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英语试卷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563839 上传时间:2018-02-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七年级英语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苏教版七年级英语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苏教版七年级英语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苏教版七年级英语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苏教版七年级英语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七年级英语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七年级英语试卷(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062007 学年度第一学期邗江区西片四校期中联考七年级语文试题总分 150 分 时间 150 分钟出卷人:朱元祥 审核人:赵 刚一、 基础知识及其运用(40 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分别是(4 分)(1)A.诠释(qn) B.肇祸(zho) C 雕镂 (lu ) D 归省(xng ) ( )(2)A 裨益(b) B 浩淼 (mio) C 蓦然(m ) D 旺相(xing) ( )(3)A 广袤(mo) B 自诩 (x) C 猝然 (c ) D 蓑衣(su) ( )(4)A 跌宕(dng) B 真谛 (d) C 霎眼 (ch) D 撷取(xi) ( )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

2、,请找出来并订正(4 分)微言耸听 小心冀冀 无拘无束 水流湍急搜索枯肠 山重水复 神彩飞扬 人海莽莽错别字订正3、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面对 的众人,他镇定自若,下达着一个又一个命令,指挥人们逃生。、一年之中,风光流转,阴晴雨晦,丽日蓝天,风云变幻,真是 。、由小米、红豆、枣子等熬成的八宝粥,占全了色香味,盛在碗里令人 。A、惊恐万状 琳琅满目 赏心悦目 B、惊慌失措 美不胜收 赏心悦目学校 班级 学号 姓名 密封线内请勿答题2C、惊恐万状 美不胜收 心旷神怡 D、惊慌失措 琳琅满目 心旷神怡4、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3 分)A、 我们曾经

3、学过朱自清先生的一篇文章,题目是“春” 。B、 我果然看清楚了那个天上的巨人。看,那个巨人还在跑呢!C、 你能告诉我这道题目该怎样解答吗?D、 这个小姑娘,十二、三岁光景,真可爱。5、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3 分)A、 为你打开一扇门以拟人手法和文学对话的方式描绘文学的魅力,给人以亲切感,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B、 “诺曼底”号遇难记的作者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 、 悲惨世界等。C、明代作家沈复写的幼时记趣围绕“记趣”这一中心,选取典型事例进行记叙,确实充满了童趣。D、 繁星一文写作上的显著特点是由实到虚,虚实结合。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没

4、有错误的一项是( ) (3 分)A、 学生有不会的问题,就应当向老师提出来,要做到不耻下问。B、 小明在数学课上答错了一个问题,弄得面红耳赤,声名狼藉。C、 中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我们首当其冲的任务是努力学好各门功课。D、 他这个人好像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我们都潜移默化地受了他的影响,爱好上了文学。7、填空(10 分)1、 四面湖山归眼底, 。2、 青山有幸埋忠骨, 。3、 起舞弄清影, 。4、 但愿人长久, 。35、 门前流水尚能西, 。6、 折戟沉沙铁未销, 。7、 壁立千仞, 。8、 物华天宝, 。9、 山重水复疑无路, 。10、 春蚕到死丝方尽,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

5、的一项是( ) (3 分)A、 是否有坚强的意志,是一个合格党员的关键参考要素。B、 通过这次测验,使我们明白了学习要精益求精的道理。C、 我们全校的学生将来都希望考上理想的大学。D、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这句话,写诗的适用,为文的也适用。9、仿照下列句式,续写两个句子,使之与前文组成意义相关的句子。 (4 分)选择了高山,你也就选择了坎坷。选择了宁静,你也就选择了孤独。选择了 ,你也就选择了 。选择了 ,你也就选择了 。10、向阳中学举行“纪念红军长征七十周年”诗歌朗诵活动,该校七(1)班的李明同学普通话标准、口头表达能力强,但他性格内向,不好意思当众朗诵。假如你是他的同学,请

6、你用简洁的语言劝说他参加这次活动。 (3 分)。4二、 阅读分析(50 分)(一) 、诗歌鉴赏(4 分)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11、作者是如何表达别离之情、思聚之念的?(2 分)12、这首诗用字精练,请分析“落”字的妙处。 (2 分)(二) 、文言文阅读(10 分)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3、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 (4 分)先自度其足( ) ( )吾忘持度( ) ( )14、翻译下列句子。 (3

7、 分)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5。15、 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3 分)。(二) 现代文阅读(36 分)社戏 (节选) (10 分)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

8、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地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16、第段末加点的“也许”意思是 , 第段中与它相照应的词是 。 (2 分)17、第段划线句子中把“跑去了”与“慢”放在一起,用的是手法,其作用是 (2 分)18、给上述几段文字拟一个题目,要有时间、地点、事件的表述。 (2 分)619、请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回答我的心情为什么“沉静”而又“自失”?。 (4 分)挤油(14 分)我上小学的时候,日子过得很苦。学校是一座小土庙,破破烂烂的,冬天里四面进风,学生们就常常冻了手脚。寒冷的早晨我们读着书,窗外亮亮的阳光一照,我们就急切

9、地盼着下课了。铃声一响,学生们蜂拥而出,跑进干冷的阳光里,站在教室前,跺跺脚,脚暖了,就沿墙根一字排开,中间站个大个,两边人数相等,一齐往中间挤,咬呀,弓腿,喊号子,挤掉了帽子的顾不及捡的,绷断了线做的腰带,也只能硬撑着,一来二去,身体就暖和起来,甚至冒出汗来。这种游戏,我们叫“挤油” ,天天要做的。那时做老师的并不反对我们这一活动。记得教我们数学的老师,年龄不大,个头不小,冬天戴一顶油乎乎的破军帽,帽沿皱皱巴巴。他教我们小数时,把 024 读成零点二十四,是过了一天又让我们读做 024 的。他常常靠墙根一站,两手向自己一挥, “来” ,学生们便一拥而上,好像总是挤不动他,上课铃一响,他猛地抽

10、身而去,学生们便倒成一片。语文老师是上了年纪,姓余,面黑,不苟言笑,据说私塾底子厚实。他当然不挤油了,总是提前走进教室,写一些成语要我们抄背,诸如“爱屋及乌” 、“入木三分”之类。开课前总先提问题,我们最怕的就是头十分钟,回答不出来,他就会拿眼睛瞪着你,半天说一句:“挤油的劲呢?站着!”那时学生穿的小棉袄都是自家纺的棉布,粗糙,易坏,在凹凸不平的黄土墙上磨不多久,就会露出黑黄的棉絮,回家总少不了挨骂:“又在墙上磨痒痒了。 ”呵斥好像并没有减少挤油的次数,孩子快乐起来的时候,什么都敢忘记。7这是我童年时代最有趣的游戏。20、 “挤油”是一种什么游戏?请摘录文中相关的句子。 (3 分)21、第(1

11、)段中环境描写是为了突出 ;第(2)段中划横线的句子表现了老师 。 (2 分)22、文中运用了 、 、 、 描写。 (4 分)23、文中划“ ”处细节表现了 。 (2 分)24、请概括文中主旨。 (3 分)走进春天(12 分)脱去厚重的棉衣,换上轻便的旅游鞋,踏出小屋,越过心的驿站,信步走进春天。无须冰镐的敲击,积雪和寒冷已被温暖的春风拾去了。暖暖的阳光下,鲜活的生命正一瓣一瓣张开。林间的一群小鸟,把封闭了一冬的心愿播进了苏醒过来的河塘。草地的裙裾染绿了,含苞的花蕾吐蕊了,紧敛的翅羽抖开了,涩涩的歌喉圆润了。8春天的讯息跳动着,所有的眼睛都贮满了渴望。天空是洁净的,当呼啸的鸽群滑过之后,瞬间凝

12、固了蔚蓝。鸟语是稠密的,那是一串一串的喜悦弥漫于自然的声音。风是细细碎碎的,娓娓道来的故事也是细细碎碎的。春天,溪水洗亮的春天,生命之根贮满力量。在春天里拔节的不只是小草,也有我们的梦想;在春天里成长的不只是禾苗,也包括我们的感悟。最初映入春天眼帘的不是踏春郊游的人群,而是更多重重叠叠忙碌劳作的身影。翻晒贫困和荒凉,堆积智慧和梦想,只是一种充满歌声的期待。播种汗水浸润的信念,收获果实累累的希望。春天注定属于每个人。等待意味着挥霍,投入才是最好的创造。走进春天吧,手捧坦诚而忠厚的泥土,以山野为背景,肩负太阳,你劳作的身影是蓝天下最生动最美丽的一幅剪影。春天坦然宽厚的笑容会解释所有的老茧和血泡,解

13、释所有的期待和向往,解释所有的历程和辉煌。25、阅读选文第段,体味一下作者走进春天是一种什么的心情?(2 分)26、文章段景物描写细致而生动,表现了春天什么样的特征?(2 分)27、文章第段说:“在春天里成长的不只是禾苗,也包括我们的感悟。 ”通读全文,说说作者走进春天,得到怎样的感悟。 (用自己的话概括) (4 分)9。28、本文语言优美而富有哲理,请找出一句并加以赏析。 (4 分)。注意:作文在下一页,请不要遗漏。三、作文(60 分)29、田野里沉甸甸的果实,是农人的收获;画展上备受称赞的作品,是艺术家的收获;学生的长大、 成才,是教师的收获请你以“收获”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 600 字。题目: 10116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