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东莞林业科学园植被构成及其分析

mg****85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2KB
约4页
文档ID:34641071
东莞林业科学园植被构成及其分析_第1页
1/4

1东莞林业科学园植被构成及其分析刘名燕 大余县林业技术推广站 摘 要:东莞市林业科学园是东莞唯一以林业为主题的科研和科普基地,在为大众提供良好的休闲场所、促进区域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该科学园共有乔木树种有 82 个科 536 种作者通过实地学习调查获得第一手资料,并对其植被资源状况及构成进行了简要分析,估算了其生态价值,并对其发展中的不足提出了建议关键词:林业科学园;植物配置;树种1 研究区概况东莞市林业科学园(下文简称“林科园” )位于东莞市大岭山森林公园内,面积 1580 亩,是东莞唯一以林业为主题的科研和科普基地林科园地处东莞市东南面约 20 km,距离广州市约 50 km,距离深圳市约 100 km,中心位置地理坐标为:N 22°58′08″,E 113°47′34.6″林科园北面紧靠东莞同沙水库,周边为同沙林场,面积约 50 hm2,其地形呈英文字母“Y”形状,大小山头有10 多个,相对高程一般在 50 m 左右,属低山丘陵地貌林科园年平均气温21.9 ℃,日均温度≥10℃,积温 7600℃,无霜期超过 350d,平均日照时数1930h,年均降雨量 1790 mm,4~9 月为雨季,占年降雨量的 80 %以上,10 月至次年 3 月为旱季,干湿交替较为明显,雨热同季。

园内成土母岩为砂页岩,自然植被已不复存在,仅在园内低丘顶部保留少量的以马尾松为主的次生林和草丛灌木,如芒箕( Dicranopteris dichotoma) 、桃金娘( Rhodomyrtus tomentosa) 和白背叶( Mallotus apelta) 等,园内次生林主要以柠檬桉林、马占相思林、湿地松林、柚木林和流苏相思林为主2 植被资源现状及构成2.1 植被现状东莞林科园植被主要是人工林,其类型主要有:柠檬桉林、马占相思林、湿地松林、柚木林和流苏相思林,另外,还有部分果园和苗圃植物植被中以柠檬桉( Eucalyptus citriodora Hook.f.)和木棉(Bombax malabarica DC.)所占面积最大,其次是马占相思(Acacia mangium Willd.)、湿地松(Pinus elliottii Engelm.)和柚木( Tectona grandis L. f.)等2.2 植被构成林科园内乔木树种有 536 种,分属于 82 个科,其中分布较多的是木兰科(Magnoliaceae),有 32 种,桑科(Moraceae)有 31 种,夹竹桃科(Apocynaceae) 有217 种,大戟科(Euphorbiaceae) 有 10 种,桃金娘科 (Myrtaceae)有 9 种,其他科中也有数量不等的种。

将园中乔木树种与华南农业大学树木园名录进行对比,82个科中有 53 个科是相同的,占 64.6 %而且,82 个科中有 5 个科是蕨类植物,7 个是裸子植物,其余是被子植物在林科园的 82 个科中,乡土植物有 36 个科,占 43.9 %2.3 植被资源林科园内乔木数量较多,分布在 8 个专题区内,构成丰富的植被资源,其分布面积和优势树种的种类如表 1 表 1 林科园优势树种分布表序号 专题区名 面 积(hm 2)乔木种类/种 优 势 种1 引种圃 9.9 15 大叶相思、流苏相思、柚木2 品果园 11.2 76 石榴、杨梅、澳洲坚果、牛心番荔枝3 树木园 9.4 178 马尾松、流苏相思、柚木、大叶相思4 生态林 9.1 8 柠檬桉、马尾松、荔枝、小叶榕5 丰产林 3.7 7 大叶相思、马占相思6 药用植物 1.2 164 流苏相思7 赏花园 3.0 38 羊蹄甲8 棕榈园 0.9 50 鱼尾葵除了比较丰富的乔木种类外,林科园还含有比较多的林下植物,其中数量较多的是微金菊,作为外来的入侵物种,微金菊对林科园内的植被构成生态风险,只因其生长迅速,经常覆盖其它树种的体表,使树木得不到阳光而慢慢地死亡。

数量较多的还有芒萁、盐肤木、胜红蓟、潺槁木姜子和鸡矢藤等 2.4 植被类型2.4.1 柠檬桉林柠檬桉分布在生态林试验区内,该区高程 45 m 以上主要是柠檬桉、木棉林和马尾松等树种乔木层分层比较明显林下的灌木和草本主要有:微苷菊 、野葛、鸡矢藤、火炭母和丰花草等高程在 45 m 以下则为杨桃、荔枝、黄皮和龙眼等果树,因人为的干扰,林下植被基本上被铲除2.4.2 湿地松林该林分布在树木园西部,由于是人工种植,处在幼林阶段,还没有形成郁3闭因此,林下植被有比充足的阳光进行生长,主要有:含羞草、乌毛蕨、黑面神、蔓马缨丹、火炭母、华南毛蕨、鸡矢藤、鬼针草、菝葜、鸭跖草、微甘菊、淡竹叶和盐肤木等2.4.3 柚木林该类型的树木主要集中在树木园的东部,属于常绿阔叶林,乔木层分层比较明显,林下植被比较多,主要有:丰花草、胜红蓟、叶下珠、盐肤木、潺槁树、桃金娘、银柴、红毛草、黄桅子、白背叶、鬼灯笼、梅叶冬青、芒萁、海金沙和了歌王等2.4.4 流苏相思林 流苏相思林主要分布在树木园和引种圃交界位置,乔木层比较明显,林下植物有:中华芒、野牡丹、山菅兰、鬼灯笼、破布叶、黑面神、越南叶下珠、金边双荚槐和番石榴等。

2.4.5 马占相思林马占相思林分布在丰产试验林区,乔木分层只有 2~3 层,相思树种比较速生,但易倒伏,在林内看到不少因大风刮倒的树干,林下植被比较丰富,主要有:鸡矢藤、天线草、玉叶金花、鸭跖草、三丫苦、胜红蓟和粪萁笃等3 林科园生态价值评估3.1 社会效益林科园是东莞市重要的林业科普园区,其林业价值为东莞市生态建设创造了一个“特色品牌” ,促进了东莞林业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林科园的建设可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提高市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水平3.2 环境效益林科院园的建设从根本上改善了东莞市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产生良好的环境效益,在涵养水源、保土保肥、净化空气、降低噪音、改善人居环境发挥着巨大作用参照原苏联的资料 [1],平均每公顷森林每年释放氧气 0.7t 吸收二氧化碳 13t 从大气中敛取尘埃 35t 并分泌植物杀菌素,使林内空气含菌量大大低于无林地如果以费用代替法计算,森林在上述方面的年效益可折合 487元/hm 2根据有关方法和参数计算,森林在涵养水源、保土保肥和净化空气方面的年效益就达 4841 元/hm 24 结论与建议林科园是东莞唯一以林业为主题的科研和科普基地,从物种多样性和稳定性来讲,人工林物种组成相对单一,受病虫害威胁更大,其景观价值较弱。

因此,务必遵循植物群落演替规律,结合造林学和园林工程学理论,尽快对园内的柠檬桉林、湿地松林、柚木林、流苏相思林、马占相思林进行配植有较高观4赏价值、保护价值和季相变化明显的植物种类,营造出具有南亚热带特色的风景林景观,达到绿树成荫,群落结构稳定,林相整齐、美观,物种多样性高,这不仅能够产生较高的社会效益,改善和提高市民的生存空间和生活质量,而且从根本上提高宝安区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推进了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同时,林科园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确保工程健康有序的实施,必须建立一系列保障措施,包括建立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建立可靠的资金保障体系,建立强大的技术支持体系和高效的质量保证体系等本论文在撰写过程中得到了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陈宇晖老师的大力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参考文献[1]林木森.森林的生态价值有多大[J].福建环境,1996,13(1):35。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