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施工技术指南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610337 上传时间:2018-02-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路基施工技术指南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路基施工技术指南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路基施工技术指南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路基施工技术指南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路基施工技术指南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路基施工技术指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基施工技术指南(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路基的施工思路是:室内试验现场工艺性试验效果评价工艺改进工艺总结。路基施工应及时做好防排水工作,施工前应结合永久排水设施做好地表排水设施,排水沟应随挖随砌,铺砌必须完成,基底、坡脚、填层及时做好排水处理,不得 积水,傍山修筑路基时应防止水渗入路堤结构各部。施工前,应对地基应对地基进行复查、核对,发现地基范围内有局部松软、坑穴、泉眼等, 应 慎重处理,不得随意填塞。路基本体:路基本体全面开工前,试验路段先行,试验段的位置应选择地质条件、断面形式均具有代表性的地段,长度不宜小于 100 米。通过试验段的施工,检验施工工艺的适用性,验证室内试验成果。确定试验填筑路堤的最佳含水量和

2、最大干密度的标准值;确定压实机具的选择和组合、碾压方式、遍数及碾压速度;确定路堤填筑的松铺系数。路基本体填筑,按照“ 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三阶段即: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阶段;四区段:即填土区、平整区、碾压区、检测 区;八流程即:施工准 备( 测量、试验)基底处理检测分层填筑摊铺平整碾压夯实检验签证路面整修边坡夯实。每个区段的长度应根据使用机械的能力、数量确定,一般宜在 200 米以上或以结构物为界,各区段或流程内严禁几种作业交叉进行。施工过程中,路堤填土按分层施工图和作业区段分段施工的方式,按试验室及试验段对土试验结果确定的施工参数指标、按横断面全宽纵向水平分层

3、碾压填筑,当原地面不平时,先从最低处分层填筑,由两边向中心填筑,分层填筑厚度 30cm。不同填料填筑时,各种填料要分层填筑,每一水平层的全宽采用同一种填料。当采用自卸汽车时,应根据车容量提前计算出堆土间距,并派专人负责指挥卸土,以保证土层厚薄均匀。另外,为保证路堤全断面压实一致,边坡两侧各超宽填 0.5m,防护之前刷坡。一、摊铺整平填料摊铺平整使用推土机进行初平,再用平地机进行终平,摊铺厚度采用水准仪控制,保 证摊铺面在纵向和横向平顺均匀,对渗水填料,平整面要做成 4%的横向排水坡。二、洒水或晾晒填土时应随时检测填料含水量,碾压前应控制在由试验区段压实工艺确定的的施工允许含水量范围内,若含水量

4、过低,则可在路基上洒水拌合或提前在取土坑内闷湿;若含水量过高,则可将土在路基上摊开晾晒或在取土坑内翻松晾晒,并适当减少填层厚度,确保填料含水量在施工允许范围内。三、碾压夯实根据分层作业要求,选择合适的压路机进行碾压,确保压实达到设计的要求。大面积填土压实作业全部采用大吨重型振动压路机(自重 25t)进行压实,压实顺序 应按先两侧后中 间,先慢后快,先静压后振动压的操作程序进行碾压。各区段交接处应互相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 2 米,沿线路纵向行与行之间压实重叠应在 0.4m。四、质量检测路堤施工每层填筑前,应对下一层填土质量状况进行检测。采用K30 平板荷载仪测定地基系数 (K30)值,灌砂法、

5、核子密度仪检测压实系数 K,空隙率 n,Ev2静 态变形模量测试仪测定变形模量 Ev2。路基本体压实质量标准详见表 9。路基本体压实质量标准 表 9轨道类型填料 压实标准 细粒改良土 粗粒土 碎石类地基系数K30(MPa/m) 110 130 150变形模量Ev2(Mpa) 45 45 45压实系数 K 0.95 无碴轨道A、B、C(不含 细粒土、粉砂及易风化软质岩)组填料及改良土 空隙率 n(%) 28 28路基基床底层施工(A、B 组填料)一、验收路基本体路基本体测试结果符合设计与规范要求后,对路基本体表面进行整修,测定平整度、横坡、中线、边线,检查 几何尺寸,核 对压实标准;洒灰打桩,

6、标出里程,符合规范要求。不符合标准的基床底层进行修整,使其达到基床底层标准要求。二、试验段施工选取 200m 段路基为试验工点,确定压实工艺的遍数及机械组合,经济压实厚度及松铺厚度系数,施工含水量界限值,用以指导全标段路堤施工。三、运输与填料作好 A、B 组 填料的各性能指标的检测, A、B 组填料检测合格后,由自卸汽车运至路基填筑段,根据松铺厚度,在路基上采用方格网控制填料量,严格按网格倒料。四、摊铺碾压用平地机和推土机根据试验段确定的最佳含水量的松铺厚度进行分层摊铺碾压。碾压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的原则。直线段先边后中,由两侧路肩向路基中心碾压;曲线段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碾压时沿

7、纵向重叠 40cm,横 缝衔接处搭接长度不少于 2m。碾 压中如表面水分散失过多,及 时洒水碾压,对不平处及时人工补平。基床表层铺筑两侧各超宽 30cm,碾压成型后再挖掉。全部基床施工完成后,按照设计施工护肩。五、检测采用 K30 平板荷载仪测定地基系数(K30)值 ,采用灌砂法或核子密度仪检测压密系数 K、孔隙率 n,力学指标 采用 K30 法和 EVd法检测,达不到技术标准要求,分析原因,重新整修补压,直到满足要求。基床底层压实质量标准、 检测频次和取样部位详见表 10。 基床底层压实标准 表 10轨道类型填料 压实标准 细粒改 良土 粗粒土 碎石类地基系数K30(MPa/m) 110 1

8、30 150动态变形模量Evd(Mpa) 45 45 45变形模量Ev2(Mpa) 60 60 60压实 系数 K 0.95 无碴轨道A、B组填料及改良土空隙率 n(%) 28 28路基基床表层施工(级配碎石)基床表层铺设 0.4m 厚的级配碎石。分二层填筑,每层厚均为20cm,采用摊铺机摊铺,级配碎石采用厂拌法拌料。路基基床组织专业队伍施工,按“ 拌合、运 输 、摊铺、碾压、 检测试验、修整养护”六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流水作业。基床表层级配碎石粒径级配见表 11。基床表层级配碎石粒径级配 表 11通过方孔筛 孔边长(mm )过筛质量百分率( %)45 31.5 22.4 7.1 1.7 0.5

9、 0.1 0.075100 82-100 67-91 41-75 13-46 7-32 0-11 0-7一、验收基床底层基床底层经过 9 个月的沉降观测,确认路基工后沉降已经基本完成并满足设计要求后,准备进行基床表层填筑。测量中线水平,检查几何尺寸,核对压实标准,使其达到基床底层验收标准。对不符合标准的基床底层进行修整,使其达到基床底层标准要求。二、设备选型级配碎石为厂拌法生产,厂拌设备采用自动计量拌合站,自卸汽车运至路基,采用方格网布料,摊铺设备选用摊铺机。三、试验段施工在不小于 200m 的试验段获取松铺厚度等施工参数,以指导以后的基床底层施工,确保路堤的质量。四、运输与填料作好碎石的性能

10、检测,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分二层填筑,每层均为20cm。级配碎石由拌合站拌合,碎石级配为多元连续级配,合格的级配碎石由自卸汽车运至路基,根据松铺厚度,采用摊铺机摊铺。五、摊铺碾压摊铺施工分二层填筑每层均为 20cm,第一层采用平地机进行摊铺,第二层采用摊铺机进行摊铺,摊铺方法由试验段确定。碾压采用振动压路机,先静压,碾压要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的原则。直线段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碾压,既先边后中;曲线段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碾压时沿纵向重叠 0.4m,横缝衔接处应搭接,搭接长度不少于 2m。基床压实若达不到要求,要分析原因,重新补压,直到满足要求。基床表面修整养护:局部表面不平整要洒水补平并补

11、压,使其外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六、质量检测按照间距 2025m,设置填筑压实系数 K(细粒土)或孔隙率n(粗粒土及碎石类土)检测断面,按照 0.2m 的压实层厚每层检测,每层检测点不少于 5 个;按照间距 4550m,设 置地基系数 K30和变形模量 Ev2检查 断面,每 0.9m 厚度检测一次,每 层检测点不少于 4 个。在基床范围内,按照间距 4550m,设置地基系数 K30、变形模量 Ev2和动态变 形模量 Evd检查断面,每 0.9m 厚度检测一次,每 层检测点不少于 4 个。路基基床表层填料及压实标准详见表 12。路基基床表层填料及压实标准 表 12压实标准轨道类型填料 地基系数K30(MPa/m)动态变形模量 Evd(Mpa)空隙率n(%)变形模量Ev2(Mpa)无碴轨道级配碎石190 55 18 1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