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师资培训讲稿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642847 上传时间:2018-02-2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学师资培训讲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国学师资培训讲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国学师资培训讲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国学师资培训讲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国学师资培训讲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学师资培训讲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学师资培训讲稿(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各位长辈、各位老师,上午好!刚才郭老师讲了,先锋 14 年的探索,把这个在整个国家社会对传统文化关注和文明复兴这个路上,在教育领域里面和传统文化融合,14 年的这个历程有很多是成功的经验,先锋也走了很多的弯路,可能有很多也是经验,也可能是教训。那我们先锋人首先有这个,昨天河南工人报四八大开上写了一个系列性的文章,谈论一些企业文化,教育的一些现象,也问了我这 15 年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要和大家讲一讲这 15 年的感受,实际我们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作为一个老师,在探索国学的 15 年,这个历程当中,我后来想不仅仅是我,我们先锋,在先锋工作过三年、五年的老师,你问他在先锋觉得最有价值、收获最大的是什

2、么?每个老师都会认真的思考。我在和大家交流当中,大家基本上都有共识,我们在这十几年中把这个国学用在教育工作当中,受益最大的不是我们学生,而是我们老师。我们的一线老师、领导和那个首先是作为教育的这种领导管理员工在这个路上,我更多可能通过做他们的文化,通过了解我们祖先留给我们这样一个生命的态度,一个对人生命的认知,实践这种教育,作传统文化的教育让我们体会到了这种生命的意义,现在讲我们好像比社会上同行业的人亲和度高一点,声音更和谐一点,所以我们先锋十几年,首先我本人是这样的,倡化中最大的受益者是我自己。比如说在这个十几年发展当中,像我们这样类型的培训,先锋大概做了 5 年,我们最开始做这样的培训是不

3、收费的,为什么不收费,我们做倡化文化不仅仅在事业上有收获,在经济的方方面面我们是受益者,但最大的受益是我们,一个,一个全身心的一种生命,和谐的一种受益,一种幸福的受益,我们这个通过做这件事情,越来越觉得心安,越来越觉得我们生命有价值,幸福指数越来越高,先锋的人大家都有一个感受,是我们祖先留给我们优秀的文化遗产,留给我们的优秀文化资源使我们受益的,省里头取得的这项成绩,我们也愿意更多的这种同仁去分享,所以这个我们是带着这种收获的喜悦和大家分享,最早我们做师资培训是免费的,我们希望让更多的人受益,因为这些财产不是先锋的,也不是哪个团队的,而是我们的祖先通过几千年的文化积累,留给我们的一个遗产,一个

4、巨大的财富,当然是方方面面的,在这样一个经济社会,所以可能跟我的这个谈的当中,我印像当中过去我们刚开始搞培训的时候,有两个基本原则:第一是公益。虽然我们后来也收取一定的费用,但收的都很少,目的就是想让更多的人真正能认真起来在同行当中受益。从另一个角度讲,大家现在也能感受到,尤其是从事教育的同志,现在中国社会问题很多,但更大的问题是大家对教育的这种不满,也不是说不满,而是对教育的一些认识。好像从社会国家到政府都在关注教育,但教育却是令大家最不满的,面对的问题也是最多的。我们通过博学的这种实践,将博学的这种传统用到现代教育当中,收获非常大,每一次的收获都比我们想像的好,所以我们希望跟更多的教育同仁

5、,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同仁去分享。所以我们一开始培训是免费的,后来即使收费,收得也很少,目的就是让更多的人不只是参与到这个民族文化复兴大业当中,而是从中受益。更重要的是每个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就是我们在一线的老师,首先是这个文化的受益者,然后,学生才有可能真正受益,从而使学生的家长也从中受益,最终是一个家庭受益。另一个我觉得在我们刚开始做培训的时候,我们有,好像当时大家在商量一个事的时候有这个要求,第一我们不是通过培训去挣钱,而是想推动这个事情。实际上不仅仅是在中国,尤其在中国这样一个社会,在现代这样的社会当中实际上领导的认识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当时说是如果来参加我们培训,校长不来我们就不接受这个学

6、校的培训。实际上目的是要大家知道,我们做任何事情,领导他的方向、他的决策、他的力度就决定了这个事情。这个事情它不仅仅是教育的行为,它是一种认知,教学上的这个,包括地区上的这个,这样一个情况。还有每个学校有每个学校的特点,从他对传统文化认知上的全方位的一个教育体系。当然,尤其民办学校还牵涉到投资,阶段性的任务,生源和其他方方面面的事情。所以这个事情,后来想不管是公办学校,还是民办学校,如果他校长,他的教育的投资人对这个博学没有认识,在我们印像当中几乎很难推动。我们过去也经常接待各种来我们这参观学习,顺便接受我们的培训的学校,从另一个角度如果是对这个教育有认识了,也有,有很多都想加盟我们学校,想做

7、这种教育,我跟他们讲得最多的一句话,实际上就是,一个人的教育就是校长对这个东西的认识,依旧不多,校长对这个东西有认识,所有的问题都迎刃而解。对传统的文化的认识,这种认识还从另一个角度讲,面对所有问题时,都是对这个问题认识不清,这个认识包括它的理念、思想,具体操作当中面对的问题。当然还有一个,就是说,这个东西先锋这十几年的探索,刚开始我们也走了很多弯路,真正有价值的不是我们怎么讲,怎么说,怎么好,而是你真正做起来你就知道,你这个教育才变得有活力有生命力,我觉得不管是校长还是我们一线的老师,我们做起来,做个两三年,你才能对先锋这些认识有所感悟有所体会。对中国文化,刚才郭老师也谈了,实际中国这个文化

8、它说浅一点的是生命的文化,不是生活的文化;说深一点是生命的文化,任何一种文化它是对生命、生活的一种关怀,尤其是对生命的一种终极关怀。这种关怀和教育也一样,是由我们在一线按祖先留给我们的优秀的这种文化去生活的时候,将把这些东西用到与学生的互动和教学当中,你才能体会到这个教育的妙趣。所以真正做起来,可能今天不光我们一线的老师,其他同仁也会有这种感觉,不管我怎样和大家敞开胸怀的交流,你可能都没有很深的感受,最深的感受是你做起来,做个两、三年以后体会到的。所以在座的各位,如果有机会,你先做个两、三年之后,我们如果再有机会来先锋,我们再来交流这个。中国文化非常究竟这个生命的体认、体质、体查、体会,体质是

9、必须身体力行去做,仅仅投资在脑子和概括里面,你很少有认识,并且这个教育也真正不会在你生命里扎根,我感觉我们先锋的这十五年,最深的体会是什么呢,一个人如果足够的聪明,足够的智慧,他知道认真在先锋做三到五年,以后他无论在不在先锋都会一如既往的把教育做下去。当然也有在先锋做了三年、五年,因为个人层次不同,眼界不同,生活认识不同,他放弃了。我觉得可能是他确实在这个外在环境没办法维持,或者,是这个人的思想认识,或者基本上不能够说是聪明,又或者在认知方面层次不太高,为什么说这个人不够智慧呢?因为传统文化的这样一个思想,它是包含生命的一种教育,它和我们生命是合一的。刚才说在先锋,虽然我们现在机构大了,伙伴也

10、多了,大概有六百多员工,但有一些老师我不用问他在先锋多少年了,看他的状态就知道,包括他的思想是什么,这可能和我们学习传统文化也有关系,传统文化是一个很多元的生命认知,它是有素质的。我们常说事不过三,他们过了三年,除非他不用心做,只要用心做,三年是个坎,从那个角度讲,三年是一个学习阶段,三年、六年、七年。可能今年有机会跟大家谈谈传统文化对生命的认识,生命的这个规律。任何一种思想在身上扎根,这个思想也在成长,当然这个三年很重要,不管怎么样一个老师,多优秀,如果对传统文化你还没有做够三年,从另一个角度讲,你就很难说你对这个东西有多深的体会,因为我们说事不过三,有了三年你才真正对这个生命有了认知。我们

11、平时说传统文化,实际从另一个角度讲,儒释道耶回五大文明都是传统文化,儒是儒家,佛是佛家,道是道家,这个耶是基督文明,回是穆斯林文明,不管你是因为民族,还是生活中接触,我想了解一下,大家对这五大文明有信仰的请举手,或者没有信仰,你就做过,或者你因这种关系在建树上,你对儒家比较,或者说你对儒家一直有好感,一直在看这样的书(有一个,两个,四、五个) 。对于佛家呢?(大概两、三个左右) 。道家呢?(有俩) 。对这个基督文明呢(一个) 。穆斯林有时候也叫他回教,回民那个,也不是回民,不是回民信那个,所以信穆斯林对回教有信仰的叫穆民,他也是一种信仰一种文化,没有信仰穆斯林的朋友,基督文明也是一个。我看中华

12、民族还是有希望有生命力的,下面我们会谈到这个问题,我想给大家说明,我对五大文明都非常尊重崇尚,其实我在信仰和文化上面是没有分别的,也许我也会在哪个问题上说哪个文化不太好,但这并不是对这个文化的否定,更多的是对这个文化在传播当中,或在介绍这个文化时某个人出现了偏差,对这个文化本身是没有异议的,请大家不要误会。我觉得因为我们今天谈博学、文化离不开这个话题,如果谈到这些话题了至少有两个原则,第一,我对这五大文明都是崇尚的,都是尊敬的,对这五大文明的圣贤,儒家孔孟,道家老子,黄老,还有很多人,像吕洞宾,黄学良等等都是道家的,这些都很难分得清。像这个基督文明比较具有影响的圣贤是耶稣,玛利亚,有一派是崇尚

13、圣母的。还有穆斯林主要是默罕默德,这五大文明的圣贤我都非常尊敬。第二点,其实我也可以通过我这么二三十年的经历来讲,可以很负责任的跟大家这样讲,因为我们话题不能仅仅围绕这个讲,这五大文明对生命的认识,对天地的认识都是客观真实的,这五大圣贤没有一个是骗大家的,如果是骗大家也不会骗一两千年,早就被发现了。从另一个角度讲,我们离科技、离知识的这种文明时代更多的是解读这五大圣贤对生命的认识,所以在整个谈话当中我们经常谈到这一点,因为我们谈教育,谈文化,很难绕开这个话题,这就是第二点, 。还有另一点,是刚才我们可能先谈教育,教育是传承文明、传承文化;教育的使命是传承文化,传承文明。刚才所说的这五大文明、五

14、大文化都是人类经过几千年的传承,整个人类的祖先留给我们后世的文化遗产。那么今天我们谈博学、谈传统文化,我们一说中国传统文化,大家基本上都知道儒释道三家,儒家、释家、道家,这三家可能以儒家为主干,大家应该都有印像,比如说李白叫什么居士?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是叫什么居士,(杜甫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没有查到居士这个称号) ,这个也是在中国文化当中,几百年以前我们中国文化儒释道三家是合一的,只要是大家都是合一的。你看我们清朝那个官员都挂着佛珠是,那珠子不是项链,没那么大所以是佛珠,可以说清朝三百年,首先执政者,他都是通过学儒家的书选出来,那个挂珠子基本上代表拥有佛学信仰,清朝的官员的佛学信

15、仰就和现在的入党差不多,你要说没有佛学信仰政府就很少注目你,领导就不会给你重要的岗位让你负责,从这个角度看,实际就这个中国文化我们说,可能是因为文化的断层我们这一百年对中国文化的这种,对于这种劣势或者说这种话语权的失语,而导致了我们对中国文化有很多误区。首先,中国儒释道三家合一了,比如说慈禧太后,现在很多电视剧里喊她太后,实际上她是不喜欢听的,她最喜欢别人喊她老佛爷。为什么是老佛爷?因为她信佛,在往前推这个。你看像我们洛阳那个大佛,最大那个佛是谁修的?是武则天,她执政的时候对佛学是有很高的信仰,她把政府划给她的化妆的钱、胭脂钱省了两年建了那个大佛,省了这么多年还是有福报的,看这个武则天的化妆钱

16、,养了多少洛阳人,现在卖门票卖一二百块钱一张票。那个实际中国文化儒释道三家都是有,实际武则天对儒家文化了解很深,她这个则天指的天就是来喻予上人,为天之大,为瑶所指。就是说和天的这种核心一样,博大的核心是瑶,为瑶所指,所以武则天的这个则天,也是来自于论语。从另一个角度讲过去我们祖先有很多,还是很有文化的,所以说从我们把这个信仰抛开,至少在这个生命认知上,还是非常系统、非常诚实的,在中国大地上有三种文明并驾齐驱发展的几十年,都有不同的侧重点。今天给大家交流了这个主题,因为我们的国学热与西方文明,或者说西方文化,你说西方文化也行,西方文明也行,因为我们在谈教育方面,教育是传承文化、传承文明。我们近三十年的教育,是传播知识和技能,下边我也会谈到这个。我们在座的如果你长期从事十年、二十年的教育,基本上你在传播知识和技能,根本没有或大部分没有文化的试讲,这和我们这个国家在这个时代的发展有关系。所以真正的教育是传承文化,传播文明,在这个基础上传播知识。因为知识的更新,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区域,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是不同的,甚至是不断更新的,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