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难错题集总论部分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552573 上传时间:2018-02-25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1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学难错题集总论部分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中药学难错题集总论部分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中药学难错题集总论部分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中药学难错题集总论部分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中药学难错题集总论部分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药学难错题集总论部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学难错题集总论部分(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141.具有沉降药性的药物是A.利水渗湿药 B. 息风止痉药 C.止咳平喘药 D.收敛止血药【参考答案】ABCD【考查知识点】凡味属苦、酸、咸,性属寒、凉的药物,大都是沉降药,如大黄、芒硝、山楂等,一般具有清热泻火、泻下通便、利水渗湿、重镇安神、平肝潜阳、息风止痉、降逆平喘、止呕、止呃、消积导滞、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崩止带、涩精止遗、收敛止血、收湿敛疮等作用。故选 ABCD。2013-30.按照物性理论,治疗胃气上逆所致恶心呕吐的药物大多具有A、辛味 B、咸味 C、苦味 D、酸味【参考答案】C【考查知识点】辛:“能散、能行” ,即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解表药、行气药

2、、活血药多具有辛味。辛能耗气伤阴,不宜用于气虚证或阴虚证。咸:“能下、能软” ,即具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入肾补虚的作用。泻下或润下通便及软化坚硬、消散结块(痰核、瘿瘤、瘰疬、癥瘕痞块)药物多具有咸味。苦:“能泄、能燥、能坚” ,即具有清泄火热、降泄气逆、通泄大便、燥湿、坚阴(泻火存阴)等作用。清热泻火、下气平喘、降逆止呕、通利大便、清热燥湿、苦温燥湿、泻火存阴的药物多具有苦味。酸:“能收、能涩” ,即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精缩尿、固崩止带的药物多具有酸味。2012-36.下列各药中,性味苦寒的是A香附 B荔枝核 C川楝子 D佛手【参考答案】C【考查知识点】苦:

3、“能泄、能燥、能坚” ,即具有清泄火热、降泄气逆、通泄大便、燥湿、坚阴(泻火存阴)等作用。清热泻火、下气平喘、降逆止呕、通利大便、清热燥湿、苦温燥湿、泻火存阴的药物多具有苦味。寒凉药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功效川楝子,性味苦寒:行气止痛、杀虫 治疗:肝郁化火诸痛证;虫积腹痛2011-31.按照药性理论,治疗久泻久痢,遗精滑精等滑脱不禁证候的药物大多具有的药味是A.淡味 B.甘味 C.咸味 D.酸味【参考答案】D【考查知识点】药性理论:五味(从药物疗效中推导为主,以口尝获得为辅)辛:“能散、能行” ,即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解表药、行气药、活血药多具有辛味。辛能耗气伤阴,不宜用于气虚证或阴虚

4、证。甘:“能补、能和、能缓” ,即具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缓急止痛的作用。滋养补虚、调和药性及制止疼痛的药物多具有甘味。酸:“能收、能涩” ,即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精缩尿、固崩止带的药物多具有酸味。苦:“能泄、能燥、能坚” ,即具有清泄火热、降泄气逆、通泄大便、燥湿、坚阴(泻火存阴)等作用。清热泻火、下气平喘、降逆止呕、通利大便、清热燥湿、苦温燥湿、泻火存阴的药物多具有苦味。咸:“能下、能软” ,即具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入肾补虚的作用。泻下或润下通便及软化坚硬、消散结块(痰核、瘿瘤、瘰疬、癥瘕痞块)药物多具有咸味。淡:“能渗、能利” ,即具有渗湿利小便的作

5、用。有些利水渗湿药具有淡味。涩:“与酸味药作用相似” ,多用治:虚汗、泄泻、尿频、遗精、滑精、出血等证。2010-29.下列各类药中,具有沉降药性的是A.活血祛淤(瘀) 药 B.重镇安神药 C.开窍药 D.解表药【参考答案】B【考查知识点】药性理论:升降浮沉 (1)凡味属辛、甘,气属温、热的药物,大都是升浮药;凡味属苦、酸、咸,性属寒、凉的药物,大都是沉降药。(2)花、叶、皮、枝等质轻的药物,大多为升浮药;种子、果实、矿物、贝壳及质量重者,大都是沉降药。“诸花皆升,旋覆独降;诸子皆降,苍耳独升”此题活血化瘀药,开窍药,解表药味都属辛,因此是升浮药。重镇安神药是矿物类药,因此是沉降药。2009-

6、29 按照药性理论,治疗瘿瘤、瘰疬的药物大多具有 A 辛味 B 苦味 C 咸味 D 甘味 【参考答案】C【考查知识点】药性理论:咸:“能下、能软” ,即具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入肾补虚的作用。泻下或润下通便及软化坚硬、消散结块(痰核、瘿瘤、瘰疬、癥瘕痞块)药物多具有咸味。2009-148 主归心、肝经的药物是 A 开窍药 B 活血药 C 安神药 D 补血药【参考答案】BCD【考查知识点】归经 方法:六经归经法;卫气营血、三焦归经法;脏腑经络归经法主归心肝经的药物是:活血化瘀药、安神药、补血药。2008-31.下列选项中,具有沉降性质的药物是A祛风湿药 B行气药 C清热药 D解表药【参考答案】C

7、【考查知识点】凡味属苦、酸、咸,性属寒、凉的药物,大都是沉降药。种子、果实、矿物、贝壳及质量重者,大都是沉降药。清热药性寒凉,故选 C 祛风湿药,行气药,解表药偏辛属于升浮药。2007-28.不宜使用辛味药治疗的病证是A.气虚证 B.气滞证 C.血寒证 D.血瘀证【参考答案】A【考查知识点】辛:“能散、能行” ,即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因此气虚证不宜使用。2007-30.下列出哪项外,均属于药性升降沉浮的确定依据是A.药物的剂型 B.药物的效用 C.药物的性味 D.药物的质地轻重【参考答案】A【考查知识点】升降浮沉是药物对人体作用的不同趋向性。确定依据:药物的质地轻重,凡花、叶类质轻的药

8、多主升浮;种子、果实质重的药品多主沉降。亦有少数例外,旋覆独降蔓荆独升。药物的气味厚薄,凡气味薄者多主升浮,气味厚者多主沉降。药物的性味,凡性温热、味辛甘的药品为阳性,多主升浮;而性寒凉,味酸苦咸的药为阴性,多主沉降。药物的效用,药品物的临床疗效是确定其升降浮沉的主要依据。意义:升和浮,沉和降,都是相对的。升浮类药能上行向外,分别具有升阳发表、被动风散寒、涌吐、开窍等作用。宜用于病位在上在表或病势下陷类疾病的防治;沉降类药品能下行向内,分别具有泻下、清热、利水渗湿、降逆止呕、止咳平喘作用,宜用于病位在下在里或病势上逆类疾病的防治。有少数药物的作用趋向表现为“双向性” ,即既能升浮,又可沉降,如

9、麻黄既能发汗解表,亦可平喘利尿。2006-30.中药药性中,五味的确定是A仅从口尝获得 B仅从药物疗效中推导 C以口尝获得为主,从药物疗效中推导为辅D从药物疗效中推导为主,以口尝获得为辅 E从口尝、鼻嗅中获得【参考答案】D【考查知识点】五味,是指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道,(从药物疗效中推导为主,以口尝获得为辅)2006-128.下列选项中,性味甘平的药物有A党参 B太子参 C西洋参 D山药【参考答案】ABD【考查知识点】甘:“能补、能和、能缓” ,即具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缓急止痛的作用。滋养补虚、调和药性及制止疼痛的药物多具有甘味。此题西洋参还能清热,故其性寒。2005-33

10、.按照归经理论,下列哪味药不归心经?A栀子 B藿香 C牛黄 D龙眼肉 E丹参【参考答案】B【考查知识点】主归心肝经的药物是:活血化瘀药、安神药、补血药。栀子能清泻心火除烦,牛黄能开心窍,龙眼肉是补血药,补心血,丹参是活血化瘀药,能凉活心血,除烦安神。藿香化湿,归脾胃,肺经。2005-34.下列除哪项外,均为苦味药的作用?A 清泄火热 B泻火存阴 C通利小便 D通泄大便 E降泄逆气【参考答案】C【考查知识点】苦:“能泄、能燥、能坚” ,即具有清泄火热、降泄气逆、通泄大便、燥湿、坚阴(泻火存阴)等作用。清热泻火、下气平喘、降逆止呕、通利大便、清热燥湿、苦温燥湿、泻火存阴的药物多具有苦味。不能通利小

11、便。2002-29.按照药性升降浮沉理论,具有升浮药性的药是A重镇安神药 B平肝息风药 C. 开窍药 D清热药 E泻下药 【参考答案】C【考查知识点】药物的质地轻重:凡花、叶类质轻的药多主升浮;种子、果实质重的药品多主沉降。亦有少数例外,旋覆独降蔓荆独升。药物的气味厚薄,凡气味薄者多主升浮,气味厚者多主沉降。药物的性味,凡性温热、味辛甘的药品为阳性,多主升浮;而性寒凉,味酸苦咸的药为阴性,多主沉降。药物的效用,药品物的临床疗效是确定其升降浮沉的主要依据。意义:升和浮,沉和降,都是相对的。升浮类药能上行向外,分别具有升阳发表、被动风散寒、涌吐、开窍等作用。宜用于病位在上在表或病势下陷类疾病的防治

12、;沉降类药品能下行向内,分别具有泻下、清热、利水渗湿、降逆止呕、止咳平喘作用,宜用于病位在下在里或病势上逆类疾病的防治。有少数药物的作用趋向表现为“双向性” ,即既能升浮,又可沉降,如麻黄既能发汗解表,亦可平喘利尿。1999-31属升浮药性的“性味”是A甘苦寒 B酸苦温 C辛苦寒 D辛甘温 E辛甘寒【参考答案】D【考查知识点】凡味属辛、甘,气属温、热的药物,大都是升浮药;凡味属苦、酸、咸,性属寒、凉的药物,大都是沉降药。1998-32. 下列药中除哪项外均属寒凉药性?A. 川楝子 B. 青木香 C. 枳实 D. 青皮 E. 郁金【参考答案】D【考查知识点】青皮性温1998-136. 辛味药的作

13、用是:A. 发散 B. 行气 C. 行血 D. 润燥【参考答案】ABC【考查知识点】辛:“能散、能行” ,即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解表药、行气药、活血药多具有辛味。辛能耗气伤阴,不宜用于气虚证或阴虚证。1998-137. 下列哪些是咸味药的作用:A. 软坚散结 B. 泻下通便 C. 入肾补虚 D. 活血化瘀【参考答案】ABC【考查知识点】咸:“能下、能软” ,即具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入肾补虚的作用。泻下或润下通便及软化坚硬、消散结块(痰核、瘿瘤、瘰疬、癥瘕痞块)药物多具有咸味。1998-141. 中药归经的方法有:A. 六经归经法 B. 三焦、卫气营归经法 C. 脏腑经络归经法 D.

14、药物特性归经法【参考答案】ABC【考查知识点】归经 方法:六经归经法;卫气营血、三焦归经法;脏腑经络归经法1995-28. 酸味药的作用能:A. 止汗平喘 B. 止泻止痢 C. 固崩止带 D. 固崩止遗忘 E. 收敛固涩【参考答案】E【考查知识点】酸:“能收、能涩” ,即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精缩尿、固崩止带的药物多具有酸味。1991-29. 下列除哪项外均为苦味药的作用 ?A. 清热泻火 B. 泄降逆气 C. 引药下行 D. 通泻大便 E. 燥湿坚阴【参考答案】C【考查知识点】苦:“能泄、能燥、能坚” ,即具有清泄火热、降泄气逆、通泄大便、燥湿、坚阴(泻火存阴

15、)等作用。清热泻火、下气平喘、降逆止呕、通利大便、清热燥湿、苦温燥湿、泻火存阴的药物多具有苦味。不能通利小便。2007-164.大多数根和根茎药材的采集时间是A、清明至夏至 B、仲夏至深秋 C、深秋至初冬 D、早春二月和深秋时节【参考答案】D 【考查知识点】 采收季节全草类药材,如益母草、荆芥等,宜在植株成长充分或者开花时采收。叶类药材,如大青叶、艾叶等,宜在花蕾将放或者正开时采收。果实类药材,一般在果实成熟时采收,但有些种子成熟时易脱落,或果壳易裂开,种子散失,如茴香、牵牛子、豆蔻、凤仙子,则应在刚成熟时采收。根和根茎类药材,如天麻、大黄等,宜在早春或晚秋(二、八月)采收。树皮类药材,如黄柏等,宜在春夏(清明至夏至间)植物生长时采收。2005-32.下列哪项不是道地药材?A 四川的附子 B江苏的薄荷 C东北的五味子 D山东的苍术 E云南的获警【参考答案】D【考查知识点】 1、道地药材: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2、常用道地药材产地:甘肃(当归) 、宁夏(枸杞) 、青海(大黄) 、内蒙(黄芪) 、东北(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