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 央行:继续运用利率和数量工具进行调控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4566006 上传时间:2018-02-2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7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经济 央行:继续运用利率和数量工具进行调控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宏观经济 央行:继续运用利率和数量工具进行调控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宏观经济 央行:继续运用利率和数量工具进行调控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宏观经济 央行:继续运用利率和数量工具进行调控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宏观经济 央行:继续运用利率和数量工具进行调控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 央行:继续运用利率和数量工具进行调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 央行:继续运用利率和数量工具进行调控(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 年 01 月 31 日 星期一宏观经济央行:继续运用利率和数量工具进行调控中央一号文件锁定水利 10 年 4 万亿水利投资将成经济新引擎市场评论短期抛压减轻 通胀决定节后走势外围市场波动或放大 A 股调整压力市场正转向温和回稳海外视野市场避险情绪升温 美欧股市“抱头下蹲”昨日行情回顾上证指数 2752.75 0.13%沪深 300 3036.74 0.34%深圳成指 11894.23 0.84%上证国债 126.56 0.00%银华基金净值基金名称 最新 累计银华优势企业混合 1.1332 2.7632银华保本增值混合 0.9943 1.0020银华 -道琼斯 88 指数 0.911

2、0 2.7110银华价值优选股票 1.5211 5.1371银华优质增长股票 1.7359 3.1859银华富裕主题股票 1.2556 2.2086银华全球优选(QDII-FOF) 0.994 0.994银华领先策略股票 1.4006 1.7806银华增强收益债券 1.038 1.209银华和谐主题混合 1.154 1.234银华内需精选股票(LOF) 1.030 0.979银华沪深 300 指数(LOF) 0.923 0.923银华深证 100 指数分级 1.126 1.143银华稳进 1.004 1.038银华锐进 1.248 1.248银华信用债券封闭 0.998 1.035银华成长先锋

3、混合 0.956 0.981银华信用双利债券 A 类 0.997 0.997银华信用双利债券 B 类 0.996 0.996银华抗通胀主题(QDII-FOF-LOF)0.990 0.990银华基金净值名称 万份收益 年收益率银 华 货币 A 0.9336 3.189银 华 货 币 B 1.0000 3.440宏观经济央行:继续运用利率和数量工具进行调控中国证券报中国人民银行 30 日发布的2010 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称,下一阶段,央行要继续运用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等价格和数量工具,同时运用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配合常规性货币政策工具发挥作用。更加重视从社会融资总量角度衡量

4、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2010 年央行设定广义货币供应量(M2)预期增 长目标为 17%左右, 2010 年末,M2 余额实际增长 19.7%。报告称,2011 年 M2 初步预期增长 16%左右。央行将继续加强流动性管理,保持货币信贷适度增长。将加强对社会融资总量监测与调节,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和节奏。在 满足经济发展合理资金需求的同时,保持有利于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的适宜货币条件。报告表示,近年来,我国金融结构多元化趋势明显,金融市 场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直接融资比例明显提高,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对贷款表现出较大的替代作用。要更加重视从社会融资

5、总量的角度来衡量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除人民币贷款外,还包括企业发行债券和股票筹资、信托 贷款、委托 贷款等。社会融资总量调控应按满足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正常需要掌握。银行信贷作为社会融资总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与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主要目标相吻合,特别要考虑经济增长目标和通胀控制目标,从反危机特殊时期的非常态应对,转向适度的增长。报告称,2011 年将实施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措施,这一措施基于银行信贷增长偏离国民经济所需适度水平的程度,同时考虑各金融机构的系统重要性程度和稳健性状况,重在引导并激励金融机构自我保持稳健和调整信贷投放,是一种具有正向激励作用的有弹性的机制,有利于提高调控的针对性和

6、有效性,加强流动性管理,促进信贷平稳适度增长,提升金融机构 风险防范能力。报告表示,将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进一步发挥利率杠杆在调节总需求、管理通胀预期中的作用。继续培育货币市场基准利率,提升金融机构定价能力,根据“十二五” 规划总体要求和基础条件,通过选择具有硬约束的金融机构、逐步放开替代性金融产品价格等途径,有计划、有步 骤的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按照主动性、可控性和 渐进性原则, 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发挥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增强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促 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报告称,价格上

7、行风险不容忽视。国 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 货币条件总体相当宽松,主要经济体将保持宽松货币条件刺激经济的预期强烈,大量资金向经济增长较快的新兴经济体流入。在流动性充裕的大背景下,随着经济逐步企稳回升,容易形成持续的通胀预期,富余 资金必然寻找各种途径和出口。同时,受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及劳动年龄人口增长趋缓等因素影响,劳动力成本可能趋升,农产品、服务业等包含人工成本较高的商品价格上涨压力加大。此外, 资源性产品价格也有待理顺。结构性因素与通胀预期可能相互交织影响,加剧通货膨胀压力。货币偏多可能带来通胀效应,但通 胀并不完全由货币数量引起。报告显示,2010 年全年新增房地产贷款 2.0 万亿

8、元,同比多增 170 亿元。但分月度看,同比多增集中在前五个月,6 月至 12 月连续七个月当月新增均为同比少增。12 月当月新增房地产贷款 746 亿元,同比少增 1148 亿元。中央一号文件锁定水利 10 年 4 万亿水利投资将成经济新引擎上海证券报未来 10 年投资达到 4 万亿元,水利建设必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新世纪以来中央指导“三农” 工作的第个中央一号文件日发布。 这个题为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的文件明确将大力加强水利建设,多渠道筹集资金,力争今后 10 年全社会水利年平均投入比 2010 年高出一倍。文件提出,加大公共财政对水利的投入,将水利作为公共财

9、政投入的重点领域。措施包括,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用于农田水利建设;进一步完善水利建设基金政策,延长征收年限,拓宽来源渠道,增加收入规模;加强对水利建设的金融支持等。 对此,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 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分析说, 2010 年我国水利投资是 2000 亿元,高出一倍就是 4000 亿元,这意味着未来 10 年的水利投资将达到 4 万亿元。庞大的水利投资将拉动相关产业爆发式发展。博览财经研究院吴璇称,研究证明,每新增 2000 亿元水利投资将拉动整个水利产业链约 7400 亿元的投资:2500 亿元的上游产业,2000 亿元的下游产业以及 2900 亿元的其他产业投资。按照这个拉动

10、比例,未来十年约 4 万亿元的水利建设总投资将撬动 14.8 万亿元的巨大蛋糕。国信证券分析师邱波也认为,预计今后几年的水利投资规模将“ 激增”,且持续时间长,水利水电的行业景气周期即将来临,并将贯穿“ 十二五”,甚至“ 十三五”,长期前景灿烂。实际上, “新水利”即将成就的宏伟蓝图不是中国的首创。20 世纪 30 年代,美国就把水利设施为主的公共工程建设作为主要的经济刺激手段,不仅使西部农业获得了飞速发展,也使水资源短缺问题得以解决,为许多城市发展高技术产业创造了必要的条件。“美国联 邦政府在水利 为主的农业投资领域取得了约百倍的回报!” 吴璇说,这意味着,2011 年发轫的中国“新水利”建

11、设,无论是战略意义,还是价值创造等方面,都将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市场评论短期抛压减轻 通胀决定节后走势中国证券报大盘节前出现了反弹走势,即使“新国八条”房地产调控政策,也没有能够阻挡大盘的反弹势头,股指连续三天收阳,初步呈 现企稳特征。在市 场普遍信心不足的背景下,A 股虎年即将 结束,兔年能否迎来开门大吉仍需要取决于通胀走势。我们认为,物价能否保持平稳, 调控政策是否继续加码,将成 为影响 A 股节后走势的关键因素。房价平稳将利好股市“新国八条 ”整体并未超出 预期,如果房价下跌将利好 A 股。 1 月 26 日有关方面研究部署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确定了八条政策措施。 “新国八

12、条”对此前两轮调控中已有的措施进行了大幅度的强化:二套房首付比例由不低于 5成提升为不低于 6 成,限购范围进一步扩大到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以上措施基本符合预期,体现出更加严厉的方面主要为“ 明确要求 2011 年各城市人民政府要合理确定本地区年度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并于一季度向社会公布”。如果将 问责制引入,势必迫使地方政府下大力气调控房价。虽然房价能否回落以及回落幅度很难预测,但至少房价过快上涨的趋势很可能因此得到遏制。对于 A 股市场而言,房价平 稳对股市会构成利好:一方面,房价平稳意味着调控政策有望减弱,加息的预期会降低;另一方面,房价平稳可能会推动居民将储蓄资金转向股市

13、,增加股市资金供给。 通胀仍是关注重点通胀压力居高不下,A 股市场仍然难有较大起色。去年 12 月份 CPI 增速出现小幅回落,但这并没能缓解市场忧虑。在国 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国内 农产品价格不断走高,以及季节因素、基数效 应等几方面合力作用下,今年 1 月份CPI 仍有可能 创出本轮通 胀新高,因此市场普遍预测春节前后仍会有一次加息。不过笔者认为,上述因素已经大部分被市场消化,只要不出现新的涨价因素,即使 1 月份 CPI 突破 5.1%,也不会对市场造成较大冲击。目前市场关心的主要是欧美经济复苏可能会导致大宗商品需求上升,同时美国二次量化宽松政策维持不变,也将推高大宗原材料价格。因此

14、,一季度除了关心国内天气变化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外,还要关注欧美经济对国际大宗原材料价格的影响。与此相对应,通胀压力如果居高不下,国内货币紧缩政策仍然不会轻易放松,并对 A 股市场反弹形成最大制约。节前或缩量横盘风格转换一波三折, “高铁效应”能否激发市场人气仍有待观察。近期市场风云变幻,普遍被寄予厚望的大盘蓝筹股行情在新一轮房地产调控政策下迅速夭折,银行、地产板块重新走软,题材股有所抬头。以晋亿实业为龙头的高铁股继续高举高打,成为市场的明星股,强势效应已经开始蔓延,形成了所谓的“海陆空”强势板块,船舶、飞机制造等高端装备业相关子行业也都纷纷启动,在一定程度上聚集了市场人气,部分消除了市场的悲观

15、情绪。随着中央一号文件出台锁定水利,加上北方出现严重干旱,水利板块大有后来者居上的味道。 展望市场短期走势,由于节前仅剩两个交易日,市场缩量横盘可能性最大。指数节前不太可能重新下探回补 2656 点缺口,但是向上突破 2800 点强阻力区也不太可能。长假期间,外围市场乃至国际地缘政治等很多因素都会对 A 股节后走势形成重要影响。美股处于三年来高位,埃及局势进一步恶化可能对全球商品市场、股市造成冲击;同时北方旱情发展也会对未来通胀走势影响巨大。由此可见,投资者仍需保持适度谨慎,投资组合应尽量选取抗周期、业绩相对确定的品种,如大消费以及钢铁、水泥、建材等上游低估值品种。外围市场波动或放大 A 股调

16、整压力中国证券报上周 A 股市场在震荡中出现了重心企稳回升的 趋势,尤其是上周末,沪深两市还扛住了房地产的持续调控政策对地产股的股价压力,这似乎意味着大盘短线有进一步回升的能量,故市场对虎年最后两个交易日的走势持有乐观的看法,那么,如何看待这一观点呢?惯性思维赋予大盘企稳能量对于上周末 A 股市场企稳的走势,业内人士认为这主要与部分资金关于靴子落地后的利空出尽是利多的惯性思维的影响。因为上周末的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新国八条以及重庆、上海试行房产税的信息意味着市场预期的房地产调控政策相继出台,从而意味着近期一直压在地产股身上的压力迅速消除,故有资金对地产股一度予以拉升,如此就使得市场的调整能量迅速削弱,A 股市场随之企稳。与此同时,多头还启动了两个清晰的主线,一是高铁、水利建 设等产业前景乐观的投资主线,二是年报高含权的主线。 这两大主线不仅放大了地产股回稳的做多能量,而且还堵住了前期 A 股市场调整的压力源头,尤其是年报高含权主线所对应的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