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语文试卷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560721 上传时间:2018-02-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语文试卷(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期中语文试卷一、书写题(共 5 分,其中卷面分 3 分)1、用你最漂亮的字体抄写下面的句子。学识的渊博需要积累,心灵的敏锐却需要回忆。二、基础知识及应用(20 分)2、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 分)蓦然( ) hu( )暗 羁绊( )chn( )视 齁( ) cn( )然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2 分) ( )A为了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李老师工作非常勤奋,常常废寝忘食。B只有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才能取得优良的成绩。C我们必须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去实现全民族梦寐以求的伟大理想。D他操作计算机非常熟练,已经达到无所不为的程度。4、下面两个句子各有一处语病

2、,请找出并修改(4 分)命运之神给他的第一个惊喜首先是找到了一份称心的工作。 1-为迎接世界读书日,学校开展了“我要读书”,同学们都积极参加 2-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6 分)(1) _,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2)逢入京使中诗人远涉边塞、东望长安,表达思乡怀亲之情的句子:, 。(3)夜发清溪向三峡, 。(峨眉山月歌)(4) 荷笠带斜阳, 。(送灵澈上人)(5) ,野渡无人舟自横。(滁州西涧)6、仿写划线句子(2 分)我快乐,是因为我喜欢幻想,所有的石头都开满花朵,_ _ _。幻想如此丰富,我有什么理由感到沉重和悲哀呢?7、根据“戏曲大舞台”综合性活动,完成下列问题:(3 分)_ 是

3、中国戏曲之母;_称为东方“歌剧”,也是中国的国粹; _具有芬芳泥土的气息。三、现代文阅读(两大题共 24 分)(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813 题。(13 分)甲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 发散出来的清香, 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 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 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乙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

4、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 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 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彩起来。8、给下列词语注音。(2 分)踊跃( ) 蹿( ) 1 29、解释下列词语。(2 分)依稀: 夜渔: 1 210、怎样理解甲段中“朦胧”和“踊跃”这两个词语?(2 分)。11、“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般尾跑去了。”这句话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 分)。12、甲、乙两段都写了船速之快,哪一处是正面描写,哪一处是侧面描写?找出有关语句并把它抄写下来。(2 分)

5、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13、从课文中,你可以看出作者对故乡有怎样的感情?(2 分)。(二)、阅读天使的心,回答第 1418 小题的问题(11 分)我在灯下批阅学生作文,一个 10 岁小女孩的独特心意吸引了我,那歪斜的小字认真而又稚气地躺在纸页上。在这篇题为 “假如我有七十二 变”的作文中,孩子写道:“ 假如我有七十二变,我首先变成一只壁虎,趴在墙角里悄悄吃掉很多蚊子,而没有人知道我在那里,也没有人知道我在墙角的那颗喜悦的心。”多么美妙的想法 !我无法告 诉你读到这里时我的心情。成人世界里的喜怒哀乐往往是和名利连在一起的,而眼前这个小女孩,她的喜悦和悲伤却是以这样不同的方式进行着。接着她又

6、心安理得地变成一只吐丝的蚕,吐出云朵一样的丝,丝又变成妈妈身上华美的旗袍。之后她又变成信鸽,体会飞翔的快乐, 给闭塞的地区送去文明的信息。她变成玫瑰色的阳光;变成一片青草她的变化没有一样是用金钱能买到的。用金钱买不到而对我们生活又至关重要的东西,全在她的变化之中了。她的爱无所不及,因而无论她变成动物还是植物,她都自得其 乐。在灯下,我读懂了一个小女孩天使般的心。14、第三段中加点的“美妙的想法”具体指代的是 ;“这样不同的方式”指代的是 。(2 分)15、第一段中加画线的“躺”字用的好不好,为什么?(2 分)16、文末说“我读懂了一个小女孩天使般的心”,那么请你说出小女孩天使般的心灵是怎样的?

7、写在横线上(3 分)。17、假如你有七十二变,你将首先变成什么?请说明理由(不能和选文重复)。(2 分)。18、读了文章之后你有什么启示?请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两条。(2 分) 。四、文言文阅读(两大题共 21 分)(一)口技选段(13 分)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倒,妇梦中咳嗽。(1)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忽一人大呼“ 火起” ,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2)中间 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 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 ,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

8、口有百舌,不能 名 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 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 走。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 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 抚尺而已。19、解释文中黑体字字词的意思。(4 分)虽:_ 名: _ 股: 走:_20、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 分)A.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B.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C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D不能名其一处也21、翻译文中画线句。(4 分)(1)_(2)_22、“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这句话突出了什么?在文中有何作用?(3 分)(二)两小儿辩日(8 分)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

9、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23、请结合语境解释词语。(4 分)(1)孔子问其故(故: ) (2)日始出时去人近(去: )(3)及其日中如探汤(汤: ) (4)孔子不能决也(决: )24、请把下面这句话翻译为现代汉语。(2 分)原文:孰为汝多知乎?译文: 25、阅读一篇文章,是可以从多种角度得到启示而有所感悟的。请说说你从“两小儿辩日”的故事中得到了什么感悟?(任选一个角度)(2 分)五、作文(

10、30 分)26、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常常会面对父母、老师、朋友的关爱而感到幸福;面对失败挫折而感到无助;或是一个人独处而感到孤独只要你细细品尝生活就能感受到其中的各种味道。请以“感受 (幸福、孤独、成功)”为题写一篇 600 字左右的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参考答案:一、1、略二、2、m 晦 j 嗔 hu 粲 3、D 4、修改病句:(1)删去“首先”或把“首先”放在“是”后。(2)在“我爱读书”后加“的活动”。5、略6、所有的荒芜处都长满了植物7、昆曲 京剧 黄梅戏三、现代文阅读(一)8、 踊跃( yn yu ) 蹿( cun ) 1 29、 依稀:隐隐约约 夜渔:夜间捕鱼 1 210、朦胧

11、形容词作动词用,“变得朦胧”的意思,踊跃,化静为动,写船行速度之快,突出了“我”急于看社戏的心情。11、比喻、拟人,化静为动,突出了“我”急于看社戏的心情。12、正面描写: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侧面描写: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彩起来。13、喜爱、留恋(二)14、将自己变成壁虎躺在墙角为人们默默地吃掉蚊子;她的喜怒哀乐并不和名利连在一起。15、“躺”字生动地刻画了小女孩幼稚纯真的形象,用得好。答成不好能言之成理也可(只答“用得好或不好”不得分)16、略,紧扣“爱心”和“奉献”即可。17、略 18、略四、文言文阅读(一)19、( 1)即使(2)说出(3)大腿

12、(4)跑20、D 21、(1)客人们的心情稍微放松了一些,人也渐渐坐端正了。(2)中间夹杂着噼里啪啦的房屋倒塌声。22、突出道具简单。衬托口技表演者技艺高超、精妙。(二)23、(1)原因 (2)距离 (3)热水 (4)判断 24、谁说你见多识广呢?(问号漏写扣 05 分。) 25、本题可从多角度回答,应允许学生畅所欲言,只要能紧扣文本,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参考示例 1】 “学海无涯苦作舟”。 【参考示例 2】孔子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种“实事求是”的学者风范,是天下莘莘学子的学习榜样。 【参考示例 3】两小儿“辩斗”半天,却都不能说服对方,这是因为两小儿都只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而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标准不同,得出的结论自然也就不同了。如果两小儿能互换角度看问题,那就容易形成共识了。四、26(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