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几何课的现场观察与诊断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4572718 上传时间:2018-02-2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堂几何课的现场观察与诊断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一堂几何课的现场观察与诊断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一堂几何课的现场观察与诊断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一堂几何课的现场观察与诊断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一堂几何课的现场观察与诊断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堂几何课的现场观察与诊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堂几何课的现场观察与诊断(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一堂几何课的现场观察与诊断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上海研究中心 周卫理论始于观察,观察渗透理论。库恩1999 年第 11 期上海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1998 世界教育报告指出,学校设备和教学条件固然十分重要,但教师是关系到教育质量和针对性的关键因素。教师所受的教育及其专业培养是关系到教育质量和针对性的重要指数。关于课 堂教学的深入研究表明,教学效果的好坏主要并不取决于教师个人的品质,而是与教师的教学行为显著相关。 “有效的教学,首先取决于对课堂上应做什么作出正确的决定;其次取决如何实现这些决定。 ”为了深入研究课堂研究中教师的教学行 为及其效能,今年 3 月至 6 月,上海市教科院与普陀区教育学

2、院合作,利用录像带分析技术,对 60 节课堂教学组织了现场观察和分析。本案即是其中的典型一例。一、 现场观察、诊断程序2二、 现场观察实施过程1目的(1)利用课堂教学现场观察技术,分析诊断传统教学的现状得失,寻找改革方向。(2)为普陀区 15 个课堂教学研究小组进行现场观察和诊断,提供可资借鉴的案例。2样本3时间1999 年 4 月 14 日上午第一节课,上课时间规定为 45 分钟,实际用时 4630。提前一天通知执教者,基本上反映的是自然情景下的教学。4观察技术、研究方法选择1 全息性课堂教学录像、录音;2 逐字记录课堂教学实录;(时间标识)3 提问技巧水平检核表;4 提问行为类别频次表;5

3、 课堂练习目标层次统计图;6 语言互动时间线标记表;7 学习动机问卷调查、访谈;8 学习效果后测、分析。三、 观察结果诊断分析1课堂结构分析、课题:正方形的定义和性质452课堂提问分析6结论 1:边讲边问正在取代满堂灌。高密度提问已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整堂 课提问 105 次,问答时间占整节课时间的 55%。把可供探索的问题分解为较低认知水平的“ 结构性问答”,这种问答组织化程度高,有利于扫除教学障碍,不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如:教师 提问中记忆性问题居多(74.3%),推理性问题次之(21.0%),强调知识覆盖面,但极少有创造性、批判性问题。学生齐答比例很高(41.9%),多数是低效问题

4、,教师完全控制课堂。追求完成教学进度,顺利完成备课计划。注意对学生鼓励、称赞(74.3%),但鼓励形式单一,时常有打断学生或消极批评等情况(13.3%)。提问 后基本没有停顿(86.7%),不利学生思考。基本只提问举手学生,由于未让不举手学生回答,学生中的 问题暴露不够,个体差异未被充分关注。3课堂练习分析(1)课堂练习配置的目标层次7(2)课堂效果检测分析8结论 2,课堂练习由低到高安排,以小步、多练、勤反馈为原则。在例题讲解和巩固练习等教学环节中,课堂 练习均由低到高作小步递进的设计,整堂课共有 7 道练习,用时 31 分,占上课时间的67%左右。练习水平基本能达到推理、综合应用等中级 水

5、平,但在讲解和分析时均作了降低认知水平的安排。课后一周 测试结果,记忆类习题,成绩较高;理解 类次之;应用类较差。综合 应用题, 课 内只有 5 位学生会做,经教师讲解,课后正确率仍只有 63%,创造应用题,正确率只有 13%。4语言互动分析结论 3,教师主导取向的教学方式占绝对优势。课堂内主要使用教师主导取向的教学方式(第类),可促使学生对教师的期待作出迅速、及时的回应(第类),行为具有结构性,对学生的回答有限制。学生自主取向的教学方式用极少(第类,仅占 4。3%),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未留时间与机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第 类, 频 次为 0)根据现场观察,个别提问 24 人次,提问

6、学生 21 人,占全班学生38 人的 55.3%,其中优秀生 6 人,良好生 2 人,中等生 8 人,差生 5人,提问面 较广。课堂 语言流动形式,基本上是师生间一对一或一 对多的对话,未学生学生间的合作交流与生生互动。教师讲解占时 25.3%,师生问答9占时 55.1%,学生自学(做练习)占时 19.6%。教师 无意识巡迥流动 3 次,未对学生进行个 别观察与指导。据对 6 个学生(好、中、差各 2 人)定时观察,90%以上时间在集中注意状态, 课堂秩序良好,教师几乎没用多余时间组织教学。5学习动机分析1 学习兴趣问卷本节课结束后,对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获得有效学生问卷38 份,家长问

7、卷 38 份,据此统计各项填答资料的百分比如下:2 访谈的重点整理对教师进行非结构性深度访谈,对家长和学生进行结构性简要访谈, 访谈内容重点整理如下: 教师访谈的重点整理;怎样 的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整体来看, 现在我们的教学是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但我注意到,一旦在课堂中启发学生思考问题,使学生获得创造和表现的机会时,学生就能对数学课表现出浓厚的问题,甚至下课后还要来和老师讨论问题” 。制约课 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的几个原因:升学考试:“所有的家长 都强烈希望孩子能考上好的高中和好的大学,只看重孩子的考试分数,这影响到一些教育部门对教师的评价还是集中在学生的考分上,现行考试内容还是以基本知识和

8、技能为主,如果我们的教学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创造和探究,必然影响学生的成绩,这样,家长 是不会答应的。 ”“基本知识训练 ,如填空题、计算题训练有助于学生掌握基 础知识,在考试 中可以获得高分,但这种训练教学很枯燥,不利于学生兴趣培养。 ”10课程:“我认为我国 现行数学 课程内容太多,难度较大,因而教学任 务很重,教学进度很快,教师很难有自主的时间来设计启发式教学,学生在课堂上探究讨论的时间相对较少,因而不容易产生对数学教学的兴趣。 ”“以初一的实验 几何为 例,课程的目标是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来获得结论,以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方法,但教学进度太紧,许多教师只得将结论告诉学生,取消他们操作的机

9、会,这就违背了教学目的。新课程改革应留给数学教师更多的时间支配权。 ”大班教学:“班级人多使学生个体差异较大,要教师既能关注优生,又能很好地关注中等生和差生,确实存在着难度。毕竟一些差生会不时地落后于教学进度,而教师又难以察觉。数学教学系统性、连续性很强,一两节课跟不上进度,以后就难听懂了。大班教学可有效提高优生和大多数中等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但对少数差生来说,其个体差异很难11被顾及。 ” 学生和家长访谈的重点整理学生认为自己学习成绩较好或较差的原因:“上课认真听 讲,回家多做 练习,比对学习的 兴趣还重要,考了好分数,自然对学习就有兴趣了。 ”“上课注意力差,有时听不懂,回家练习得少,不大

10、 预习,可能是成绩不好的主要原因,听不懂时对数学的兴趣最差。 ”家长对 数学的认识和对孩子的期望:“学好数学,走遍天下都不怕,数学是孩子学好其它学科的基 础,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为了孩子未来的发展,必须学好数学,教师应该让孩子多练、多做、多讲, 这样,孩子拿到考卷才不会陌生。 ”“只要存在着升学考试 ,学生学数学的主要目的肯定是升学,如果离开升学考试,离开学生最切身的利益谈创造性,探究性思维的培养,对学生不一定有利。 ”结论 4,学生学习缺乏高层学习动机,面对升学强大压力,培养创造能力困难重重。优生、中等生对数学课感兴趣,信心较足;差生学 习数学课兴趣差,信心不足。表 10 课堂教学时间分

11、配教师讲解(%)师生问答(%)合作、伙伴学习(%)学生自学(%)非教学时间(%)合计时 间 1146 2537 0 907 0 4630占总课时 25.3% 55.1% 19.6% 100教师意 识到培养学生探究、创造能力对激发学生数学的兴趣的重要性,但常受升学、课程、大班教学、社会家庭 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和困惑,而在 实践中不易采用学生自主取向的教学方式并以此激发创造和探究动机。由于学生缺乏创造、探究和应用数学解决问题 的机会与体验,因此外部奖励性动机学业成绩成了激发进步的主要动因, “勤能补拙”,“努力,努力,再努力”的传统仍被继承下来。四、 实践反思与改进建议1 寻找“中间地带”改革总是从

12、问题的诊断和剖析出发的,而发展却立足于对优良传12统的发掘与宏扬。通过这节课的现场观察,深度访谈和研究剖析,我们发现在传统教学中确实有很多很好的经验需要总结和继承。譬如,注意以旧引新,寻找新旧知识的关联和生长点;教师系统传授教材内容,精心处理重点、 难点;运用边讲边问,启发思考,集中注意,师生共同参与,取代了教师的填鸭式、满堂灌、 单向传授;精心组织练习,小步快进,当堂反馈校正,力求把问题解决在课内但是,对照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先进经验,我们也明显感到自身的不足;习惯于从概念出发,而不是从问题出发,注意结论的识记,而忽视对知识发生过程和思维方法的探究;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宰作用、创新意识的尊重与关怀

13、;未注意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动手实验,与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紧密联系,未充分重视学生小组学习、生生合作互动的作用。今年 6 月在上海教科院举行的中美数学教育高级研讨会上,上海教科院副院长顾泠沅博士和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主席舒尔曼博士共同认为,在中美两国的教学思想和方法之间存在一个“中间地带” 。如何在继承、反思我国传统教学优长与不足基础上,扬长补短,重新整合,寻求教师主导取向的有意义接受学习与学生自主取向的探究学习的取中与平衡,既能注意基础,大面积提高质量,又能鼓励创新,发展学生个性,也许是今后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2 教师首先要学会研究性学习我们观察诊断课堂教学的目的,是希望教会学生研究性

14、的学习。然而观察分析的结果却使我们深深意识到,要教会学生研究性学习,关键是教师首先要学会研究性学习。是让学生拼命记住一个又一个知识点,熟练 掌握一种又一种解题的方法和技巧,还是让学生学会一以贯之,融会 贯通, 举一反三,提高分析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主要取决于教师的学习观念。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善于提出问题,教师首先要学会勤于思考,勇于探究。要让学生学会互相学习、共同分享;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教师首先要学会在教师集体中合作学习与讨论,把自己的学习建立在别人的工作与研究基础上,善于从别人和自身的成功和错误中学习。而在教师的成长过程中,实 践反思,案例研究是一条非常

15、重要的途径。舒尔曼博士指出,教学既是科学,又是学术。而 对一个研究性的教师来说,他的知识13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原理规则的知识,二是特殊案例的知识,三是运用规则于指定案例的策略知识。在专业研究人员的指导下,深入研究解剖自己的教学案例,对照先进的教学理论、策略和方法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对一个教师来讲,其收益可能远远胜过读几本书教科书。3 重视对提问技巧的研究通过这节课的现场观察分析,我们惊讶地发现,边讲边问已经取代了传统的一讲到底、满堂灌,成为教师的主要教学方式。更令我们震惊的是研究者和教师对设问的艺术、理答的技巧却很少关心和研究。经过深入的分析和讨论,研究人员和教师一致认为至少发下问题是值得

16、认真研究和探讨的:(1)如何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基础设计多层次的问题,满足不同认知水平学生的多元需要。(2)如何改进提问的方法,使更多学生有参与讨论的机会,使学生中的问题能及时暴露和发现,使学生的不同意见和看法能得以发表。(3)如何改进追问的技巧。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应变,因势利导地追问或转问,组织集中深入的讨论,既需要教育的机智,也需要掌握一些专门的策略技巧。(4)如何学会聆听学生的回答,及时运用多种方式(包括体态语言)给以积极的评价与激励、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4 适当组织小组讨论,给学生留有一定自主发展的时间与空间14在尽量减少低效的机械性问答的同时,如何精心设计两三个紧扣教学目标的深层次启发式问题,组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很有必要。成功的教学,应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