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大场镇长坳中药材示范基地简介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606185 上传时间:2018-02-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牛大场镇长坳中药材示范基地简介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牛大场镇长坳中药材示范基地简介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牛大场镇长坳中药材示范基地简介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牛大场镇长坳中药材示范基地简介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牛大场镇长坳中药材示范基地简介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牛大场镇长坳中药材示范基地简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牛大场镇长坳中药材示范基地简介(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牛大场长坳中药材示范基地简介长坳中药材基地建设在牛大场村长坳组,地处于施余公路旁,交通便利。距镇政府仅 2 公里,创 建 了 规 范 化 、标 准 化 示 范 基 地 200 亩 ,其中 有 自 动 喷 灌 设 施 100 亩 ,头 花 蓼 育 苗 温 控 大 棚 12 个 2100m2。现 种 植 有太 子 参 、头 花 蓼 、白 术 、薄 荷 、元 胡 、红 豆 杉 、鸢尾、杜仲、黄柏、刺梨等多个中药材品种,是 我 镇 中 药 材 的 科 技 示 范 和 培 训 基 地 。该 基 地 隶 属 于 三 元 中 药 材 发 展 有 限 公 司 ,它 是 一 个 集 中 药 材 生 产 、加工

2、、销 售 为 一 体 的 私 营 企 业 。在 镇 党 委 、政 府 的多方位扶持和铺路搭桥下,与农户结成了种、销对子,实 施 “统 一 育 苗 、统 一 供 苗 、统 一 栽 培 、统 一 肥料 、统 一 防 治 病 虫 害 、统 一 收 割 、统 一 交 货 ”的 “七 统 一 ”技 术 ,形成了“政府+ 公司 +农户” 的生 产格局,头花蓼实现 了订单种植。2009 年全镇中药材种植面积 3.2 万亩,销售产品收入近 3200 万元,户均收入 9000 余元。今年全镇种植中药材 3.5 万亩,其中太子参种植面积 2.5 万亩、白术 3000 亩、计划种植头花蓼 2000 亩、其它木本、草

3、本药材 5000 亩,预计产值 1.5 亿元。太子参、何首乌、头花蓼三个品种通过了国家 GAP 认证 ,我镇是全国唯一拥有三个品种通过国家 GAP认证的乡镇,其中头花蓼是第一个通过国家认证的苗药品种。近年来,镇党委、政府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加强科技推广培训、科技示范与规范化管理,使中药村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特别是主导品种太子参年商品交易量达 1500 吨,占全国太子参总产量的 1/3 强,跃居为全国第二大种植产区之一,其产品色泽好、质量优、饱满度高,深受各界药商的喜爱,引领全国太子参市场价格。牛大场镇中药材生产情况介绍镇域总面积273.8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160个村民小组,居住有5578

4、户、2.41万人口,有耕地面积2.47万亩,可供开发的山地面积在10万亩以上。牛大场镇种植中药材历史悠久,从 1992 年引种白术、元胡、太子参三个品种试种成功, 发展到现在种植的 40 多种品种,从当年的 100 亩面积发展到现在的 3 万余亩,种植农户也由不足 10 户发展到现在的 4000 余户,种植模式也由单一品种种植发展到药材与经济林(用材林)间作、药材与玉米套种、长效药材与短期药材混种等多种模式。2008 年全镇中药材种植面积 3.3 万亩,销售产品收入近3000 万元,户均收入近 9000 元。今年全镇种植中药材 3.2 万亩,其中太子参种植面积 2.3 万亩、白术 1800 亩

5、、头花蓼 2100 亩、其它木本、草本药材 5000 亩,预计产值 3000 万元。太子参、何首乌、 头花蓼三个品种通过了国家 GAP 认证,是全国唯一拥有三个品种通过国家 GAP 认证的乡镇药材基地,其中 头花蓼是第一个通过国家认证的苗药品种。近年来, 镇党委、政府 积极进 行产业结构调整,加强科技推广培训、科技示范与规范化管理,使中药村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特别是主导品种太子参年商品交易量达 1500 吨,占全国太子参总产量的 1|3 强,跃居为全国第二大种植产区之一,其产品色泽好、质量优、 饱满 度高,深受各界药商的喜爱,引领全国太子参市场价格。为把中药材产业做大做强,镇党委、政府切实做好引

6、导和服务工作。一是成立了以镇长为主要负责人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一名副镇长具体分管中药材工作,抽调 6 名干部常年负责中药材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二是给政策,在项目和商业贷款上向药材种植企业和生产大户倾斜,大力扶持中药企业、大户做大做强。三是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每年根据中药材生长季节,邀请专家到镇举办种植技术及科技培训,提高中药材种植水平。四是走“ 定单”农业之路,推进中药材规范化、产业 化步伐。 头 花蓼、何首 乌、青蒿实现 了订单种植模式。 “定单”农业让药农吃上了定心丸,保障了农民的利益又促进了中药材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五是培育中药材市场,着力培养当地经纪人,扩宽销售渠道。牛大场镇中

7、药材种植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它不仅改变了耕作制度,提高土地的复种指数,还带动了周边地区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现在我镇拥有资产 100 万元以上的药农就有 3 户,50 至 99 万元的有 22 户,10 至 49 万元的有 128 户,年纯收入 5 万元的不计其数,牛大场镇的中药材着实让农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有力推动了全镇的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施 秉 县 牛 大 场 镇 三 元 中 药 材 发 展 有 限 公 司 简 介贵 州 省 施 秉 县 三 元 中 药 材 发 展 有 限 公 司 建 于 1998 年 ,公 司 位 于 距 镇 政 府 仅 2公 里 的 牛 大 场 村 长

8、坳 组 ,是 一 个 集 中 药 材 生 产 、加 工 、销 售 为 一 体 的 率 先 实 行 订 单 农业 的 私 营 企 业 。公 司 经 理 (法 人 代 表 )张 代 金 先 后 荣 获 全 国 农 村 青 年 星 火 带 头 人 、省 劳动 模 范 、省 优 秀 青 年 农 民 、省 十 大 杰 出 青 年 和 省 优 秀 乡 镇 企 业 家 等 称 号 ,2005 年 被 国务 院 授 予 “全 国 劳 动 模 范 ”荣 誉 称 号 。施 秉 县 三 元 公 司 现 有 员 工 13 人 。公 司 建 有 太 子 参 标 准 化 生 产 基 地 4 块 2050 亩 、头 花 蓼

9、 生 产 基 地 3 块 750 亩 ,头 花 蓼 育 苗 温 控 大 棚 12 个 2100m2;100 亩 自 动 喷 灌 基地 1 个 。办 公 楼 一 幢 ,办 公 设 备 微 机 2 台 。固 定 资 产 700 万 元 ,其 中 资 产 评 估 502.72万 元 。建 有 2000m2中 药 材 加 工 厂 ,设 有 车 间 2 个 ,购 建 安 装 了 SOG250 双 管 道 气 流 干燥 机 、50KVA 变 压 器 等 机 械 ,2005 年 加 工 中 药 材 500 多 吨 。2001 年 该 公 司 对 贵 州 省 苗 药 头 花 蓼 进 行 示 范 种 植 ,开

10、展 种 植 资 源 科 技 驯 化 。投 资 160 余 万 元 兴 建 了 占 地 面 积 2100m2的 温 控 大 棚 12 个 和 100 亩 自 动 喷 灌 基 地 ,进 行 头 花 蓼 种 苗 培 植 实 验 ,2002 年 获 得 成 功 ,产 品 全 部 交 售 给 贵 阳 威 门 药 业 公 司 。该公 司 充 分 运 用 贵 阳 中 药 材 技 术 指 导 中 心 、贵 阳 中 医 研 究 所 等 部 门 的 技 术 ,利 用 威 门药 业 公 司 的 资 金 ,建 立 了 “威 门 热 淋 清 颗 粒 ”产 品 的 标 准 化 原 材 料 生 产 基 地 ,扩 大 种 植

11、范 围 。对 农 户 实 行 头 花 蓼 订 单 农 业 ,实 施 “统 一 育 苗 、统 一 供 苗 、统 一 栽 培 、统 一 肥 料 、统 一 防 治 病 虫 害 、统 一 收 割 、统 一 交 货 ”的 “七 统 一 ”技 术 ,提 高 了 头 花 蓼 产 量 、质 量 。2005 年 3 月 ,贵 州 威 门 药 业 公 司 和 施 秉 三 元 有 限 公 司 合 资 成 立 贵 州 施 秉 三 元 威 门中 药 材 种 植 有 限 公 司 ,开 展 了 头 花 蓼 产 品 GAP 生 产 质 量 认 证 工 作 。对 头 花 蓼 生 产 、技术 、质 量 进 行 层 层 把 关 ,

12、2005 年 11 月 头 花 蓼 通 过 国 家 药 监 局 GAP 认 证 。2004 年 中 药 村 太 子 参 、头 花 蓼 经 营 产 品 量 1200 吨 ,销 售 收 入 1564.5 万 元 ,利润 96.2 万 元 ;2005 年 销 售 收 入 达 1705 万 元 ,利 润 为 155 万 元 。万源市位于四川东北边陲,大巴山南麓,属典型的山区县(市) 。万源市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境内森林茂密,植被良好,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立位气候明显,空气清新,溪水清澈,地旷人稀,环境无污染,优越的自然、生态条件是野生中药材生长的良好之地,我市的中药材药性强,质量好,名誉全川。我市中

13、药材资源丰富,野生品种有上千个,常年种植面积在 2.5 万亩左右, 产量在 1400 吨左右。主要品种有天麻、杜仲、黄柏、黄姜、黄连、大黄、银花、菊花、红花、党参、当归、川芎、桔梗、生地、大力子、柴胡、云木香、板兰根、半夏、独活、吴芋、白术、白芷等。2003 年,市委、市政府将 10 万亩中药材生产纳入全市“七个 10 万亩”基地之一进行建设,规划面积 10 万亩。盱眙县龙虾调料中药材种植基地情况介绍盱眙县位于淮安市南部,属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根据 1984 年全国中药材资源普查表明,盱眙县共有野生药材 796 种,分属 148 科 412 属,蕴藏量 52 万担,无论品种还是蕴藏量在全省都名

14、列前茅,是江苏地道的“ 药材之乡”,为全省最大的中药材生产基地之一。近年来,我县依托丰富农业资源优势,以打造龙虾之都为统领,以农业招商为手段,以吸引民间资本为方法,以组建农合组织为纽带,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目标,全县龙虾调料中药材种植基地和龙虾调料中药材产业得到长足发展。2009 年,全县龙虾调料中药材种植基地面积达 5000 亩,现有中药材协会 3 个、专业合作组织 3 个,以山楂、花椒、金银花、紫薇、丹参、辛荑、栀子花为龙虾调料中药材主体种植品种,在盱城、王店、桂五建立了 3 个千亩以上连片种植基地,即盱城的三农生态园龙虾调料中药材基地、王店石马山龙虾调料中药材基地、桂五宝山龙虾调料中药

15、材基地。通过龙虾调料中药材种植基地的建设,将有利的推动全县龙虾调料中药材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全县龙虾产业提供充足的龙虾调料中药材原料。清水县中药材种植基地情况简介清水县位于天水市东南部,总面积 2012 平方公里,年均降雨量 5748 毫米,年均气温 9 度,无霜期 168 天,全年日照时数 20769 小时,海拨 1112-220l 米,耕地面积 968 万亩,辖 2 镇 22 乡,农业人口 28 万多人。清水地处陇山南麓,属中南丘陵沟湖壑家种药材区2 亚区。土地面积大,人均占有耕地多,劳动力充裕,气候、光照、土壤等自然条件十分适宜中药材生长。境内常用野生植物药有 155 种,动物药 8 种,

16、矿物药 2 种,隶属于 70 科。主要品种有柴胡、白花、前胡、升草、升麻、茵陈、蒲公英、旱半夏、款冬花、沙参、地骨皮、牛籽、黄芪、淫阳藿等,年销量约200 吨左右。人工栽培中药材始于 60 年代初。90 年代末,清水县委、县政府把中药材作为全县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培植地方财源的重点产业加以扶持发展,尤其是本届县委政府领导,为使清水中药材真正成为产业,邀请省内外专家对清水气候、土壤等进行综合考察论证后,确定发展品种,指导农民种植,规范栽培技术,不但面积逐年扩大,品种增加,而且品质有了很大提高。到 2002 年全县 2 镇 21 乡 199 个村中药材人工栽培面积达到 22891 亩,与 1999 年相比,面积扩大近 9倍。栽培品种发展到十多个,预计中药材产量达到近 300 万公斤以上。主栽品种有柴胡、甘草、黄芩、半夏、板蓝根、黄芪、大黄、远志 8 个品种,面积分别达到 8256 亩、 5300 亩、6278 亩、522 亩、909 亩、351 亩、2435 亩、411 亩。在面积扩大的同时,已经形成了不同的地域特色和规模化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