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公务员复习资料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4622174 上传时间:2018-02-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事业单位、公务员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事业单位、公务员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事业单位、公务员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事业单位、公务员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事业单位、公务员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事业单位、公务员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事业单位、公务员复习资料(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党史党建知识点一、一大1921 年 7 月 23 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今兴业路76 号)举行,后来由于会场受到暗探的注意和外国巡捕搜查,会议的最后一天(7 月 31 日)改在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规定党的奋斗目标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 , “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 , “废除资本私有制” ,大会确定了党成立后的基本任务。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一大选举了由陈独秀、张国煮、李达三人组成的中央领导机关-中央局。二、遵义会议1935 年 1 月 15-17

2、日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县城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的目的是总结第五次反围剿以来的教训,纠正军事指挥上的“左”倾错误。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和中国革命事业,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转折点。三、七大1945 年 4 月 23 日6 月 11 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举行。这次大会距 1928 年召开的党的六大已有 17 年。七大是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夜召开的,大会正确分析了形势,指明抗战的前途和任务,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

3、风,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大会通过的党章,第一次明确规定以毛泽东思想作为我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七大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它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史册。四、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1949 年 3 月 5 日-13 日,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举行。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胜利后举行的第一次中央全会,也是解放战争胜利前夕极为重要的一次中央全会。全会提出了促进革命迅速取得全国胜利和组织这个胜利的各项方针;阐明了在全国取得胜利后,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规定了党在全国胜利后,在政治、

4、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提出了使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和主要途径。这次全会为促进和迎接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全国胜利,为保证中国革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作了政治、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五、八大1956 年 9 月 15-27 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八大是党在全国执政以后第一次召开的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分析了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的形势,对国内的主要矛盾作出了科学的论断,明确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

5、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但由于当时党对于全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准备不足,没有能够在后来的实践中坚持下去。六、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 年 12 月 18-22 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结束了 1976 年 10 月以来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开始全面、认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左”倾错误。坚决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了必须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

6、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战略决策,这次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七、十二大1982 年 9 月 1 日-11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是在经历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又经历了十一届六中全会完成了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之后召开的。邓小平在开幕词中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十二大的指导思想,也是整个新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理论。大会提出了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提出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同时提出努力建

7、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性,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八、十三大1987 年 10 月 25 日-11 月 1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十三大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规定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部署,提出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全会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对党的理论、路线的形成和发展所作出的贡献。九、十四大1992 年 10 月 12 日-18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十四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了新的概括,分别从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8、、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以及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战略构想等九个方面,作了系统的论述。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会向全党提出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十、十五大1997 年 9 月 12 日-18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 世纪。这次大会的灵魂,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它以这一点为标志载入史册。大会通过的党章修正案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次大会阐明邓小平理论是马

9、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的指南。大会进一步论述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强调把我们的事业全面推向 21 世纪,就是要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经济体制改革要有新的突破,政治体制改革要继续深入,精神文明建设要切实加强,各方面相互配合,实现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这次大会是本世纪最后一次党代表大会。十一、十六大党的十六大是我们党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也是我们党在开始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大会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10、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提出了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大会批准了江泽民同志代表十五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批准了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 ,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十六大的灵魂。确立“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 ,是十六大的一个历史性贡献。十六大的主题: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11、十二、十七大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二二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毛泽东

12、经典著作导读知识点一、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925 年)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分清敌友是革命的首要问题;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是中国革命的敌人;资产阶级分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既有革命性又有软弱性、妥协性;小资产阶级是无产阶级最接近的朋友,农民是最可靠的同盟军;工业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 年) 中共领导农民运动的伟大纲领肯定农民的作用及党领导农民革命的重要性;论述了建立农民革命领导权和农民革命武装的必要性;分析了农民的富农、中农、贫农三个阶层,认为贫农是农民中最革命的力量;相信群众、依赖群众、放手发动群众。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3、(1930 年) 探索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建立红色政权的必要性及其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阐述了中共领导的红军和小块红色区域存在发展的可能性;明确地提出巩固和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路线与政策;提出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意义: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四、反对本本主义(1930 年) 坚持调查研究,洗刷唯心精神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提出从实际出发的思想,“中国革命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阐明了调查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及调查方法即阶级分析方法。五、实践论(1937 年) 认识必须和实践相统一提示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特征(一)实践是认识的源泉;(二)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14、三)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揭示了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由理性认识能动地飞跃到实践发展了认识论关于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思想六、矛盾论(1937 年) 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坚持和发展了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思想提出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原理论述了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原理七、战争和战略问题(1938 年) 中国革命只能靠武装斗争解决问题阐述了中国革命的具体道路和形式运用联系的观点具体分析了战争问题,指明战争是中共主要的斗争形式用发展的观点分析战争进程,确定党的军事战略的转变

15、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明确学习的重要性。八、发刊词(1939 年) 三大法宝的理论体系统一战线是我们党的政治路线的一部分武装斗争也是我们党的政治路线的重要部分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是三个法宝的中心一环。九、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939 年)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一部重要历史文献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问题系统地阐明了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和领导等问题阐述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步,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这一全新的科学概念进一步揭示了中国革命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及建设农村根据地的重要性。十、新民主主义论(1940 年) 新民

16、主主义理论体系的完整形成为中国革命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客观依据革命阶段论和发展论相统一的观点文化与政治、经济的辩证统一的观点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革命文化的观点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共产主义思想的领导与新民主主义的行动纲领的实践辩证统一的观点。十一、论政策(1940 年) 在区别上建立我们的政策运用马克思主义对立统一学说批判了“两个极端政策”利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原理阐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论,提出了在“区别上建立我们的政策”利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提出处理国内阶级关系的基本政策十二、改造我们的学习(1941 年) 延安整风的光辉文献1、将主观主义分为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科学地解释了实事求是的含义十三、整顿党的作风(1942 年) 延安整风的光辉文献任何事物都包含矛盾,要取得胜利,必须解决党在思想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矛盾坚持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