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线性代数试卷分析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4551297 上传时间:2018-02-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密线性代数试卷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密线性代数试卷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密线性代数试卷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密线性代数试卷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密线性代数试卷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密线性代数试卷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密线性代数试卷分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青岛科技大学试卷分析报告表(必修课)2010-2011_学年度第 2_学期考试科目线性代数 考核类别 考试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考试方式 闭卷专业班级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成型 101 考试人数 应到:30人;实到: 30 人任课教师李夕广 考试时间 2011.629第一题 第二题 第三题 第四题 第五题 第六题 第七题 总难度教学班试卷难度P1=0.617 P2=0.763 P3=0.643 P4=0.567 P5=0.642 P6=0.687 P7=0.586 P=0.627命题分析本次考试以同济大学工程数学线性代数为考试内容,命题能全面考察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记忆、理解、比较、分析、综合、等能力,

2、侧重于理解与分析能力,有利于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覆盖了 1-5 个章节,考核了本课程重点、难点内容,特别是行列式、矩阵的运算、矩阵的初等变换与线性方程组的解法,向量的线性相关性等重点内容,没有偏题怪题和难题,基本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题型丰富,既有选择题,又有填空题、解答题、计算题,题量和分值分布合理,命题无错误。059 分 6069 分 7079 分 8089 分 90100 分8 人,26.67 3 人, 102 人,6.67 7 人,23.3 10 人, 33.3及格率 73.33 平均分 71.70 最高分 98 最低分 9第一题 第二题 第三题 第四题 第五题 第六题 第七题 总难度自

3、然班成绩分布P1=0.673 P2=0.736 P3=0.634 P4=0.537 P5=0.624 P6=0.678 P7=0.667 P=0.612学生掌握情况分析根据该自然班和教学班难度系数比较,该班级学生对教学内容掌握较差,第四题失分较多,得分较多的题目是第二题,通过分析可看出学生对基本知识掌握比较牢靠,但是计算能力有待于提高,课堂上还要少讲、精讲、学生多练,布置课下作业要有针对性,主要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举一反三的能力。从考试中也可看出学生平时作业完成的质量不高,试题中有许多平时作业题,得分却不高。总结或建议在教学过程中要照顾到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情况,起点要低,

4、台阶要小,密度要大,抓两头,促中间,在备课中要充分挖掘素材准备知识背景资料,力求做到深入浅出,逻辑性要强,从而大面积的提高教学效率。对优秀学生要单独培养,特重于培优拔尖,对弱科生要单独辅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考试命题题目难度要降低,内容要更加丰富,形式要灵活,在提高试卷质量上下功夫。 任课教师签字:李夕广 教研室意见 _教研室负责人签字:院系意见院系负责人签章:青岛科技大学试卷分析报告表(必修课)2010-2011_学年度第 2_学期考试科目线性代数 考核类别 考试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考试方式 闭卷专业班级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成型 102 考试人数 应到:27人;实到: 27 人任课教师李夕广

5、 考试时间 2011.629第一题 第二题 第三题 第四题 第五题 第六题 第七题 总难度教学班试卷难度P1=0.617 P2=0.763 P3=0.643 P4=0.567 P5=0.642 P6=0.687 P7=0.586 P=0.627命题分析本次考试以同济大学工程数学线性代数为考试内容,命题能全面考察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记忆、理解、比较、分析、综合、评价等能力,侧重于理解与分析能力,有利于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覆盖了 1-5 个章节,考核了本课程重点、难点内容,特别是以行列式、矩阵的运算、矩阵的初等变换与线性方程组的解法,向量的线性相关性为重点内容,没有偏题怪题和难题,基本符合教学大纲的要

6、求,题型丰富,既有选择题,又有填空题、解答题、计算题,题量和分值分布合理,命题无错误。059 分 6069 分 7079 分 8089 分 90100 分5 人,18.52 2 人, 7.48 人,29.56 9 人,33.3 3 人,11.1及格率 81.48 平均分 74.04 最高分 98 最低分 37第一题 第二题 第三题 第四题 第五题 第六题 第七题 总难度自然班成绩分布P1=0.623 P2=0.763 P3=0.654 P4=0.573 P5=0.642 P6=0.647 P7=0.676 P=0.631学生掌握情况分析根据该自然班和教学班难度系数比较,该班级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

7、掌握较差,第四题失分较多,该班学生得分较多的题目是第二、七题,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学生对基本知识掌握比较牢靠,计算能力还有待于提高,课堂上老师还要少讲、精讲、侧重于学生多练,还要多布置多批改课下作业。另外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抽象思维的能力有待于提高。总结或建议在教学过程中要照顾到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情况,教课做到深入浅出,逻辑性强,起点要低,台阶要小,密度要大,抓两头,促中间,从而大面积的提高教学效率。 、备课要充分,注意知识背景的介绍,侧重知识的应用。考试命题题目难度要降低,内容要丰富,形式要灵活,在提高试卷质量上下功夫。任课教师签字:李夕广 教研室意见 _教研室负责人签字:院系意见院系负责

8、人签章:青岛科技大学试卷分析报告表(必修课)2010-2011_学年度第 2_学期科目 线性代数 考核类别 考试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考试方式 闭卷专业班级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船舶 101 考试人数 应到:32人;实到: 32 人任课教师李夕广 考试时间 2011.629第一题 第二题 第三题 第四题 第五题 第六题 第七题 总难度教学班试卷难度P1=0.617 P2=0.763 P3=0.643 P4=0.567 P5=0.642 P6=0.687 P7=0.586 P=0.627命题分析本次考试以同济大学工程数学线性代数为考试内容,命题能全面考察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记忆、理解、比较、分析、综合、评

9、价等能力,侧重于理解与分析能力,有利于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覆盖了 1-5 个章节,考核了本课程重点、难点内容特别是行列式、矩阵的运算、矩阵的初等变换与线性方程组的解法,和向量的线性相关性为重点内容,没有偏题怪题和难题,基本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题型丰富,既有选择题,又有填空题、解答题、计算题,题量和分值分布合理,命题无错误。059 分 6069 分 7079 分 8089 分 90100 分3 人,9.38 2 人, 6.257 人,21.9 11 人,34.4 9 人, 28.1及格率 90.62 平均分 79.84 最高分 100 最低分 29第一题 第二题 第三题 第四题 第五题 第六题

10、第七题 总难度自然班成绩分布P1=0.643 P2=0.783 P3=0.658 P4=0.578 P5=0.675 P6=0.647 P7=0.576 P=0.651学生掌握情况分析根据该自然班和教学班难度系数比较,该班级学生对内容掌握较差,第四题第七题失分较多,该班学生得分较多的题目是第二题,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学生对基本知识掌握牢靠,分析问题以及计算能力,举一反三的能力有待于提高,课堂上还要少讲、精讲、学生多练,解题方法要灵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待于提高。总结或建议在教学过程中要照顾到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情况,备课要充分,多准备背景资料,多介绍知识的应用,教学要深入

11、浅出,逻辑性要强、起点要低,台阶要小,密度要大,抓两头,促中间,从而大面积的提高教学效率。考试命题题目难度要降低,内容要丰富,形式要灵活层次要清晰,命题要符合教改精神,着重提高试卷质量。任课教师签字: 李夕广教研室意见 _教研室负责人签字:院系意见院系负责人签章:青岛科技大学试卷分析报告表(必修课)2010-2011_学年度第 2_学期考试科目线性代数 考核类别 考试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考试方式 闭卷专业班级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船舶 102 考试人数 应到:29人;实到: 29 人任课教师李夕广 考试时间 2011.629第一题 第二题 第三题 第四题 第五题 第六题 第七题 总难度教学班试卷难

12、度P1=0.617 P2=0.763 P3=0.643 P4=0.567 P5=0.642 P6=0.687 P7=0.586 P=0.627命题分析本次考试以同济大学工程数学线性代数为考试内容,命题能全面考察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记忆、理解、比较、分析、综合、评价等能力,侧重于理解与分析能力,有利于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覆盖了 1-5 个章节,考核了本课程重点、难点内容特别是行列式、矩阵的运算、矩阵的初等变换与线性方程组的解法,和向量的线性相关性为重点内容,没有偏题怪题和难题,基本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题型丰富,既有选择题,又有填空题、解答题、计算题,题量和分值分布合理,命题无错误。059 分 606

13、9 分 7079 分 8089 分 90100 分3 人,10.34 2 人, 6.92 人,6.9 11 人,38 11 人, 38及格率 89.62 平均分 83.84 最高分 100 最低分 50第一题 第二题 第三题 第四题 第五题 第六题 第七题 总难度自然班成绩分布P1=0.613 P2=0.743 P3=0.648 P4=0.568 P5=0.665 P6=0.627 P7=0.566 P=0.641学生掌握情况分析根据该自然班和教学班难度系数比较,该班级学生对内容掌握较差,第四题失分较多,该班学生得分较多的题目是第二题,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学生对基本知识掌握比较牢靠,计算能力有待于提高,课堂上还要少讲、精讲、学生多练,课下作业多布置。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举一反三能力有待于提高。总结或建议在教学过程中要照顾到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情况,充分考虑学生学习水平有差距,不能千篇一律,要求一样,要分层次教学,起点要低,台阶要小,密度要大,抓两头,促中间,从而大面积的提高教学效率。对弱科生还要单独辅导,布置作业难度以及题量也要有区别,考试命题题目难度要降低,内容要丰富,形式要灵活,在提高试卷质量上下功夫,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任课教师签字:李夕广 教研室意见_教研室负责人签字:院系意见院系负责人签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