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卷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554381 上传时间:2018-02-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卷(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选择题1 有四种不同年代的潜水装置,它们潜入海水的最大深度如图所示,其中能承受海水压强最大的是( )2坐在船上的人用浆划水船就前进,使船前进的力是 ( ) A.人对船的作用力 B.浆对水的作用力 C.人对浆的作用力 D.水对浆的作用力3下列实验现象中,能说明分子间有吸引力的是 ( ) A.图甲中,两表面光滑的铅块紧压后能粘在一起B.图乙中,两塑料吸盘间空气被挤掉后能吊起重物C.图丙中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D.圈丁中,打开醋瓶盖能嗅到醋昧4下列利用惯性或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实例中属于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A.运动员跳远时,要奋力助跑B.弓箭手拉弓射箭时,离弦的箭会继续飞行C.驾驶员驾车行驶时

2、,发现前方有障碍物要提前刹车D.飞机飞行中空投物品时,要在到达空投目标上方前投下5如图,小鱼口中吐出的气泡在升至水面的过程中,体积会逐渐变大,则气泡受到的浮力和气泡内气体压强的变化情况是( )A浮力不变,压强不变 B.浮力变小,压强变小C浮力变大,压强变大 D.浮力变大,压强变小6有一很薄的塑料袋装满水后, 用细线系紧后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称为 10 牛, 若将其浸没在水中,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 A.10 牛 B. 接近 10 牛 C. 接近 8 牛 D. 0 牛7如图,甲、乙球的体积相同,此时天平平衡,则 甲 : 乙 为( )A.2:1 B.1:2 C.3:4 D.4:38如图所示,把塑

3、料挂衣钩的吸盘紧贴在光滑的墙上,就能用它挂衣服或书包,在解释这个现象时分用以下四句话。大气压强把塑料吸盘紧压在墙上;把挂衣钩的吸盘紧贴在墙上,塑料吸盘与墙壁之间空气被挤出;吸盘与墙之间产生了一个摩擦力;挂衣钩可以挂住衣服或书包。按照下列哪个顺序排列这四句话,可以把这个现象解释得最清楚 ( )A B C D91969 年 7 月 20 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第一个踏上月球,人类首次登月成功在月球上,他发现没有空气和水,则下列活动中宇航员在月球上可能做到的是( )A点燃蜡烛 B扇扇子纳凉 C. 跳远 D利用回声测距离10足球运动员把足球踢向空中,若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表示足球在空中飞行时的受力图

4、中,正确的是 (G 表示重力,F 表示脚对球的作用力) ( ) 11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用 不同的方法测量物体受到的浮力。甲:先测物重,再测浸在水中的拉力;乙:将弹簧测力计所挂的物体浸在水中,记下测力计示数的减小值;丙:将弹簧测力计所挂的物体浸在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测出排开水的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只 有 甲 方 法 可 行 B 只有乙方法可行 C 只 有 甲 和 丙 可 行 D 都可以12下列估测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 中 学 生 对 地 面 的 压 强 约 1000Pa B 物 理 课 本 对 桌 面 的 压 强 约 30PaC 中 学 生 游 泳 时 受 到 水 的 浮 力 约

5、 50N D 人 在 空 气 中 可 能 不 受 浮 力13在以下情况中,物体所受浮力不发生变化的是A江中的船漂流人海 B江底的小石块被冲人大海C海面下的潜水艇逐渐浮出水面 D给停泊在海港内的货轮装货14如图所示,某同学正在进行手抛鸡蛋表演,由图可估算出鸡蛋从最高点落到手中的过程中鸡蛋重力做的功最接近于A.O.02J B. 0.2J C. 2J D.20J15某 同 学 从 下 表 提 供 的 信 息 中 , 得 出 以 下 几 个 结 论 , 其 中 错 误 的 是A 汽 车 发 动 机 用 水 来 冷 却 效 果 比 较 好 B 液 体 的 比 热 容 都 比 固 体 大C 同 种 物 质

6、 在 不 同 状 态 下 比 热 容 值 不 同D 质 量 相 等 的 铜 和 铅 , 升 高 相 同 的 温 度 , 铜 吸 收 的 热 量 多几 种 物 质 的 比 热 容 表 C J(kg )-1水 4.2103 干 泥 土 0.64103酒 精 2.4103 铜 0.39103冰 2.1103 铝 0.88103煤 油 2.1103 铅 0.13103水 银 0.14103 砂 石 0.9210316小亮同学在研究液体内部压强时,大胆探索,用甲.乙两种液体多次实验,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液体压强随深度变化的图像如上图所示,则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是A. B. C. D.条件不足,无法判定

7、乙甲 乙甲 乙甲17如图所示的装置中,水箱是密封的,并装满水,如果将玻璃管提高,则水箱各部分压强的变化应是A左侧箱壁压强不变 B右侧箱壁压强减小C箱顶上的压强增大 D箱底上的压强减小18水平桌面上的圆柱形烧杯内盛有浓盐水,如果向烧杯内加一定量的清水(未溢出) ,则A.盐水密度减小,烧杯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减小B.盐水密度增大,烧杯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增大C.盐水密度减小,烧杯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增大D.盐水密度增大,烧杯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减小二、填空与画图题19人在青年时期的头发强度最大,如 20 岁组的人的头发能承受的拉力平均为 1.72 牛。如果用强度系数来表示头发的强度,并把 20 岁组人头发

8、的强度系数定为 1,则 40 岁组人头发的强度系数为 0.8,那么 40 岁组人的头发承受的最大拉力为_牛。20.在航海里,船只向前航进过程中,如果两艘船靠得很近并肩行驶,如图所示,两船在近距离并排行驶将会 ,这是因为两船内侧水的流速 于两船外侧水的流速,造成了两船内侧水的压强 于外侧水的压强的原因。请你试着运用上面学到的物理知识说明,等候火车的乘客为什么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 21、观察上图所画的古代人们利用滚棒移动大石头的情况可知, 。22.一个下端蒙有橡皮膜的玻璃罩,在玻璃管下端套一只尚未吹气的气球,然后用手抓住橡皮膜向下拉或向上压,此时气球的大小将发生变化;这实际上构成了一个人体呼吸过程

9、的简单模型,其中模拟肺的是_,人在吸气时,相当于橡皮膜 (“向下拉” 、 “向下拉” ) ,此时瓶内气压比大气压_(填“大” 、 “小” ) 。23在研究水的升温特性过程中,小芳在烧杯中注入 200 g 的水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在水温由 20上升至 100的过程中水的内能增加了 J,水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 、 “小于”或“等于”)酒精燃烧所放出的热量水的比热容 c=4.2103J/(kg)24)2011 年 7 月 26 日,我国自行研制的“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下潜到 5188 m 深度,达到世界先进水平.(1)潜水器从海面处下潜到 5000 m 深处用时 2.5 h,则下潜过程中平均

10、速度为 km/h(2)潜水器在水下航行时,需要螺旋桨向后推水说明 .(3)海面处 lm3海水的质量是 1022kg,而在 5000m 深处,由于海水被压缩,1m 3海水的质量达到 1050kg,由此说明液体分子间有 ,潜水器下潜深度增加,受到的浮力(选填“增大” 、 “减小”或“不变”)。已知潜水器的总体积为 8 m3,则在 5000 m 深处,潜水器受到的浮力为 N(取 g=10 N/kg)25如图 4 所示,若开关 S、S 1 闭合,S 2 断开,能发光的灯是 ,电压表所测的是 两端的电压;若开关 S、S 2 闭合,S 1 断开,那么能发光的灯是 ,电压表所测的是 的两端电压;若开关 S、

11、S 1、S 2 都闭合,那么能发光的是 ,电压表所测的是 两端的电压26.有 一 个 同 学 在 测 量 电 压 时 用 的 是 0 3V 的 量 程 , 但 记 录 的 读 数却 是 6.5V, 则 该 同 学 实 际 测 的 电 压 值 是 _。25.对于现代生活给人们带来的紧张症,可用漂浮疗法减轻它漂浮池内有一定深度的水,水中加有大量的_ (填“盐”或“酒精” ) ,任何人进入池内都会漂浮起来27. 喜欢思考的小明在医院挂水时发现所有挂水的瓶子都要挂得很高,为了探个究竟,他将瓶子拿了下来,这时他发现针头处出现了回血的现象,为了防止这样的现象,小明应 。其实小明的这一行为正验证了液体内部压

12、强与 有关。28.生物课本上对血压做了如下定义:“血液在血管内向前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叫做血压”健康成年人收缩压正常值的变动范围为 12Kpa18.7KPa”这里“血压”的“压”是指的_(选填“压强”或“压力”)。29.大气压产生的原因是_;地球表面积约为我国陆地总面积的 54 倍,请你根据上述条件估算地球表面大气总的重力约为_。30.请画出图中单摆小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三、实验与探究题图 4 31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小华同学用同一个木块已完成了下图中的甲.乙两步实验,由此他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如果还想继续探究与压力是否有关,应如何进行实验(在方框内画出操作方法

13、简图)?并与图 (填“甲”或“乙” )比较才能得出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 .32浮力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小明同学提出了如下猜想:可能与物体的重力 G物 、物体的体积 V 物 、排开液体的体积 V 排 、液体的密度 液 和物体的密度 物 有关。为了整合自己的猜想,小明认为猜想中的 G物 、V 物 和 这三个猜想只需验证其中两个。经整合后小明设计了如下表格并记录了实验数据。实验次数 物体 G物 (N) V 物 (cm3) 液体种类 V 排 (cm3) F 浮 (N)1 铁块 1.42 20 水 10 0.12 铁块 1.42 20 水 20 0.23 铁块 1.42 20 盐水 20 0.254 铝块 0.43 20 水 20 0.25 铜块 0.7 10 水 10 0.1(1)分析表中数据 1 和 2,说明浮力与 ;(2)分析表中数据 和 ,说明浮力与液体的密度有关;(3)对于表中 2 、4 组数据和 1 、5 组数据,分别是说明与 G物 和 V 物 无关,你认为这两组数据先分析 组数据比较好;(4)小明又进一步探究了浮力与浸入的深度是否有关,结果发现物体在浸没过程中随下表面距水面的距离越大,弹簧测力计示数越小,于是便得出结论:浮力与浸入深度有关,你认为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