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第三季度三基考试(微生物学)a5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620034 上传时间:2018-02-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第三季度三基考试(微生物学)a5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3年第三季度三基考试(微生物学)a5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3年第三季度三基考试(微生物学)a5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3年第三季度三基考试(微生物学)a5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3年第三季度三基考试(微生物学)a5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第三季度三基考试(微生物学)a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第三季度三基考试(微生物学)a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溆浦县中医医院三基考试补考试题(检验专业)科室 姓名 分数 一、单选题(每题 1 分,共 60 分)1.G+菌的细胞壁的特点是( )A.较疏松 B.无磷壁酸 C.有脂多糖 D.有脂蛋白 E.肽聚糖含量多2.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 )A.脂蛋白 B.肽聚糖 C.几丁质 D.胆固醇 E.脂多糖3.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特殊组分是( )A.肽聚糖 B.磷壁酸 C.外膜 D.脂质双层 E.脂多糖4.溶菌酶溶菌作用的机制是( )A.切断肽聚糖的聚糖支架 B.抑制四肽侧连与五 肽交联桥的联结C.干扰细 菌 DNA 的复制 D.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E.损害细胞膜5.细菌的革兰染色性不同是由于( )A.细胞核

2、结构的不同 B.细胞壁结构的不同 C.细胞膜结构的不同D.磷壁酸的有无 E.中介体的有无6.下列物质不是细菌合成代谢产物的一种是( )A.色素 B.细菌素 C.热原质 D.抗毒素 E.抗生素7.大肠菌素是属于( )A.色素 B.抗生素 C.内毒素 D.外毒素 E.细菌素8.人工培养病原微生物的最适宜温度是 37,但应 除外( )A.大肠埃希菌 B.结核分枝杆菌 C.浅部真菌 D.痢疾志贺菌 E.霍乱弧茁9.下列细菌中繁殖速度最慢的是( )A.大肠杆菌 B.链球菌 C.脑膜炎奈瑟菌 D.结核分枝杆菌 E.变形杆菌10.IMViC 试验常用于鉴别( )A.肠道杆苗 B.葡萄球菌 C.肺炎球菌 D.

3、脑膜炎奈瑟菌 E.厌氧菌11.关于紫外线,说法错误的是( )A.其杀菌作用与波长有关 B.可损坏细菌的 DNA 构型C.265-266nm 杀菌作用最强 D.其穿透力弱,故对人体无损害E.紫外线适用空气和物体表面的消毒12.常用于空气或物体表面的消毒( )A.高压蒸气灭菌法 B.紫外线照射法 C.滤过除菌法D.巴氏消毒法 E.干烤法13.常用于基础培养基灭菌( )A.高压蒸气灭菌法 B.紫外线照射法 C.滤过除菌法 D.巴氏消毒法E.干烤法14.常用于手术器械的灭菌( )A.高压蒸气灭菌法 B.紫外线照射法 C.滤过除菌法 D.巴氏消毒法E.干烤法15.常用于血清的除菌( )A.高压蒸气灭菌法

4、 B.滤过除菌法 C.紫外线照射法 D.巴氏消毒法E.干烤法16.下列哪种结构与细菌侵袭力有关( )A.芽胞 B.荚膜 C.细 胞壁 D.中介体 E.核糖体17.类毒素与外毒素的区别在于前者( )A.有抗原性,但无毒性 B.无抗原性,有毒性 C.无抗原性,也无毒性D.有抗原性,也有毒性 E.仅有半抗原性,无毒性18.脑膜炎奈瑟菌侵入血流,大量繁殖产生内毒素,引起全身中毒症状,称 为( )A.菌血症 B.败血症 C.毒血症 D.脓毒血症 E.以上都不是19.常用人工被动免疫的生物制品有( )A.菌苗 B.疫苗 C.BCG D.类毒素 E.抗毒素20.能引起内毒素休克的细菌成分是( )A.肽聚糖

5、B.磷壁酸 C.LPS D.O 抗原 E.荚膜多糖21.带菌者是指( )A.体内带有正常菌群者 B.病原菌潜伏在体内,不向外排菌者C.体内 带有条件致病菌者D.感染后, 临 床症状消失,但体内病原菌为被彻底清除,又不断向外排菌者E.感染后, 临 床症状明显,并可传染给他人者22.吞噬细胞吞噬细菌后,不可能出现的后果是( )A.可引起组织损伤 B.细菌被杀死消化 C.细菌不被杀死,在细胞内仍可繁殖D.可引起细菌在体内扩散 E.细菌不被杀死,但发生变异23.属于神经毒素的是( )A.霍乱肠毒素 B.肉毒毒素 C.产气荚膜梭菌 毒素 D.白喉毒素E.葡萄球菌表皮剥脱毒素24.与细菌侵袭力有关的因素是

6、( )A.某些胞外酶 B.内毒素 C.外毒素 D.芽胞 E.热原质25.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的免疫主要是( )A.细胞免疫 B.体液免疫 C.溶菌酶的杀菌作用 D.补体的溶菌作用E.中性粒细胞的吞噬作用26.属于自然被动免疫的是( )A.经隐性感染或患病后获得免疫力 B.经注射 类毒素获得免疫力C.经注射丙种球蛋白获得免疫力 D.经注射 细胞因子获得免疫力E.经胎盘、初乳获得免疫力27.关于胎盘球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由健康产妇的胎盘和婴儿脐带中提取制备 B.主要含 IGMC.一般不会引起超敏反应 D.主要用于麻疹、甲肝等病毒性疾病的 紧急预防E.免疫效果不如高效价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28

7、.卡介苗是( )A.活疫苗 B.死疫苗 C.类毒素 D.抗毒素 E.以上都不是29.可用类毒素预防的疾病是( )A.伤寒 B.痢疾 C.白喉 D.结核 E.百日咳30.关于活疫苗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经人工培养获得的变异株或从自然界筛选出B.能在机体内繁殖 C.免疫效果好且持久D.比死疫苗易保存 E.比死疫苗用量小31.白假丝酵母菌常引起( )A.癣病 B.皮肤粘膜、内脏感染 C.皮下组织感染D.毒血症 E.真菌中毒症32.关于新生隐球菌致病性的描述,错误的是( )A.是隐球菌属中唯一致病的真菌 B.主要 经胃肠道进入机体C.在体 质极度衰弱者中引起内源性感染 D.主要致病因素是 荚膜

8、E.易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脑膜炎33.RNA 病毒的基因复制一般在细胞质内,例外的是( )A.小核糖核酸病毒科 B.逆转录病碌科 C.弹状病毒科D.副黏病毒科 E.呼肠孤病毒科34.决定病毒感染性的关键物质是:( )A.壳粒 B.核酸 C.衣壳 D.剌突 E.包膜35.对病毒核酸的错误论述是:( )A.可控制病毒的遗传变异 B.可决定病毒的感染性C.可作 为基因工程的载体 D.每个病毒只有一种 类型核酸E.只有 DNA 才能携带遗传信息36.狂犬病毒的形态:( )A.球状 B.杆状 C.砖块 状 D.蝌蚪状 E.弹头 状37.流感病毒衣壳:( )A.裸骸二十面体对称型 B.有包膜二十面体对称型

9、 C.裸露螺旋对称型D.有包膜螺旋对称型 E.复合对称型38.可直接作为 MRNA 翻译蛋白的病毒核酸类型是( )A.单股正链 RNA B.单股负链 RNA C.双股 RNA D.双股 DNAE.单股 DNA39.子代病毒释放的途径中不包括( )A.细胞裂解释放 B.细胞融合释放 C.通过细胞间桥释放D.出芽释放 E.整合释放40.病毒感染细胞的宿主范围主要取决于( )A.细胞表面的受体 B.病毒表面的接触蛋白 C.病毒表面的血凝素D.病毒的衣壳 E.病毒的包膜41.多数病毒的脱壳有赖于( )A.病毒的脱壳酶 B.病毒的溶酶体酶 C.病毒的蛋白酶D.细胞的溶酶体酶 E.细胞的核酸酶42.辅助病

10、毒的作用是:( )A.增加另一种病毒的产量 B.抑制干扰素的产 C.与另一种病毒发生基因重组 D.为缺陷病毒提供其所需要的基因产物 E.缺陷病毒提供其需要的基因43.逆转录病毒特有的酶是:( )A.依赖 DNA 的 DNA 聚合酶 B.依赖 RNA 的 RNA 聚合酶C.依赖 DNA 的 RNA 聚合酶 D.依赖 RNA 的 DNA 聚合酶E.胸腺嘧啶激酶44.病毒遗传信息从 RNA 转为 DNA 的过程称为:( )A.基因变异 B.基因转化 C.噬菌体转导 D.逆转录 E.基因重组45.正链 RNA 病毒的核酸特点是:( )A.自身带有聚合酶 B.需转录后才能翻译病毒蛋白C.可直接作 为 M

11、RNA 翻译 病毒蛋白 D.只能携带部分遗传信息E.3端自身折叠起引物作用46.干扰素的抗病毒作用特点中不包括:( )A.间接灭活病毒 B.选择性作用于病毒感染细胞C.种属特异性 D.高活性 E.只能针对某种病毒,作用有特异性47.灭活下列病毒所需温度最高的是:( )A.流感病毒 B.乙型肝炎病毒 C.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D.麻疹病毒 E.甲型肝炎病毒48.关于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正确的叙述是:( )A.大多数病毒耐冷不耐热 B.60C30 分钟能杀死所有病毒C.包膜病毒体比无包膜病毒体更耐受反复冻融D.紫外线不能灭活病毒 E.脂溶剂能破坏病毒衣壳49.病毒灭活是指在理化因素作用下使病毒失去:

12、( )A.抗原性 B.感染性 C.血凝特性D.诱生于扰素的能力 E.融合细胞特性50.病毒凝集红细胞(血凝试验)的机制是:( )A.红细胞表面抗原和血凝素抗体结合B.红细 胞表面受体与病毒表面血凝素结合C.红细 胞表面病毒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D.病毒与结合在红细胞表面的抗体结合E.红细胞上的血凝素与病毒结合51.进行病毒病原学检查的标本递送要求是:( )A.孵箱保存 B.室温保存 C.加入防腐剂 D.冷藏速送E.加入含抗生素和蛋白的运辅培养基中冷冻速送52.可从粪便标本中分离的一组病毒是( )A.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脑炎病毒 B.狂犬病毒、轮状病毒C.脊髓灰 质炎病毒、 轮状病毒 D.乙型肝炎病毒

13、、戊型肝炎病毒E.EB 病毒、埃可病毒53.检查包涵体可作为:( )A.病毒在细胞内增殖的标志之一 B.衡量病毒毒力 强弱的标准C.诊断乙型 脑炎病毒感染 D.鉴定病毒的特异性依据E.测定病毒数量的指标54.细胞病变效应不包括:( )A.细胞圆缩、脱落 B.细胞融合 C.形成包涵体 D.干扰现象 E.细胞裂解55.判断流感病毒接种鸡胚尿囊腔是否生长应选:( )A.红细胞吸附试验 B.血凝试验 C.血凝抑制试验 D.间接血凝试验E.补体结合试验56.用于估计病毒感染性强弱和数量的实验方法;( )A.蚀斑形成试验 B.TCIDS0 或 ID50 测定 C.ELLSAD.PCR E.EIA57.可用

14、于制备病毒灭活疫苗的理化因素是:( )A.紫外线 B.甲醇 C.甲 醛 D.乙醇 E.乙醛58.预防病毒病最有效的方法是:( )A.使用抗毒素 B.使用抗病毒化学疗剂 C.使用中草药D.使用疫苗 E.使用抗菌药物59.脊髓灰质炎病毒糖九疫苗后,机体可产生:( )A.血清 LGG、IGM B.血清 LGG、肠黏膜局部 SIGAC.血清 LGG、咽部黏膜局部 SIGA D.血清 IGA 和 LGGE.肠黏膜局部 SIGA60.下述药物中,对治疗病毒感染无效果的是:( )A.干扰素 B.抗生索 C.聚肌苷酸 D.黄连、黄芩 E.三氮唑核苷二、X 型 题: (每一考题有 A、B、C、D、E 五个备选答案,请将所有正确答案填入题干后括号内,多选或少选均为错误,每题 2 分,共 10 分)61可从粪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