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山东省临沂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原卷版)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599254 上传时间:2018-02-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解析:山东省临沂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原卷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精品解析:山东省临沂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原卷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精品解析:山东省临沂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原卷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精品解析:山东省临沂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原卷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精品解析:山东省临沂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原卷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解析:山东省临沂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原卷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解析:山东省临沂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原卷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 I 卷 (选择题共36 分) 一、 (15 分,每小题 3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 读音全部都正确的一项是A瞥见(pi) 忖度(cn) 创伤(chung ) 屡见不鲜(xin)B崔嵬(wi) 瘦削(xu) 跬步(gu) 少不更事(gng)来源:学.科. 网 Z.X.X.KC伶俜( pn) 青冢(zhng) 弄堂(lng) 长歌当哭 (dng)D瞋目(chn) 踉跄(ling) 纤腰(xin) 疾风劲草 (jng)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 项是书法广场,夜色撩人,树影婆婆,抬眼望着_的星空,一种厚重的书卷豪情油然而生。对于很多退休干部来说,他们平时就是养养花,喂喂鸟,打打

2、拳,写写字,_就携二三老友,轻装简从,步山林,探溪源,尽享林泉之乐。网络大谣“边民” ,火了一把,最终_,如今被绳之以法,虽名为“边民” 也终未成为法外之民。A寥廓 否则 作茧自缚 B辽阔 不然 玩火自焚C寥廓 不然 玩火自焚 D辽阔 否则 作茧自缚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面对越来越多的恶性伤医案例,我们究竟怎样才能切实保护医护人员的安全,呵护这个社会最起码的医疗秩序呢?警察能保护医生安全吗?来源:学科网 ZXXKB对于自己在历史上的地位,冯道在长乐老自序中清楚地写道:“奉身即有余矣,为时乃不足”,并预见到“ 知之者罪之者,未知众寡矣” 。C超标办公面积腾退之后怎么办?一般来说

3、有三种结局,一是闲置;二是分给其他工作人员使用;三是拍卖。D在对美国监听欧洲的指责愈演愈烈之时,这位官员表示, “我们先是希望通过沉默避免牵连合作者,但现在已经严重影响到外交关系,所以不得不道出苦衷。 ”5下列各项中,没有 语病的项是二、 (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古代的“计量” 地理唐晓峰读史书,不难发现,古人谈地理总有一套一套的数字,比如四海、五岳、九州等;用数字描述世界是古人认识世界的特点。古希腊的亚晕士多德说:“宇宙的组织在其规定中,通常是数及其关系的和谐的体系”。我国古书易经说卦传 里也说:“ 参天两地而倚数”,意思是依数目来考察天地。研究思想史的学者指出

4、,古代数学是从已知推未知的认识手段,数可以揭示事物的大小、长短、高小、方圆、直曲、有穷无穷、有久无久。微观的东西可以丈量,而宏观的东西则只能推算,推算的结果必然是数。先秦时代的邹衍以“先验小物,推而大之”的方法推算世界结构,结论是世界由九个有“大瀛海”环绕的大州构成,中国位于其中一州,称作“ 赤县神州” 。禹是中国上古时代与地理渊源很深的一个大人物。 山海经 、 淮南子 、 周髀算经注都说了不少大禹与数学有关的事。大禹的传说多与测量有关,他开九州时就是“左准绳,右规矩” 一边量,一边开。记载大禹传说盼禹贡一书,顺着禹的事迹一连气说出好几介带数目的地理:九州、四奥、九山、九川、九泽、四海。除了大

5、禹,先秦的齐国是文化大国,也是数学大国,齐国人管子重数,有“地数”。出自齐人之手的考工记 ,也大用数目字,比如规定王城的规模是“方九里”,国都的道路要九经九纬,等等。熟悉中国古代地理观念的人都知道,四、五、九是最长用的地理数字,或者说古人的地理认识总图绕着四、五、九三个数目,如四方、四野、四封、四望、四裔、四垂;五方、五土,五服、五郊、五湖;九土、九州、九山、丸川、九囿、九原、九域。这几个数目中,“四 ”较容易理解,因为根据天象,古人很容易得到四个方向的概念,按照四个方向的框架,便归类出许多“ 四分法” 的地理事物。 “五”是在“四”的基础上加一个“ 中”,形成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在五个方位的

6、基础上再加入东北、东南、西北、西南,便得到“九” 的格局。 “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素问 ) ,到九就到头了。九个方位的格局,后来有一个专名:九官。在四、五、九三个地理分法中,四分法的根据是自然征象,而五、九分法的基础是社会结构,因此属于古代文明的范畴。五、九分法的关键是“ 中央” 概念的建立,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韩非子) , “中”的作用是将“四方”“八面”统率起来,这显然是大地域集权政治的反映。将集权社会的结构扩展到“莫非王土”的“ 溥天之下” ,便推出了五、九分的天下观念。五、九地理模式表面看起来是“分”,但灵魂是“ 统”。统的概念用数字表达就是“一”。 “一”是理想,

7、荀子一书中共说了十一次“一天下”。五也好,九也好,都是形式,都逃不出那个整体的“ 一” ,在 “一”的整体之内才允许有五或九的框架。五、九格局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政治的“ 中地论 ”,四方与中的关系是政治关系, “四方谓臣民,中央谓主君” ,在中国这个大地域帝国里,有了强有力的“中”,则不担心处于江湖之远的臣民有贰心。 (选自人文地理随笔 ,三联书店)【小题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先秦时代,人们根据对已知事物的认识采用推断的方法,认为有九个“ 大瀛海”环绕的大洲构成了世界,而中国属其中之一。B 禹贡记载了有关大禹的传说,该书在叙述禹的事迹时写出了一连串带数目的地理:九州、四奥

8、、九山、九泽、四海等。C古人的地理认识总是围绕着“四、五、九”这三个数,可以说四、五、九是最常用的地理数字,这被熟悉中国古代地理观念的人所知道。D齐人管子重数,出自齐人之手的考工记大量运用数字表述,数字已经融进齐国的文化中,这反映出先秦的齐国也是数字大国。来源: 学+科+网 Z+X+X+K【小题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 项是A 山海经等书籍记载了不少大禹与数学、测量有关的事,这说明禹与地理渊源很深,是一个了不起的大人物。 、B “四”是古人根据天象,归纳出的关于四个方向的概念,这说明四分法形成的依据是自然征象。C古人谈地理总有一套一套的数字,比如四海、五岳、九州等,这说明数字的最早形成

9、与地理有直接关系。D古人认为,天地间的数字从一开始到九,九是终极数学,因此,确定了九个方位后,就不再分下去了。三、(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与朱鄂州书苏轼轼启。近递中奉书,必达。 比日春寒,起居何似。昨日武昌寄居王殿直天麟见过,偶说一事,闻乏酸辛,为食不下。念非吾康叔之贤,莫足告语,故专遣此人。俗人区区,了眼前事,救过不暇,岂有余力及此度外事乎?天麟言:岳鄂间田野小人,例只养二男一女,过此辄杀之,尤讳养女,以故民间少女,多鳏夫。初生,辄以冷水浸杀,其父母亦不忍,率常闭目背面,以手按之水盆中,咿嘤良久乃死。有神山乡百姓石揆者,连杀两子,去岁夏中,其妻一产四子,楚

10、毒不可堪忍,母子皆毙,报应如此,而愚人不知创艾。天麟每闻其侧近有此,辄驰救之,量与衣服饮食,全活者非一。既旬日,有无子息人欲乞其手者,辄亦不肯。以此知其父子之爱,天性故在,特牵于习俗耳。准律,故杀子孙,徒二年。此长吏所得按举。愿公明以告诸邑令佐,使召诸保正,告以法律,谕以祸福,约以必行,使归转以相语,仍录条粉壁晓示,且立赏召人告官,赏钱以犯人及邻保家财充,若客户则及其地主。妇人怀孕,经涉岁月,邻保地主,无不知者。若后杀之,其势足相举觉,容而不告,使出赏固宜。若依律行遣数人,此风使革。公更使令佐各以至意诱谕地主豪户,若实贫甚不能举子者,薄有以周之。人非木石,亦必乐从。但得初生数日不杀,后虽劝之使

11、杀,亦不肯矣。自今以往,缘公而得活者,岂可胜计哉。佛言杀生之罪,以杀胎卵为最重。六畜犹尔,而况于人。俗谓小儿病为无辜,此真可谓无辜矣。悼耄杀人犹不死,况无罪而杀之乎?公能生之于万死中,其阴德十倍于雪活壮夫也。昔王濬为巴郡太守,巴人生子皆不举。濬严其科条,宽其徭役,所活数千人。及后伐吴,所活着皆堪为兵。其父母戒之曰:“王府君生汝,汝必死之。 ”古之循吏,如此类者非一。居今之世,而有古循吏之风者,非公而谁。此事特未知耳。(节选自苏轼散文选集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昨日武昌寄居王殿直天麟见过 过:造访B此长吏所得按举 按:按照C若实贫甚不能举子者,薄有以周之 薄:稍

12、微D比期年,养者与儿,皆有父母之爱 比:等到【小题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 苏轼劝朱鄂州“为民解厄除弊” 的组是岳鄂间田野小人,例只养二男一女,过此辄杀之以此知其父子之爱,天性故在,特牵于习俗耳。使召诸保正,告以法律,谕以祸福,约以必行一自今以往,缘公而得活者,岂可胜计哉。居今之世,而有古循吏之风者,非公而谁。此等事,在公如反手耳。A B C D【小题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轼致书朱寿昌的目的是,通过陈述溺罂的危害和残忍,建议朱氏采取措施,革除落后风气,为民解厄除弊。B文章第三段从佛禁杀生以杀胎卵为最,进而列举自己在巴郡时的事,以激励友人发扬循吏

13、之风,为民造福。C本文列举的溺婴事件,情节具体,令人惨不忍睹,所申述的革除落后民俗的理由恳挚切实,民情人理。D通过本文,我们可以体会到苏 轼那种虽处逆境;仍不忘了解民情世风,有志于为民消灾纾难的高尚情怀。【小题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10 分)(1)量与衣服饮食,全活者非一(3 分)(2)但得初生数日不杀,后虽劝之使杀,亦不肯矣。 (4 分)(3)王府君生汝;汝必死之。 (3 分)四、 (24 分)14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 分)秋思赠远王涯厌攀杨柳临清阁,闲采芙蕖傍碧潭。走马台边人不见,拂云堆畔战初酣。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14、 3 个小题)(6 分)【小题 1】_,不恩其反。 (诗经氓 )_,蓝田日暖玉生烟。 (李商隐锦瑟 )【小题 2】苟非吾之所有,_。 (苏轼赤壁赋 )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刺秦王 )【小题 3】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_。 (萄子劝学 )扪参历井仰胁息_。 (李白蜀道难 )【小题 4】_ ,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 登高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 (王羲之兰亭集序 )五、 (12 分)16将下面五个句子排序后分别填入下面横线处,使其和上下文衔接恰当。(答案只写序号)(3分)兰花和牡丹不同,象征着隐逸的美,因为它常常生长于多荫的幽谷。_,_,_。_,_,为此,它便成为不与凡俗为

15、伍的君子以及真友谊的象征。可是当人们欣赏它的时候,这香是多么飘逸啊据说它有“孤芳自赏” 的美德,不管人们看不看它,而且极不情愿被移植到城市里去而且,它的香味又是很微妙的 ,似乎并不故意要去取悦任何人所以,我们常常称美丽的隐逸的少女,或隐居山中鄙视名利权势的大学者为“空谷幽兰”如果它被人们移植在城市里,它须顺自然的本性生长起来,否则便合枯萎 而死17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使用键盘书写,用惯了电脑的人手写汉字的能力会下降。针对汉字手写危机,央视科教频道推出了,播出后,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请你针对这一现象,拟一条推广汉字书写的宣传语。要求:主题鲜明,简明生动,不少于 10 个字,不多于 20 个字。(4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