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考必修三期末试卷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572483 上传时间:2018-02-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联考必修三期末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联考必修三期末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联考必修三期末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联考必修三期末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联考必修三期末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联考必修三期末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联考必修三期末试卷(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安溪一中、养正中学、惠安一中高二年上学期期末考历史科试题(范围:必修三 考试时间:100 分钟总分:100 分)命题者:惠安一中 黄敬聪 养正中学 刘德心 安溪一中 林英 组卷者:林英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必须认真检查试卷的页码和题目是否完整。2.答卷前,考生必须用 0.5mm 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号数工整地填在机读卡上和答题卷的密封线内。3.第一卷是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4.第二卷主观题部分,必须用 0.5mm 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上;不准使用涂改液。不按以

2、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5.考试结束后考生只需交上答题卡和答题卷。第卷(选择题 共 48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2 小题,每小 题 1.5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一个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答记者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时说:“我一边上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 ” 。温总理所引诗句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A墨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 道家思想2 “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 ”这一观点出自先秦:A儒家 B法家 C墨家 D道家3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

3、众一边,替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参谋,专替君主打算。这一家是: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4西汉时期灾异频发。每当灾害发生,皇帝常常下罪己诏。据黄仁宇先生统计, 汉书中记载皇帝颁布“罪己诏”多达三十三次。这反映了:A “天人感应”学说 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C “大一统”的主张 D “三纲五常”学说5北宋“二程”认为:“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已何与焉?” “天下物皆可以理照(照即洞明),有物必有则,一物需有一理” 。这两句话的含义有:天地之间有理有气 理是宇宙终极本原和主宰世界的唯一存在天下万物都可以用理来解释 气必须依傍理而运行A B C D6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

4、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 ,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太简” 。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乙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的是: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 C知行合一 D心即理也7 “君子之为学也,以明道也,以救世也。 ”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A格物致知 B尊崇道统C心外无理 D经世致用8宋人邢昺上疏称:“臣少时业儒,观学徒能具经疏者百不一二,盖传写不给,今(雕)板大备,士庶之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 ”这说明:A藏书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 B儒者地位迅速提高C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发展 D儒学得到广泛传播9.下表是 16-17 世纪中国科技成就简表,从中能够分析得出的信息有:姓名 生卒年代 著

5、作李时珍 1518-1593 本草纲目徐光启 1562-1633 农政全书宋应星 1587-? 天工开物中国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 当时中国科技成就与社会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当时中国科技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取整理典籍和总结经验的方法当时中国科学家勤奋研究,使中国产生近代自然科学A B C D 10 “大凡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尽管可能听不懂彼此的方言,却能阅读同样的书籍如果他们使用的是字母文字,中国恐怕早就分裂为像意大利、法国、 西班牙、葡萄牙那样的许多国家了。 ”这主要说明:A使用字母文字是欧洲分裂成许多国家的主要原因B汉字有双重特性:实用性和艺术性 C字母文字有艺术性而没有实用性 D统一文字有利于统一

6、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11明清时期,以“风流文采磨不尽,水墨自与诗争妍”为特征的文人画兴盛。图 1 是明清文人画的代表作之一。这类作品所表现的是:A多彩的生活 B真实的景象C个人的情感 D繁盛的社会12有人认为:明清文学观念的演进,使世俗现实生活日渐成为小说关注的焦点。通过家庭、爱情、婚姻的纠葛变化、盛衰兴亡,反映社会人际关系,展现时代风尚面貌,提供生动完整细腻的社会生活画卷。明清小说呈现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A专制主义强化 B商品经济发展 2,4,62C拜金主义盛行 D轻商思想淡化13下列关于京剧产生与发展的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几代艺人的努力创新和兼收并蓄是京剧形成的重要原因B乾隆年间

7、,昆曲剧班进京为京剧的形成创造了条件C京剧实际上是北京地区的地方戏和其他剧种融合的产物D北京在当时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艺人14. 智者学派代表人物普罗塔哥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据此判断:他认为国家治理好坏的标准应该是:A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 B是否民主和强盛C是否人人都遵守习俗和法律 D是否由“哲学王”来做统治者15 “人文精神”主要是指关注人,尊重人的价值,重视人的意志和利益。 “人文精神”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内涵。下列能反映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精神内涵的是:A “人是万物的尺度” B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C “每个人都是自已的牧师 D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

8、的唯一尺度”16关于 16 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人曾这样比喻:“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宗教改革后,则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 ”从材料中能够反映出的主要观点是:A主张废除教阶制度与宗教仪式 B否定信仰上帝 C宣扬圣经至高无上 D挑战教会、教皇权威17历史上的思想家为丰富西方人文精神的宝库,作出了各自不同的贡献。以下观点属于卢梭提出的是:A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美德即知识就将是对的B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卷,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罪C社会秩序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神圣权利,它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D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于同一人或

9、同一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18 著名英国历史学家里查德奥维瑞列举了人类历史上 50 个最重要的日期。1859 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位列其中,里查德奥维瑞对此选择的说明是:A达尔文的论著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B达尔文的著作深化了人类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开创了分子生物学C达尔文的理论进一步证明了“上帝造人说”的合理性 D达尔文改变了人对自身与环境的看法,动摇了对上帝的信仰19 “17 世纪末科学革命的胜利为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 。这是因为:A科学革命为启蒙运动奠定了理性主义思想基础 B科学革命为启蒙运动奠定了人文主义思想基础 C有些启蒙思想家本身就是科学家 D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都反对封建统治和

10、天主教会 20鲁迅在回忆 20 世纪初年的情形时说, “有人说 GByron(拜伦)的诗多为青年所爱读,我觉得这话很有几分真。就自己而论,也还记得怎样读了他的诗而心神俱旺。 ”当时爱国青年喜读拜伦作品,主要是因为它:A与文学革命运动的方向一致 B继承了欧洲古典文学的传统C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特质 D充满追求自由和解放的浪漫主义精神21“对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工业社会表示怀疑,不屑于表面的客观真实,致力于探索离奇别致的形式技巧。”具有这一创作精神的作者是:A雪莱 B毕加索 C贝多芬 D巴尔扎克22二十世纪中前期,人们模仿、再现生活的手法更加丰富多样。艺术不再为少数人所独享,它们开始走进千家万户。

11、下列促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媒介是:A电视和电影 B铁路与飞机 C报纸和广播 D网络与漫画23 “君为主,则必尧舜之君在上,而后可久安长治;民为主,则法制多纷更,心志难专一。究其极,不为流弊。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 。根据材料和所学,判断这段文字的作者是:A魏源 B王韬 C宋教仁 D胡适2417 世纪上半期,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家李贽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 ;19 世纪末,康有为则把孔子奉为变革的先师;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等人提出要“打倒孔家店” 。这三种观点在本质上:A是自相矛盾的 B李贽进步,康有为反动,陈独秀偏激 C都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要求 D都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

12、义251938 年 10 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中指出: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他在这里强调的是:A少谈些抽象的主义,多研究具体的问题B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具体的实践相结合C必须研究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具体历史条件D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比基本原理更重要26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进行的探索是:A发展外向型经济 B引进西方先进技术C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7经典物理学所面临的危机,终于在 20 世纪初被物理学发展史上

13、的两场伟大的革命所解决。这两场革命使人类:A拥有了研究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理论体系 B放弃了经典物理学的思想方法和科学理论C否定了此前物理学取得的一系列成果 D转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社交方式28在人类历史上,曾产生过一系列改变时空的重大发明。在这些发明中,来势最猛、发展速度最快、对人类文明进程改变最大的是:3A火车 B飞机 C电话 D因特网29从 1999 年我国第一艘“神舟”号宇宙试验飞船安全返回到 2003 年“神舟”五号,2006 年“神舟”六号飞船完成载人航行,我国的尖端科技一步一个新台阶,取得了重大突破。科技的重大突破,生动地说明: 中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 中国开始掀起了“向科学进军”的热潮 中国在航天和运载火箭技术方面,已经迈进世界先进国家行列对巩固国防,增 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有重要意义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