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期末复习指导手册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595260 上传时间:2018-02-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we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期末复习指导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we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期末复习指导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we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期末复习指导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we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期末复习指导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we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期末复习指导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we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期末复习指导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we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期末复习指导手册(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综合练习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空 1 分)1、美术形象的存在方式依赖 。2、美术的基本表现形式和手段是 、 、 和 。3、20 世纪初期,在我国建立幼稚园时, 、 的幼儿教育思想及 的教育思想相继传入我国。就造型美术教学方法而言,当时主要摹仿采纳的是经由日本传来的 以造型性游戏和手工制作为主的教学模式。4、1994 年定稿并出版的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指出:“年幼的儿童以极大的热情对视觉艺术教学所提供的艺术材料进行实验,对各种观念进行探究。他们在艺术作品的创作和共享过程中表露出欢乐和兴奋。 是这种教学的核心。 ”5、陈鹤琴把儿童绘画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这四个时期分别是 、 、 、 。6、里

2、德生平著作等身,最重要的著作是 。7、国内外许多学者进行了研究,结果不尽相同,但一般认为涂鸦线条有 、单一线、 、命名线四种水平。8、以画面色彩与再现客观事物或表现主观情感有无关系及关系的密切程度为标准,幼儿对色彩的运用可以分为 、 、 三个阶段。9、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目标是儿童美术教育的 和 的归纳,是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具体标准和要求。10、在幼儿园,美术教育内容一般可分为 、 和 三大方面。11、技能技巧的形成需要有一定的练习,这种练习包括 与 。12、学前儿童绘画创作活动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大约经历了 、 与、 这样一个流程。13、对话法是指美术欣赏教育中 、教师与 三者之间的相互

3、作用与相互交流。14、手工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弄清 和 ,以帮助儿童形成技能,并将技能迁移到其他手工制作活动中去。15、学前儿童美术的评价是一个整体的评价,不仅包括对儿童美术 和儿童美术 的测量和评价,还包括对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的 、 、 、 和 的评价。也就是说,这一评价目的关注了幼儿的可持续发展和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两个方面。16、学前儿童参与美术活动的行为过程的评价应注意根据三种不同的角度来把握,它们是将幼儿 的学习与幼儿自己 的学习相比较、将 幼儿的美术学习与 幼儿进行比较、将幼儿的 与理想中的评价 进行比较,这种比较使教师能清楚地把握到幼儿在其所处的发展阶段中的位置,同

4、时制订今后发展的目标。17、色彩的三要素是 、 、 。18、色彩的明度是指色彩的 程度,在七种基本色相中,最亮的色彩是 。二、选择题:(每题 2 分)1、美术也称 、 或 。A、形体艺术 B、影像艺术 C、造型艺术D、视觉艺术 E、民间艺术 F、空间艺术22、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内容涉及 、 和 三大板块,它们各自独立但又相互联系。 A 素描、B 设计、 C 绘画、D 手工、E 色彩、F 欣赏3、美术教育史上第一个“发现了儿童绘画” 、给儿童绘画以崇高地位的人是 :A弗兰兹西泽克 B福禄倍尔 C皮亚杰 D冈仓觉4、1923 年幼儿教育家 先生在南京创办我国最早的幼儿园 鼓楼幼稚园,提倡中国化的幼

5、儿教育。A张雪门 B陶行知 C陈鹤琴 D蔡元培5、 画架绘画与儿童人格的作者是: 。A加登纳 B艾修勒和哈特薇克 C里德 D阿恩海姆6、研究者在对绘画作品的研究中发现,幼儿绘画水平有三个较大的飞跃,依此,将幼儿美术能力的发展分为 三个阶段。A “涂鸦”期、 “象征”期和 “概念画”期B “概念画”期、 “象征”期和 “涂鸦”期C “象征”期、 “涂鸦”期和 “概念画”期7、 是幼儿期最高的构图形式,以这种方式构图的画面有了清晰明确的前后关系。A遮挡式 B零乱式 C并列式 D多层并列式8、儿童美术欣赏课的基本方法是 。A、对话 B、讲述 C、临摹9、儿童美术绘画课的基本方法有写生画、 、命题画、

6、意愿画。 A、素描 B、设计 C、临摹 10、命题画可分为 和 。A物体画 B写生画 C情节画 D临摹画11、幼儿审美决于自身的内在规定性和结构与对象之间内在的适应性是因为幼儿审美具有的 。A、完形性 B、主动性 C、情感性12、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价目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哪一点?( )A、提高学前儿童学习美术的兴趣B、对以往的美术教育作出反思C、更好地把握学前儿童教育美术活动成果D、促进美术教育的发展三、简答题:(每题 10 分)1、怎样理解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涵义?2、在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如何合理利用教学资源?3、中国古代儿童美术教育有哪两种倾向,其内涵为何?4、根据阿恩海姆的理论,儿童知觉中占优

7、势的倾向是什么?5、简述陈鹤琴先生的“刺激反应”说。6、阿恩海姆是如何解释儿童画“蝌蚪人”的?7、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总目标是什么?8、学前儿童美术教学原则是什么?9、命题画的三个基本条件是什么?10、儿童需要掌握的绘画基本技能有哪几个方面?11、幼儿园美术教育评价主要针对哪些方面?应关注怎样的评价方法?312、对学前儿童参与美术学习成果的评价中有哪些因素是值得关注的?13、在日常教学中如何利用色彩的基本特点?四、论述题:(每题 30 分)1、谈谈对学前儿童进行美术教育的意义?2、美国及日本当代儿童美术教育有何倾向?3、加登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对我国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影响?4、你怎样理解学前儿童

8、绘画活动中的临摹画?5、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学需注意哪几个层次?综合练习答案一、填空题1、 空间2、 线条 形体 结构 色彩3、 福禄倍尔 蒙台梭利 杜威 福禄倍尔4、 创造5、 涂鸦期 象征期 定型期 写实期6、 通过艺术的教育7、杂乱线 圆形线 8、涂抹阶段 装饰阶段 再现和表现阶段9、目的 要求10、欣赏 绘画 手工11、分步练习 整体练习12、知觉 体验 反思 表达13、儿童 美术作品14、原理 步骤15、结果 儿童美术发展状况 活动设计 活动组织 活动指导 活动效果16、当前 过去 某一 其他 学习 标准17、色相 明度 纯度18、明暗 黄色二、选择题1、C D F2、C D F3、A

9、4、B5、B6、A7、A8、A49、C10、A D11、B12、B D三、简答题(参考)1、美术取向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是旨在延续和发展人类的美术文化而实施的教育的最初环节,这种价值取向将美术本身及其功能视为首要的东西。幼儿阶段是实现这种价值的最初阶段,它为这种价值的完全实现打下了基础。而教育取向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则着眼教育,以美术作为教育的媒介,通过美术教育,追求一般幼儿教育的价值。具体地说,就是通过学前儿童美术教育,顺应儿童的自然发展,保证儿童身心健康地成长,培养儿童的道德感、审美情趣、认知能力、意志品质以及创造性。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立足于真、善、美的和谐统一,要求艺术渗透整个教育,使幼儿能按

10、其本来面目健康成长,最终成为艺术的、完美的人。2、随着信息化的迅速普及,美术教学媒体也越来越多样化,视觉的参照物也更丰富多彩。如:各种类型的美术作品、影视图像等。还有社会美术教育是幼儿园美术教育内容的延伸和补充,除幼儿园、家庭以外的社会机构和场所所提供的早期儿童美术教育形式如,由国家和社会团体举办的各种美术训练班、儿童美术技能大赛等,以及美术馆、博物馆、电视、电影、期刊、画报等都能作为美术教育的特殊媒体起到积极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幼儿学习美术的兴趣,发展个性。并且可以自然的与艺术环境融为一体,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艺术、了解艺术并爱上艺术。3、从奴隶社会到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国美术教育是以

11、存在重“艺”和重“技”两种倾向为特色的。重“艺”的美术教育浮泛于上层社会和文化人中,主要作为一种提升道德、陶冶性情的精神文化活动而存在,基本的学习内容是绘画和书法,主要的教学方式是师徒式的。重“技”的美术教育主要沉落于社会中属于“匠”的一类人,此类教育以实用性为特征,包括画、塑、铸、剪、刻、雕、磨。贴等,技艺特色浓郁。4、儿童画并不像一般人认为的那样是依葫芦画瓢的,而是对原物作了大幅度改造之后的形象,因而看上去极为简约。这种现象不能完全归结为儿童的智力或绘画能力的水平较低,而是归之于儿童知觉中占优势的简化倾向,即那种把外物形态改造为完美简洁的(或好的)图形的倾向。正是在这种倾向的支配下,儿童画

12、大都是二维的;大都是较规则的圆形和椭圆形。这种倾向似乎毫不顾及原形,只以简洁为准。5、陈鹤琴先生认为, “小孩子喜欢画图,并不是内心有一种天赋的冲动,而是受了外界事物的刺激,在他脑子里留下一个深刻印象,于是他借画图表达出来。 ”陈鹤琴先生的观点从根本上说是正确的。因为,心理是人脑对外部事物的反映,没有外部事物的刺激,就不会有心理活动的内容。外部事物的刺激是儿童绘画的本源。6、阿恩海姆从他的“知觉分化”理论出发,解释儿童画蝌蚪人的理由:早期儿童由于知觉尚未分化,其绘画样式十分简化。随着儿童的成长,其知觉能力不断分化,绘画样式也越趋复杂。在早期阶段,儿童用圆表现的不只是人的头部,而往往是整个人体。

13、随着儿童的成长,会根据成人的要求指出人体的一些部位和器官,但是,儿童绘画的样式仍服从于其知觉分化的水平,用圆和最简单的图形表现人体的各个部位。7、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总目标是对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目标最概括的陈述,是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其他层次目标的依据和基础:5(1)引导儿童初步学习感知周围环境和美术作品中的形式美和内容美,培养他们对美的敏感性。(2)引导儿童积极投入美术活动并学习自由表达自己的感受,培养其对美术的兴趣以及审美情感的体验和表达能力,促进其人格的完善。(3)引导儿童初步学习多种工具和材料的操作以及运用造型、色彩、构图等艺术语言表现自我和事物的运动变化,培养其审美表现和创造能力。8、学前儿童

14、美术教学原则是根据学前儿童美术教学的目的、美术本身的特性以及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学规律制定的,是整个学前儿童美术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指导原理。主要有:(1)审美性原则、 (2)创造性原则、 (3)实践性原则。9、 要有直接的或间接的生活经历; 图画形象基本上是画过的; 幼儿有初步想象作画的习惯。10、 手的动作,手眼协调能力,手的控制能力; 对工具和材料的理解与运用; 对外界信息的掌握及对色彩、形状和空间的认识与使用。11、学前儿童美术的评价是一个整体的评价,不仅包括对儿童美术结果和儿童美术发展状况的测量和评估,还包括对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的活动设计、活动组织、活动指导和活动效果的评估。在评价方法上,我们应关注一种过程化的、多元化的评价观念。 承认和关注幼儿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理论文章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