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学论述题

上传人:cjc****537 文档编号:34560193 上传时间:2018-02-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教育学论述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学前教育学论述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学前教育学论述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学前教育学论述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学前教育学论述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教育学论述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教育学论述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述题答案1.1教育的基本要素有哪些?它们各自发挥着怎样的作用?答:教育的最基本的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物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属于人的因素,教育内容和教育物资属教育的措施,为物质条件方面的因素。它们的作用是:(1)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任务是研究教育目的、内容、方法、过程和组织形式,在教育过程中处于领导、控制以及执教的地位,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教育者的主导地位是有条件的,必须在受教育者接受了教育者的要求,并为之付出努力之后,教育者的主导地位方可变为现实。这就是说当教育者的教育要求不适应受教育者或全然不被受教育者采纳时,教育活动便无法进行,教育者的主导地位也就自然不存在了。因此教

2、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与受教育者的接受和参与相关,而不能建立在纯主观所为。(2)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是学习的主体,受教育者要将外在的教育内容,教育者的要求转化为自己的智慧、才能、思想和行为的过程,因而受教育者应积极地参与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在这一转化过程中的主体能动性;反之,受教育者没有积极参与教育活动,主动性没有获得充分发挥,便不会获得好的学习效果。(3)任何的教育活动都离不开教育内容,教育内容是指在教育活动中所传递的信息,没有教育内容也无从产生教育活动。教育活动多样化,取决于教育内容的丰富性。从范围看,教育内容涉猎人类创造的古今中外各领域的知识、经验和技能、技巧;从水平程度看有启蒙的、基

3、础的、专业化的、高等级的;从表现形态看有物质的、符号的、精神的、行为的等等。(4)从教育的发展进程看,由教育者选创的物质资源更多地进入了教育过程,它的丰富性、先进性、优质性直接影响教育的质量。教育的物质资源有场所、设备、教具、器材等,是现代教育必须具有的教育手段。以上教育的基本要素是进行任何教育活动都必不可少的,这些要素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又是相互影响地发挥各自的功能。在教育基本要素都具备的情况下,教育者的主导性要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控制着教育目的和采用的方法、手段,教育者创设环境、选择教具与器材,调控受教育者的活动,教育者的观念和教育行为方式,影响着其他各基本要素功能的

4、充分发挥。1.2作为现代社会中的一员,你认为现代教育具有哪些特征?答:现代教育的主要特征有以下表现:(1)教育的发展急剧增长。当今世界教育发展处于革命性的变革期,其增长的模式有以下特征:规模庞大:不仅接受正规中小学教育的人数增多,接受成人教育的人数更为庞大。增长速度快:小学、中学、大学的人数增长有着超常的发展。不均衡性:发达国家教育的增长快于发展中国家教育的增长;许多国家中、高等教育的增长又快于初等教育的增长。波动性:由于人口在不同年代有剧增和减少,造成各级教育的规模相应出现剧增和空余。(2)教育体制和结构的显著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的学校教育系统由双轨制(一类学校教育系统收费高

5、,设施精良,培育各种高级人才;另一类学校教育系统质差费低,培养有一定文化和掌握生产技术的劳动者)向单轨制急剧转变 l,建立起统一的具有多职能的纵横沟通的学校系统。初等、中等、高等教育结构均有变化。如中等教育结构的变化表现为设立小学向中学过渡做准备的中间学校;初中阶段开始实行定向教育,升学和就业指导;中等教育最后阶段实行分科教学,成为高等教育的预备阶段。又如高等教育结构多样化,高等职业大学大量涌现,美国有初级学院、日本有短期大学、英国有科技学院,还出现除正规全日制教育形式外的非正规高等教育。在中国当代也出现了职业教育、远程教育、成人教育等多种教育类型。(3)教育的内涵扩大。教育覆盖了正规学校教育

6、、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正规学校教育是在学龄期完成的上学年限,获得教育证书;非正规教育是在任何正规教育体制以外所进行的成人或儿童所选择的学习形式,是有组织、有系统的学习活动;非正式教育是个人在日常经验和社会生活环境中获得的学习,是无组织、无系统的终生过程。(4)教育作用愈加重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西方教育的责任由被认为是私人的事变化为举办教育的责任主要落在国家和公共团体上,如教育经费、教育改革创新,政府的作用明显增强了,国家有责任提供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政府对教育的组织与调控日益加强,国家主要通过教育立法和拨款管理教育。(5)教育的不平等依然存在。20 世纪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是教育民主化

7、,教育在平等化上迈进了一大步,但不平等的现象依然存在。区域上的不平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存在着差别,成人文盲大部分集中在发展中国家;还表现在性别上的不平等,这种现象在许多国家都长期普遍存在,它与一定社会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有关。1.3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是什么?答:现代教育将沿着以下趋势发展:(1)全民教育是教育发展的方向。全民教育是保证每个国民都有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并且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它以普及义务教育实行之。全民教育可使每个人获得自由和发展的能力,是社会摆脱贫困、实行繁荣的必要选择,同时又是促进社会文明道德、控制人口、提高人口质量和改善环境状况的先决条件。(2)终身教育。

8、终身教育是指人在一生中都应当和都需要受到各种教育,接受教育应是从生到死永不休止的,它在时间上贯穿人的整个一生,在空间上贯通了学校、社会和家庭的界限,打破了教育为学校系统所垄断,改变了前半生受教育,后半生工作的人生模式。终身教育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无限,是对社会中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是人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的满足。(3)教育民主化。使受教育成为全民的权利和义务,在教育机会面前人人平等。消除专制、封闭、灌输等不民主的教育,建立尊重、开放、启发、参与等民主化的教育。(4)教育现代化。教育现代化是社会政治、经济的变革在教育上的反映,是教育整体的变革。教育现代化包括教育制度、教育结构、思想观念、教育内容、

9、教育手段、方法等方面的变革9 其中教育观念现代化是核心。(5)教育与社会紧密交叉、相互影响、相互联系。教育随着社会的变动而变动,将根据社会提出的问题不断调整教育、发展教育。(6)教育科学研究是教育决策的先导。教育的规划和决定建立在科学研究基础上教育科学研究是教育决策的先导。3.1我国现代学前教育观应明确哪些观点?答:我国的现代学前教育观应明确的观点有:(1)儿童是学前教育的主体。过去人们认为,儿童只是学前教育的客体,是实施学前教育的对象。现在必须指出的是,儿童同时也是学前教育的主体。这种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性或同一性,使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显得更为复杂和独特。教师既要尊重和发展儿童的主体性、

10、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不可主观地指挥一切或包办代替;又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促进儿童这一客体的全面健康发展。另外,教师也要对儿童有统一的教育要求,这些要求也要与儿童个性特点相结合,兼顾儿童个人发展水平、兴趣爱好;不可忽视儿童的个别特点,机械划一。(2)因人而异地对儿童实施体、智、德、美、劳等全面发展的教育。儿童发展是一个多方面多层次的动态过程,学前教育要全面促进这一动态过程的方方面面的发展,而不可顾此失彼、重教轻育、重智轻德或忽略其中任何一方面的教育。当然,另一方面,由于儿童先天遗传素质或个人潜能所致,在体、智、德、美、劳全面发展的同时,也可适当地因人而异地实施有所侧重的教育,即力求在“均衡

11、中突出重点” ,而不是机械地、死板地、生硬地要求“一碗水端平” 。(3)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要符合“发展适宜性”要求。 “发展适宜性”这一概念则要求我们重视儿童身心发展水平和年龄特点,采用与儿童发展水平相适宜并能及时有效促进其发展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学前教育不应该“小学化” 更不能成人化。(4)游戏是幼儿期的主导活动和教育活动中的主导形式。各托儿所、幼儿园要注意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贯穿“以游戏为主”的基本原则,做到“教育活动游戏化”和“游戏化教育活动” 。让儿童通过各种教育教学游戏活动而得到全面的发展。这些活动可以是摆弄、操作、观察、实验等在这些活动中,儿童通过动手动脑,获得直接经验以发展儿童的

12、智力,增长知识;也可以是与人的交往,这种活动可以更好地促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5)家园配合,协同发展。家庭是儿童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学前教育要想取得积极的、巩固的教育成效,就必须取得家长在教育上的配合,吸收家长参与托儿所、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让家长了解托儿所与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做到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保持一致,X1JL 童共同进行教育,使儿童得到最好的发展。4.1论述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对学前教育的启示。答: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对学前教育的启示为:(1)强调活动的重要性。皮亚杰认为,动作是连贯主客体的桥梁和中介,一切知识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 “知识来源于动作,而非来源于

13、物体” 。因此皮亚杰十分注重“活动法教学” ,他提出让儿童在活动中学习。活动法是儿童教育最重要的原则。只有儿童自己通过具体地和自发地参与各种活动,才能获得真实的知识。因此他也提出要重视视听教学,使儿童直观形象思维得到充分的发展,为日后的抽象逻辑思维打下坚实的基础。(2)强调兴趣和需要的重要性。皮亚杰强调兴趣和需要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动力作用,他说: “我们必须承认有一个心理发展过程的存在;一切理智的原料并不是所有年龄阶段的儿童都能吸收的。我们应该考虑每个年龄阶段的特殊兴趣和需要。 ”(3)发现式教学方法。给儿童提供相应的材料和设备,激发儿童的兴趣,使儿童自由地去探索事物、发现问题、找到答案,这就

14、是发现式教学法。这个过程就是利用儿童的好奇心,使儿童发挥自己的能力,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方式来进行学习,从而满足他们发现需要的过程。(4)强调智力发展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建构过程。皮亚杰曾明确提出:教育的首要目标在于培养有能力创新的人,而不只是重复前人所做的事情。人是有创造性的,有发明才能的。教育的第二个目标,在于塑造能有批判力的人,而不是接受一切的人。皮亚杰认为,知识是从学习者内部构成的,因此教育必须重视发挥儿童的主动性,鼓励他们学会自己去学习,培养他们的创造力。(5)教育要符合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避免儿童教育成人化的倾向。(6)发展儿童的主动性。皮亚杰十分重视主体在教育

15、中的作用。他认为,儿童的教育必须是一个主动的过程,教育者必须注意发展儿童的主动性。皮亚杰认为,儿童是一个“独立的变量” 。在他看来,儿童的心理发展是一种主动积极和不断的建构活动。儿童通过自己的活动,不断建构他的智力的基本概念和思维形式。儿童获得的知识,是儿童这个主体与外部世界这个客体不断相互作用而逐渐建构的结果。因为只有儿童自己发现的东西,他才能积极地将其同化或顺应。皮亚杰的“主动性”有两个含义:一个是儿童直接作用于他的环境,一个是儿童在心理发展上的主动性。儿童通过自己的主动性而培养兴趣和发展才能。教育的作用是发现最适宜的环境和方法,帮助儿童自己去组织认知能力的发展。(7)强调儿童的实际活动。

16、皮亚杰认为认知起源于动作,动作在儿童心理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育者应该使儿童通过实际生活和具体事物进行学习。他还指出,游戏是幼儿所特有的活动中的一种活动。(8)重视儿童的社会交往。皮亚杰很强调社会交往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重要性。他认为,与他人交往及儿童之间相互交往,有助于儿童语言和思维的发展以及情感和道德的发展。这种社会交往主要是指社会合作。 ,特别是儿童之间的合作。它是推动儿童个性发展的一部分,也是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源泉。4.2论述杜威教育思想的特点及教育基本原则。答:杜威教育思想的特点是:(1)“教育即成长” 。(2)“教育即生活” 。(3)“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 。杜威的教育原则是:(1)“儿童中心论” 。杜威认为,学校生活组织应该是以儿童为中心,一切需要的措施都应该是为着促进儿童的生长。因为是儿童,而不是教学大纲决定教育的质和量,所以教学内容、计划和方法以及一切教育活动都要服从儿童的兴趣和经验的需要,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以儿童为中心。(2)“从做中学” 。杜威认为儿童在出生后对每一件事都是要学习的,如看、听、做等,但是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