得要命,也未必能管理好,管理得好坏取决于管理者所带领的 他人的业绩。 (2)管理存在于一定的组织中,组织是由很多人构成的群体 一般来说,一个组织符合以下三个特征: 有很多人构成 有共同的目标 有一定

6、的人际关系的安排 管理正是存在于这样的组织之中。可以认为,管理依附于组织之上,组织是皮,管理 是毛,离开了组织谈不上管理,这是由第一点引申出来的。 (3)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实现一定的目标 离开了目标,就谈不上管理。管理活动的存在就是要保证有效的实现组织的目标。2.管理就是做正确的事和正确地做事 做正确的事和正确地做事有什么区别呢?表1-2 做正确的事和正确地做事的区别项目 内容 侧 重 点 地 位 意 义 做正确的事 方向、路线问题 第一位 效果:对错 正确地做事 手段和途径问题 第二位 效率:多少、快慢3.管理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 管 理 管理就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对组织的人、财、物等资源

7、进 行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的活动。 第三种认识是大多数教科书上的表述,这个定义看起来很长,但是仔细理解,其实很 简单,去掉修饰语的话,也就是: 管理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所以在一定意义上,第三种说法可以认为是对管理的一个解剖,把管理解剖成了四个 比较具体的方面。这四个方面的含义如下: (1)计划 计 划 计划指的是人们在采取具体行动之前的思考,指出谋划策的一 种脑力劳动,与古汉语的“谋”字恰好相当。谋什么呢?图11 管理与谋的区别 因此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管理的计划活动实际上就是对目标和途径的思考。 还要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在组织中,计划是由谁来做的。很多人误以为计划是由组织 里的计划科、计划处等部

8、门来做的;还有人认为计划既然是运筹帷幄,那么计划就是由组 织中的最高领导人、最高层管理者来做的。这实际上是一个误解,因为计划意味着实现目 标的“谋”,带领人们去实现目标是每个管理者的使命,所以计划活动是每个管理者必不 可少的活动。 (2)组织 仅仅有谋有目标,明确了实现目标的途径,并不意味着能够自然而然地实现目标,还 必须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分工和协作。 为了实现目标而进行的这种分工和协作,在管理中就 叫做组织。 具体来说,组织也就是为了实现目标在组织内部达成的一种高效的人与人之间分工与 协作的关系。按照管理中的术语来说,也就是要构造一个高效的组织结构,这是组织的管 理活动所要完成的使命。 (

9、3)领导 即使计划得很好,明确了目标,明确了实现目标的途径,也有了高效的组织结构,但 这也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能自然而然地实现目标。组织是由人构成的,而人是世界上最复杂 的生物,组织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需要和动机,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怎样让人们有效地 按照组织的要求步调一致地向着目标努力呢?这就涉及到领导的问题。从这个意义来讲, 管理学中所讨论的“领导”与一般意义上使用的“领导”多少有一些区别。作为一种活动 的“领导”更多指的是“领”和“导”。 领是领路,导是指引。 所以管理中的“领导”就意味着通过管理者的行为来影响下属,让人们把自己的动机 和目标跟组织的目标协调起来,从而有效地形成一种合力去实现组

10、织的目标。而这就需要 在组织中形成一种有效的气氛或氛围。关于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工作,实际上也可以把它归 置于管理的领导活动中。 (4)控制 有了计划、组织、领导,明确了目标,了解了实现目标的途径,人与人之间也有了好 的协作配合关系,通过领导营造了一种好的气氛,但这是不是就意味着能自然而然地实现 目标呢?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因为往往计划赶不上变化,人们想到的远远不如客观环境界 那么丰富和复杂,所以事业在进行过程中往往会偏离预想的轨道,这时就需要管理者来发 现偏差,纠正偏差,调整航程,把事业引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使事情按计划进行的活动,或者说纠正偏差、纠正航向的活动,管 理中就叫做控制。【自检】 对管

11、理的认识还有很多种说法。你认为管理是一门科学还是一门艺术?其科学性和艺术性在管理的各 项职能活动中又有哪些具体体现? _ _ _管理职能与企业职能或经营职能的关系1.管理职能 管理的第三种说法告诉我们,管理是由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大类活动构成的。 这样我们对管理工作的内容就比较清晰了。这四大类活动,在管理中叫做管理的职能。 “职能”在此可以理解为活动,所谓管理职能也就是管理所包括的一 些具体活动。了解管理职能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帮助我们把握管理学这门课程的整体构成。 在理解管理学构成的基础上,就可以非常灵活地安排学习,。没有必要从头到尾地按 顺序学习。你完全可以找一本教材从后往前看,或

12、者从中间任意找一个地方往后看,都是 可以的。这是管理学课程的一个特征。2.企业职能或经营职能 管理的职能就是管理所包括的具体活动,我们从管理的职能还可以顺便来了解一些企 业的职能或者经营的职能,也就是MBA这个词中B(B即business)的职能,同样还可以用职 能的观念对盈利性的经济或者企业经营活动来加以解剖。 (1)技术性活动 不管从事何种经营活动,必不可少的都要把人、财、物等资源放到系统中,通过内部 活动加以转化,最后输出一定的成果。把输入转变为输出的活动,通常叫做技术性活动。 (2)商业性活动 除了技术性活动之外,一个企业的经营活动要进行下去,必不可少地要同市场打交道 。市场上的买卖活

13、动,在管理中叫做商业性活动。 (3)会计活动 经营活动的成果好坏必须通过记账、算帐的方式来了解,这种记账算账的活动是会计 活动。 (4)财务活动或者理财活动 除了要保证实物经营成果之外,还必须从货币价值形态来保证经营的效果。这种从价 值形态上保证企业的资源保值增值的活动叫做财务活动或者理财活动。 在此需要辨析“会计”和“财务”这两个词:表1-3 会计和财务的区别 会 计 记账和算账活动 通常面对过去已经发生的 活动 财 务 有效运作人才和资源,以保证保值 、增值的活动 更多是面向未来 (5)安全活动 除了技术性活动、商业性活动、会计活动和财务活动之外,企业的经营活动还包括其 他一些活动。例如还

14、必须采取种种措施来保证人、财、物资源的安全。企业中的安全活动 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活动,假如这方面的活动做得有纰漏的话,常常会造成非常大的损失, 所以在企业的所有活动中安全活动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3.管理职能与企业职能或经营职能的关系 一个企业的经营活动是不是仅仅上述五项活动呢?事实上管理活动也是企业经营活动 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只有通过有效的管理活动,才能保证企业的其他五项活动的有效 性。通过用职能的观点来解剖企业的职能,或者经营的职能深化了我们对企业管理概念的 理解,可以说,企业管理无非就是通过有效地实施管理的各项职能来做好企业的各项职能 的活动。简单讲,也就是MBA这个词中“B”和“A”

15、两个词的关系,A代表管理,B代表经营 ,企业管理也就是怎样通过有效的发挥A的作用来做好B的事情。了解企业管理的构成,或 者说从职能的角度对企业管理加以理解,有助于我们了解企业管理的整体,有助于了解一 个有效的管理者应当具备哪些知识构成。管理的普遍性 管理的普遍性有这样几个方面的含义:1.在不同类型的组织中,管理具有普遍性 不管是商业还是工业、金融或者保险以及其他不同的行业,在所有这些组织中,管理 者所要从事的工作无非都是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而已,所有管理工作都具有一定的共 性。这是管理普遍性的第一个方面。2.在组织中不同层次的管理者所从事的活动也具有普遍性 不管高层管理者,还是中层管理者,或者是基层管理者,无非是要明确目标,然后设 定实现目标的途径,最后做好分工和协作工作,领导人们去实现目标,并在此过程中加以 调整。对于高层、中层和基层管理者来讲,这几方面的活动是共同的,不同点仅在于不同 层次的管理者在从事这些活动时其侧重点有所不同而已。图1-2 管理者的层次分类与管理职能 例如基层的管理者从事领导方面的活动要更多一些。人们经常会对此表示不理解,认 为领导不是高层管理者做的事情吗?但是,假如了解了领导的含义,就会知道这种说法的 含义更多的是指基层管理者的工作要同更多人打交道,要更多地对员工施加影响而已。这 是管理普遍性的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