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的发展历程简介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4622019 上传时间:2018-02-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民航的发展历程简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国民航的发展历程简介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国民航的发展历程简介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国民航的发展历程简介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民航的发展历程简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民航的发展历程简介(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民航的发展历程简介1949 年 11 月 2 日,中国民用航空局成立,揭开了我国民航事业发展的新篇章。从这一天开始,新中国民航迎着共和国的朝阳起飞,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经历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航事业无论在航空运输、通用航空、机群更新、机场建设、航线布局、航行保障、飞行安全、人才培训等方面都持续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民航事业的发展与国家的经济发展,与党中央、国务院直接领导和支持密不可分,是几代民航干部职工励精图治、团结奋斗的结果,为祖国蓝天事业书写了壮丽的篇章。新中国民航从小到大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49 年-1978 年) :筹建时

2、期。1949 年 11 月 2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在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下设民用航空局,受空军指导。11 月 9 日,中国航空公司、中央航空公司总经理刘敬宜、陈卓林率两公司在香港员工光荣起义,并率领 12 架飞机回到北京、天津,为新中国民航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和技术力量。1950 年,新中国民航初创时,仅有 30 多架小型飞机,年旅客运输量仅 1 万人,运输总周转量仅 157 万吨公里。1958 年 2 月 27 日,国务院通知:中国民用航空局自本日起划归交通部领导。1958 年 3 月 19 日,国务院通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 95 次会议批准国务院将中国民用航空局改为交通部的部属局。

3、1960 年 11 月 17 日,经国务院编制委员会讨论原则通过,决定中国民用航空局改称“交通部民用航空总局” 。为部属一级管理全国民用航空事业的综合性总局,负责经营管理运输航空和专业航空,直接领导地区民用航空管理局的工作。1961 年开始,民航系统认真贯彻执行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 针,使民航事 业重新走上正轨,并取得较大的发展。到 1965 年,国内航线增加到 46 条,国内航线布局重点,也从东南沿海及腹地转向西南和西北的边远地区,新建和改建了南宁、昆明、贵阳等机场,并相应改善了飞行条件和服务设施,特别是完成了上海虹桥机场和广州白云机场的扩建工程。通用航空的发展在这个时期稳步上

4、升。1965 年末,中国民航拥有各类飞机 355 架。1959 年,中国民航购买了伊尔18 型飞机,标志着从使用活塞式螺旋桨飞机,开始过渡到使用涡轮螺旋桨飞机。1963 年,中国民航又购买了英国的子爵号飞机,从而结束了长期以来只使用苏制飞机的状况。1962 年 4 月 13 日,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十三次会议决定民航局名称改为“中国民用航空总局” 。4月 15 日,中央决定将民用航空总局由交通部属改为国务院直属局,其业务工作、党政工作、干部人事工作等均直归空军负责管理。这一时期,民航由于领导体制几经改变,航空运输发展受政治、经济影响较大,1978 年,航空旅客运输量仅为 231 万人,运输总周转量 3 亿吨公里。文革时期的前五年,民航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损失。1971 年 9 月后,中国民航在周总理的关怀下,将工作重点放在开辟远程国际航线上。到 1976 年底,中国民航的国际航线已发展到 8 条,通航里程达到 41000 公里,占通航里程总数的 41%;国内航线增加到123 条。 1971 年,中国民航从苏联购买了 5 架伊尔62 飞机,1973年又从美国购买了 10 架波音707 型飞机,此外,还从英国购买了三叉戟客机和从苏联购买了安24 型客机。这样,中国民航各型运输飞机总数达到 117 架,能够较好地贯彻“ 内外 结 合、远近兼 顾” 的经营方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