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课堂上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549147 上传时间:2018-02-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语文课堂上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在语文课堂上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在语文课堂上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在语文课堂上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在语文课堂上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语文课堂上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语文课堂上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让学生做语文课堂的主人-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摘要: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一目标的核心就是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快乐学习,成为语文课堂真正的主人。课堂教学是老师和学生之间进行的双向互动活动,作为语文老师发挥好自己的主导作用,可以有利于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的主体作用主要表现在学生上课时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

2、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在现在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们都越来越意识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的重要性,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得到越来越多的体现。但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怎样较好地发挥语文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这是我们每个语文老师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关键词: 学会预习、朗诵训练、学以致用、主导性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这一心理特点,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并且教会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找到学习的乐趣。一、学会预习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叶圣陶先生也早在四十年代就说过:练习

3、阅读的最主要的阶段是预习。学会预习是学生成为课堂主人的第一步,也是很关键的一步,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准备。做好课前预习,既是顺利地进行课堂教学的准备,又是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为了提高他们的预习效果,作为语文老师,首先,“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先教会学生正确的恰当的预习方法:1、阅读。阅读就是要阅读单元内容说明、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或自读提示,阅读文本教材,阅读课文的注释,阅读课后的“研讨与练习”。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学习之前应通读教材,了解教材的结3构和知识的内在联系。在进行具体的单元学习前,要了解本单元读写训练的要求,通读单元各篇课文,在这过程中初步看出各篇课文

4、的共性和各自不同的个性来。当具体预习每篇课文,课前的提示及课后的练习均是帮助我们理解课文内容的很好资料,因此是决不能忽视它的作用的。2、攻克字词难关,巧用工具辞书。从高考前几道基础知识题就可以看出来,高考题目往往从字型或者发音角度入手,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字、词、句也就成为语文教育教学中的重点。;其次,预习要避免千篇一律的公式化,学生的语文基础是参差不齐,所以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有针对性的,适合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在解决课前预习问题的时候,想要让学生思维活动充分的活跃起来,充分地发展智能。我在设计提问的时候,从整体参与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问题,使每个学生都有大显身手的机会。例如

5、,在学习李白的蜀道难的时候,我的课前预习问题设计分别是:第一个问题是通过资料查找作者李白的生平经历和代表作品,这个属于基础性质的问题,比较简单易做,适合程度偏低的学生;第二个问题是通过对诗歌的整体感知,体会作者丰富奇妙的想象、高超的艺术技巧和诗歌所买回的奇丽风光。这个问题只要学生去反复的诵读课文就可以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第三个问题是让学生去找到这首诗的线索:由古及今、由秦入蜀,抓住各处的山水特点来描写,以展示蜀道之难。这个问题需要在了解写作背景的基础上,然后再加上反复的诵读,就可以解决问题,难度较大,适合语文基础较好的学生。最后还要重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上课前预习成果的检查。如果不进

6、行及时的检测,学生就会觉得预习与课堂教学没什么关系,从而降低了学生课前预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朗诵训练语文教学过程中,朗读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尤其是在诗歌、散文、古文教学中显得重要。首先,我会引导学生自己自由的诵读,给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意识;其次,给学生播放配乐范读,有利于学生品味文学语言,更加容易进入课文设置的情境,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最后,进行分组朗读比赛。这样可以使学生全神贯注的听讲,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也可以很快提高学生的朗诵水平和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4当然,语文课堂上的朗读训练的形式也应多样化,可以根据不同的课文进行不同的朗读训练

7、,如: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林黛玉进贾府教学中,我运用的是具有感染力的分角色朗读法,让学生深入到课文中去,体会每个人物不同的表达情感方式,学生在朗诵的过程中,要读出林黛玉寄人篱下的谨慎态度,王熙凤的泼辣、八面玲珑、善于逢迎的人物性格特点;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中,可以运用创设情境的想像朗诵法,通过播放豪迈的三国演义主题曲,把学生带入古战场的感觉,体会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放情怀;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一单元的哈姆雷特教学中,通过生动传神的表演朗诵法,让学生亲身去诠释自己心中不同的哈姆雷特。朗诵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还可以提高

8、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通过一系列的朗诵训练,让学生积极投入教学全过程,成为受教育的主体,这样才可以才能使学生被动的接受教育转化为主动的自我教育。三、学以致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就是让学生快乐地得到发展,这才是新课标的核心,也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教学过程就其本质就是在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同时,实现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全面发展。新课程“三维目标”中的“过程和方法”目标,正是要求教学应注重过程。高中阶段正是塑造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时期,在学习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过程中,让学生从海明威充满魅力的文字中获取人生拼搏的力量,感受人物内在的精神世界,提升学生对人性的认知,努力

9、探索作品中的永恒的精神力量,激励学生面对困难的时候,应该勇敢的接受生活带来种种挑战,而不是选择逃避,进而加深学生对人生中成功与失败的辩证关系的认识。青春期的孩子性格中还有一些叛逆存在,如何正确的疏导孩子心里的逆反情绪,显得至关重要。在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第五单元清兵卫与葫芦的教学中,当看到清兵卫因为害怕、胆怯而不敢表达自己心里真实想法的,被老师和父母以粗暴的方式扼杀了自己对于葫芦的爱好。我们明白每一个孩子都有不被人理解的执着和不可限量的潜力,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如何更好地和家长老师,使用正确的恰当的方式去沟通交流,然后理解家长和老师的一片良苦用心,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5在学习

10、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四单元的苏武传时,要让学生了解作者尊重史实的态度以及学习苏武不管是在面对威逼利诱,死的威胁,还是肺腑之言的劝说时,忠贞如一的信念,引导学生要像苏武一样,做一个铁骨铮铮的硬汉子,爱国忠君的真君子。“怎样的文品就会又怎样的人品”,语文教学不仅负担着教授母语的工具性作用,也承载着培养塑造新一代精神家园的重责。如何把僵硬的说教转化为点点细雨、缕缕春风,让孩子们在和风细雨中滋润成长,得依靠每一个语文教师的探索。四、语文老师的主导性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语文老师的主导作用,是顺利高效地实现教育目标的前提条件。但是,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把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教师要为学生服务,要

11、摆正教与学的关系。语文老师主导作用在教育过程中得以充分发挥的条件是语文老师的良好的整体素质。高素质的语文老师都会注重对语文教材进行深入透彻的研究和对学生整体基础的的把握,并有自己对教材独到的理解和新颖的见解。因此,我所设计出来的教学方案,主要作用就是教材与学生沟通的桥梁。语文老师的主导性可以的到淋漓尽致的发挥,是一个高素质善教者的体现。因此 ,提高语文老师的整体素质是提高整体教学水平与质量的前提条件,是有序、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的根本。语文老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是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目的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语文老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越充分,越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得越充分,就越能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两者相结合、相辅相成,有利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素质。只有把课堂当做师生共同成长的地方,把学生当做课堂的主人,就能真正的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真正的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才能有效的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这样的课堂才会充满生命活力。6参考文献:1人教版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M.人民教育出版社,延边教育出版社.2 谭海桃.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J.资溪翠微名师工作室.3孙素梅.新校园:理论版.J.2009年 第7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