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秋期末试卷分析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577580 上传时间:2018-02-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秋期末试卷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秋期末试卷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秋期末试卷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八年级秋期末试卷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八年级秋期末试卷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秋期末试卷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秋期末试卷分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1 年秋八年级期末语文试卷分析一、试题结构和特点本次语文试卷从整体上看,它尊重文本,试卷内容基本上涵盖了八年级上学期教学内容,从基础到阅读以至写作,知识点设置符合该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且难易权衡适度,具有一定的操作性。题比较简单,一点也不为难学生。与以往比较,题型变化不大(仍为基础知识选择、语言综合运用、阅读理解、作文四部分) 。试卷设置为五个大题。满分 100 分。试题的内容、知识点都来于教材,符合新课标要求,能引领广大师生抓纲务本。阅读理解一篇是课内小说比较篇目范进中举 、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一篇课外说明文阅读,两篇文章都较简单,容易得分。文言文阅读是课内的满井游记 ,文言文要显

2、得深一点,课文有些句子不好理解,翻译时,难度较大一点。古诗阅读是浣溪沙 ,所出题目都是平时经常重点复习过的。作文是命题作文,作文要求里边有很多帮助学生回忆生活,收寻写作素材的提示,那些内容都很接近学生生活,学生很容易理解和把握,让学生有内容可写,有话可说,且有利于学生抒发真情实感。本次具体分析如下:本次抽样卷,共 150 份。最高分 89 分,最低分 8 分,平均得分75.35 分(有一份试卷只做了选择题,得了 8 分) 。二、第一、二大题为积累运用,满分 16 分。第一、二大题为选择题。其中现代文基础知识题 5 个小题、文言2文阅读 3 个小题。最高分 16 分,最低分 4 分。平均得分 1

3、0.67 分,得分率为 66.69%。从试卷分析归纳看,学生以下方面掌握的较好:1、2、3 小题字音、字形及词语运用,学生识记运用掌握较好三个小题的内容都来自教材,考查方式是学生根据语境读准字音、掌握字形,根据意思判断运用是否正确。掌握情况良好。4、5小题难度较大一些。辨析并修改语病的能力仍旧不过关。短语知识学生掌握差,得分很低。6、7、8 小题文言文阅读,学生掌握非常好,几乎无人出错。三、第三大题,基础知识运用题,满分 23 分。本大题最高分 22 分,最低分 0 分。平均得分 17.96 分,得分率为 78.09%。从试卷分析归纳看,学生以下方面掌握的较好:9 小题文言句子翻译,学生完成不

4、好:主要是字词不落实,该补充的内容没不出。1)小题中的“好像”前没不出“感到自己” ,句末没不出“无比轻松” ;2)小题中的“未始无春” ,翻译时成了“没有春天” 。10 小题名著阅读,好些学生没有读,此题得分不高。11 小题学生概括不完整,要么缺主语,要么缺宾语修饰语(三台县,电网违法捕鱼) 。12 小题诗歌赏析,学生完成好。题也简单,书下注释内容多。学生识记好。13 小题原文填空,大部分学生完成好。写错别字的也不少:箫、郎、具、燕、落等。四、第四大题,现代文阅读(21 分)3(一)小说比较阅读。最高分 11 分,最低分 0 分。平均得分5.74 分,得分率为 52.18%。14 小题学生掌

5、握好。15 小题最后一个空完成不好,学生没有读懂题乱填,填成了儒林外史 。16 小题中文段 B 学生答得不好,主人公都没搞清楚,答成了“老太太怎么样” 。(二) 说明文阅读。最高分 10 分最低分 0 分(有一份卷子只做了选择题) 。平均得分 8.08 分,得分率为 80.8%。学生掌握好。20 小题的说明方法,学生把“列数字”写成“例数字” , 说明方法的作用答得不好,主要是表述不清楚。21 小题“归纳引起海啸发生的因素” ,学生概括不完整。五、作文(40 分)这次作文,最高分 35 分,最低分 0 分(未写) 。平均得分 31.72分,得分率为 79.30%。成功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

6、)学生能写出成长途中对自己感动的人、事和物,说真话,叙真事,有真情实感;2)选材丰富;3)个别学生语言有了亮色,突出了个性特点;4)大部分学生书写好:字迹工整,字儿漂亮。不足:1)写作重心不突出,文章显得空洞;2)感悟生活粗糙、笼统,记叙不具体,描写不细腻,不能把文章写充分,写实在,写生动,导致内容干枯,缺乏感染力。六、对以后教学工作的建议和教学管理方面的一些建议:1、继续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勤用工具书(字典就是我们的老师) ,自觉学习,勤思考善提问,勤归纳多整理,勤复习促提高。4培养学生爱读书(多读点名著原作) 、勤摘抄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生活就是语文,语文就是生活) 。2、

7、平常教学时就要不断地穿插考试题目的训练,教会学生答题,让学生掌握答题技巧。 3、教师注重了考试前边选择题里的字词教学,也教会了学生如何做选择题,但在后边的实际运用中有不会用。因此,平常教学不能只关注课本和练习册上的内容,要注意开阔学生的视野(诗歌分析里问“三苏,三人均位列什么?” ,学生居然填不到空,有人把“苏轼”的“轼”多加一撇, “苏辙”的“辙”右边写成“散” 。4、新闻信息的提炼及标题的拟定在中考中也是重点,所以在下学期的教学中还要进行针对行的训练,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5、文言文教学中不能只注重字词理解和句子翻译(翻译时一定字词落实、翻译句子做到通意达,该补充的一定要出) ,该识记的内容

8、必须要严格过关,坚决不能忽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主旨的把握。6、病句知识、短语知识,要引导学生读书。病句在于归纳总结;语法在于读,理解分析,教会学生读懂例句,掌握重点语言素材。7、写作方面,继续在立意、构思、选材方面加强指导。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关注社会。丰富写作素材;指导学生能化抽象为具体,通过渲染景物,叙述事件,描摹细节,刻画人物,展示心理等,把作文写充实生动;引导学生多角度立意,提升写作的内涵和深度;加强学生语言的训练,鼓励学生写出个性化的作文。教5会学生巧写作文,注意作文的谋篇布局,让学生把作文的内容与形式巧妙的结合起来。值得一提的是:阅卷时,没注重多鼓励学生,正面引导学生。抽样卷(150 份)中只有 4 个得 35 分,在阅卷场,我也做过了解,八年级最高 37 分,加起来还不到 20 份试卷。不让作文高起来,怎么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怎麽能让学生克服怕写作文的情绪?8、各教师要多在自己的教学设计上下功夫,教学目标要清晰明确,教学过程要精心预设,课堂教学要突出学法指导(得法于课内,增益于课外) ,和思维训练,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走进作者,走入文本,质疑思考成为学习的主人。要真正地在教学过程中落实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归纳概括的能力,逻辑思辨的能力,鉴赏评价的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