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下的悲剧接受心理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4639016 上传时间:2018-02-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当下的悲剧接受心理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论当下的悲剧接受心理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论当下的悲剧接受心理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论当下的悲剧接受心理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当下的悲剧接受心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当下的悲剧接受心理(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论当下的悲剧接受心理刘洁 西北大学文学院 2006 级文艺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摘要:世界创作主体作品接受主体是一个整体,任何一个环节的断裂,都会影响整个文艺创作的顺利完成。接受主体作为最后一环,对创作主体和文艺作品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缺少了它,创作主体就找不到知音,就听不到对其作品建设性的意见和批评,就很难在文艺创作上超越自我。当代商品经济下的社会发展,物质被放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接受优秀的文艺作品,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重返人类精神的家园”的作用,悲剧接受者需要从人性之善出发,去补充自我缺乏的精神食粮,净化充满物质欲的心灵,自我塑造出当下与时俱进的理想化人格。关键词:悲剧 悲剧文艺

2、类型 悲剧审美心理机制悲剧文艺是东西方都曾经存在过的,并且现在仍然以文本形式和其他形式存在着的一种文艺类型,尽管它的黄金时期已经过去,但历史事实证明它并没未随着时间的推移被人们完全遗忘或者彻底排斥。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的大力发展,影响着政治和文化的许多领域,在文学方面,悲剧的慢热化和社会的速食化已经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甚至正在逐渐走向岌岌可危的地步。这种情况在中国也是不容乐观的,古人馈赠给我们的悲剧文艺经典,正在被严重扭曲来配合当代功利性或娱乐性心理,由此,首先就导致了大众在态度上对悲剧的模糊化甚至歪曲化。于是,人们不再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关注悲剧,只有那些轻松诙谐的作品才会获得大多数人

3、的青睐,因为它们可以使现代人得到彻底的精神解压,而甚至像法国学者杜博斯所谓的“悲剧好比强烈的饮料,是帮助排遣烦闷的”看法都已经不存在了,更别提其它更高的境界了。当下的文艺专业人士中,只剩下一小部分人爱好着或关注着悲剧的命运,并且大多限于例如希腊悲剧和中国古典悲剧等早已被历史潮流牢固积淀着和认同着悲剧经典。总体而言,当下大众关注悲剧的群体范围已经缩小到一个“点”的程度,悲剧的地位已经彻底进入边缘化的悬崖,发展前景更是不容乐观。如今,要想在文学整体都已经边缘化的形势下为悲剧开出一条新路,似乎是不太可能的。但是,这却是文艺界不能回避的问题,悲剧接受心理的规范化的意义是不可忽视的,文艺接受主体如果能理

4、解悲剧“重塑自性”和“并行或大于精神分析”的积极作用,就可能在满足物质需要的同时也抽出点时间感性地整理自己的“精神家园” ,从欣赏悲剧文艺中升华情感,反省自我,并且能自我调节个体需求与社会文明之间的冲突,从而让自我向着塑造理想的内外兼修的人格的方向进步。因此,研析文艺接受者欣赏成功的悲剧文艺类型和对他们的具体素质要求,形成理想的悲剧接受框架,是引导悲剧观念正常化的重点。当下悲剧大致可分为三种。一种是传统模式下的悲剧类型,主要包括古今中外的经典悲剧著作,这种类型能得到大众一致的认可,主要是历史的纵向发展前后连贯的缘故,因此大众之间形成了线性的对于文艺包括悲剧的较一致的集体意识。举例来说,在古代文

5、论中,虽然不同朝代,不同派别和不同作家对“体”的理解各有所指,但追根究底都包含了某些一致性的内容,这种受集体意识影响的“文体”研究必然在新的研究者心中留有一致性的内容,并且在接受过程中起着主流导向,任何创新成果都不能完全不受它的影响。第二种是当下大量原创的唯美派悲剧文本,包括影视剧本的创作。这种类型大多都与社会现实“隔离”而纯粹追求情节的离奇和画面的美感,较少真实性和现实意义。第三种是纪实型悲剧,这主要是因媒体的过分关注和介入而形成的“新型悲剧”。与传统的悲剧类型相比,它的审美化元素非常缺乏,媒体主要利用大众的好奇心理将某些能引起同情的社会或个人事件进行较高程度的曝光和加工,以达到各种功利性目

6、的。从本质上来说,这不属于真正的悲剧文艺作品,而只能被划入广义的现实悲剧行列。第一种和第二种类型属于通常意义上我们所讲的悲剧文艺,只是写实的程度不同罢了。第二种和第三种类型不属于悲剧文艺,只是单一地对某一社会特殊现象的直接模仿或记录,它缺乏文学最基本的审美功能特点,但却越来越多地引起大众的关注。审美化和真实化的严重脱离,正是当下悲剧创作文本和接受中出现的新特点,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文艺接受群体的分化。文艺接受群体中,有很大一部分完全不阅读或接受悲剧作品,他们的文艺修养通常有限,很少有时间和能力去思考生活圈之外的问题,因此对文艺的关注主要受大众潮流的直接引导。当大众某阶段不接受悲剧时,他们也随

7、形势漠视或拒绝,不论是广义的悲剧还是悲剧文艺;相对地,他们大多时候追求的是能带来瞬间和即兴刺激的文艺类型,属于悲剧的零度接受者;但这个群体追求的这种快感与真正意义上的“悲剧的喜感”又有一些相似之处,以致于接受主体的心理经常处于矛盾状态。另外,当下也仍然存在一少部分主动愿意接受悲剧文艺的群体,这主要包括有一定文艺修养的文艺爱好者和工作在文艺领域的专业人士,他们注重的是高于生理欲望满足的精神层次的享受,有的还多了一部分因工作领域的需要而为之的因素,但总体上,大众对悲剧的喜好情况和接受心理都属于这部分群体关注的对象,而且大众的走向并不能影响其悲剧接受情况。那么,在这部分悲剧文艺接受群体里,究竟有没有

8、可探寻的共同的审美心理特征?如果有,其来源和形成的机制又是什么?接受主体要想从文艺欣赏中产生共鸣,首先要具备一般的常识性知识,要能了解主体创作出的文艺作品的内容;其次要具备一些基本的文艺素养,把文艺作品当成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的综合体来看,既不能过分将情感投入其中,混淆现实生活和文艺创作,也不能像对待工具书和真实的历史资料一样,企图理性地利用它们解决现实问题,这就有一定的难度,西方不少哲人和学者就走进了这个歧途:柏拉图是将接受者欣赏悲剧时产生喜感(美感)的来源归为人性“幸灾乐祸”说的第一人,他认为“人性之恶”正是悲剧喜感的来源,人们应该用理智去压制欣赏文艺时的情感冲动;法国的现代批评家法格扩充了

9、他的“幸灾乐祸”说,按照接受主体愉快情感深浅程度的不同,他分出“可笑的”是喜剧, “可怕的”是悲剧两种文艺类型。柏拉图和法格的错误,在于没有认清“实际的悲剧”和“经过艺术点染过的悲剧”的区别,将大众关注真实悲剧时的“痛感”和人们欣赏悲剧文艺作品时的“喜感”混为了一体。接受主体后天形成的“接受图式”正是以理性的认知为起点的,这是不能忽视的,但如果完全理性地欣赏文艺,就很难了解创作主体和作品的“言外之意” 。这样一来,人们固然体会不出悲剧文艺所带来的愉悦之情。因此,欣赏文艺时企图让理性占据主导地位,完全隔离自己与作品的人,是很难从悲剧作品中获得共鸣与美感的。此外,具备约定性和渐变性的“惯例经验”是

10、在专业领域接受和研究悲剧的人群应该具有的情感变量,虽然它有正面和负面的影响,但它的正面影响终究是占主导地位的,只要经过较严格的专业训练,就可能协调好两者的平衡关系,使它既能发挥 “专一度”的优势 “引发和塑造”接受主体在人格上的“情感体验” ,也能拓宽接受者的期待视野,使文艺理论的研究获得突破,同时也能避免接受主体“无意识”地进入想象中的世界而无法自拔。上述论述如果成立,悲剧接受者共同的审美心理特征的来源和形成机制就有讨论的必要了,因为因果联系的存在具有普遍性。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一书中将其来源追溯到西方神话中,他从哲学方面解释悲剧的诞生,认为神话中“日神和酒神的结合产生了悲剧” ,悲剧中总有动的

11、一面和静的一面,两者的冲突是悲剧的来源。朱光潜认为尼采、叔本华等哲学家探讨悲剧来源的弱点在于“以一点心得当全部真理” ,这是很中肯的。弗洛伊德和荣格的心理学研究就受到了尼采这方面的影响:弗洛伊德所谓的“情意综”可以归为对这种“冲突说”的一种解释,他认为正是“原始欲望与道德法律不相容于文明社会,被压抑的人的潜意识”才形成了“情意综” ,最终导致了各种精神病的发生;荣格认为神话、梦、文艺属于原始印象的变形。按照他的理解,文艺包括悲剧文艺便是创作主体在集体无意识的控制下完成的产物,只要具备一定文艺知识人就能创作出文艺作品。倘若如此,为何从事文艺的人不少,而文艺作品的优劣相差如此之大呢?为何有的作品能

12、引起接受者的美感,而有的却不能?并且能被大众公认的优秀文学家和艺术家少之又少呢?在荣格看来,文艺家和常人没有大的不同,只是在天赋上存在着差异性,他显然将天才背后自身和社会等作用有意或无意地“搁置” ,这显然不能对文艺美感的来源做出圆满的解释。感性胜于理性的人,在文艺接受中较容易与作品产生互动,这样一来,在接收过程中接受主体丰富而细腻的情感才更能为作品欣赏提供保障,他们会“在欣赏的刹那忘却实际厉害,客观地进入艺术世界” 。观赏悲剧作品首先是一种“美感体验,而美感起源于形象的直觉” ,过度的理性思考只会妨碍美感的获取。至于那些只喜欢身临其境地欣赏发生在别人身上的“实际悲剧”的人群,在欣赏的时候并不

13、会经历这种美好的体验过程,他们只是接受了视觉和听觉等生理上的强烈刺激,产生的是不安感或生理快感,而没有经过想像这一层次,没有与实际生活拉开适当的距离,也就是缺乏对所谓的美感形成机制的认知。适度的“心理距离”是悲剧的美感形成的理想机制。首先,现代社会媒体的存在,正在用巨大的力量破坏大众的审美“心理距离” ,他们对大众心理在各方面强势“进攻” ,久而久之,人们便对这种原本令人恐惧和伤心的灾祸变得习以为常了,哪怕是最初存在着“退让”心理的人,也容易精神麻木。在这种情况下, “幸灾乐祸”的心理状态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相反地,欣赏悲剧艺术却能“消净哀怜和恐怖带来的痛感成分,剩下美感” 。倘

14、若说英国学者博克关于悲剧喜感来源的“性善说”是成立的,那么大众人群对眼前这种“实际的悲剧”就会产生同情心,而具有同情心的人面对加入了审美成分的悲剧至少不会产生强的排斥心理,于是,悲剧接受群体的范围就会扩大,理想的悲剧接受实现的可能性就会增加。从这方面来讲,博克的“性善说”比法格的“性恶说”对悲剧接受意义的探讨更加有效,分析也更加全面。其次,优秀悲剧作品的大量缺乏,是悲剧接受者群体缩小的直接原因。大量原创的唯美派悲剧作品和现实中的悲剧都不是理想的悲剧文艺类型,优秀的悲剧文艺作品需要创作主体端正创作心态,抛开功利目的而为之。这样,创作主体就可能在意识形态上和整个社会产生不可避免的冲突,而冲突在一定程度上正是变革的有利因素。参考文献1童庆炳 程正民.文艺心理学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年出版.2朱光潜.朱光潜全集M.第一卷:变态心理学派别 、 文艺心理学.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 年出版.3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商务印书馆.1984 年出版.4冯川.荣格的精神M.海南出版社.2006 年出版.5尼采.悲剧的诞生M.三联出版社.1980 年出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