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动画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4610768 上传时间:2018-02-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影视动画基础》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影视动画基础》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影视动画基础》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影视动画基础》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影视动画基础》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影视动画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影视动画基础》课程教学大纲(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影视动画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 Television Animation课程编号:H312320课程类别:基础选修课适用专业: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总学时:32 学时其中:理论讲授学时:16 学时上机学时:16 学时学分:2 学分课程简介: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际电视节目的拍摄和制作,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视频编辑与制作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并能基本掌握拍 摄、 编辑和制作的技巧。本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彩色摄像机、艺术摄影、电视照明、视频的记录与存储、 电视特技、音频和声音的控制、后期编辑、 电视教材概述、文字稿本和分镜头稿本的编写与制作、电视教材的评价。This course teaches the

2、 theory and practice about shooting and production of television programs, to enabl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and master video editing and production of basic knowledge and basic theory, and can master the basic shooting, editing and production skills. The course content includes: color camera, art ph

3、otography, television lighting, video recording and storage, television special effects, audio, and voice control, post-editing, television teaching outlines, text, script and sub script preparation and production of the lens, TV materials evaluation.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该课程是一门基础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际电视节目的拍摄和制作,使

4、学生理解和掌握视频编辑与制作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并能基本掌握拍摄、编辑和制作的技巧。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 电视制作概论(一)教学目的和任务本章在对电视制作的流程及系统进行介绍,使学生初步了解电视制作所涉及的流程及人员。(二)教学基本要求了解电视节目制作流程;掌握电视制作系统的组成要素;了解电视节目制作人员的组成;电视制作的四种手段(实况直播、 影片制作、录像制作、电子制作) ;熟悉电视制作的方式(ENG 方式、 EFP 方式、ESP 方式)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电视制作系统的组成要素、电视制作的四种手段难点:电视制作的方式(四)教学内容 1. 电视节目制作流程2. 电视节目制

5、作系统3. 电视节目制作人员4. 电视节目制作手段与方式 第二章 电视摄像机(一)教学目的和任务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会对摄像机的结构和类型、摄像机的特性和工作原理等多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解。(二)教学基本要求了解摄像机结构与类型;熟悉摄像机的特性;掌握摄像机的工作原理;了解摄像机的特性;熟悉电视图像的工作原理;掌握镜头的光学特性和操作方法;了解常规和特殊摄像机底座和运动;掌握摄像的操作。(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摄像机的工作原理、摄像机结构与类型、镜头的光学特性和操作方法难点:摄像机的工作原理、镜头的光学特性和操作方法(四)教学内容1摄像机结构与类型2摄像机的特性3摄像机镜头4摄像机的底座设备5摄

6、像机的操作6镜头的构建第三章 艺术摄像(一)教学目的和任务本章主要帮助学生进行艺术摄像的培养,使学生了解电视是一种综合艺术表现形式,艺术摄像的地位和作用,掌握动态摄像和运动构图的特点,理解影响构图的因素和表现方法。(二)教学基本要求掌握构图的原理及表现手法;掌握动态摄像和运动构图;掌握镜头的类别与作用。(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影响构图的因素和表现方法难点:动态摄像和运动构图的特点。(四)教学内容1构图任务2构图要素3构图原理4构图表现手法5空间、立体形状和质感的表现6镜头的类别与作用第四章 电视照明(一)教学目的和任务照明是影视编导与制作中非常重要的技术需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使学生了解照明

7、的器材,掌握最基本的三点布光法和根据环境采光的技巧,并了解布光的程序和一些典型的布光方法。(二)教学基本要求掌握色温、白平衡的概念;了解演播室的各种照明器材;了解灯泡的类型;熟悉演播厅灯光操作;掌握照明术语;熟悉 ENG、EFP 的照明(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三点布光法难点:动态布光和多人物布光 (四)教学内容1照明、照明器材、照明控制2色彩混合和照明美学3演播厅的照明4现场照明和特殊效果照明第五章 视频的记录与存储(一)教学目的和任务使学生了解磁带录像机的地位和作用,掌握磁带录像机的原理、分类、性能及各种格式录像机的特点。(二)教学基本要求了解记录方式;掌握磁带记录的工作原理;了解测试数据

8、应具备的特性;了解磁盘记录和存储系统;了解视频记录和存储的用途;了解视频记录的操作环节。(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磁带录像机的原理、分类、性能及各种格式录像机的特点难点:磁带录像机的原理和数字录像机(四)教学内容1磁带录像机的发展与记录制式2磁带记录和储存系统3磁盘记录和储存系统4视频记录和存储的用途5操作系统6制作环节第六章 电视特技(一)教学目的和任务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影视特技的一些制作技巧及电视动画的制作。(二)教学基本要求熟悉常规的电子特效;掌握计算机处理的数字视频特技;熟悉六种光学效果;了解机械效果。(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常规的电子特效难点:六种光学效果(四)教学内容1电子

9、视觉效果 2非电子视觉效果第七章 音频和声音的控制(一)教学目的和任务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声音的记录方法和合成声音的方法。(二)教学基本要求掌握话筒的工作原理;了解话筒的分类及其特点;熟悉音频混录调音器和声音控制台的使用;掌握 IRS 的制作与分析;了解 IRS 的应用(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话筒工作原理、声音的记录、音频混录调音器和声音控制台的使用难点:音频混录调音器和声音控制台的使用(四)教学内容1话筒听的方式 2话筒工作原理 3声音的控制 4声音的记录 5人工合成声音6配音艺术第八章 文字稿本和分镜头稿本的编写与创作(一)教学目的和任务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文字稿本的编写。(

10、二)教学基本要求了解文字稿本写作的基本要求及格式;掌握选题、选型、选材的依据、原则与方法;掌握结构的类型及要素,解说词的写作;掌握蒙太奇的艺术手法;掌握镜头的组接;了解节奏的处理。(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选题、选材、选型、结构、解说词的写作及文字稿本画面的写作难点:根据需要恰当的选题、画面的视觉形象性和解说词的写作(四)教学内容1文字稿本的概述2选题、选型、选材、结构3解说词4蒙太奇的艺术手法 5镜头的组接 6节奏的处理第九章 后期编辑(一)教学目的和任务本章介绍后期编辑的方法,包括线性编辑和非线性编辑。(二)教学基本要求了解编辑的功能、编辑的方式;熟悉线性编辑系统;了解 AB 卷和 AB

11、卷合成编辑;了解切换台的工作原理;了解非线性编辑的原理。(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编辑的功能、编辑的方式难点:AB 卷合成编辑(四)教学内容1后期编辑原理2作出编辑决定3切换台的工作原理4切换台的类型和性能第十章 电视教材概述(一)教学目的和任务本章对电视教材的特点、类型及其理论基础进行介绍,使学生能用前边章节的知识对电视教材进行设计。(二)教学基本要求解教育电视的发展,掌握电视教材的概念、教学和电视的特点,并掌握各种电视教材表达形式的特点;掌握编制电视教材的教育学、传播学、心理学、艺术与美学的理论基础。(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电视教材的概念理解和表达形式的类型难点:电视教材与科教片的区别(

12、四)教学内容1教材与电视教材2电视教材的特点3电视教材的类型4电视教材的理论基础5电视教材的编制过程第十一章 电视教材的评价(一)教学目的和任务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电视教材评价的意义和标准,掌握评价的方法。(二)教学基本要求了解电视教材的评价标准;了解电视教材评价的方法。(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电视教材的评价标准难点:电视教材评价的方法(四)教学内容1电视教材评价的意义与施行2电视教材评价的标准3对几类电视作品进行评价三、学时分配序 章节 内容 学时分配 合计号 讲课 习题课 讨论课 实验 其他1 第一章 电视制作概论 1 12 第二章 电视摄像机 3 3 63 第三章 艺术摄像 3

13、3 64 第四章 电视照明 1 1 25 第五章 视频的记录与存储 1 1 26 第六章 电视特技 1 1 27 第七章 音频和声音的控制 2 2 48 第八章 文字稿本和分镜头稿本的编写与制作 1 2 39 第九章 后期编辑 1 2 310 第十章 电视教材概述 1 1 211 第十一章 电视教材的评价 1 1合计 16 16 32四、实验(上机)内容本课程包括 7 个实验,共 16 学时。实验一 摄像机的使用 2 学时实验二 镜头的取景与构图练习 2 学时实验三 运动镜头的拍摄 2 学时实验四 场面调度与轴线问题 1 学时实验五 线性编辑实验 2 学时实验六 非线性编辑实验 2 学时实验七 电视广告制作 5 学时详见本课程的实验大纲。五、考核方式建议采用大作业形式进行考查。六、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 30%,包括考勤、上机情况和作业期末成绩占 70%总评=平时成绩+期末成绩以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评定成绩。七、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 材: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 ,李运林、徐福荫 AN,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年参考书:电视制作基础 ,陈犀禾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年电视现场制作与编辑 ,罗纳德 J.康姆潘西,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