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鉴赏诗歌鉴赏之形象(学案)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621379 上传时间:2018-02-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鉴赏诗歌鉴赏之形象(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4鉴赏诗歌鉴赏之形象(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4鉴赏诗歌鉴赏之形象(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4鉴赏诗歌鉴赏之形象(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4鉴赏诗歌鉴赏之形象(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鉴赏诗歌鉴赏之形象(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鉴赏诗歌鉴赏之形象(学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鉴 赏 诗 歌 形 象【学习目标】1、掌握鉴赏形象的方法。2、明确形象的分类。3、掌握与形象有关题型的答题模式。【重点难点】1、与形象有关题型答题思路并规范答题模式。2、形象与感情的关系。一、 考纲解读2013 年考试大纲对古代诗歌鉴赏的要求:(一)、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二)、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概念理解形象也叫艺术形象。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即“ 意象”,它包括以下三种: (1)人物形象。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诗中的诗 人形象“ 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有 别于小说

2、中的“我” (非作者本人)。 (2)景象。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景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 意”的形象,即 “意象”。 (3)物象。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花鸟虫鱼)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如咏物诗。三、鉴赏人物形象【典型例题 1】小儿垂钓 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这首诗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刻画垂钓小儿的这个形象的?这个形象有哪些特点,试作分析。【典型例题 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题葡萄图 徐渭半生落魄已成翁, 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 闲抛闲掷野藤中。注:徐渭,字文长,号青藤居士。天 资聪

3、颖,才 华横溢,诗文书画戏剧俱佳,然终生不得志于功名。【答题示例】【方法小结】【考查方式 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提问方式:分析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你从诗中读到了一个怎样的形象?【答题模式归纳】 (提示:结合例 2)附一:常见艺术形象(见“学海”第 166页)附二:相关重要词语 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心忧天下、 忧国忧民、寄情山水、 归隐田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矢志 报国、慷慨愤世、友人送 别、思念故乡、献身边塞、反对征伐、 爱恨情长、建功立 业、悯农怜农、 热爱山川、哀叹昔盛今衰。四、鉴赏景物形象【真题回放 1 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新晴野望 王维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

4、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尘垢:尘埃。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真题回放 2 2012湖南】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 (8 分)度破讷沙(其二)李益破讷沙头雁正飞, 鸊鹈泉上战初归。平明日出东南地, 满碛寒光生铁衣。【注】破 讷沙:沙漠名。鸊鹈泉:泉水名。(1)从题材来看,这首诗属于 诗。 (2 分) (2)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 (6 分)【考查方式 鉴赏景物形象】题型一:提问方式:(1)这首(联、句)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2) 这首(联 、句)诗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3)你读着这首(联、句)诗眼前出

5、现了什么样的景象? 【“图景”“景象”题答题模式归纳】(参照真题 1):题型二:意境型(考题指津)对于思想情感的考查往往与意境结合起来.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1)这首诗描绘 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诗中哪两联写了什么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3)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某两句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4)解释某一联的意思,并分析其情与景的关系。【答题模式归纳】五、鉴赏景物形象【分析思路】 欣赏这类诗时,一要注意物象的特点,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 ,二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托的情感,抓

6、物与志的“契合点 ”,就能明白作者意在何为,情为何端。【鉴赏方法】 鉴赏的依据 事物形象的自然属性(事物特征)。 鉴赏的角度 事物形象的社会属性(作者借此抒发的感情、表 现的寓意等)。鉴赏流程:物的外形特征物的神韵、品格 诗人的理想情操。【典型题例 1】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早 梅 张 渭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答题模式归纳】【真题回放 1 2012天津】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 (8 分)野 菊 【宋】杨万里未与骚人当糗粮, 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已晚相逢半山碧, 便

7、忙也折一枝黄。花应冷笑东篱族, 犹向陶翁觅宠光。【注】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 政:通“正”(1)颔联描绘了怎 样的野菊形象?(2 分)附 1:常见意境特点举隅 雄浑壮丽 壮阔苍茫 苍凉悲壮 闲适恬淡 清幽明净 明丽清新萧疏凄寂 安谧美好 幽僻冷寂 高远深邃 淡雅幽远 清冷幽静附 2:常见诗人的思想感情 忧国伤时(统治者昏庸腐朽穷兵黵武、战争痛苦及同情、抨击黑暗担忧国家表现理想)建功报国(建功立业、保家卫国、 报国无门、山河沦丧 、壮志难酬、怀才不遇)思乡怀人(羁旅愁思、思亲念友、 边关思乡、闺中思夫)生活杂感(寄情山水田园之乐、登高远望之感、青春易逝之伤、仕途失意之

8、苦、 爱情友情之浓)长亭送别(依依不舍的留恋、情深意长的勉励和鼓励、借题发挥吐露心声)历史题材(评历史事件、吊历史古迹、慕 历史人物、叹昔盛今哀、怀古伤今、借古讽今情怀)【练习】1、(2013 年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8-9 题 。竹轩诗兴 张镃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 篆烟: 盘香的烟缕。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 (6 分)2、(2013 年 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 问题。 (7 分)鹧鸪天 酬孝峙 清 钱继章发短髯长眉有棱,病容突兀怪于僧。霜侵雨打寻

9、常事,仿佛 终南石里藤。闲倚杖,戏临罾。折腰久矣 谢无能。熏风未解池亭署,捧出新词字字冰。 作者 简介 钱继章,字尔斐,号菊农,浙江嘉善人。明崇 祯九年(1636)举人,明朝曾为官,人清不仕,撰有菊农词。注孝峙:王屋,字孝峙,浙江嘉善人,明末文学家。罾:用竹竿做支架的方形渔网。熏风:东南风。 (1)上片刻画了词人怎样的自我形象?运用了什么手法?(4 分)3、(2013 年 上海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 14-16 题。 (8 分)春江晚景 张九龄江林皆秀发,云日复相鲜。 征路那逢此,春心益渺然 。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 注 那:同“哪”。 渺然:广阔辽远的样子。 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前两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 (4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