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会计基础》考试大纲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4606100 上传时间:2018-02-26 格式:DOC 页数:62 大小:4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会计基础》考试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2011《会计基础》考试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2011《会计基础》考试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2011《会计基础》考试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2011《会计基础》考试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会计基础》考试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会计基础》考试大纲(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 年会计基础考试大纲第一章总论【学习重点】1了解会计产生与发展的历史事件。2重点掌握会计概念、会计基本职能、会计对象,了解会计目标。3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4掌握会计核算方法。【内容提要】第一节会计概述一、会计产生与发展(一)世界会计发展史三个阶段:1古代会计阶段:2近代会计阶段:15 世纪末簿记论问世,标志近代会计的开始,会计之父“卢卡.帕乔利(意) ”。3现代会计阶段:20 世纪 50 年代,传统会计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分支。世界会计的发展:产生于意大利、发展在英国,提高于美国。(二)我国会计发展史:1唐宋时期,出现“四柱结算法” (“四柱清册法” )具体

2、的会计方法公式:旧管+新收=开除+实在 22006 年 2 月 15 日,39 项企业会计准则包括:1 项基本准则和 38 项具体准则。(三)会计与社会环境的关系:1.会计是经济发展的产物,经济发展推动会计发展。2.会计影响社会环境,会计反馈会计信息,为经济服务,推动社会发展。3.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二、会计概念(一)概念: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专门的程序和方法,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和综合的核算和监督,以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二)会计基本特点:1会计是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常用的计量单位包括货币量度、实物量度和劳动量度等单位。2.

3、会计对象,是特定主体以货币为表现形式的经济活动(即资金运动) 。3.会计职能,即会计在经济管理活动中所具有的功能。核算和监督是会计的两大基本职能。4.会计本质,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5.会计管理的特征,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全面性和综合性。三、会计职能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会计职能包括:核算、监督、预测、决策、规划和业绩考评等。 会计法明确规定:会计基本职能包括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一)会计核算(即会计反映): 1.定义: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记录、计算、报告等环节,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功能。2.会计核算的特点:(1)以货币

4、为主要计量单位,从价值方面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2)核算具有连续性,完整性,系统性; (3)反映已发生或完成的经济业务。3.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 (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2)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4)资本的增减 。 (5)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6)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7)其他事项。(二)会计监督(即会计控制)1.定义:是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2.会计监督的特点:(1)对经济活动全过程进行监督。(2)会计监督以财经法规政策为依据,通过价值指标来进行;(3)具有强制性和

5、严肃性。(三)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关系: 两者相辅相成、辨证统一的。会计核算是前提(基础) ,为会计监督提供客观依据;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的质量保证,没有科学、严格的监督,会计核算工作容易失控。四、会计目标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一)决策有用性:会计目标是为决策者提供有用的信息。(二)受托责任观:会计目标是提供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信息。第二节 会计的对象和内容一、会计对象(一)定义: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具体表述为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价值运动/资金运动。以

6、制造业为例,资金指的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各项财产物资的货币表现。在生产经营中,资金存在形态不断发生变化,构成资金运动,表现为资金投入、资金循环和周转、资金退出三个阶段。资金投入,即取得资金,包括所有者投入资金和债权人借入资金,形成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和负债。资金循环和周转,含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资金退出,如偿还债务、缴税、给投资者分配利润等。二、会计要素定义:是指对会计对象按经济内容所做出的基本分类,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是构成会计报表的基本要素。企业会计准则将会计对象划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类。其中:反映是某一时点的财务状况的静态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

7、益,也称为资产负债表要素;反映一定时期形成的经营成果的动态会计要素包括收入、费用、利润,也称为利润表要素。(一)资产1是指由企业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经济资源。2资产确认断条件:判定一项经济资源是否是企业的资产,除要满足定义要求外,还需满足:该项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该资源的成本或价值能够可靠计量。3.资产的特点: 资产是由企业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资产应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新增经济利益; 4资产的分类: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包括货币资金、

8、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及预付款项和存货等。 (其中货币资金又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应收及预付款项项目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等;存货包括原材料、半成品、在产品、库存商品、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 ;非流动资产包括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二)负债1.是指由过去交易或事项所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2负债确认条件: 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且未来流出企业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的计量。3.负债的特点: 过去交易和事项所形成的现时义务;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资源外流;负债有确切的债权人

9、和偿付日期。4负债的分类: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长期负债) 。流动负债是指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1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等。长期负债是指偿还期在一年内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三)所有者权益(即股东权益)1.定义,是指企业全部资产与全部负债的差额部分,即净资产的要求权。2.所有者权益确认条件:主要依赖于其他会计要素,尤其是资产和负债的确认。3.所有者权益的特点: 可长期使用,无需向投资人返还,除非减资、破产清算等;一旦清算,只有在

10、清偿企业债务后,所有者权益才能返还给所有者;企业所有者因承担企业破产等风险,但享有经营管理投票权等权利。4所有者权益分类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通常由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构成。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损失: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与向投资人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5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区别: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经济责任,需要偿还,所有者权益通常不需归还所有者;企业通过负债方式取得的资金通常需要付出代价,而通过所

11、有者权益方式取得的资金不需支付费用;债务人具有优先获偿权,所有者权益只有在清偿债务后才返还投资者;债权人不参与企业利润分配,投资者可以参与企业利润分配。(四)收入1定义: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2收入确认条件: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能可靠地计量;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企业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或两者兼有。3收入特点:是日常活动中形成,而非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表现为资产增加、负债减少或者两者兼有;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收入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4收

12、入分类:按收入的性质分为: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和让渡资产使用权取得的收入;按企业经营业务的主次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五)费用1定义: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2费用确认条件: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流出数额能够可靠计量;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企业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3费用的特点:形成与日常活动,而非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表现为资产减少、负债增加或两者兼有;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4费用的分类:按经济内容分为:外购材料、燃料、动力费;支付工资、职工福利费;折旧费;利息;税金;其他等;

13、按经济用途分为:生产成本、期间费用。(六)利润1.是指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等。利润确认取决于收入和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金额的计量。利润项目应当列入利润表。反映利润的指标为:利润总额、营业利润、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以及净利润。2公式利润总额=营业利润+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损失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管理、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净损益+投资收益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划分会计要素的意义:对会计对象的科学分类;设置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的基本依据;是构成会计报

14、表的基本框架。第三节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基本假设)(一)定义:是指为了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对会计核算对象所处的时间、空间环境所做出的合理假设。 企业会计准则将其分为: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二)内容:1.会计主体(会计实体)(1)定义:是指会计工作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它界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2)作用:第一:明确会计事项的范围(只对那些影响本企业经济利益的交易或事项加以确认和计量) ;第二:把握会计处理立场;第三:区分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与会计主体所有者的经济活动;第四:是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15、和全部会计准则的基础。(3)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的关系:一般情况下,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法律主体一定是会计主体2.持续经营(1)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按照正常的规模和趋势持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产清算。(2)作用:界定了会计核算展开时间范围,为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3.会计分期(1)是指将一个企业的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人为地划分成为一个个连续且相等的期间。(2)作用第一:是对会计工作时间的具体划分,是持续经营的必要补充,为权责发生制等奠定了基础;第二:分期结算盈亏,及时编制报表,向信息使用者反映会计信息;(3)分类:分为会计年度和会计中期(包括月度、季度、半年度) 。我国会计年

16、度采用公历年度。4.货币计量(1)以货币作为主要和统一的计量工具,核算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2)记账本位币记账本位币是记账使用的货币种类,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注: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也可以选定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的会计报表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在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在确定货币计量假设时,必须同时确立币值稳定假设。(三)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之间的关系:会计核算的四项基本前提,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关系。具体地说:会计主体确立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确立了会计核算的时间长度,而货币计量则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必要计量手段。没有会计主体,就不会有持续经营;没有持续经营,就不会有会计分期;没有货币计量,就不会有现代会计。二、会计基础(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