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中气血的概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学中气血的概念(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中医学中气血的概念摘自从树木到森林-经络实质研究述一书 作者唐甦“气血”的含义在中医学中,“气血”的概念是基础理论之一。尤其是“气”的概念,在黄帝内经中相关“气”的名称有 300 多种,但“气”的实质含义无非是 4 个方面。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条件和状态下,“气”的实质含义有非常准确的诠释,不能混淆,否则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不同状态条件下,“气”的实质要理解为能量,或水谷经脾胃化成的精细颗粒(水谷之精华),或精微颗粒蒸腾汽化成的水“气”,或大自然中存在的呼吸之“气”。以下逐一加以分析:一、能量之“气”能量之“气”主要反映的是脏腑机体的生理机能状态,与生理机能状态相关联的父母之“精气(元气)”
2、分不开,又可称为“脏腑之气”。“宗气”为胸中积聚之“气”,又为人体后天的根本之“气”,是由肺部吸入的自然之“气”,与水谷之精华结合而成,反应肺部的生理机能,同样具有能量之“气”的含义。2为什么要将能量之“气”解释为“元气”、“宗气”、“脏腑之气”呢?这里有个新概念的分类问题,“气”是非常难以理解的中医学概念,必须与现代科学理论相结合,给人以便于理解的诠释。“气”的部分含义,就是现代生物物理学中的物理因子,就是能量的概念,这已逐渐为人们所接受。有了能量概念的加入,我们才能将以前单纯用“气”来描述,让现代人云山雾罩,转变成通过实际测量而能够对机体脏腑的机能状态定性定量的分析。从现代生物物理学理论角
3、度分析,“气”就是动能的代名词。我们要诠释中医学中“气”的理论,首先要有“气”是运动的理念,任何“气”的名词、“气”的含义的描述,都与其运动状态分不开。从对中医“气”的实质来分析,“气”是物质的,“气”是运动的。运动是一切物质的属性,运动是物质的一种表现形式,没有物质基础的运动或功能表现是不存在的。同样,没有功能运动的生命物质也是不存在的。既无物质,又无功能的生命过程更是不存在。“气”是物质基础上产生的物质运动的认识,比较符合客观实际。“气”是运动的物质,则:“气” = 运动 物质物理学的基本概念:E=1/2V 2mE 是能量,是对物质动能的描述。V 2是速度的平方,M=质量。3从上述动能公式
4、可以看出,“气”是能量的代名词,这是经络实质中一个长期被人忽略而又非常重要的概念。“气”是对物质动能的描述,“气”是能量,而物质能量在一定条件下是互相转换的。如动能可变为势能,势能可变为机械能,在人体内机械能又可变为生物能等等。物质的物理能量形态在一定状态下可相互转化而变成“声、光、电、磁、热、电磁波、振动”等其它物理量(此部分探讨详见相关章节)。这些物理量有大小的量值变化,不同场能是物质在不同条件下某个方面的体现:按照现代物理学“挠场”的概念,如果把一个带电的、有质量和自旋的物体,看成是对物理的真空挠动,则物体的带电量对应产生电磁场,该物体的质量则对应产生引力场,而该物体的自旋则对应产生挠场
5、。因此不同的场可以看成是该物体在物理真空不同条件的某个方面。说得通俗点,任何物质都是由原子组成的,电子围绕原子核旋转这是基本常识。因此任何物质都同时具有电磁场、引力场和挠场。“气”是物质能量的代名词,因此在不同条件、不同状态下,“气”以“声、光、电、磁、热、电磁波、振动”等不同物理量的形态出现,也应该得到人们的理解。现代人很难理解一些“气”的名词,如“脏气”(又分为“心气”、“肝气”、“脾气”、“肺气”、“肾气”)、“腑气”(又分为“胃气”、“胆气”、“大肠气”、“小肠气”、“三焦气”、4“膀胱气”)等,这些“气”分别代表着这些脏腑的生理机能,生理机能是可以量化的。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市场很流行
6、的各种经络检测仪),通过测量各脏腑生物电、生物磁的变化,而得出强盛、衰弱以及十二经络的亢衰状态等各种指标,从而掌握这些脏腑经络的生理状态。这种量化的描述就比阴虚阳亢等定性的解释更易为人们理解。从以上各篇论述,我们知道体液在经络通道内流动,调节着人体五脏六腑的新陈代谢。这个调节过程是个非常复杂的生理过程,然而人们还是没有脱离西医学的研究习惯(即化学和解剖学的实验习惯),过多地将研究的注意力放在化学因子对人体生理代谢过程的调控,而物理因子(“声、光、电、磁、热、电磁波、振动”等)对人体生理活动的调控常常被人们忽视,但这却是经络实质的重要部分。缺少这部分,经络实质就理不清,也使很多学者有关经络研究的
7、假说理论在解释经络的调节功能时比较牵强。因此我们对经络功能的认识,要从整体上有一个能被人们接受的解释,要从化学因子、物理因子、神经系统、血循环系统、淋巴系统以及内分泌系统等各个因素说明经络对人体是如何调节的,这些环节对经络实质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孟竞璧,张维波,祝总骧用同位素迁移实验证实人体体液的流动速度约为 1mm/s,体液含有各种复杂的化学因子成分,这些成分随5体液在全身流动的过程中对人体各部分所起的调节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现代经络研究中循经感传是重要的内容,针灸学中非常重视针刺时出现的各种感觉传导现象,即所谓“气行”。“气行”的情况因各人的类型不同而有不同。灵枢行针分析这种情况,“或神动而
8、气先针行(过敏);或气与针相逢(正常);或针已出,气独行;或数刺乃知(迟钝)”。行针要求“气至”,灵枢九针十二原:“刺之要,气至而有效”,说明掌握“气至”现象是取得针灸疗效的关键。在此,“气至”有两个含义,首先是“气”,然后才是“至”。这显然是说外加物理因子(针刺)后,体内出现了物理因子“气”,而这种“气”必须是“至”的(感觉到)才有疗效。这就是物理因子调理脏腑的一个明证。“气至”是循经感传的过程,感传速度(见经络敏感人)约25cm/s,是体液运动速度的数十倍。显然在此起调理功能的是物理因子“生物电”,而不是化学因子(体液中的各种化学成分)。由于“气至”,人体内的神经调节系统、内分泌系统发生作
9、用,最终起到治病及调理的效果。当然在没有外加物理因子(针刺)时,体内经络调理各个脏腑的机能,就存在化学因子和物理因子同时起作用的机理。有关物理因子的调节机理将在相关章节详细论述。二、 水谷精华之“气”6水谷精华之“气”又称营卫之“气”,在中医学中论述很多,分类名称也很多,但归于一条,就是水谷经脾胃运化吸收后,形成的精华细微之物运行到肺部,再与肺部吸收的自然之清气结合,运行于脉中,即为“营气”,行于脉外,即为“卫气”。“营气”是行于脉中,具有营养作用之“气”,故称为“营气”又为“荣气”。通过十二经脉与任督二脉而循行于全身,贯五脏络六腑,偏于内脏。“营气”注于脉中(即组织液中),通过静脉及淋巴系统
10、回流成为血液的主要组成成分,故有“营血”的功能。“营气”在脉中运行全身对全身各组织器官,尤其是内脏,发挥其营养作用。素问痹论曰:“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灵枢营气曰:“营气之道,内谷为宝。谷入于胃,乃传于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已,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卫气”是行于脉外,具有护卫作用之“气”。因其具有护卫的特点,故称为“卫气”。“卫气”与行于脉内的“营气”相对而言,“营气”属阴走脉内,“卫气”属阳走脉外,故又有“营阴”“卫阳”之称。“卫气”与“营气”相随,布散于皮肤之中,分肉之间,偏于体表。“卫气”具有
11、温养、调节、防御的作用,对人体体温维持恒定、体表肌肤腠理,起着温养的作用,并司皮肤、汗孔的开合,防御外邪的侵入。灵枢本脏曰:“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7皮肤,肥腠理,可开合者也。”读医随笔气血精神论曰:“卫气者,热气也。肌肉之所以能温,水谷之所以能化者,卫气之功用也。”医旨绪余宗气营气卫气曰:“卫气者,所言护卫周身,温分肉,肥腠理,不使外邪侵犯也。”中医学中的“宗气”、“营气”、“卫气”的生成条件是相同的,即由肺吸入自然之清气和脾胃吸收传输而来的水谷之气相结合而成。从生成条件,三气是一样的,也就是说虽然各种气的称谓不一样,实际上都是机体新陈代谢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这些物质化成营养单元和氧气,随着血
12、循环系统、淋巴系统、经络系统的运输到达人体的各个部位,参与人体的新陈代谢和各种活动。因“气”所在的部位不同,故有不同的称谓,这也是中国文化及中医学的特点。三、蒸腾汽化之“气”蒸腾汽化之“气”即组织液(细胞间液)中的微小颗粒,直径约几十个 nm。无论是结合水(与细胞间质中的固体成分结合成凝胶态的物质),还是自由水(在组织间隙中的微小通道里流动的),它们的体积都非常小,以致接近水蒸汽的存在形式,故称为“气”并若“雾露之溉”。张介宾在解释灵枢相关内容中,对“营卫之气”,液、血、汗进行了精辟的分析:“营卫之气,虽分清浊,然皆水谷之精华,故曰营卫者精气也,然血化于液,液化于气,是血之与气,本8为同类,而
13、血之与汗,亦非两种。但血主营,为阴为里,汗属卫,为阳为表,一表一里,无可并攻,故夺血者无取其汗,夺汗者无取其血(类经卷 6)”。这段话描述了气液血的相互转化:“气”无论是“营气”还是“卫气”都是以气样微小颗粒形式存在的组织液,当这些微小颗粒聚集成较大水团时则变成“液”,如淋巴液或关节液,当这些液回到血管内,又变成血。“卫气”出于上焦,其组织液的颗粒最小,被称为雾,即“上焦如雾”。“营气”的组织液颗粒较大,被称为露,两者合成为“若雾露之溉”的“气”。内经以及后世的注释者们还将人体中的“气”比喻成自然界中的“天气”和“地气”。由于“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故“天气”和“地气”实际上指自然界中的水
14、蒸汽和水,它与人体内的体液形成有类似的地方,则进一步说明了人体的“气”准确地解释应为水“气”。灵枢五癃津液别曰:“水谷入于口,输于肠胃,其液别为五。天寒衣薄则为溺与气。天热衣厚则为汗;悲哀之气并则为泣;中热胃缓则为唾,邪气内逆,则气为之闭塞而不行,不行则为水胀”。张介宾说:“腠理闭密则气不外泄,故气化为水,水必就下,故留于膀胱,然水即气也,水聚则气生,气化则水注,故为溺与气(类经卷 16)”。正常情况下,水气也不单纯是指水,水还包括很多营养物质,即组织液中所含的蛋白质、有机物和无机盐,而非纯粹的“水蒸汽”。9从以上论述中我们看到,古人提到“上焦如雾,中焦如露,合而若雾露之溉”,看似强调的是上焦
15、或中焦的位置,其实也精辟地强调了温度对人体“气”的影响,如:天寒衣薄则为溺与气,天热衣厚则为汗,讲叙的都是蒸腾汽化之“气”,即在不同部位、不同状态、不同条件下的同一种东西“组织液”。四、气功之“气”大自然中的呼吸之“气”气功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组成部分。黄帝内经曰:“上古有真人者,提挚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上古”应理解于四千年以前,几千年来,气功在民间流传并没有统一的名称,源于医、儒、道、佛、武之差异,就有不同的称谓,例如引导、吐纳、行气、服气、坐忘、守神、炼丹、坐禅等。气功与中药、针灸、推拿等一样,是祖国传统医学的组成部分。内经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主明则下
16、安,以此养生则寿,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以此养生则殃。”这段话说明,心理健康,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才能协调,按这个规律养生才能长寿;心理不健康,则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就紊乱,照此则必生病变。内经又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段话是说,当一个人的意识进入到一种非常宁静、非常协调的虚无状态时,全身各个系统的生理功能就能够协调,长期坚持这种排除杂念,放松心理紧张的锻炼就会增强体质,起到防治疾病的作用。10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有一段记载:“闭目存思,想见空中太和元气,如紫云如盖,五色分明,下入毛际,渐渐入顶,如雨如晴。云入山,透皮入肉,至骨至脑,渐渐下入腹中,四肢五脏皆受其润,如水渗入地,若彻,则觉腹中有声,汩汩然,意专思存,不得外缘,斯须即觉元气达于气海,须臾则自达于涌泉”。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这段描述实际上是一个围绕自我暗示核心,聚精会神地自我想象,自我注意,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