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真题解释完型填空(4)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4599222 上传时间:2018-02-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真题解释完型填空(4)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0年真题解释完型填空(4)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0年真题解释完型填空(4)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0年真题解释完型填空(4)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0年真题解释完型填空(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真题解释完型填空(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年真题解释完型填空(4)10. 应选D by。by oneself 表示“独自地”。本题主要测试考生逻辑判断和词汇使用的能力。本题的解题思路与上一题同出一辙。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思考:其一、推理的思路是一致的。其二、“by itself”其实是“enough”的强调。其他选项的分析:其他选项的介词难以构成可接受和规范的成语搭配,Aabout“关于”,Bfor“为了”,Con“关于”,在原文没有“关于自己的行为”或“为了自己改变”的合理的理解。【概括】一个选项如果做出了正确判断,那么另外一个也要做出正确判断。将“对”就“对”。11. 应选C subjected “被用于, 使服从于”。

2、本题主要测试考生逻辑判断和词汇使用的能力。从搭配和词义角度看,四个选项都可用放在空格之中,在句子水平上都讲得通。所以要根据上下文的一致性和连贯性选择所提供的选项。本题的主要选择依据是:其一、空缺连接的是“数据”和“分析”之间的关系。其二、根据句意,如果将被动转为主动理解,那么含义为“研究使用了同样的资料”,是相当通顺的。其三、英语作者常常玩弄文字游戏,上文有“subject”(被测试者)而本空有“subjected”(使经受),虽然这个词汇意义产生了变化,但是同样为考生提供了一些线索。其他选项的分析:误选选项A compared (to) “与(某事或某人)相比”的考生可能受到了下文“comp

3、arison”的干扰。选项Bshown “显示,呈现”,误选的考生可能忽视了被动语态,而受到了“data show that”这一用法的干扰,不够细心。选项Dconveyed “传到(某地)”,误选的考生可能忽视了“econometric analysis”的中心词是“analysis”,误解为“传给了经济学家”。【概括】如果空缺需要填入过去分词,那么可以尝试着转换为主动语态进行理解。12. 应选A Contrary to“与相反”。测试考生逻辑关系判断和上下文推理能力。本题的四个选项都是连接两个分句不同逻辑关系的短语。所以首先要确定的是两个意群的逻辑关系。其一、第一个意群的意思是“霍桑试验记

4、录中的一些描述”(descriptions),第二个意群的意思是:没有证据(evidence)表明生产效率的变化与照明光变化有关。其二、根据上文可知:以前的试验无论照明灯光变亮还是变暗,都会产生率的变化。但霍桑试验还有另外一个“令人意想不到(surprise)”的结果。由此可知,“生产效率的变化与照明光变化没有关系”应该是与记录中的一些描述相悖,“contrary to”表示“与相反”,符合文意。所以选A。其他选项的分析:误选选项B Consistent with“与一致”和选项C Parallel with“与相似”的考生可能正好误解了上述两个意群的逻辑关系。而误选D Peculiar to

5、 “独特的”的考生可能受到下文“peculiar”的干扰。【概括】如果备选提供有“相反”和“相似”的选择,那么最佳选项常在其中。13. 应选A evidence “证据”。本题主要测试考生逻辑判断和词汇使用的能力。其一、根据语法,空格处所填的词既要与动词“find”构成动宾搭配关系,又要符合后面“that”引导的同位语从句(生产效率的变化与照明光变化没有关系)的意思。其二、“no systematic evidence”这个部分是作者的评价 作者的评价常常在段末。其三、上下文的“accounts”、“data”、“record”与其构成了很好的照应关系。其它选项的分析:选项B guidance

6、 “指导”,误选的考生可能没有细致分析整句话的含义,草率的理解为“系统的指导”。选项C implications“含义,重大意义”(词根“-plic-”含义为“折叠”),误选的考生可能将原文含义曲解为“生产水平是重要的”。选项D source “来源”,误选的考生可能只理解了“找到来源”。【概括】常常一个选择的做出所需要依赖的不仅仅是一个线索。14. 应选D misleading“欺骗性的,误导的”。本题主要测试考生逻辑判断和词汇使用的能力。本题的主要选择依据是:其一、本句是一句承上启下的句子:上文“没有证据” 否定评价。本句“错误的解释” 否定评价。其二、句子中有“peculiar(古怪的)

7、”和“may have led”(含有消极色彩)为“misleading”的填入提供了线索。其三、下文提出:“星期一上班员工都(in any case)勤奋”,从而否定了上文“光线影响生产”的解释。其四、作者在全文的最后一句总体评价了先前解释的“缺乏充分根据”(alleged)。鉴于此,选项D为最佳选择。其他选项的分析:选项B enlightening “有启发性的”和选项Creliable “可靠的”,误选的考生可能正好对作者的评价进行了相反的判断。选项A disputable“可争辩的”,不如D恰当的表现了作者的评价。【概括】形容词类别选项常常需要去判断作者的评价、立场和观点。15. 应选

8、B For example “例如”。本题测试的是考生逻辑关系判断和语言辨析能力。本题的四个选项都是连接上下文不同逻辑关系的介词短语。本题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考虑:其一、最后一段在全文中起到的总结归纳性的作用,而该段结构的层次为“(1)段落主题;(2)举例(求证)分析;(3)评价性结论。其二、具体分析为:(1)段落主题句(第 1句)“以前的解释是误导的(misleading interpretations)”;(2)举例分析:“(事实是)照明总在星期日变化。在星期一开始工作,产出都增加。但是,在没有实验或照明情况下产出都增加。(真正的原因是),工人们在新的一周开始时更勤奋,慢慢倦怠。”所以,

9、以前认为“照明影响(affected)产出(output)”的解释是误导的(misleading)。(3)评价型结论:“所谓(alleged)的霍桑效应难以确定(pin down)”。其三、选项B引出了段落的求证分析层次。鉴于此,选项B最佳。其它选项的分析:选项A In contrast“对比”(表现对比关系),误选的考生可能将原文信息误解为“实验方式特别,但是照明总在变化”。选项CIn consequence“因此”(表现因果关系),误选的考生可能受到了原文“It turns out(结果是)”的干扰。选项DAs usual “照常”,如果将其放入空缺“As usual, lighting

10、was always changed.”,这个句子无论从语法和意义都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不吻合更宏观的段落结构。【概括】“for instance”侧重于主观性、推测性;“for example”侧重于客观性、事实性。16. 应选A duly“按时地,恰当地”。测试考生逻辑关系判断和词汇辨析理解能力。本题可以从以下角度分析:其一、参见第 15题的段落结构分析。其二、第 15空的句子含义是“星期一总有照明变化”,本空的句子大意是“星期一工作时,产出总会增加”。其实,“照明变化与产出增加”的关系(related)已经是上文第 1段、第 2段重复的信息。其三、具体的说:“duly”与“always”

11、具有更好的重复照应关系。其他选项的分析:选项B accidentally “偶然地”(词根“-cid-”含义为“下落”),选项D suddenly“突然地”,误选这两个选项的考生可以说没有从篇章层次理解文意,想当然误选了干扰项。如果不考虑宏观语境,那么“偶然增加”和“陡然增加”是可接受的。选项Dunpredictably“无法预测地”(其词根“-dic-”的含义为“说”),误选的考生虽然思考了上下文,但做出了正好相反的判断。【概括】通过本题可以看出,某些考生所持有的“选择音节长”的选项的做法常常是错误的。17. 应选Dcontinued“继续”。本题测试的是考生语言逻辑判断和上下文推理能力。其

12、一、如果不从文章中搜寻线索,那么四个选项都与“to rise”构成可接受的搭配。其二、句子中有两个明显的提示“started”和“previous”,都与时间相关。其三、空缺同于连词“and”与“rose”关联。“产出增加,而且继续增加”,下文才有发展“工人在开始几天勤奋(diligent for the first few days),之后平稳(plateau)”。因此D为最佳选择。其他选项的分析:Afailed“没有,未能”,误选的考生可能没有把握下文的含义(diligent),或者可能误选了第 16题(突然增加),而“将错就错”选择了A。可能出于同样的原因,不少考生误选了选项Bcease

13、“停止”。选项Cstarted“开始”,误选的考生可能草草看到了原文的“started”就进行了选择。【概括】如果四个选项提供的词项都是考生熟悉的词汇,那么这种题的难度是非常大的。18. 应选C However “然而,可是”。本题测试的是考生逻辑关系概括与判断和词义辨析能力。本题的判断线索为:其一、参见第 15题的段落结构分析。其二、本题空缺连接的是句子之间的关系,不是对段落第 1句(misleading)的否定。相反,是第 1句含义的补充和照应。其三、空前信息为“周日调整了灯光以后,周一的生产效率会发生变化”,空后信息“没有做试验期间,星期一的生产效率也会发生变化。”空格前后意思相反。其四

14、、本句信息“有无实验产出都增加”是某种作者的评价,“however”具有这一功能。而且也是第 4段第 1句含义的照应。鉴于此,选择A是恰当的。其他选项的分析:选项A Therefore “因此”(引导因果逻辑),误选的考生可能将原文含义曲解为“星期一改变照明,因此星期一产出增加”。选项B Furthermore“进一步”(引导递进关系),误选的考生可能将原文含义曲解为“产出增加,而且总在星期一增加”。选项DMeanwhile “在间隔时间里;与此同时”,误选的考生可能没有细致理解句子之间的含义,看到了“星期一”、“星期日”等做出了草率的选择。【概括】“however”即表达某种对比关系,有表达

15、某种评价。19. 应选B tended “有倾向,往往”(tendency 为名词形式)。本题测试考生语言逻辑判断和上下文推理能力。本题可以通过以下角度考虑:其一、参见第 15题的结构分析。本句是一句极具概括性的陈述“工人们往往”。其二、上文和本句前面的表述中,可以推断出本句要介绍的是比较分析(comparison)的结果。从女工在星期一产出的增加推导出工人们在每周前几天的表现。其三、下文显然是对这个结果的介绍,具有主观性和概括性的信息。因此,B为最佳选择。其他选项的分析:由于实验研究(experiment)和比较分析(comparison)应该是客观的,不是主观的。选项Cchose“(cho

16、ose to do)宁愿”和选项Dintended“(intend to do)打算”含有主观和情感色彩,显然不吻合。误选的考生可能将文意曲解为“不是照明的变化,而是工人们本身勤奋”。此外,鉴于实验研究,目的是发现某种共性和有规律的东西,所以,选项A attempted“尝试”(attempt to do)(本词含有“实际着手或大胆进行自己想完成或实现某事而又往往遭到失败”),不构成最佳选择。【概括】“tend”常常是一个概括性很强的词汇。20. 应选D hitting “达到”。与“reach”的用法相同。本题考查考生语言逻辑辨析和词汇用法能力。本题可以通过以下角度考虑:其一、空缺的“-ing”动名词逻辑主语是“workers”,而宾语是“a plateau(高原)”。其二、空格所在句子表达的意思是“工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