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模拟考试语文1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4566434 上传时间:2018-02-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模拟考试语文1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三模拟考试语文1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三模拟考试语文1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三模拟考试语文1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三模拟考试语文1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模拟考试语文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模拟考试语文1(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保密启用前高三语文试题第卷(选择题,共 36 分)一、 (15 分,每小题 3 分)1下列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是一组( )A扒手/疤痕 舷梯/流涎水 觊觎/ 坚贞不渝B辍学/啜泣 教诲/大杂烩 创伤/ 满目疮痍C翡翠/菲薄 灼见/软着陆 叱咤/ 姹紫嫣红D镌刻/隽永 镣铐/瞭望台 羸弱/硕果累累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因缘 溜墙跟 偃旗息鼓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B搏弈 老皇历 精兵简政 鹬蚌相争,渔人得利C歉收 窝囊废 美仑美奂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D吊销 和事老 蛛丝马迹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国已 多年成为全球交通事故死

2、亡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在各类事故死亡总数中,交通事故约占 83%。我看追问行人“你幸福吗” ,就是空话、套话的变种,也是一种语言腐败,用这样的 宣传十八大精神,不灵。滚滚奔流的黄河水,一进入这道 在晋陕之间的天堑,就变得暴躁起来。A连续 口吻 横亘 B连续 口气 横跨C持续 口气 横亘 D持续 口吻 横跨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2007 年“嫦娥奔月” ,2009 年中俄火星联合探测,2012 年“夸父计划” 中国的太空探测计划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国人拍手称快。 B钓鱼岛之争决非简单的领土争端,如果中日双方信马由缰,它将会演变成两国赌上各自实力的新对决,甚至变成对

3、两国历史恩怨的全面清算。C 莫言的小说首先征服你的并不是故事和人物,而是语言,那一个个平淡的文字背后深藏着穿云裂石般的哀痛和怜爱。D电动车生产企业认为,在技术攻克尚有难点、市场化举步维艰的背景下,政府超前制定新能源政策,只会让企业失去在传统技术领域中的优势。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从良好愿望出发的新交规能否收到利民出行的良好效果,仅靠通知或命令是不够的,还需要做更加细致和耐心的工作。B2012 年 12 月 31 日上午,停靠在大连港的中国海军第一艘航母“ 辽宁号”挂上了满旗,送别自己的入役之年,迎接新的一年。C山西省长治市苯胺泄漏事故曝光后,邯郸市从市外紧急调度 66 万件矿泉

4、水,以供应市场和广大居民的生活需求。D他们渊博的学识,深厚的修养,严谨的治学态度,都将成为我受用终生的宝贵精神财富鞭策我,激励我。二、 (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莫言获诺奖与文学生活的重建刘忱中国作家莫言获得了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所有中国人都感到高兴。文学也再一次成 为公众瞩目的领域。这对中国当代文学生活的重建将 产生重要的 积极意义。莫言获奖是对其本人文学才华的肯定。莫言出身农村,生活底蕴丰富,但这只关涉他小说题材的选择,他在小说中触及人的困境和矛盾,写出了人 类的普遍性高度,这大概就是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莫言的原因吧。莫言获奖开拓了中国人思考自己与世界关系的新视

5、野。民族文化需要寻找一条与世界连接的桥梁,让世界读懂自己,同时也让自己读懂世界。借莫言获奖的契机,中国人应该重新思考本民族文化与人类共通文化之间的关系,与全世界各民族一起,共同建设和谐的世界文化。因此,作为一个大国,应该具有开放自信、从容淡定的气度,那种容不得异己、害怕批评的心态应该过时了。莫言获奖还在于唤起了我国公众文学生活的重建。自上世纪 90 年代中国社会开始转型以来,文学生产创作和阅读方式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电脑 、手机或影像文化 产品扩展了公众的阅读空间,文学依然以各种形式 顽强存在。我国小 说艺术水平逐步提高,也正以各种阅读方式普及,不少青年写手在网络上写作并产生巨大影响就是

6、一个证明。这本是现代正常社会应有的状态,可能也因为这样,文学从社会生活的中心退守边缘了。 实际上,是因为社会生活的分化,分化了文学阅读的层面,也让一些人失去了 阅读文学的兴趣。最 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有人一方面声称“不读文学书”,另一方面却痛心疾首地声讨文学:“为什么没有可读的文学书?”这真是怪事,不读怎么知道有没有可读的!在这种怪圈里,公众 对文学越是缺少关注,对文学就越缺乏信心,文学就越是在大家眼里“没有什么可读的”,即便文学已经提高很多。这些情绪本来与文学无关,但文学很不幸地充当了大家的“箭垛”, 简直躺着中枪!莫言的获奖,至少把公众与当代文学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可以让公众重新评估当代文学的

7、水平,知道今天我们中国仍然有一大批成熟的作家和作品,拿到世界上去比也是一流的。让大家对我国的文学生产萌发出热情,鼓励热爱文学的青年去写作、去发现,去阅读,用文学去塑造自己。莫言的获奖对于提振中国当代文学的时代风气有积极作用。在莫言之后,还必须思考如何解决我国当代文学生产的种种难题。培育有利于文学生 产的社会 环境、有利于文学大家出 现的文化土壤是今天社会的责任。我们 当然应该寄希望于莫言以及更多的 “莫言”,希望现有的文学生产和管理体制更宽松、更包容,文学百花园里生机勃勃,永不凋零。(作者:中共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副教授。有删节)6关于“文学生活的重建”,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作家的

8、创作要敢于触及人的困境和矛盾,社会要培育有利于文学生产和文学大家出现的文化环境。B我国的民族文化要具有开放自信的气度,不要害怕批评;让世界读懂自己的同时也让自己读懂世界。C我国公众可以以多种形式参与到文学的生产创作和阅读,激发对文学生产的热情,用文学塑造自己。D现有的文学生产和管理体制应该更宽松、更包容,使中国当代文学产生更多的优秀作家和作品。7对文学从社会生活的中心退守边缘原因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90 年代以来,电脑、手机或影像文化产品扩展了公众的阅读空间,文学生产创作和阅读方式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B虽然我国小说艺术水平逐步提高,但由于各种阅读方式普及太快,致使大家觉得“

9、没有什么可读的”。C社会生活的分化导致文学创作层面的分化,让一些人失去了阅读文学的兴趣,阅读走进了一个怪圈。D中国当代文学虽然产生了一些优秀的作家、作品,但文学创作的整体水平还不高,影响了人们对文学的关注和热情。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莫言获奖说明中国人已经重新思考本民族文化与人类共通文化之间的关系;容不下异己,就很难共同建设和谐的世界文化。B中国当代文学中的许多优秀作品和世界上一流作家的作品相比毫不逊色,这些作品必将成为世界优秀文化的一部分。C公众对当代文学缺乏关注和信心,严重影响了当代作家的创作水平,也影响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与繁荣。D只要我国公众对文学萌发出热情,具备了有

10、利于文学生产的社会环境和有利于文学大家出现的文化土壤,就会产生更多的“莫言”。三、 (12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李纲,字伯纪,邵武人也。登政和二年进士第, 积官至监察御史兼权殿中侍御史,以言事忤 权贵,改比部员外郎,迁起居郎。靖康元年,以吴敏为行营副使,纲为参谋官。金将斡离不兵渡河,徽宗东幸,宰 执议请上暂避敌锋。 纲曰:“道君皇帝挈宗社以授陛下,委而去之可乎?” 上默然。太宰白 时中谓都城不可守,纲曰:“天下城池, 岂有如都城者,且宗庙社稷、百官万民所在,舍此欲何之? ”上顾宰执曰:“策将安出?”纲进曰:“今日之计,当整饬军马,相与 坚守,以待勤王之师。

11、”时中忿曰:“李纲莫能将兵出战否?”纲曰:“陛下不以臣庸懦,傥使治兵,愿以死 报。 ”乃以纲为 尚书右丞。宰执犹守避敌之议。有旨以纲为东 京留守, 纲为上力陈所以不可去之意,上意颇悟。会内侍奏中宫已行,上色变,仓卒降御榻曰:“朕不能留矣。 ”纲泣拜,以死邀之。未几,复决意南狩,纲入见曰:“陛下已许 臣留,复戒行何也?今六军父母妻子皆在都城,愿以死守,万一中道散归,陛下孰与为卫?敌兵已逼,知乘舆 未远,以健 马疾追,何以御之?”上感悟,遂命辍行。命纲为亲征行营使,以便宜从事。纲治守战之具,不数日而毕。敌兵攻城, 纲身督战,募壮士缒城而下,斩酋长十余人,杀其众数千人。金人知有备,又闻上已内禅,乃退

12、。求遣大臣至军中议和,纲请行。上遣李梲。金人须 金币以千万计,求割太原、中山、河间地,以亲王、宰相为质。 梲受事,自不措一辞,还报。纲谓:“所需金币,竭天下且不足,况都城乎?”宰执议不合,纲不能夺,求去。上慰谕曰:“ 卿第出治兵,此事当徐议之。 ”纲退,则誓书已行,所求皆与之,以皇弟康王、少宰张邦昌为质。时朝廷日输金币,而金人需求不已,日肆屠掠。四方勤王之师渐有至者,种师道、姚平仲亦以泾原、秦凤兵至。纲奏言:“金人贪婪无厌,凶悖已甚,其势非用师不可。彼以孤军入重地,犹虎豹自投槛阱中,当以计取之,不必与角一旦之力。 ”上深以为然,约日举事。姚平仲勇而寡谋,急于要功,先期率步骑万人,夜斫敌营,欲生

13、擒斡离不及取康王以归。夜半,中使传旨论纲曰:“ 姚平仲已举事,卿速援之。 ”纲率诸将旦出封丘 门,与金人战幕天坡,以神臂弓射金人,却之。平仲竟以袭敌营不克,惧诛亡去。金使来,宰相李邦彦语之曰:“ 用兵乃李 纲、姚平仲,非朝廷意。 ”遂罢纲,以蔡懋代之。(宋史李纲传,有删节)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傥使治兵,愿以死报傥:假如B宰执议不合,纲不能夺 夺:夺取C卿第出治兵,此事当徐议之第:只管D先期率步骑万人,夜斫敌营斫:击,袭击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以言事忤权贵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B舍此欲何之 廉君宣恶言,而君避匿之C募壮士缒城而下

14、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D竭天下且不足,况都城乎 彼且奚适也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李纲舍身报国的一组是( )有旨以纲为东京留守陛下不以臣庸懦,傥使治兵,愿以死报 纲泣拜,以死邀之宰执议不合,纲不能夺,求去 敌兵攻城,纲身督战,募壮士缒城而下 用兵乃李纲、姚平仲,非朝廷意A B C D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靖康元年,金兵渡过黄河,兵临城下,宋廷从皇帝到宰执等人打算弃城逃跑,只有李纲坚持应该死守都城。B钦宗皇帝决意率军南逃,李纲向他分析了形势,指出了南逃的危险后果,钦宗才终于答应停止行动。C金兵求和,李纲主动请求到金营谈判,但皇帝却派遣李梲前往

15、。李梲竟然不置一词,全部接受了金兵提出的条件。D李纲等人不等朝廷同意就发动反攻,姚平仲却为了邀功而提前行动,结果没有取胜,李纲也因此而被罢免。第 II 卷(非选择题,共 114 分)四、 (24 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1 )纲为上力陈所以不可去之意,上意颇悟。 (4 分)译文: (2 )当以计取之,不必与角一旦之力。 (3 分)译文: (3 )平仲竟以袭敌营不克,惧诛亡去。 (3 分)译文: 14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 分)杨花(唐)吴融不斗秾华不占红,自飞晴野雪濛濛。百花长恨风吹落,唯有杨花独爱风。(1 )这首诗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4 分)(2 )本诗托物言志,诗中借杨花寄托了作者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