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预习现状分析及对策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4638990 上传时间:2018-02-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预习现状分析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预习现状分析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预习现状分析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预习现状分析及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预习现状分析及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预习现状分析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预习现状分析及对策(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预习现状分析及对策内容摘要 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准备。做好课前预习,既是顺利地进行课堂教学的基本保证,又能培养学生独立解决 问题的习惯,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在预习 方面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本文主要就笔者在指导学生预习方面的思考与策略进行剖析与尝试。一是针对现状之一的认识模糊化,预习兴 趣缺乏,提出通过布置 预习专栏,创设预习 基地,开展多样评比来激发学生预习的兴趣。二是针对现 状之二的指导随意化,预习能力缺失,提出通 过“读”来强化预习方法,“ 注” 来内化 预习方法,“做” 来深化预习方法,“ 展”来升华预习方法。三是针对现状之三的 评价单一化, 预习检查 缺位,

2、提出从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来达到检查的目的,从而提高预习效果。关键词 小学 语文 预习 现状 对策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准备。做好课前预习,既是顺利地进行课堂教学的基本保证,又能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新课程实施以来,新教材中收入的课文和老教材相比,篇目明显增多,篇幅也长,而且要求掌握、运用的知识点更多,更灵活,课前预习充分与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在预习方面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对此,笔者进行了调查与研究,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应对的策略。现状之一:认识模糊化,预习兴趣缺乏。可能有许多家长、学生认为小学里预习并不重要,对预习的意义缺乏正

3、确的认知,以至于学生根本没有预习的意识,更没养成预习的习惯。对于预习这项作业,学生也是敷衍了事。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处于被动状态,行为表现极为消极。很多学生预习仅仅是为了应付老师的检查,他们往往只是把课文读读熟,划划词语什么的。更有甚者,干脆一动不动,不把预习当成作业。久而久之,自然违背了预习的初衷。其实这样一来,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不少麻烦和困难。翻读一下科学文化界的名人传记,大家就会明白,他们所建造的科学文化大厦的根基都无一例外地坐落在小学时养成的自学能力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笔者认为要改变学生认识的模糊化这一现状,激发预习兴趣,强化预习意识是关键,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策略一:布置预习

4、专栏,激发预习兴趣。学习活动最大的乐趣莫过于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果,因此,我们可在班级内布置一个预习展示台,把学生在课前预习中的一些成果进行展示。如“佳句赏析亭”展示一些学生喜欢的好词好句,与同学一起品读评析;“阅读俱乐部”展示学生收集到的跟课文有关的资料,比如说作者的介绍,时代北背景,内容的补充等,以及学生有创意或独特的阅读体会;“问题咨询站”主要展示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大家一起探讨交流。策略二:创设预习基地,激发预习兴趣。“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之后各自还是只有一个苹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交换之后我们共有两个思想。”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预习方法,可利用晨间活动、午休或中

5、队活动等方式举行学习方法交流会,通过典型引路,让预习做得好、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现身说法,谈谈自己的体会感想。策略三:开展多样评比,激发预习兴趣。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因此,我们要抓住学生期盼成功,渴望被赏识的心理,运用一些评比方式,激发学生课前预习的兴趣。如设立“预习进步奖”,实行加分制,开展“课前预习能手”评比,组织“预习摘抄本”比赛等,让学生在相互吸引、相互合作、相互竞争中激活预习这个“场”。现状之二:指导随意化,预习方法缺失。方法就是达到目的的途径。只要有好的方法,不管什么事情都会变得非常容易,容易得让人觉得无所不能,预习也一样。然而

6、,教师在指导时,往往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却很少给出具体、有效、富有个性化的操作策略,大而空的要求令学生茫然无措,望而却步。据调查了解,有很多学生不会预习,拿到一篇新的课文时,学生不知该从何下手,这是一个尤为突出的问题。可见,在没有老师的指导下或指导不到位的情况下进行的预习,常常流于形式,变成走马观花。叶圣陶曾经指出: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教师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单纯地传授学生某些知识,而是为了教给学生如何掌握某些知识的方法。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应该把预习拿到课堂上来,有目的,有计划,循序渐进地上几次预习指导课,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策略一:多“读”,强化预习方法。“书读百遍,其义

7、自见。”多读书,的确是学习语文的一种好方法。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教师引导学生俾善于读,则其功至伟。”可见,读书是一种很重要的预习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读书的技巧,为阅读教学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1)走马观花读学习一篇新课文或一个新的单元,要求学生课前快速浏览一遍即将学习的新内容,大概了解一下文本的主要内容,弄清哪些内容是自己一读就懂的,哪些内容是自己没有读懂的;哪些知识点是以前学到过的,哪些知识点是以前没有学过的。当学生心中有数时,上课的学习效果也才会更好。(2)带着问题读“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当学生在阅读课文时,除了要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外,还要想想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8、,有什么好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如西门豹一文,对于“西门豹对巫婆说:“这个新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另外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这句话,想想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样说?除此之外,还可结合课后的思考和练习阅读课文。学生带着问题,边读边想,既理解了课文内容,又有利于学生养成勤于思考,乐于动脑的习惯。(3)精妙处多读小学语文课本中收入的课文,内容丰富有新意,其中不乏跌宕起伏、耐人寻味的哲理故事,文笔清新、意境开阔的散文游记,简洁精练、千古传诵的诗歌词曲等。对于这些好词佳句,好段佳篇,可以让学生反复朗读、揣摩。策略二:勤“注”,内化预习方法。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

9、“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边看书边做笔记的习惯。(1)课本上“注”。 在预习时,要教学生用不同的符号在文中加上不同的标记。如好词用“”标出,好句用“ ”划出,不懂的词语或句子可在旁边打上“ ?”等。此外,在遇到“中心句”、“过渡句”、“总结句”、“修辞句”以及含义深刻的句子,都可以加上恰当的批注,谈谈自己的理解、体会。(2)笔记上“注”。一是把老师讲课的重点、要点进行归纳整理,并记录下来;二是摘抄一些描写生动的句子、词语,或所查阅的资料中有价值的部分;三是写写学习课文后的感受、心得。现象之三:评价单一化,预习检查失位。学生课前预习布置容易,检查却很困难,所以相当一部分教师光口头布

10、置布置,而不实施检查或疏于检查。即使检查的,评价的内容、形式也过于单一,大多由老师包办,重结果,轻过程。其实这样的作业等于没布置,学生们十有八九都不会认真完成。由于检查的不到位,学生课前预习的自觉性不高,兴趣不浓,导致很多学生不去预习。检查、评价的目的是改进工作,没有检查,没有评价便没有进步。课外完成的预习作业,教师进行有效地检查、评价则必不可少。在监督、检测预习效果方面,可以采取以下方法:策略一:丰富评价主体,监督预习情况。(1) 教师检查一是检查课前预习的书面作业,如生字词的抄写,查字典填空的作业以及阅读理解后的一些体会看法;二是检查课前预习的口头作业,如抽读生字新词、课文等。尤其是对于自

11、觉性相对较差的同学,定期检查并给予肯定,以使其保持完成预习的积极性。(2)学生互查学生课前预习的作业,有的内容教师不可能一一检查,这时就要发挥班级小干部的作用,让他们和老师一起检查。学生检查评价的主要内容是口头作业,从课文是否读通、读熟、生字新词能否离开课文读正确等方面评价。同时检查学生在书本上划句子、写批注、提问题的情况。(3)家长监督谁最关心孩子的学习?当然是我们的家长。尤其是当前大多数家庭是独生子女的情况下,家长们都在以各种方式关心自己孩子的学习。因此,我们可以借助家长的力量督促学生完成预习作业。如朗读课文,复述课文,讲故事,资料的收集等。策略二:丰富评价内容,检测预习效率。(1)预习能

12、力评价学困生:A 能读通课文,尽量做到不漏字、不添字;B 能借助工具书,学会生字新词。中等生:A 能较流畅地朗读课文;B 能摘录好词好句;C 能在家长的帮助下查阅资料。优等生:A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B 尝试质疑解疑;C 能查阅资料,写写心得体会。(2)预习态度评价“态度胜于能力。”因此,一个科学的评价,不仅考察学生的工作能力,而是更重视工作过程,对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都给予关注,如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信心等方面做出评价。当然,对情感、态度、信心等非能力指标的评价,相对来说有着较大的难度,不适合采用标准化的量表进行评价,要在日常的学习活动中有意识地根据学生预习的愿望和热情,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独立性和自信心,是否愿意帮助他人等进行综合评价。总之,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和预习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教师要努力创设预习氛围,激发学生预习的兴趣,并针对不同的课文、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精心指导学生进行预习,同时加强检查评价,强化预习环节,让“预习”之旋律在广阔的语文天地里奏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