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训练案答案)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4609703 上传时间:2018-02-2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寡人之于国也》(训练案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寡人之于国也》(训练案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寡人之于国也》(训练案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寡人之于国也》(训练案答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训练案(答案)一、基础过关1 【答案】C(A.洿:w;B.莩:pio,D.畜:x)2 【答案】C(A 加:更,夸大;B 直:只,不过, 通“值” ,价钱;C 兵:兵器;D 胜:尽,超过,胜过。)3 【答案】A(鼓,名词动用;王,称王;树:种植;衣,穿;丧,埋葬。)4 【答案】B (都是宾语前置)5 【答案】B6、D7、B8、D9、B10、 【答案】B (“落入自己设下的圈套”不当)11、 【答案】B12、 【答案】A (孟子是孔伋的再传弟子。)13、 (1)数罟不入洿池 斧斤以时入山林(2)谨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悌之义 (3)斯天下之民至焉二、拓展延伸14 【答案】C(应为“遗憾,不满

2、意”)15 【答案】B(批评原人的内容在文中第 6 自然段,第句实际上是批评狂放之人的。)16 【答案】A(万章只是不解,并没有认为是错误的)17 【答案】(1)责备他却举不出错误,斥骂他却没有什么可斥骂的,他只是混同于流俗,迎合于污世。(2)道正就会使百姓积极;老百姓积极起来,就没有邪恶了。参考译文:万章问道:“孔子在陈国说:何不回去呀!我的门徒志大狂放,进取不忘根本。 孔子在陈国,为什么思念鲁国的狂放之士?”孟子答道:“孔子说过:遇不到言行中庸之士同他交往,一定能(结识)狂放之人和狷介之士吧!狂放的人能进取,洁身自好的人有不做的事情。 孔子难道不想结交中庸之士吗?不能一定得到,所以只想那次

3、一等的人。 ”“请问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做狂放的人?”答道:“像琴张、曾晳、牧皮这样的人,就是孔子所说的狂放的人了。 ”“为什么说他们是狂放的人呢?”答道:“他们志向远大说话夸张,总说:古代的人!古代的人!考察他们的行为,- 2 -却不能跟语言相符。狂放的人又不能得到,就想得到不屑 于做不干净的事的人而跟他交友,这就是狷介之士,这又是次一等的了。孔子说:经过我的大门却不进入我的屋子,我不对他不满意,那只有好好先生吧!好好先生,就是残害道德的人。 ”问道:“什么样的人就可以称他好好先生呢?”回答说:“(好好先生批评狂放之人说) 为什么这样志高言大呢?话语不照应行为,行为不照应话语,就只说古代的人,古

4、代的人!(又批评狷介之士说)行为为什么这样孤独冷落?( 又说)生在这个社会,为这个社会做事,能好一些就可以了。 光滑玲珑献媚世人的人,这就是好好先生。 ”万章说:“全乡的人都叫他老好人,他也无处不表现出是个老好人,孔子认为他是残害道德的人,为什么呢?”回答说:“非难他却举不出什么错误;责骂他却没什么可责骂的,他只是混同于流俗,相合于污世,居家好像忠厚诚实,行动好像方正纯洁,众人都喜欢他,自己也认为做得正确,但不能进入尧舜的道德规范,所以是残害道德的人 。孔子说过:厌恶似是而非的东西,厌恶狗尾草,怕它弄乱了禾苗;厌恶巧言谄媚,怕它弄乱了道义;厌恶夸夸其谈,怕它弄乱了诚实;厌恶郑国音乐,怕它弄乱了

5、雅乐;厌恶紫色,怕它弄乱了红色;厌恶好好先生,怕它弄乱了道德。君子(使一切事)回到正道罢了。道正百姓就会积极,百姓积极,就没有邪恶了。 ”、能力提升 高考热点18 【答案】当我看见有人捕杀珍稀动物,有人肆意砍伐森林,我心中便燃起了熊熊怒火;当我看见有人损坏花草树木,有些工厂污染河流湖泊,我的心里就像压了一块大石头一样沉重。19 【答案】(1)浪:如果你伸出了你的拳头,山会比你软很多,壮阔就能充实你的生命。(2)草:如果你站稳了你的脚跟,冬天会比你脆弱很多,绿色就能点燃你的生命。(本题考查句子仿写能力以及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仿写时要注意依照“例句的表达方式和句式” , “描述事物时必须涉及对生命的思考”的要求。从例句来看,原句用了拟人、对比的修辞手法,整个句子是假设复句。仿写时注意表达生动、鲜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