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用药常识手册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600287 上传时间:2018-02-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理用药常识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合理用药常识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合理用药常识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合理用药常识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合理用药常识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合理用药常识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理用药常识手册(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一、庐山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情况简介1、基本情况九江市庐山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 2008 年 4 月正式挂牌成立,属九江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垂直管理机构。依法承担九江市庐山区药品和医疗器械经营使用过程的行政监督和技术监督职能。2、主要职能(1)负责对药品、医疗器械的行政监督和技术监督、监督实施药品和医疗器械研制、生产、流通、使用方面的质量管理规范。(2)监督实施国家药品、医疗器械标准,组织开展药品不良反应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参与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监督实施国家有关处方药分类管理制度。(3)监督管理药品、医疗器械质量安全,发表辖区内药品、医疗器械质量安全信息。(4)负责药品零售企业许

2、可的初审工作。(5)负责查处药品、医疗器械、保健品、化妆品等的研制、生产、流通、使用方面违法行为。(6)指导全区食品药品有关方面的监督管理、应急、稽查和信息化建设工作。(7)会同有关部门监督检查药品、医疗器械、保健品、化妆品等方面的广告。(8)监督抽检、鉴定消费环节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的药品、医疗器械及保健品、化妆品的质量。(9)承办区政府和市局交办的其他事项。二、保健品和药品的区别目前市场上保健品大部分为保健食品,保健食品是指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品,其他一些所谓保健用品也只能够起到调节机体功能的作用,并不具有治疗疾病的功能。而药品是指用于预防、

3、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三、到药让购买药品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1)要到合法的药店买药。合法的药店是经过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店堂内都悬挂着药品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 。(2)如果知道买哪种药,可直接说出药品名称,如果不知道应该买哪种药,请向店内的执业药师说明自己买药的目的:是自己用,还是给孩子或老人买药,治疗什么病。(3)购买处方药时必须凭医生处方才可购买和使用,没有医生处方,药店为了您的用药安全不会随意卖给您处方药

4、。(4)购买非处方药时,应对患者的病情有明确的了解,如曾用过什么药品,用药的效果如何,有无过敏史。(5)在决定购买某种药品之前,应仔细阅读药品使用说明书,看是否对症,如果对说明书内容不明白,可以向店内的执业药师咨询,以免买错药、用错药。(6)买药时,一定要仔细查看药品包装上的生产日期、有效期等内容,不要买过期药品。(7)买药后一定不要忘记把购药的凭证保管好,如购药小票或发票,万一药品质量有问题,购药凭证是投诉、索赔、维护自己权益的重要凭据。四、小儿感冒用药有哪些注意事项感冒是小儿常见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治疗小儿感冒的药物较多,但如果使用不当,会事倍功半。小儿怎样正确服用感冒药呢?(1)不要急

5、于退热。发热是身体的一种防御性反应,既有利于歼灭入侵的病菌,又有利于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但高热时(39以上)应在医生指导下退热。退热的最好办法是物理降温,如冷敷、酒精擦浴等。如物理方法不能使体温下降,可配合使用退热药。(2)不要随便使用抗生素感冒大多为病毒感染,抗生素对病毒无效。常用的抗病毒药有:三氮唑苷、板蓝根冲剂等。(3)在下列情况下可考虑合用抗生素:服用抗病毒药物不能退热;预防 6 月龄以下婴儿发生继发性细菌感染;血液检查白细胞数明显增高;经常患扁桃体炎;出现支气管炎或肺炎。 无论用何种药物,都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剂量不得过大,服用时间不应过久;服药期间多2喝开水,以利药物的吸收和排泄;

6、3 岁以下小儿肝、肾还未发育成熟,不要口服或注射扑热息痛,如小儿或其家庭成员有解热药过敏史者,不要用退热药。 五、儿童用药有哪些注意事项儿童在使用这类抗生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一般的感冒发热不要上来就用抗生素,非用不可时,也应首选青霉素。(2)在确需使用抗生素时,不可几个疗程连续使用。 (3)不要同时联合使用氨基糖甙类的药物,如庆大霉素与卡那霉素联用,联用不仅不会增强疗效和抗菌范围,反而会增大毒性。(4)使用后要密切观察,一旦出现耳鸣、耳内发胀、口面部发麻、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早期中毒症状时,应立即停药,必要时找医生诊治。(5)肾功能不良者、婴幼儿、孕妇及对这类抗生素毒性敏感者及他们的子

7、女应慎用这类抗生素。用药时应注意剂量不宜过大,服用时间不宜过长;注意多喝开水,促进药物的吸收与排泄;3 岁以下的小儿肝肾功能尚未发育成熟,故应注意选择肝肾毒性小的药物。四环素可使儿童牙釉质损伤,形成黄斑牙,甚至影响骨骼发育。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四环素为成人用剂型,儿童不应使用,孕妇、乳妇也应慎用。此外,氨茶碱、成人用滴鼻净及激素、兴奋剂,安眠药等,都要求禁止给儿童乱用,以防中毒。六、哺乳期妇女用药有哪些注意事项哺乳期妇女服药后,药物会通过乳汁进入新生儿体内,所以用药要特别谨慎。须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合理用药原则,否则会对宝宝的身体造成损害。(1)不可自己随意乱服药。哺乳期妇女一定要慎重使用药物。需

8、要用药时,应向医生说明自己正在喂奶,不可自己随意乱服药。(2)不应随意中断哺乳。除了少数药物在哺乳期禁用外,其他药物在乳汁中的排泄量,很少超过哺乳期妇女用药的 12,这个剂量不会损害宝宝的身体。对于服用安全的药,不应该中断哺乳。(3)服药后调整哺乳时间。为了减少宝宝吸收药量,哺乳期妇女可在哺乳后马上服药,并尽可能推迟下次哺乳时间,至少要隔 4 小时,使乳汁中的药物浓度达到最低。(4)不宜服用避孕药。避孕药中含有睾丸酮、黄体酮等进入哺乳期妇女体内,会抑制泌乳素生成,使乳汁分泌量下降。而且,避孕药中的有效成分回随着乳汁进入宝宝体内,使男婴乳房变大及女婴阴道上皮增生。因此,哺乳的妇女不宜采用药物避孕

9、的方法。(5)不可滥用中药。有些中药会进入乳汁中,使乳汁变黄,或有回奶作用,如大黄、炒麦芽、逍遥散、薄荷等。七、老年人用药有哪些注意事项1、剂量宜小不宜大 因老年人吸收功能下降,加上老年人肝酶活性和肾排泄能力下降,药物分解变慢,体内蓄积增加,易产生毒副反应。一般来说,从 50 岁开始,每增加 1 岁应减少成人用量的 1,60 岁以上的,用药量应为成人量的 1/3, 70 岁用 1/4,80 岁用 1/5。2、品种宜少不宜多 有些药物之间存在协同作用,有些存在对抗作用。老年人用药品种越多,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机会也越多,如阿司匹林与激素类药品同用可诱发溃疡病大出血。老年人用药应突出重点,兼顾其它,

10、用药品种最好不超过 4 种。3、疗程宜短不宜长 老年人肾功能减退,用药越来越容易发生药物蓄积中毒,有时还可能产生耐药性,所以,老年人用药疗程应根据病情以及医嘱合理缩短。4、方式宜中不宜西 根据老年人代谢下降,反应迟缓的生理特点,老年人用药以中西医结合为好。传统观念认为,中药比西药作用缓和,副作用少,老年人使用中药治疗更安全一些。八、补充维生素应注意什么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化合物,对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等过程起着重要作用。如服用过量时大部分会蓄积在体内,易引起中毒。维生素 C 过量:饲养病毒。感冒时服用维生素 C 可以增强抵抗力,但如果每次用量超过 1克,可使皮肤发红、增加

11、肠蠕动引起腹部绞痛、腹泻。另外,孕妇服用大剂量维生素 C 还可以降低一些妇女的生育能力,并影响胎儿的发育,甚至导致先天性坏血病。长期服用大剂量维生素3C 的人一旦停止服用,会出现缺乏维生素 C 的症状。维生素 D 过量:生长停滞。维生素 D 在人体内有促进肠道吸收钙质的功能。短期内超量或大量服用同样可导致严重中毒反应,有的儿童长期服用维生素 D1800 单位后就出现生长停滞。成人长期大量服用可引起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等症状。维生素 E 过量:视力模糊。维生素 E 被认为具有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抗衰老等功效。但如果长期服用,每日量达到 400 毫克至 800 毫克,可引起视力模糊、乳腺肿

12、大、流感样症候群、头痛、头晕、恶心、胃痉挛等。维生素 B6 过量:药物依赖。每天服用维生素 B6200 毫克即产生药物依赖,每天服用 26克,几个月后可出现步态不稳、手足麻木不灵活。一般来说,注意日常生活的饮食营养均衡,每日保证足够量的蔬菜、水果、肉、蛋等营养物质摄入,可以不必额外补充维生素。九、怎样用药才适当(1)适当的药物。根据身体状况,选择最为适当的药物。(2)适当的剂量。严格遵照医嘱或说明书规定的剂量服药。(3)适当的时间。有的药物需要饭前服用,有的需要饭后服用,有的要在两餐之间服用。如果不遵守服用方法,随意服用,就会影响效果或对胃造成刺激。(4)适当的途径。患者适合用口服的药物,就尽

13、量不要采用静脉给药。现在提倡一种序贯疗法,即输液控制症状之后,改换口服药物进行巩固治疗。(5)适当的病人。同样一种病发生在两个人身上,由于个体间的差异,即使适合用同一种药物,也要进行全面权衡,一个治疗方案不可能适用于所有的人。(6)适当的疗程。延长给药时间,容易产生蓄积中毒、细菌耐药性、药物依赖性等不良反应的出现,而症状一得到控制就停药,往往又不能彻底治愈疾病,只有把握好周期,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7)适当的治疗目标。病人往往希望药到病除,彻底根治,或者不切实际地要求使用没有毒副作用的药物。医患双方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积极、正确、客观的态度,达成共识。十、 “五先五后”的用药原则(1)先用

14、食疗后用药 例如喝姜片红糖水可治疗风寒性感冒,便秘可食菠菜粥。食疗后不见好转,可考虑用理疗、按摩、针灸等方法,最后再用药治疗。(2)先用中药后用西药 中药多属于天然药物,其毒性及副作用一般比西药要小得多。除非是使用西药确有特效,一般情况下,最好是先服中药。(3)先以外用后用内服 为减少药物对机体的毒害,能用外用药治疗的疾病,比如皮肤病、牙龈炎、扭伤等,最好用外敷外用药解毒、消肿,最好不用内服消炎药。(4)先用内服后用注射 有些人一有病就想注射针剂,以为用注射来得快,其实不然。药剂通过血液、血管壁流向全身,最后进入心脏,直接危及血管壁和心脏。因此,能用内服药使疾病缓解的,就不必用注射剂。(5)先

15、用成药后用新药 近年来,新药、特药不断涌现,一般说来它们在某一方面有独特的疗效,但由于应用时间较短,其缺点和毒副作用,尤其是远期副作用还没有被人们认识。因此,中老年人患病时最好先用中西成药,确实需要使用新药、特药时,也要慎重,特别是对进口药物尤其要慎重。十一、服药前后需要注意什么(1)服药之后不能马上睡。服完药马上就睡觉,特别是饮水量少的时候,往往会使药物粘在食管上而不易进入胃中。有些药物腐蚀性较强,在食道溶解后,会腐蚀食道粘膜,导致食道溃疡。(2)服药之后不能马上运动。因为药物服用后一般需要 3060 分钟才能被肠胃溶解吸收、发挥作用。(3)服药前后少食水果。蔬菜和水果中含有一些化合物和生物

16、酶,这些物质可以和药物发生化学反应,使药物作用发生改变。一些水果与抗生素相互反应,使抗生素的疗效大大下降。(4)用药吃醋要坏事。服用某些药物时必须禁忌食醋。如服用红霉素、螺旋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等药物时吃醋,会使这些抗生素在酸性条件下,容易在肾脏结晶,损坏肾小管。(5)服药勿饮酒。酒中含有的酒精(乙醇) ,可与多种药物发生反应,会降低药效或增加药4物的毒副作用。服药时一定不能用酒来送服药物,在服药前后也不能饮酒。(6)不宜用茶水送服药物茶水中含有鞣酸,它可与许多药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不溶沉淀,从而影响药品疗效的发挥,受影响的药物包括各种含金属离子的药物,如硫酸亚铁、抗生素(如红霉素等) 、酶制剂(如胃蛋白酶等) 。茶水中含有咖啡因,它有兴奋中枢神经的作用,可与镇静催眠药(如安定等) 、中枢镇咳药(如可待因等)的作用相对抗,使药物疗效下降,也可使某些有中枢兴奋作用的药物的兴奋作用加强,导致过度兴奋、失眠、血压升高的不良反应。茶水中含茶碱,它可影响呋喃坦啶、苯妥英钠等药物在胃肠道的吸收,影响喹诺酮、磺胺类药物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理论文章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