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温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4566606 上传时间:2018-02-2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温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4年温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4年温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4年温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4年温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温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温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年温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一、 语文知识积累(27 分)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 分)“爱阅读”行动寄语青少年时期是培养读书爱好的关 时期,爱上阅读,就有了一个不会竭的快乐源泉,有了一个不会背 的忠实朋友。青少年对未来有种种美好的理想,但在你们的人生 图中千万不要遗漏了这一理想 立志做一个真正的读者,一个终身的读者。2.古诗文名句默写。(10 分,(1)至(5)小题选做 4小题,(6)至(8)小题必做)(1)深林人不知, (王维竹里馆)(2)无限河山泪, (夏完淳别云间(3) ,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4)子曰:“智者乐水, ”(

2、论语 雍也)(5)子曰:“ ,小人长戚戚”(论语 述而)(6)温庭筠望江南中,表现主人公在夕阳降落时仍不见归人而怅然若失的句子是“ , ”。(7)刘禹锡陋室铭中,表现主人所交往之人博学高雅的句子是“ , ”。(8)温籍作家林斤谰一生坎坷,但始终坚持文学创作,留下了丰厚的作品。现在,他虽然已离世,但“林斤谰短篇小说奖”的设立,仍给后人以文学精神的激励和滋养,这正如清代诗人龚自珍所说“ , ”。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4 分)(1) 会 宾客大宴 ( ) (2)每至晴初霜 旦 ( )(3)长跪而 谢 之 ( ) (4)肉食者 鄙 ,未能远谋( )4.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 分)

3、A陶后 鲜 有闻 鲜 为人知 B 益 慕圣贤之道 开卷有 益C 苟 富贵,无相忘 一丝不 苟 D管夷吾 举 于士 举 世闻名5.名著阅读。(6 分)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中有温馨的回忆,也有理性的批判。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小题。(1)根据句子写出相应人物。(3 分)【甲】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 她 的魂灵!“她”是 【乙】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 他 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他”是【丙】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象在渺视。 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他”是 (2)下列表述与原著意思 不相符 的一项是()(3 分)A在父亲的病中,鲁迅回忆几位

4、“名医”为父亲治病时的种种表现,并由此感叹:这是中国人的“命”,连名医也无从医治的。B琐记写到,衍太太看见“我们”吃冰,一定会笑着让“我们”多吃点;还让“我”拿母亲的首饰去变卖。鲁迅没有直接批判,但心中是嫌恶她的。C鲁迅在无常中说,在众多鬼神中最不愿意见到的是“活无常”,一见到就恐惧惊慌。文章借此批判生活中那些恶毒的知识分子。D在二十四孝图中,鲁迅重点剖析“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事,揭示了古书中所颂扬的孝道的虚伪和残忍。二、现代文阅读(29 分)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 6至 11题。牡蛎 【俄国】 契诃夫(1)我跟父亲站在一条人烟稠密的街上,感到一种怪病逐步抓住了我。看来我马上就要倒下,

5、人事不知了。(2)我知道,这是因为饥饿。(3)父亲挨着我站住。他在五个月前来莫斯科谋求文书的职位,一直在奔走,托人找工作,知道今天才定决心到街上来乞求施舍。(4)前面是一所楼房,招牌上写着“饭馆”两个字。我的头无力地往后仰,朝一边歪着,不由自主地看着楼上,看着饭馆灯光明亮的窗子。我凝神细看,认出那是墙上一张招贴。它的白颜色吸住我的目光,我竭力要认出上面那些字来。(5)“牡蛎”我终于认出了。(6)奇怪的词!我在世上活了足足八年零三个月,可是一次也没听过。(7)“爸爸,什么叫牡蛎?”我费力地把脸扭向父亲,用沙哑的嗓音问。(8)父亲没听见。他在注视人群的活动,用眼睛跟踪每一个行人我看出他想对行人说什

6、么,然而那就要命的话却像沉重的砝码似的挂在他唱头的嘴唇上,无论如何也吐不出口。他甚至已经向一个行人迈出了一步,(A 碰碰 B拉拉)他的衣袖,可是等到那个人回过头来,他却说声“对不起”,慌乱地倒退回来了。来源:中教网&#(9)“爸爸,什么叫牡蛎?”我又问。(10)“这是一种动物生在海里这种东西是要活着吃下肚”父亲说,“它们有壳,像乌龟一样,不过是由两片壳包住的。”(11)“真恶心,”我小声说,“真恶心!”(12)原来牡蛎是这么个东西!我就想象一种类似青蛙的动物,藏在两片贝壳里,睁着又大又亮的眼睛朝外看,不住的摆动它那难看的下鄂,伸出几只螯,皮肤粘糊糊的所有的孩子都躲起来。厨娘厌恶地皱起眉头,提起

7、它的螯,放在碟子上,送到餐厅去。那些成年人,把它活活吃下去,连它的眼睛、牙齿、爪子一股脑儿吃下肚去!它呢,吱吱的叫,极力咬人的嘴唇(13)我皱起眉头,然而然而我为什么咀嚼起来了?那个动物可恶,吓人,可我还是把它吃了,吃得狼吞虎咽,生怕尝出它的味道,闻出它的气味。我刚吃完一个,却已经看见第二个,第三个的亮晶晶的眼睛我把这些也都吃了最后我吃餐巾,吃碟子,吃那张招贴凡是我见到的东西,统统吃下肚去,因为我觉得,只有不断地吃,我的病才能好。那些牡蛎吓人地瞪起眼睛,样子可憎,我一想到它们就发抖,可我还是要吃!吃!(14)“给我牡蛎!给我牡蛎!”这呼声从我胸膛里冒出来,我向前伸出两只手。(15)“帮帮忙吧,

8、诸位先生!”这时我听见父亲闷声闷气地说,“真羞于求人啊,可是上帝呀,我熬不下去了!”(16)“给我牡蛎!”我叫道,揪住父亲的后襟。(17)“你莫非要吃牡蛎?这么小的孩子!”我听见身旁有笑声。(18)有两个先生站在我们面前,带着高礼帽,笑呵呵地瞧着我。(19)“这倒有趣,你怎么个吃法呢?”(20)一只有劲的手把我拖到灯光明亮的饭馆里去,一群人迅速把我团团围住,带着好奇心和笑声瞅着我。我挨着桌子坐下,吃一种粘糊糊的东西,有腌过的味道,冒出霉气。我狼吞虎咽地吃着,没咀嚼,没看它,也没问一声是什么。我觉得我一睁眼,就会看见亮晶晶的眼睛、螯和尖牙(21)我忽然嚼到一种硬东西,听到碎裂的响声。(22)“哈

9、哈!他连壳都吃了!”人群笑道,“小傻瓜,这难道也能吃吗?”(23)这以后我渴得厉害,我躺在床上,却睡不着觉,因为胃痛。我觉得滚烫的嘴里有一股怪味。父亲从这个墙角走到那个墙角,用手比划着。(24)“我好像着凉了,”他喃喃的说,“也许是因为今天我没那个没吃东西,我。说真的,有点古怪,愚蠢我明明看见那些先生买牡蛎付出十卢布,那我为什么不向他们要几个钱呢?他们多半肯给的。”(25)到第二天早晨我才睡熟,梦见一只有螯的青蛙藏在贝壳里,转动眼珠。中午我渴得醒过来,睁开眼睛找我的父亲:他仍旧走来走去,打手势(选自契诃夫小说全集,有删改)读契诃夫 (曹文轩)(1)我们必须记住契诃夫是个医生。因为这个世界上有一

10、个叫契诃夫的医生,才会有这样一个叫契诃夫的作家。(2)医生职业的眼光,极容易使契诃夫笔下的社会成为一个“病者”。他的文学创作,几乎都是揭露性与批判性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学与医学的职能是一样的:疗治。(3)我们在阅读契诃夫的作品时,总要不时地想到一个词:耐心。(4)像契诃夫这样有耐心的作家,我以为是不多的,他在面对世界时,总要比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我们对世界的观察,总是有点不耐烦,总满足于一个大概的印象,世界在我们的视野中一滑而过,我们总是说不出太多关于这个世界的细节。(5)作为医生,耐心是他的职业习惯。这一习惯,很自然地流注到了文学对存在的观察与描写上。他的马车行走在草原上,远远的见到一架风

11、车。风车越来越大,他看到了两个翼片。他居然注意到一个翼片旧了,打了补丁,另一个是前不久用新木料做成的,在阳光底下亮闪闪的。文学中的那些好看的字面,就在由这份耐心和获得的细微描写上。中国*教#育出&版网(6)医生的职业造就了她一种不动声色、不感情用事的“冷漠”态度。后来的人谈到契诃夫的叙事态度,十有八九都会提到“冷峻”。殊不知,这份冷峻的叙述态度,与从医养就的心性有关。他曾对一位作家说:“当你描写不幸的、倒霉的人,并打动读者时,你应当表现得冷静一些。这样才能勾画出不幸的背景,从而更好地突出这种不幸。”(7)冷静,让契诃夫常常站在人物的背后,听他们低语,并把它记录成小说。虽然他在叙述故事和表达情感

12、时处处克制,但字里行间已分明沾满血与泪痕,这就让小说产生一种强烈的对于人物的悲悯情怀。(选在新浪博客,原题为樱桃园的凋零读契诃夫,有删改)【初读感知】6.下列表述与牡蛎原文意思 不相符 的一项是( )(3 分)A跟父亲站在街上时,“我”正挨着饿。B“我”认出招贴上“牡蛎”这个词,但不知道什么叫牡蛎。C在“我”的强烈要求“给我牡蛎”时,父亲终于开口向行人求助。D“我”在饭馆吃到了美味可口的牡蛎。7.阅读读契诃夫,简要概括医生这一职业对契诃夫文学创作有哪些影响。(4 分)答: 【细读品析】8.阅读牡蛎第(8)段,根据语境为空缺处选择恰当的词语,并说明理由。(4 分)答: 9. 牡蛎第(12)段中,

13、作者为什么把“我”想象写得如此丰富细腻?联系上下文说说其作用。(5 分)答: 【联读发现】10.结合读契诃夫第(2)段,探究牡蛎第(20)段中,“一群人迅速把握团团围住,带着好奇心和笑声瞅着我”这一场面描写的用意。(5 分)答: 11.结合牡蛎一文,谈谈你对读契诃夫最后一段划线句的理解。(8 分)答: 三、古诗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 12至 17题。(一)(5 分)如梦令春思 【北宋】苏轼手种堂前桃李,无限绿阴青子。帘外百舌儿,惊起五更春睡。居士,居士。莫忘小桥流水。【注释】这首词是苏轼离开黄州多年后,回想起当年的生活情景而写的;百舌儿:鸟名;居士,居士:苏轼自号“东坡居士”。

14、这里是作者的自我呼叫。12.词中第二句“无限”一词写出景物怎样的特点?(2 分)答: 13.你从“莫忘小桥流水”中读出苏轼怎样的情怀?(3 分)答: (二)(14 分)游东坡 【南宋】陆游十九日早,游东坡。自州门而东,冈垄高下,至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东起一垄颇高,有屋三间。一龟头曰“居士亭”,亭下面南一堂颇雄,四壁皆画雪。堂中有苏公像乌帽紫裘横按筇杖是为雪堂。堂东大柳,传以为公手植。正南有桥,榜曰“小桥”,以“莫忘小桥流水”之句得名。其下初无渠涧,遇雨则有涓流耳。旧止片石布其上,近辄增广为木桥,覆以一屋,颇败人意。东一井曰“暗井”,取苏公诗中“走报暗井出”之句。泉寒熨齿,但不甚甘。又有“四望亭”,正与雪堂相直。在高阜上,览观江山,为一郡之最。(节选自入蜀记)【注释】东坡:苏轼被贬黄州时,开辟了一处荒地,名为东坡。龟头:形容垄头昂起,上建小亭,有如龟头。筇杖:竹枝。雪堂:苏轼在东坡建筇室时,天下大雪,于是在堂壁绘雪,题堂名为“雪堂”。14.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4 分)(1)自州门而 东 ( ) (2)至东坡则地势平 旷 开豁( )(3)亭下 面 南一堂颇雄(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