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聚焦中考语文习题ppt课件:第20讲-顺序与结构

上传人:姜** 文档编号:346102 上传时间:2017-01-24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2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聚焦中考语文习题ppt课件:第20讲-顺序与结构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人教版】聚焦中考语文习题ppt课件:第20讲-顺序与结构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人教版】聚焦中考语文习题ppt课件:第20讲-顺序与结构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人教版】聚焦中考语文习题ppt课件:第20讲-顺序与结构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人教版】聚焦中考语文习题ppt课件:第20讲-顺序与结构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聚焦中考语文习题ppt课件:第20讲-顺序与结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聚焦中考语文习题ppt课件:第20讲-顺序与结构(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十讲 顺序与结构 (2015成都 )阅读短文 , 回答问题。 位次的讲究 红楼梦 第三回讲到了林妹妹初进荣国府 , 处处小心 , 光是为了坐到哪个位置 , 她就颇费了一番思量。比如到舅母王夫人处 , 黛玉 “ 只向东边的椅子上坐了 ” , 到吃饭的时候 , 凤姐让黛玉坐在左边第一张椅子上 ,黛玉也十分推让。 林妹妹之所以在 “ 坐到哪里 ” 这个问题上这么谨慎 , 是怕在这个极其讲究礼仪的家庭里行差踏错 , 让人笑话。在古代 , 中国人非常讲究位次的尊卑。 首先我们要弄明白的是 , 南、北、东、西四个方位哪个为尊 , 哪个为卑。我国古代建筑通常是前堂后室。 “ 堂 ” 一般不住人 , 是举

2、行吉凶大礼的地方 , 这种时候最尊贵的座位是南向 (坐北朝南 ), 其次是西向 , 再次是东向 , 最后是北向。例如 , 古代帝王召见群臣议事 , 都是坐在北边朝南的位置上 , 因此 , 古人常说 “ 南面称帝 ” 。而 “ 室 ” 一般为长方形 , 东西长而南北窄 , 所以在室内举行活动时 , 一般遵循 “ 东向为尊 , 西向为卑 ” 的原则。例如 , 汉明帝与老师桓荣交谈时 , 为表达对桓荣的尊重 , 就安排他坐在靠西边、面朝东的位置。后来 , 人们把塾师也称为 “ 西席 ” 。 至于左与右 , 谁为尊谁为卑的问题 , 就比较复杂了 。 周朝规定 , 诸侯朝见天子 , 宴饮时以左为尊;用兵

3、打仗 , 则右边为尊 。 左右尊卑 , 要视场合而 定 。 到了战国 、 秦 、 西汉的时候 , “ 右 ” 似乎成了尊位 , 廉颇蔺相如列传 里就有 “ 以相如功大 , 拜为上卿 , 位在廉颇之右 ” 的记载 。 然而到了东汉 、 魏 、 晋 、 南北朝 , 左右排序又有了新的变化 , 以 “左 ” 为大 。 例如赤壁之战 , 孙权 “ 以周瑜 、 程普为左右都督 ” , 同为都督 , 周瑜尊于程普 。 这种情况直到元朝 , 才恢复了官职的 “ 右 ” 尊 。 明朝建立以后 , 又再次变为 “ 左 ” 尊 , 自此 , “ 左尊右卑 ” 一直延续到今天 。 所以 , 在传统戏剧舞台上 , 我

4、们现在仍然可以看到远道而来的客人坐在左边 , 而主人总是在右侧陪坐 。 于是也就出现了 红楼梦 里 , 黛玉被请到左边席面上的 描写了 。 1 对于位次如何讲究 , 本文是从哪两方面进行具体说明的? _ 2 文章在开头和结尾都提到 “ 林黛玉初进荣国府 ” 一事 , 试分析其作用。 _ 【 答案 】 、东、西四个方位的位次和 “ 左右 ” 谁尊谁卑两个位次进行具体说明。 2. 文章开头列举 “ 林黛玉初进荣国府 ”的事例 , 引出下文 , 点明文章中心。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 , 引起读者兴趣。结尾再次提到 “ 林黛玉初进荣国府 ” 一事 , 照应文章开头 , 首尾呼应 , 结构严谨。再次点明文章

5、中心 , 说明古代中国人非常讲究位次的尊卑。 1 本文共 5段分为 3个部分 , 第一部分为第 自然段 , 举 红楼梦 林黛玉初进荣国府的例子 , 由此引出说明的主题 “ 位次的研究 ” 。第二部分为第 自然段 , 详细地论述了南 、 北 、 东 、 西四个方位的尊卑问题 。 第三部分为第 自然段 , 论述左 、 右谁为尊 , 谁为卑 。 理清脉络就会发现 , 答题点锁定在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即 三段 ,概括一下就可得出答案 。 2 从题干分析来看 , 主要是分析本文首段和尾段的作用 。 明确首段的作用: 吸引读者; b、 增加趣味性 、 生动性 、 增加文学色彩, 引起读者兴趣; c、 引出说

6、明对象; d、 点明中心 。 尾段的作用: a、照应开头 , 使结构严谨; b、 点明文章中心 。 说明文的说明顺序和结构主要考查: 判断文章的说明顺序; 理清文章说明的条理; 分析文章说明顺序的作用; 判断文段或文章的结构方式 。 一 、 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1 说明顺序: (1)空间顺序:这种说明顺序 , 一般用于说明相对静止的事物和内部构造比较复杂的事物 。 作用:能把复杂的物体讲清楚 , 可使读者对该事物的整体面貌和空间分布有清晰 、 具体的了解 。 (2)时间顺序:主要特征是用一些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 。 如介绍工作程序的文章 。 作用:过程清晰 , 线索清楚 , 纵向排列 , 明确

7、有序 。 (3)逻辑顺序:适用介绍事物的特征 、 种类 、 成因和功能及介绍科学原理的事理说明文 。 常见的逻辑顺序有:由现象到本质 、 由特点到用途 、由原因到结果 、 由整体到部分 、 由主要到次要 、 由概括到具体 、 由具体到抽象 、 由简单到复杂 、 由特殊到一般 、 由分析到综合 。 作用:可以把复杂的事物讲得更清楚 , 有利于说明 、 揭示事理的内在联系 。 2 确定说明顺序: (1)明确说明的对象是事物还是事理 。 一般事物说明文采用空间或时间顺序 , 事理说明文采用的是逻辑顺序 。 (2)把握语言的标志 。 空间顺序有 “ 东 ”“ 西 ”“ 南 ”“ 北 ”“ 上 ”“下

8、”“ 左 ”“ 右 ” 等方位词作标志语;时间顺序有表时间的发展 、 事物各个阶段的标志语;而逻辑顺序有 “ 首先 ”“ 其次 ”“ 为什么 ”“ 原来”“ 因此 ” 等标志语 。 (3)分清主次 , 综合归纳 。 一篇说明文可以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 , 以一种顺序为主 , 兼用其他顺序 , 一定要分清主要的是哪种顺序 。 二 、 说明文的结构: 1 总分式: 这种结构形式又分为三种情形:总 分 总式 , 例如 看云识天气 ;总 分式 , 例如 苏州园林 ;分 总式 。 2 递进式: 各层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 , 由表及里 , 由现象到本质, 例如 向沙漠进军 是递进式 , 依次是沙漠危害 如

9、何向沙漠进军 向沙漠进军的前景 。 3 连贯式: 各层之间按照事物发展过程安排层次 , 前后互相承接 。例如介绍某一实验过程 。 4 并列式: 各层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并列的 , 例如 奇妙的克隆 采用并列式结构 , 从不同的侧面说明克隆技术 。 三、分析说明文的结构层次: 1 整篇文章的结构划分。 说明文的结构层次跟说明顺序密切相关。如果文章是按照时间顺序来说明的 , 那么其结构层次就可以按照时间的变换来划分;如果是按照逻辑顺序来说明的 , 其结构层次则为 “ 总分 ” 式。 2 每一自然段的层次划分。 一般来说 , 说明文一个语段说明的中心往往是很明显的 , 要特别注意中心句与支撑句的关系 ,

10、 注意 “ 大层次” 与 “ 小层次 ” 之间的关系。 实战演练 , 请在 15分钟内完成以下考题 ! (共 30分 ) 一 、 (2015安顺 )阅读短文 , 回答问题 。 (16分 ) 凶手 近日 , 一群来自丹麦的女学生用水芹种子进行实验 , 得出了惊人的发现: 由于学校没有监测大脑活动的设备 , 女孩们选择了水芹种子作为研究对象 。 她们将 12个装有水芹种子的盘子平分为两组 , 其中一组放在没有任何 一组则放在两台运行中的无线路由器旁边 。 十二天的时间里 , 覆盖有 大多数种子变成了褐色 , 然后死亡;而另一间房里的种子则正常生长 。 虽然有人认为 , 种子之所以在覆盖有 可能是路

11、由器散热所致 。 但此项实验结果还是加剧了人们对 有些家长和教师们要求校园内禁止安置无线路由器 。 与此同时 , 实验也得到了荷兰研究者的力挺 。 三年前 , 荷兰的科学家选用白蜡树作为研究对象 , 他们将这些树木分别放在距六个辐射源 辐射源的频段介于 2412赫兹到 2472赫兹 , 功率为 100毫瓦 和无线路由器相似 。 靠近辐射源种植的树木 , 树叶上出现了 “ 具有类似铅光泽 ” 的物质 , 导致叶片的上下表皮死亡 , 最终掉落 。 但是 , 美国的一些研究者对这些研究成果表示怀疑 , 他们认为 , 由于 其威力只是微波的十万分之一 。 在一间覆盖 受到的辐射量仅相当于用手机进行 2

12、0分钟通话 。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 , 如果 也极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 。 那么 , 作为普通用户 , 在使用无线路由器时应该注意什么呢 ? 首先 , 人体接受的辐射量跟频率有关 , 频率越高 , 伤害越大 。 因此, 家中没有必要使用功率过大的无线路由器 。 其次 , 辐射危害大小还跟距离有关 , 距离越远 , 危害越小 。 如果家中有孕妇 、 小孩 、 老人或免疫力低下者 , 最好让无线路由器与他们的活动范围保持较远的距离 。 第三 , 最好不要将 尤其是放在床边 。 如果不使用 最好将无线路由器关闭 , 以降低不必要的风险 。 还有 , 别在腿上使用笔记本电脑 , 最好将电脑放在桌子或托架上

13、 。 1 本文的说明顺序是 _。 (2分 ) 2 人们在使用 (3分 ) 家中没有必要使用功率过大的无线路由器。 最好让无线路由器与人们的活动范围保持较远的距离。 不要将 不使用 最好将其关闭。 别在腿上使用笔记本电脑。 3 第段使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分 ) 举例子、作比较。真实具体地说明了 逻辑顺序 4 第段中加点的 “ 极 ” 字能否删去?为什么? (3分 ) 不能 , “ 极 ” 是表程度的词语 , 强调可能性大 , 说明如果 很容易对人体造成伤害。去掉后不能起到突出强调作用 ,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5 信息化时代的今天 , 手机、电脑、 将来还会有更先进的电子

14、产品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 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4分) (此题为开放性试题 , 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一:希望更先进的电子产品是绿色的、环保的 , 这样 , 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 , 也会给人们身心带来健康与愉悦。 _示例二:更先进的电子产品的出现 , 会使更多的人沉迷于电子产品 , 没有更多的时间与人沟通、亲近大自然 ,这样会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不利。 二 、 (2015东营 )阅读下面文章 , 完成后面的题目 。 (14分 ) 人类创造力如何起源 科学家一直认为直到 4万年前 , 早期人类才开始突破自身一成不变的思维定式 。 但近年的考古发现 , 早在 20万年前 , 人类的创造力便崭露头角了 。 不过 , 不是进化中突发 , 而是经过 “ 细水长流 ” 般的累积才得以出现的 。 长期以来 , 考古学家都认为 , 使用符号如语言是现代人认知能力的最重要指标 , 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志 。 但近来 , 研究人员开始在考古记录中寻找其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