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理科试题(浙江卷)真题精品解析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4554628 上传时间:2018-02-2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理科试题(浙江卷)真题精品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理科试题(浙江卷)真题精品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理科试题(浙江卷)真题精品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理科试题(浙江卷)真题精品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理科试题(浙江卷)真题精品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理科试题(浙江卷)真题精品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理科试题(浙江卷)真题精品解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 高考真题精品解析理数(浙江卷)【名师简评】浙江卷理整份试卷考查都是主干知识,没有一些偏题,比较怪的知识。同时,试卷难度偏较大,区分度比较明显,有很大的梯度。试题有新意,对知识的能解程度、知识与能力综合运用要求较高,创新性的问题如第 10、17 题。试卷坚持“源于课本、高于课本、稳中求变、应用创新”的原则,以现行教材为依据求实、求变、求新、求活。试题多以课本上的典型例(练习)题为原形经过精心设计和包装,恰当迁移,综合创新的新颖试题。难题无法下手,特别是选择题第 8、9、10,填空题第 16、17,以及解答题的第 22 题,学生整体做下来困难也比较多。试卷注重思维能力与应用意识的培养,把

2、比较多的实际问题融合到试卷中,如第 17 题,第 19 题,有比较好的应用与趣味性。总体来说浙江理科卷是一份不错的试卷,能比较好考查出学生的真实水平。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 5 页,选择题部分 1 至 2 页,非选择题部分 3 至 5 页。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请考生按规定用笔讲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选择题部分(共 50 分)主要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3、,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参考公式:如果事件 互斥,那么 柱体的体积公式A、 B()()PPVSh如果事件 相互独立,那么 其中 表示柱体的底面积, 表示柱体的高、 h锥体的体积公式()()ABg如果事件 A 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是 ,那么 p13VS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 恰好发生 次的概率其中 表示锥体的底面积, 表示锥体的高nkSh球的表面积公式()(1)(0,12)knknPCpn台体的体积公式 24R球的体积 公式123VhS其中 分别表示台体的上、下底面积, 12,S 34VR表示台体的高 其中 R 表示球的半径h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

4、小题 5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设 P=xx4,Q=x 4 ,则2x(A) (B)pQQP(C) (D)R RC1答案 B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的求解与集合的关系,考查不等式与集合的综合应用能力。【解析】因为 Q=x|x24=x|2x2,而 P=x|x4,那么有 Q P,故选B;(2)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若输出的 S=57,则判断框内位 (A) K4? (B)K5? (C) K6? (D)K7? (3)设 为等比数列 的前 项和, ,则nSna2580a52S(A)11 (B)5 (C) (D)813答案 D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了等比

5、数列的前 n 项和与通项问题,考查了公式的掌握与运算能力。【解析】在等比数列a n中,由 8a2+a5=0 得 8a1q+a1q4=0,即 a1q(8+q 3)=0,由等比数列的性质知q=2,那么 = = =11,故选 D;25Sqa1)(2512(4)设 ,则“ ”是“ ”的0x 2sin1x sin1x(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4答案 B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了三角函数的性质及常用逻辑用语,考查推理分析能力等。【解析】由于 0x ,那么 0sinx1,当 xsinx1 时,可得 xsin2x1 时;而当 xsin2x1 时,

6、就不一定得2出 xsinx1,故选 B;(5)对任意复数 , 为虚数单位,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i,Rzxyi(A) (B)2z22(C) (D)xzxy5答案 D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了复数中的共轭复数、复数的模及相应的关系,考查运算能力与推理能力等。【解析】由 z=x+yi,那么|z |=|2yi|=|2y|,故选项 A、C 错误;z 2=(x+yi) 2=x2y 2+2xyi,故选项 Bz错误;由于|z|= =|x|+|y|,故选 D;2yx|2|2yxx(6)设 ,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 是一个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lm(A)若 , ,则 (B)若 , ,则lllm/(C)若 , ,则 (

7、D)若 , ,则l/ /l/(7)若实数 , 满足不等式组 且 的最大值为 9,则实数xy30,21,xymxym(A) (B) (C)1 (D)227答案 C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了简单的线性规划与函数最值问题,考查数形结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解析】作出相应的平面区域 ,表示的阴影部分为相应图形的右边部分,由于 x+y 取最大032yx(8)设 、 分别为双曲线 的左、右焦 点.若在双曲线右支上存在点 ,满足1F221(0,)xyab P,且 到直线 的距离等于双曲线的实轴长,则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21P21PF(A) (B) (C) (D)340xy350xy430xy540xy(9)设函

8、数 ,则在下列区间中函数 不存在零点的是()sin(21)f()f(A) (B) (C) (D),2,2,9答案 A【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了函数的零点,三角函数的图象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考查数形结合能力与分析推理能力。【解析】分别作出函数 h(x)=x 与 g(x)=4sin(2x+1)的图象,要使函数 f(x)在区间中不存在零点,即两函数 h(x)=x 与 g(x)=4sin(2x+1)的图象没有交点,故选 A;(10)设函数的集合,21()log(),0;1,02Pfxabb 平面上点的集合,1(,),0;1,02Qxyy则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 中函数 的图象恰好经过 中两个点的函数的个数

9、是P()fxQ(A)4 (B)6 (C)8 (D)10绝密考试结束前2010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 学(理科)非选择题部分(共 100 分)注意事项:1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2 在答题纸上作图,可先使用 2B 铅笔,确定后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7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8 分。(11)函数 的最小正周期是2()sin2)sinfxx_ .11答案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了三角函数的恒等变换与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考查公式的掌握能力与运算能力等。【解析】由于 f(x)=sin(2x )42 sin2x=

10、sin2xcos cos2xsin (1cos2x)= sin2x+ cos2x =sin(2x+ )442224 ,则其最小正周期为 T= =,故填 ;2(12)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单位:cm)如图所示,则此几何体的体积是_ _ .3cm12答案 144 (13) 设抛物线 的焦点为 ,点 .若线段 的中点 在抛物线上,则 到该抛2(0)ypxF(0,2)AFABB物线准线的距离为_ .13答案 或 431265【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了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与几何意义,考查数形结合的能力。【解析】由抛物线 y2=2px 知 F( ,0) ,则|AF|= = ,由 B 是线段 FA 的中点知,p42p

11、162|BF|= ,且 B 的纵坐标为 1,结合抛物线的定义知,B 的横坐标为 ,把 B(4162p 42p ,1)代入方程得解得 p= 或 p= ,那么 B 到该抛物线准线的距离为2 236|BF|= = 或 ,故填 或 ;462p3265415(14)设 ,将 的最小值记1,()(3)nnnNx20naxax(0)kn为 ,则 其中 =_ .T234550,2nTTn14答案 *,12,1knn【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了二项展开式,考查逻辑推理与归纳的能力。【解析】根据已有的信息,通过归纳知道,当 n 是偶数时,对应的值均为 0,而 n 是奇数时,对应的值为 ,故填 ;n213*,12,312

12、0Nknn(15)设 为实数,首项为 ,公差为 的等差数列 的前 项和为 ,满足 ,则1,ad1adnanS5610的取值范围是_ .15答案(,2 2 ,+) 2【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了等差数列的相关知识与方程有根的判断条件,考查推理分析能力与运算能力。【解析】由于 S5S6+15=0,整理可得 2a12+9a1d+10d2+1=0,由于这样的数列存在,那么=(9d)242(10d 2+1)0,解得 d2 或 d2 ,故填(,2 2 ,+) ;2(16)已知平面向量 满足 , 且 与 的夹角为 120,则 的取值范围是,(0,)1_ .16答案(0, 23最小,此时| |=2;故填(0, ;2

13、3(17)有 4 位同学在 同一天的上、下午参加“身高与体重” 、 “立定跳远” 、 “肺活量” 、 “握力” 、 “台阶”五个项目的测试,每位同学上、下午各测试一个项目,且不重复. 若上午不测“握力”项目,下午不测“台阶”项目,其余项目上、 下午都各测试一人. 则不同的安排方式共有_种(用数字作答).17答案 264 264;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72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8)(本题满分 l4 分)在ABC 中,角 A、B、c 所对的边分别为 a,b,c已知 412COS(I)求 sinC 的值;()当 a=22sinA=sinC 时求 b 及 c 的长

14、18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了三角函数的恒等变换公式,解三角形的应用等,关键是考查对三角恒等变换公式与正、余弦定理的掌握以及运算能力。对于(1) ,先把二倍角 cos2C 加以转化,利用 sinC 为正的特征求解相应的值;对于(2) ,利用正弦定理加以变换求得 c 边,进而解三角形可得相应的 b 边。【解析】(19)(本题满分 l4 分)如图一个小球从 M 处投入,通过管道自上而下落 A 或B 或 C 已知小球从每个叉口落入左右两个 管道的可能性是相等的某商家按上述投球方式进行促销活动,若投入的小球落到 A,B,c则分别设为 l,2,3 等奖(I)已知获得 l,2,3 等奖的折扣率分别为 507090记随变量 为获得(k=I,2,3)等奖的折扣率求随变量 的分布列 及期望 E;(II)若有 3 人次(投入 l 球为 l 人次)参加促销活动记随机变量 为获得 1 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