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 百日冲刺 第12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中国史)(考点讲解)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4572875 上传时间:2018-02-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 百日冲刺 第12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中国史)(考点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考历史 百日冲刺 第12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中国史)(考点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考历史 百日冲刺 第12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中国史)(考点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考历史 百日冲刺 第12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中国史)(考点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 百日冲刺 第12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中国史)(考点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 百日冲刺 第12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中国史)(考点讲解)(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 年高考历史 百日冲刺 第 12 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中国史) (考点讲解)考纲要求:考纲 1、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化考纲 2、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进步考纲 3、大众传媒的发展命题趋向专题内容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在中国近现代史一百多年来的风云变幻中,人们的物质生活、交通和通信、大众传媒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变化的重要体现。其变迁过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为第一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为第二阶段,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为第三阶段。我们除了对一些概念如断发易服、安居工程、三大媒介等要有基本掌握外,特别要注意每一时期社会

2、生活变化的原因及其特点,以及善于把近现代出现的情况作直观的比较,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随着生产力发展带来的社会进步,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社会制度的进步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考题分布考纲一: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化。中国近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是新课程改革以来的新增内容,在近几年高考中常有涉及,反映了高考逐渐关注社会生活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会史研究的被重视,此专题近几年考查的相对较多,如 2013 年浙江文综历史、2013 年天津文综历史、2013 年四川历史卷、2013 年江苏文综历史、2012 年浙江文综历史、2012 年天津文综历史、2012 年江苏历史卷、2012 年四川文综历史、2012 年上

3、海历史卷等都考查过。考纲二: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进步、大众传媒的发展。交通、通讯以及大众传媒的发展,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在高考中,该考点常有涉及。思维导图考点聚焦考点一 社会习俗的变化【要点精讲】(1)影响因素: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的成立以及改革开放等,都对社会习俗变革产生了重大影响。(2)主要表现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 “废止缠足” 。国民政府颁布法令推行公历。民国时期的社交礼仪变化。在一些大城市中,妇女地位有所提高;婚葬礼仪的变化趋向文明。【疑难点拨】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原因、特点和影响(1)原因西方的工业文明对近代中国的传统文化形成冲击,民主、自由、平等观

4、念传入。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资产阶级政治、文化运动的推动。清政府和民国政府的推动。(2)特点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受向西方学习的程度及民主发展进程的影响。呈现地域性的严重不平衡。呈现出中西结合的特点,但又保留民族特色。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的过程。(3)历史影响政治上:有利于中国反封建斗争的开展,促进了资本主义民主革命的发展。经济上: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发展。文化上: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 。【高考再现】2013 年此考点未涉及考题考点二 交通与通讯【要点精讲】1、交通(1)铁路1881 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山胥各庄铁路通车。1909 年,中国人自行设计的

5、京张铁路通车,成为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2)水运1872 年轮船招商局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新式水运业诞生。(3)航空1918 年,福建马尾造船厂的海军飞机工程处开始研制水上飞机。1918 年后,航空事业发展较快。2、通讯(1)邮政1896 年,大清邮政局成立。此后,清政府设立邮传部,邮传正式脱离海关。1913 年,北洋政府宣布裁撤所有驿站。1920 年,中国参加万国邮联大会,签订了一系列相关国际邮政条约。(2)电信1877 年,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成为中国自办电报的开端。三、近代交通与通讯变化的影响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手段和出行方式。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6、使人们的生活丰富多彩。【疑难点拨】毛泽东思想并个人的思想,而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中国长期革命实践中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出概括所形成的科学思想体系。【高考再现】2013 年此考点未涉及考题考点三 大众传媒的发展【要点精讲】1、报刊(1)19 世纪前后,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2)19 世纪 70 年代后,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日渐增多。2、影视(1)1905 年,中国人自摄的第一部影片定军山问世。(2)1958 年,中国第一家电视台北京电视台试播。3、互联网20 世纪 90 年代,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此后迅速发展。【疑难点拨】报刊、影视、互联网的发展对人们生活方式产生重要影响,但侧重点不同:报刊最主要地影响人们的政治生活,影视主要满足大众的文化娱乐生活,互联网全方位、彻底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高考再现】 (2013 浙江文综历史)据中国近代报刊史 , 时务报初创时,每期只销 4000 份左右,半年后增至 7000 分,一年后达到 13000 份,最多时销达 17000 份,创造了当时国内报纸发行量的最高记录。这一现象说明A通俗性报刊广受普通民众欢迎 B 时务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C维新派有效利用新式媒介开启民智 D国人所办的报纸市场需求极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