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经济课货币战争读后感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4595682 上传时间:2018-02-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经济课货币战争读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大学经济课货币战争读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大学经济课货币战争读后感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学经济课货币战争读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经济课货币战争读后感(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货币战争读后感这本书罗列了大量的“史实”来导向作者预定的一个结论:全球几乎所有大的央行,都被私人控制,这个私人明确指向罗斯柴尔德家族。而这个控制的结果,就是私人可以合法地掠夺人民的财富。这种导向性如此明确的论述,让很多原本可信的史料,变得不再可信,因为它们很可能是被作者的观念阉割过的,或者说,作者有意识地选取有利于自己的结论的史料。所以,我把这本书当成一本金融史的八卦小册子看待,作者的非中立立场让历史带上了浓厚的娱乐色彩。 货币战争在中国的流行,可能有两个原因。一,大众对金融知识极度匮乏,能被轻易地忽悠。二,中国是个供给不足的阴谋论市场,尤其缺少 Modern History Project

2、等史料严谨、逻辑周密,甚至如 Conspiracy Planet 般更新及时的高质量阴谋论,导致这么一个次品垄断了中国的阴谋论市场。 梁文道在开卷八分钟里讲了这本书,我为了洗衣服时不无聊而打开电视的时候他刚好讲到最后一句,大意是,这么多的漏洞,让人怎么能够相信?说完他就按照一贯的作风,头也不回地走到画框之外,留下我后悔刚才午觉睡的时间太长。胡祖六应该是金融界作出回应的最显赫人士,不出预料地被人认为是欲盖弥彰 如果他和其他人都没有回应,自然有另外一个词在等待着包括他在内的金融家:理屈词穷。 很遗憾现在我已无法找到当初这本书在和讯博客上连载时天涯上的那个帖子。在天涯其它无聊无谓的口水仗中,这个帖子

3、,细细地滤去 99%的装 B 和 SB 回帖,竟有若干牛人穿梭其中,不但发现宋鸿兵抄袭的来源,而且介绍了另外一些优质阴谋论(当然都是洋人所为)。于是这本书就如同号称能够“根治乙肝”的江湖郎中,被打回了原形。 但我还是花了两天时间断断续续地读完了。因为此书出版后居然有太多人相信,这使我想知道老百姓有多么容易被忽悠,民粹主义有多么容易被煽动。答案令人沮丧。即使我们相信宋鸿兵不是一个沽名钓誉的跳梁小丑,他的货币战争也没能达到阴谋论最起码的标准 不可证伪。一个完备的阴谋论需要对不可否认的历史事实,经过有目的地挑选和精心的解释,将其引向一个共同的方向,进而建构出另类历史。这需要想象力,但又不止于此。至少

4、所采用的事实应能经得起考验。我无法直接批评宋鸿兵在伪造事实,因为他狡猾地采取了模棱两可的写法,在尽量给人造成错误印象的同时,可以无赖地把“有硬伤”的指责推得一干二净。 比如第三章的最后,在引用了诸多人士的言论之后,出现了这么一段话:“如此大量的国会记录和法律案例明白无误地说明了美联储的私有性质,可是有多少美国人、中国人和其他国家的人知道这一点呢美国的教科书呢?原来各种以国际银行家们的名字命名的基金会们在为美国的下一代挑选着内容健康的教科书。” 如果我的小学语文及格了的话,我想每个对经济学没有超出日常体会的人都会将其理解为:美国的各种经济学教科书,在国际银行家的间接影响下,将美联储的私有性质滤去

5、不谈 当然,宋鸿兵给人造成这种印象时并没有确凿地列举各大教科书在此问题上的空白。我在宿舍里就有一本萨缪尔森的经济学第 17 版。每个对经济学稍有了解的人都清楚萨翁此书在经济学教科书中的地位。外行也可以从 17 这个数字(何况这已不是最新版)中管窥到我无需明言的东西。有兴趣者可以去找来看看,它如何白纸黑字地介绍美联储的私有性质及其组织构成和运作方式。并且此书中文版有介绍说,中国当下多位经济学家都手捧此书一较早译本开始他们的学术生涯。而宋鸿兵是怎么说的呢?在货币战争第三章的开始,我们可以读到这样的句子:“不算夸张地说,直到今天,中国可能也没有几个经济学家知道美联储其实是私有的中央银行。”同样,这句

6、话没有提出任何证据。如果咬文嚼字,也没有列举任何错误事实,因为他没有具体认定任何一个经济学家。但读了这句话后,不明真相的读者会对中国早已被妖魔化的经济学家们有何印象? 第六章专门介绍“统治世界的精英俱乐部”,“外交协会”是两者之一。鉴于全书都在描绘“国际银行家”的阴谋,这一章又将创立外交协会的爱德华豪斯描写为一个总在为银行家服务的人,身为读者的我们自然有理由认为,外交协会就是“国际银行家”控制世界的工具。后面又介绍说,外交协会成员控制了 ABC 和华尔街日报等媒体。那么,为什么宋鸿兵第七章第一节提到 ABC 调查结果显示“70%的美国人认为刺杀肯尼迪是一个更大规模的阴谋”,第三节又要引用华尔街

7、日报对“我们的货币完全和金银分道扬镳”的抨击来佐证自己的观点,而不再像别处那样诡辩地说 ABC 和华尔街日报是在演黑脸呢?这会不会是他在抄袭、拼凑各种材料时的疏漏? 第八章最后,为了证明“国际银行家”如何增发货币而不造成显著通货膨胀,发明衍生产品吸纳流动性,宋鸿兵声称 2006 年衍生品市场“总规模已经达到 370 万亿美元”,“相当于全世界的 GDP 总和的 8 倍多”。但他却不愿指明,这 370 万亿美元到底是当年总的名义本金交易额,还是平均或最高的场内外资金量。他也没有在此处清晰地提醒读者,衍生工具的交易不同于股票交易,无需交纳全部的合约金额,只需交纳少量保证金(如 10%);有些交易,

8、如互换,不需要交易本金,只涉及几个百分点的利息。事实上 370 万亿是全年名义本金的总交易额,假如平均的杠杆率是 25(一般市场价值只有其名义本金额的 3-5%,这里按 4%计算),每日实际流动的资金市场价值也只有四百亿美元左右。(我在网上查到专业人士的分析,2003 年场外交易工具名义本金额为 169 万亿美元,总市场价值只有 7.9万亿美元,考虑到在法律上可执行的双方头寸轧平因素,以及衍生工具交易中抵押品所发挥的作用,实际的风险暴露只有 1.75 万亿美元,缩水了近 100 倍。按照这个比例,我得出的四百亿这个数字应该再除以四。)看一下全球各股市每天的交易量,有必要拿四百亿这个数字来吓人吗

9、? 还有一处哗众取宠得让人恶心,虽然并不重要,但不得不提。第九章专门为“非金融专业的读者”解释货币体系前,宋鸿兵将“美联储和银行机构的造钱过程”称为“西方金融业最核心的商业机密”。而这些内容,乃中外任何一本货币银行学的教科书必备,没有比这更公开的知识了。我不知道用上“商业机密”四个字除了故弄玄虚,进一步渲染弥漫全书的阴谋论气氛,引起不明就里的读者对金融业更深的误会之外还有何作用,哪怕他先知先觉地在原文中这四个字上加上了双引号来躲避指其“不实”的批评。 我没有能力一一指出宋鸿兵类似的花招。虽然毫无根据,我还是不能说服自己相信,一个在如此基本而公开的事实上都敢玩花招的人,在这本书中列举的大量专业人

10、士都未必完全清楚的材料,会没有一点瑕疵。网上已有一些人,包括胡祖六先生指出宋的硬伤。对这些材料的真伪问题,我就不要班门弄斧了吧。 作为一个外行,我还能指出的是,宋鸿兵为金本位声嘶力竭地辩护时,却不肯面对金本位的固有缺陷,不愿告诉读者在当今的主权国家体系下施行金本位制,本国黄金存量会因贸易逆差而被动减少,因之而生的货币量减少会对经济造成冲击,甚至黄金消耗殆尽后无钱可用,更不能告诉我们如何应对。金银双本位制的问题就更不用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法则他自己都提了无数次。他也不愿告诉读者,银行资本充足率普遍被认为偏低,银行的利息收入大部分都不能留在自己手里,需要支付银行自己的债务利息。如今的银行也早已不再

11、只靠吃利差赚钱,各种表外业务才是大头。他更不愿告诉读者,他全书都在批判的银行家,其实只是拿工资的人,顶多靠期权分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一点股票。银行绝大部分收入属于大小股东。而目前西方金融机构的股权分布及其分散,股权结构也今非昔比。猜猜花旗银行的前两大股东是谁?阿联酋的主权财富基金和沙特一个王子!再看看中投参股摩根士丹利后的股权比例,到底银行家们是在为谁赚钱?他最不愿,恐怕也不敢告诉读者的是,美联储的大部分盈利需返还财政部,而不像他一再暗示甚至作为全书主题之一所明示的那样,到了银行手里。我不愿去揣测宋鸿兵出书的目的。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不像他给某些无知的老百姓造成的印象那样是一位又红又专的义士。无论他抱有何种目的,他都没有严肃而负责地编写此书。我有兴趣揣测却揣测不出的是,中信出版社为何要出版这本砸牌子的书。毕竟,该出版社是中信集团的子公司。而中信集团很难说能完全摘清沦为此书广义上批评对象的嫌疑。想当初洋人的阴谋论作品一个经济杀手的自白在美国,因故事离奇且无法印证,为各受人尊敬的出版社所拒绝。终于找到出版社出版后大打悲情牌,渲染四处碰壁之苦,控诉各大出版社被书中所涉利益集团控制,为虎作伥。中信出版社是害怕错过出版货币战争的机会,使得日后遭到类似指责吗?或者其中另有隐情?聪明人几乎可以就此编出另一相反的阴谋论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