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基础功率放大器课程设计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4639082 上传时间:2018-02-2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技术基础功率放大器课程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电子技术基础功率放大器课程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电子技术基础功率放大器课程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电子技术基础功率放大器课程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电子技术基础功率放大器课程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子技术基础功率放大器课程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技术基础功率放大器课程设计(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课程设计论文1目录 第一章 绪论2第二章 系统方案论证32-1 设计要求32-2 设计内容32-3 课程设计的目的32-4 课程设计的意义32-5 设计功率放大器电路元件的清单32-6 LM386的概述4第三章 功率放大器的系统原理63-1 功率放大器系统原理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课程设计论文263-2 功率放大器各个参数的计算7第四章 系统电路安装调试84-1 焊接技术84-2 功率放大器电路安装和调试的过程84-3 电路焊接,安装,调试应该注意哪些问题9第五章 总结10附录11 第一章 绪论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课程设计论文3在现代的音响普及中,人们因生活层次、文化习

2、俗、音乐修养、欣赏口味的不同,令对相同电气指标的音响设备得出不同的评价,所以就高保真度功放而言,应该达到电气指标与实际听音指标的平衡与统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音响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的音响不但体积要小而且音质要好,并且音量还可以调节,所及本设计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设计的,不但体积小而且音质非常好并且音量可以调整。为了适应高等职业院校电子信息类、通信类、应用电子技术类专业建设与发展的需要,提高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本文通过设计、制造具有电子混响、音调控制,卡拉与伴唱的音响放大器,了解集成功率放大器内部电器的工作原理,掌握其外围电路的设计与主要性能参数的

3、测试方法,并掌握音响放大器的设计方法与小型电子线路系统的装调技术。为学生奠定了扎实的实践基础,真正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第二章 系统方案论证2-1 设计要求设计功率放大器,在输入端能够接受微弱的音频信号。经过扬声器能够输出正确清晰的声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课程设计论文4音信号。2-2 设计内容1.电路原理图设计(附录)2.电路板实现3.设计论文(报告)2-3 课程设计的目的 1.理解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的特点,课程设计要求我们更好地运用课堂上的相关知识指导,并且应用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它主要提高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2.了解并掌握一般电子产品的制作,调试与开发基本技能与方法,

4、全面实现我们的动手能力。3.为以后我们从事电子产品制作与创新设计工作奠定初步的实践基础。 2-4 课程设计的意义通过设计熟练的掌握功率放大器的组成结构原理,明确组成功率放大器电路的优缺点。提高我们结合实际综合考虑问题的能力,能看懂功率放大器电路图,进一步提高识图,绘图和计算电路的能力。并且认识了功率放大器的设计,组装,调试与维修维护。为以后我们从事电子产业设计功率放大器打下了基础。2-5 设计功率放大器电路元件的选择表 2-1 功率放大器电路元件LM386 一块 管脚坐(八脚)一个 扬声器(10)一个 驻极体话筒一个单圈电位器(47F/16V)一个 单圈电位器(100F/16V)一个 电容(2

5、20F/16V)一个 电容(10F/16V)一个电容(0.1F/16V)一个 电阻(3.3K)一个 电阻(50K)一个 电阻(1K)两个电阻(100)一个 电位器单圈蓝色方形两个 103 一个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课程设计论文52-6 LM386的概述 一简介:LM386 是一种音频集成功放,具有自身功耗低、更新内链增益可调整、电源电压范围大、外接元件少和总谐波失真小等优点的功率放大器,广泛应用于录音机和收音机之中。二特性:1:静态功耗约 4mA,可用于电池供电。2:工作电压范围宽,4-12V or 5-18V。3:外围元件少。 4:电压增益可调,20-200,低失真度。三应用特点:主要应用于

6、低电压消费类产品。为使外围元件最少,电压增益内置为 20。但在 1脚和 8脚之间增加一只外接电阻和电容,便可将电压增益调为任意值,直至 200。输入端以地为参考,同时输出端被自动偏置到电源电压的一半,在 6V电源电压下,它的静态功耗仅为 24mW,使得 LM386特别适用于电池供电的场合。四LM386 的参数:1:电源电压(LM386N-1,-3,LM386M-1)15V , (LM386N-4)22V 2:封装耗散(LM386N)1.25W , (LM386M)0.73W , (LM386MM-1)0.595W 3: 输入电压0.4V 4:储存温度-65至+1505:操作温度 0至+706:

7、结温+150五LM386 的引脚图(如图 2-2所示)图 2-2 LM386的引脚图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课程设计论文6LM386的外形和引脚的 排列如右图所示。引脚 2为反相输入端,3 为同相输入端;引脚 5为输出端;引脚 6和 4分别为电源和地;引脚 1和 8为电压增益设定端;使用时在引脚 7和地之间接旁路电容,通常 10F。查 LM386的 DATASHEET,电源电压 4-12V或 5-18V(LM386N-4);静态消耗电流为 4mA;电压增益为 20-200;在 1、8 脚开路时,带宽为300KHz;输入阻抗为 50K;音频功率 0.5W。六应用注意事项1:尽管 LM386的应用非

8、常简单,但稍不注意,特别是器件上电、断电瞬间,甚至工作稳定后,一些操作(如插拔音频插头、旋音量调节钮)都会带来的瞬态冲击,在输出喇叭上会产生非常讨厌的噪声。2:1、通过接在 1脚、8 脚间的电容(1 脚接电容+极)来改变增益,断开时增益为 20。因此用不到大的增益,电容就不要接了,不光省了成本,还会带来好处-噪音减少,何乐而不为? 3:PCB 设计时,所有外围元件尽可能靠近 LM386;地线尽可能粗一些;输入音频信号通路尽可能平行走线,输出亦如此。这是死理,不用多说了吧。4:选好调节音量的电位器。质量太差的不要,否则受害的是耳朵;阻值不要太大,10K 最合适,太大也会影响音质,转那么多圈圈,不

9、烦那!5:尽可能采用双音频输入/输出。好处是:“+” 、 “”输出端可以很好地抵消共模信号,故能有效抑制共模噪声。 6:第 7脚(BYPASS)的旁路电容不可少!实际应用时,BYPASS 端必须外接一个电解电容到地,起滤除噪声的作用。工作稳定后,该管脚电压值约等于电源电压的一半。增大这个电容的容值,减缓直流基准电压的上升、下降速度,有效抑制噪声。在器件上电、掉电时的噪声就是由该偏置电压的瞬间跳变所致,这个电容可千万别省啊! 7:减少输出耦合电容。此电容的作用有二:隔直+耦合。隔断直流电压,直流电压过大有可能会损坏喇叭线圈;耦合音频的交流信号。它与扬声器负载构成了一阶高通滤波器。减小该电容值,可

10、使噪声能量冲击的幅度变小、宽度变窄;太低还会使截止频率(FC=1/(2*RL*COUT)提高。分别测试,发现 10uF/4.7uF最为合适,这是我的经验值。 8:电源的处理,也很关键。如果系统中有多组电源,太好了!由于电压不同、负载不同以及并联的去耦电容不同,每组电源的上升、下降时间必有差异。非常可行的方法:将上电、掉电时间短的电源放到+12V 处,选择上升相对较慢的电源作为 LM386的 Vs,但不要低于4V,效果确实非常不错!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课程设计论文7第三章 功率放大器的系统原理3-1 系统原理(如图 3-1) A1 A2 A3 A4图 3-1 功率放大器电路图原理分析:1: A

11、1 部分为功率放大电路的输入端是整个功放接受音频的位置2:A2 部分为基级分压式射级偏置电路。当 Rb1,Rb2 的阻值大小选择适当能满足 ,使 时,可认为基极电流电位基本上为固定值,即 BQI112L与环境的温度基本无关。并且这部分还用了负反馈的原理,)/(12bcbRVBQ使用了负反馈第一提高了增益的稳定性,第二减小了非线性失真,第三抑制环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课程设计论文8内噪声,第 五使输入电阻很大输出电阻很小提高了负载的能了。所以在这个部分对声音进行了放大,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温度对电路的影响而且负反馈的整能都发生了影响。C1,C2,C7 电容为电磁电容,C7 的在电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

12、作用。它起到了抑制工作点漂移,消除了 Re对交流分量的影响使电压增益增 RP1的作用是调节功率放大器声音的大小。RP2 的作用是调节三极管增益的大小。3:A3 部分为功率放大器。该部分的作用是输出一个不失真或失真较小的输出功率,并且输出功率要高,效率要高,并且非线性失真要小。这里用的功率放大器是 LM386型功率放大器。 (如图 2-2所示)4:A4 部分为扬声器部分。C3 和 C4的作用是隔直流通交流的作用。3-2 功率放大器相关参数的计算1:对基极分压式射极偏置电路的参数计算。静态时: cbBQVR21eeBQEBECIQB)(RecCCEIV由上面公式可求出三极管的直流工作点,观察三极管是否工作在放大区。动态时:电压增益 beLCVrA*输入电阻 R)1(/e21iR输出电阻 co由上面的公式可求出三极管的增益,输入电阻,输出电阻。2:对集成功率放大器的选择标准。允许的最大管耗: omCMP2.0最大输出电压: EV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课程设计论文9最大集电极电流: LcmRVI只有选择了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