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健脾活血法治疗肝硬化30例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599807 上传时间:2018-02-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益气健脾活血法治疗肝硬化30例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益气健脾活血法治疗肝硬化30例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益气健脾活血法治疗肝硬化30例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益气健脾活血法治疗肝硬化30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益气健脾活血法治疗肝硬化30例(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益气健脾活血法治疗肝硬化30例郑君渭 郑念理浙江省温岭市第四人民医院 浙江 温岭 317511关键词:益气健脾活血法 肝硬化 中医药疗法肝硬化是常见的慢性肝脏疾病也是目前临床上较难治的疾病之一。在祖国医学中属于“胁痛”,“积聚” ,“鼓胀”,“肝积” 等范畴。家父郑念理副主任医师善于运用益气健脾活血法治疗肝硬化,收到较好疗效,吾跟随家父临诊十余年,选取其中典型病例30例,现小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60例均为本院门诊或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男l7例,女l3例;其中酒精性肝硬化13例,肝炎后肝硬化11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3例,隐匿性肝硬化2例,原因不明肝硬化1例;平

2、均年龄(4600562)岁;平均病程(631356)年;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11例,B级l4例,C级5例。对照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其中酒精性肝硬化11例,肝炎后肝硬化12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3例,隐匿性肝硬化2例,原因不明肝硬化2例;平均年龄(49O0762)岁;平均病程(765403)年;ChildPugh分级:A级l3例,B级l0例,C级7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12诊断标准 参照2003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疾病专业委员会拟订的肝硬化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诊断标准 1。2 治疗方法21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西药治疗。复方门冬氨

3、酸钾镁30 ml、丹参注射液2040 m1, 分别加入5 %葡萄糖250 ml 稀释静滴,1 次/ d。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者: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甘利欣3O ml,1次d,静脉滴注;黄疸者:茵栀黄注射液40 ml,1 次/ d,静脉滴注;腹水者:20 %白蛋白50 ml 静滴,用12 次/ 人,氨体舒通100 mg200 mg 口服,2次/ d ,用10 d 或速尿2040 mg 肌注,隔日一次,14 次/人。血清白蛋I28gL者适当补充人血白蛋白。22治疗组在此基本上加用中药治疗。基本方: 黄芪1530g, 白术2060g,太子参15g,桃仁10g,制鳖甲1530g,炮穿

4、山甲6g,丹参30g,制军610g。随证加减:腹胀甚者加木香10g,枳壳10g,莱菔子15g,槟榔20g;肝脾血瘀甚者可酌加三棱15g,莪术15g,地龙20g;胁痛明显者去太子参加延胡索20g,没药15g,郁金15g;兼目黄、溲黄湿热内蕴者去太子参加茵陈蒿25g,金钱草25g,蒲公英25g,紫花地丁15g;食欲不振者加焦山楂15g,焦神曲15g,炒麦芽15g,鸡内金12g;心烦易怒者加丹皮15g,栀子15g;小便短少者加车前子15g,猪苓10g,茯苓皮15g,泽泻10g;夜眠多梦者加炒枣仁15g,远志10g,夜交藤25g;津伤渴甚者加石斛20g,天花粉20g;兼恶心者加半夏20g,炮姜5g;津

5、亏便秘者加当归30g,玄参30g;大便稀溏者去制军加陈皮10g,茯苓20g,木香15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加垂盆草30g,白花蛇舌草15g,虎杖15g,半枝莲12g;兼腹水者加车前子15g,益母草15g,虎杖9g,大腹皮25g,茯苓25g。水煎,每次取汁200mL,每日2次口服,4周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4 疗效标准 2显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脾脏回缩,腹水消失;肝功能检测结果正常。好转:主要症状消失或好转,脾脏有所回缩或稳定不变;腹水及肝功能检测结果比原值降低50以上。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或病情恶化者。4 治疗结果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3O例中,显效18例,有效10例,无效

6、2例,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30例中,显效12例,有效9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O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5 典型病例于某某,男,54岁,2006年3月20日就诊,患者患肝病6年余,症状时轻时重,迁延不愈。一个半月前,自感上腹部胀痛加剧,饮食锐减,诊为“乙型肝炎,肝硬化”于2月30日住本院内科病房。经对症治疗、支持疗法,症状无明显缓解,乃转中医科就诊。诊时患者上腹胀痛,纳呆,大便干燥,5、6天未行。中度贫血貌,唇绀,面色黧黑。全身皮肤无黄染,腹部饱满,略显膨隆,肝大剑突下6厘米,右肋缘下8厘米,质中等,脾大级。无明显腹水征,但有轻度腹壁静脉曲张。胸、背可见典型蜘蛛痣

7、,呈不均匀分布。舌质淡边有瘀斑,苔薄黄,脉细濡。中医辨证:气虚脾弱,湿热蕴结肝络。治拟:益气健脾,活血通络散结,兼以清热化湿。生黄芪15g,白术30g,桃仁12g,炮穿山甲6g,丹参30g,制鳖甲15g,制军10g,米仁30g,炮内金10g,炒麦芽15g,枳壳10,炒菔子10g,连翘10g,丹皮10g,延胡索20g,郁金15g,本方服7剂后患者饮食明显增多,大便已通,精神度前振作,疼痛略减。于原方加三棱,莪术各10g,药后疼痛减轻较明显,乃在此基础上加减化先后十余次,共服药3个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肝功能检查多次均按近正常,面色较润,康复如常。随访半年时常服用益气健脾通络的药调理,未再复发。6

8、 体会肝硬化的发生,或由情志郁结,肝失条达;或由酒食不节,湿凝痰聚;或由感染寒湿、虫毒,热毒蕴伏;皆能壅塞脉络,阻碍血行而成瘀血郁结之证。灵柩百病始生篇早就指出:“卒然外中于寒,若内伤于忧怒,则气上逆,气上逆则六输不通,温气不行,凝血蕴里而不散,津液涩渗,著而不去,而积皆成矣。”可见“凝血蕴里”是本病机理的焦点。肝为藏血之脏,瘀血蕴积则肝脏肿大坚硬;瘀血阻于肝脾脉络,散发于皮腠之间,故在头颈胸臂等处出现蜘蛛痣;肝血瘀阻不通,则右胁刺痛,痛有定处,固定不移;面色晦暗或黝黑,也是血行不畅,脉络瘀滞而形之于外的表现;舌质紫青紫暗或有瘀斑,更是瘀血的明证。因此,肝硬化的致病实质是瘀血郁肝。从体质的角度

9、看,肝硬化的形成,由于迁延日久,渐积而来,与正气不足有密切关系。此即朱震亨活法机要说:“壮人无积,虚人则有之”;“脾胃怯弱,气血两虚,四时有感,皆能成积。”可见正虚为体质发病的内在因素,而正虚之中,尤以“脾胃怯弱”为主要关键。因脾胃为后天之本,主司运化,脾胃怯弱则健运受碍,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清阳不升则水谷之精微不能输布奉养气血脏腑,瘀邪易于郁结;浊阴不降则水湿不能转输以排泄于体外,积聚腹中。清浊相混,隧道壅寒,加上肝有郁血,于是水浊血瘀遏阻泛溢,由积而成膨胀。由此可见,肝硬化的病理状态是瘀血郁结,体质状态是气虚脾弱,其特点是病实体虚,虚实互间。治疗时必须病体兼顾,驱邪扶正,化瘀益气,肝脾同治

10、。诚如朱丹溪所说:“制肝补脾,殊为切当”;沈金鳌说:“故治积聚者计,惟有补益攻伐相间而进,方为正治。”方中黄芪、太子参、白术补气健脾固护后天之本;丹参、桃仁、制军活血化瘀,兼泻下积滞;鳖甲为血肉有情之品,专人肝经血分,滋阴活血,软坚散结;穿山甲具有搜风软坚通络之功。诸药合用,益气、健脾、活血、利水,能收到较好疗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益气药不仅能改善消化吸收功能,有助于血浆清蛋白的升高,而且还有利于水液代谢,促进尿液的排出以消除水肿。而活血化瘀药则能扩张肝脏血管,改善肝脏血液循环,对本病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两类药物合用,其疗效甚佳。参考文献1 危北海,张万岱,陈治水,等肝硬化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草案) 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24(10):8698712陈可冀实用中西医结合内科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77377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