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素钢铸件标准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4549301 上传时间:2018-02-2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碳素钢铸件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碳素钢铸件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碳素钢铸件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碳素钢铸件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碳素钢铸件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碳素钢铸件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碳素钢铸件标准(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次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牌号 .24.技术要求 .25 试验方法 .86 检验规则 .117 检验文件 .128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138.1 每个铸件应在非加工面上(不影响配合的面)做下列标志或其中一部分。 .13附录 .14 Q/JMJ63-20101碳素钢铸件通用技术条件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碳素钢铸件的牌号、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检验文件、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产品的图样及技术文件中无特殊要求的低碳钢铸件,凡产品图样或技术文件中无特殊要求时,均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本标准适用于产品的设计、生产和验收,外协铸件签订技术协议时参照使用。2.规范

2、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23 钢铁及合金的化学分析方法GB/T228 金属材料 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229-2007 金属材料 夏比摆锤冲击试验方法GB/T231.1 金属布氏硬度试验 第一部分:试验方法GB/T4336 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方法(常规法)GB/T5677 铸钢件射线照相及底片等级分类方法GB/T6060.1-1997 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 铸造表面GB/T6397 金属拉伸试验试样GB/T6414-1999

3、铸件 尺寸公差与机械加工余量GB/T7233 铸钢件超声探伤及质量评级方法GB/T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8493-1987 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金相GB/T9443-2007 铸钢件渗透检测GB/T9444-2007 铸钢件磁粉检测GB/T11352-1989 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 Q/JMJ63-20102GB/T15056 铸造表面粗糙度评定方法3.牌号碳素钢铸件的牌号为:ZG230-450;ZG270-500 ;ZG310-570 。4.技术要求4.1 机械性能4.1.1 碳素钢铸件的热处理,除在图样和有关技术文件中注明者外,均应进行正火或退火处理,经正火或退

4、火后的机械性能功能应符合表 4-1 的规定。4.1.2 碳素钢铸件的机械性能,其中断面收缩率和冲击韧性如无特殊要求时检验断面收缩率。4.1.3 机械性能报告应包括试块硬度数据。表 4-1 碳素钢铸件机械性能最小值根据合同选择牌号 屈服强度 Rel/2mN抗拉强度 Rm/2断后伸长率A/%端面收缩率Z/%冲击韧性/J2KUZG230-450 230 450 22 32 25ZG270-500 270 500 18 25 22ZG310-570 310 570 15 21 154.2 化学成分4.2.1 碳素铸钢的化学成分应符合表 4-2 的规定。表 4-2 碳素铸钢的化学成分化学成分(%)牌号C

5、 Si Mn S PZG230-450 0.220.30 0.200.50 0.500.90 0.04 0.04ZG270-500 0.300.38 0.200.50 0.500.90 0.04 0.04ZG310-570 0.400.50 0.250.60 0.500.90 0.04 0.04注:对上限减少 0.01%的碳,允许增加 0.04%的锰,但锰的总量不得高于 1.2%以上。 Q/JMJ63-201034.2.2 铸件残余元素的含量应符合表 4-3 的规定。4.2.3 铸件生产单位(即供方)不得在未与本公司(即需方)商定的情况下,在钢的熔炼过程中故意加入表 4-3 中未规定的元素。表

6、 4-3 残余元素最高含量钢种 Ni Cr Mo Cu V Al B 碳素铸钢0.50 0.35 0.20 0.30 0.05 1.00Ni+Cr+Mo+Cu+V+Al+B4.2.4 在炉料发生变化或成批熔炼的首批件应做残余元素含量分析。用于焊接结构的铸件应做残余元素含量分析;非焊接结构铸件应做 Al、B 两元素含量分析。4.2.5 技术协议无要求时表 4-3 中除 Al、B 外,其它残余元素不作为验收依据。4.2.6 用于焊接结构的铸件,当化学成分中两项指标均在上限或超出上限时,应计算碳当量(残余元素应计算在内) 。计算公式 (%)4015246NiVMoCrSinCE 式中 C、Mn 、

7、Si、Cr、Mo、V、Ni 分别为各元素的含量(%) 。4.3 尺寸公差与机械加工余量4.3.1 图样中未标注的尺寸公差应符合本标准规定。铸件的尺寸公差带应对称分布,但有特殊要求时,也可采用非对称分布,并在图样上注明或在技术文件中规定。铸件尺寸公差应符合表 4-4 规定。表 4-4 铸件尺寸公差铸件基本尺寸(mm)254040636310010016016025025040040063063010001000160016002500型砂铸造重要件CT90.91.01.11.31.41.61.82.0 2.3 2.7 Q/JMJ63-20104非重要件CT111.82.02.22.52.83.1

8、3.54.0 4.5 5.0熔模铸造CT7 0.450.500.550.60.70.80.91.0 1.1 1.34.3.2 铸件的壁厚和筋厚的尺寸公差应符合表 4-5 的规定。铸件的尺寸标注除壁厚标注外,应避免链式标注。表 4-5 铸件壁厚和筋厚的尺寸公差壁厚和筋厚基本尺寸(mm) 1616252540406363100100160160250250400重要件CT10 1.1 1.2 1.3 1.4 1.6 1.8 2.0 2.2砂型铸造 非重要件 CT12 2.2 2.3 2.5 2.8 3.0 3.5 4.0 4.54.3.3 铸件的错型应符合表 4-6 的规定。表 4-6 错型值公称

9、尺寸(mm) 300 3001000 1000错型值(mm) 1.0 1.5 2.04.3.4 铸件的机械加工余量一般按表 4-7 的数值选取。特殊需要时与加工工序衔接确定。表 4-7 铸件机械加工余量铸件最大尺寸1001001601602502504004006306301000100016001600250025004000型砂铸造(H)2 3 4 5 6 7 8 9 10熔模铸造(E)0.7 1.1 1.4 1.4 2.2 2.5 2.8 3.2 3.5 Q/JMJ63-20105注:铸件最大尺寸是指最终机械加工后铸件的最大轮廓尺寸。4.4 铸件的几何形状4.4.1 铸件的弯曲、翘曲变形量,按被检查面的最大尺寸测定。在非加工面上应不大于表 4-8 的规定。在加工面上凹下处,应保证有不小于 1.5mm 的加工余量。4.4.2 铸件产生的变形可通过矫正的方法消除。矫正通常在室温下进行,特殊情况可采用热矫正。表 4-8 铸件表面变形量被检查面的最大尺寸 1000 10001600 16002000弯曲、翘曲变形量 2 3 44.5 铸件表面与内部缺陷4.5.1 铸件的表面粗糙度:树脂砂 Ra25;水玻璃砂 Ra50。4.5.2 铸件表面的凹凸量,在加工面上,凹下处应保证有 1/3 的加工余量,凸起部分不超过 5mm。影响装配的不允许凸起。非加工面有明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