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推荐】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579888 上传时间:2018-02-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强烈推荐】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强烈推荐】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强烈推荐】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强烈推荐】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强烈推荐】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强烈推荐】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强烈推荐】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阳光家教网 http:/ 家教学习资料 更多家教学习 资料下载初一期末语试第 1 页(共 8 页)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答案做在答题卷上)一、听记题(8 分) 听录音两遍,完成下列题目。1、市委、市政府解决群众反映迫切问题的重大决策是() (2 分)A、建设“平安宁波” ,创建文明城市,构建和谐社会B、开展缓解中心城区“出行难 ”、改善交通环境系列行动C、每个人进行换位思考,对他人对社会多一分理解,切实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D、注重从根本上解决弱势群体的就业生活出路2、我市经过多年,慎重考虑, 其他同类城市的做法,作出整治“三车”的决定。 (2 分)3、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 分)A、

2、顺理成章B、日趋拥堵C、园满成功D、弊大利小4、不属于整治“三车”工作取得成功的前提是() (2 分)A、我市已成为全省惟一一个没有实行 “三车”整治的城市。B、让车主和其他社会成员的利益尽可能地得到协调和兼顾。C、 各级各部门依法操作、有情操作,广大车主积极配合。D、 每个人进行换位思考,对他人对社会多一分理解,切实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二、积累与运用(13 分)5、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2 分)A 爸爸的花儿落了选自小说 城南旧事 。小说中的小英子就是作者林海音。B英国作家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 主要写的是鲁滨孙流落荒岛的一段生活经历。C 夸父逐日是出自山海经 的一个神话故事。D在安塞

3、腰鼓中,作者刘成章带给我们一种来自黄土高原的气势和力量。6、填空。 (9 分)“ ,明月来相照。 ” (唐 王维竹里馆 )“正是江南好风景, 。 ” (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春潮带雨晚来急, 。 ” (唐 韦应物滁州西涧 )“ ,闲敲棋子落灯花。 ” (南宋 赵师秀约客 )木兰诗中,表现战事持久、战斗激烈的诗句是“ , ” 。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 。 ”(林嗣环口技 )诗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中的“风骚”原来指的是 中的“国风”和屈原的 。7、某中学为帮助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重返课堂,要在全校开展一次献爱心捐款、捐物、捐书活动。请你为这次活动拟一条校园标语(至

4、少用一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对偶等)。(2 分)三、现代文阅读(31 分) 阳光家教网 http:/ 家教学习资料 更多家教学习 资料下载初一期末语试第 2 页(共 8 页)(一) (8 分)(1)客人小心翼翼递过去一张字条。 贝多芬戴上眼镜, 专注地凝 视了一会儿:“ 好, 你们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子的毛。 ”他说,虽然严肃,但 脸上浮现 出善良的微笑, “你们很勇敢可是你们不容易了解我,也很难 使我听懂你们的话。 过来坐在我旁 边,你们知道我听不见的。 ”(2)他敲敲自己的耳朵,随手拿 过来一张纸一枝铅笔给客人。(3)客人在纸上写着:“我们要知道您的生平,把您的消息 带给万千大众,使他们了解

5、您真实的好灵魂。 ”(4)看了这几句话,一滴泪在大音 乐家眼里闪光。他喃喃地如同独语:“ 我的好灵魂!人家都当我是个厌世者,你们怎么会想到 这个!在这里我孤零零地坐着,写我的音符我将永远听不见音乐,但是在我心里 发出的回响,比任何 乐器上演奏的都美。我有时不免叹息,我真软弱一个音乐家最大的悲剧是丧失了听觉。 ”(5)贝多芬神往地说:“一个人到田野去,有 时候我想,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6)他接着说:“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 ”(7)贝多芬激动而又沉郁的情绪深深感染了来访者,客人不停地记下来。(8)命运加在贝多芬身上的不幸是将他的灵魂锁闭在磐石一样密

6、不通风的“耳聋”之中。这犹如一座不见天日的囚室,牢牢地困住了他。不过, “聋”虽然带来了无可比拟的不幸和烦忧,却也带来了与人世的喧嚣相隔绝的安静。他 诚然孤独,可是有“ 永恒”为伴。8、 (1)段中画线句运用了 修辞,从这句话中,你可以了解当时人们是怎样看待贝多芬的?(2 分)9、第(5)段中,为什么贝多芬说:“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2 分)10、你怎样理解(6)段中画线的贝多芬说的那句话?(2 分)11、第(8)段中运用的表达方式是 ,其中所提到的“永恒”你认为指什么?(2 分)(二) (10 分)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 动,随后就在屋里 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

7、站在书架上,啄着 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 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逃到画框上去了。只要大鸟在 笼里生气地叫一声,它立即 飞 回笼里去。我不管它。这样久了,打开窗子,它最多只在窗框上站一会儿,决不飞出去。渐渐它胆子大了,就落在我书 桌上。它先是离我 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 来喝茶,再偏 过脸瞧瞧我的反 应。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 东西,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 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 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响。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 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 这样,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涂了蜡似的、角质的小红嘴, “嗒嗒”啄着我颤动的笔尖

8、。我用手 抚 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白天,它这样淘气地陪伴我;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的再三呼唤声中,飞向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 去。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只一 阳光家教网 http:/ 家教学习资料 更多家教学习 资料下载初一期末语试第 3 页(共 8 页)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脚刚好给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呷呷嘴,难道在做梦?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12、第一段细腻地刻画了小鸟的

9、动作,作者是通过哪些有表现力的动词来写小鸟的?写出了小鸟怎样的特点?(2 分)13、文中小鸟对大鸟两次呼唤的反应有什么不同?这说明了什么?(3 分)14、 “我” “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 ,文段中哪些地方体现出这小家伙对“我”的亲近?(写出一处即可) (2 分)15、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在你看来,为了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创造这种境界,我们应该做些什么?(3 分)(三)羊的悲壮(13 分)盛夏,新疆乌拉泊地区的西域 风景足以使人流连神往。 铁路、河流、国道和山路的原始梧桐如彩带延绵交错,隐显于山 岗土丘之间。偶 尔伴随着牧歌和游 动如云的羊群,更添了一派生命的活力。然

10、而在这幅令人陶醉的牧羊 图中,我曾目睹 过 一场羊群所遭遇的悲剧。那天,我搭乘厂里的卡车途经 那个地段,恰遇一列火 车与之并行,不多久便看到前方有群羊正横越铁路,于是火车鸣 笛警示减速慢行。面 对驰近的巨 龙,羊群没有丝毫慌乱,它们犹如训练有素的队伍敏捷地分散到铁路的两旁,仍然悠 闲自得地 寻草觅食追逐嬉戏。正当火 车滑行而过时,有只山羊突然腾跃 而起,眨眼就穿 过了一节空挂的平板 车皮,矫健优美的跳姿、准确的时间差让人惊叹不已。 这一跳引起了羊群的一阵骚动 ,跟着有好几只竟相效仿,结果被后面的车厢撞得皮破肉绽,有的 还葬身车底。 血的教训并没有阻止 这种以卵击石的冒险,相反,平时温顺胆小的羊

11、,此刻竟变得刚烈起来,它们无所畏惧视死如归,一字排开接二连三地奔腾跳跃,不一会儿就形成了一片白色的激流,冲击着横在它们面前的庞然大物。它们要抓住车厢之间一闪而逝的一线光明,跟上 头羊,去服从与生俱有的强烈的从群本性,即便是用生命作代价也在所不惜。车厢 被撞得“ 嘣咚”作响,听来沉闷而又震撼,无奈之中眼看惨 剧持续了三四分钟,火车停稳,走进现场仿佛置身于刚结束浴血搏斗的古 战场,肃静而又悲壮。牧羊汉从万般(j sng)中缓过神来。他 挥起皮鞭去抽打那只一意孤行的头羊,它正站在小土坡上,体态硕大健壮,除了眼眶有黑色如熊猫,通过白色长毛,它环顾着四周,惊恐而不失骄傲。它任凭鞭子呼 啸着在身上击起缕缕

12、尘雾 ,倔 强地摆动几下头部,翕动鼻孔喷着粗气,用前蹄急躁不安地撅刨着泥土,活脱一匹袖珍烈马。忽然它绕过牧羊汉身边,低头挺角向火车直扑过去,猛烈地碰撞使它翻 滚倒地犄角断裂,它起身踉跄几步再次发起攻击,屡次反复,最终摇晃着倒在路基的碎石上。眼前的情景使大家 顿时目瞪口呆。我看到过 犬、 马、憨牛、灵驴,这次又见识了羊的悲壮。我想,对许多具有灵性的动物所作出的行动有时难以诠释甚至不可理喻,但又那么颇含寓意摄人心魄,于是人 们就创造出类似希腊神话中人面羊身的畜牧保护神“潘”这样的人物,来表达自己的崇尚和追求,来祈祷六畜兴旺百姓安泰。16、在画线句“血的教训并没有阻止这种以卵击石的冒险”中:“血的教

13、训”指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回答) (1 分)“以卵击石”的意思是 ,其中“卵”在文中指 , “石”指 。 (3 阳光家教网 http:/ 家教学习资料 更多家教学习 资料下载初一期末语试第 4 页(共 8 页)分)为什么这血的教训没能阻止这种以卵击石的行为?(请用原文回答) (2 分)17、 (1 分)根据拼音写汉字:(j sng):18、 (2 分)选择括号内的词语填入横线上:犬 马(备选词:骏、健、义、笨、乖、烈、老、猛)19、第三段中“眼前的情景使大家顿时目瞪口呆” , “眼前的情景”指的是什么?(请概括回答,不超过 12 个字) (1 分)你怎样理解头羊的这种行为?(2 分)2

14、0、第四段中“潘”用引号表示( ) (1 分)A强调 B特定称谓 C引用四、文言文阅读(18 分)(一)狼(10 分)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15、?止增笑耳。21、 狼选自 ,作者是清代的 (人名) 。 (2 分)2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 (4 分)止有剩骨: 目似瞑: 屠暴起: 其一犬坐于前: 23、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A恐前后受其敌 盖以诱敌B从先人还家 一狼仍从C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意暇甚D宾客意少舒 少时,一狼径去24、翻译: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2 分)(二)狼子野心(8 分)清纪昀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 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尽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 ,则二狼伺其未 觉,将 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 杀而取其革。“狼子野心”,信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