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党徽在平凡的工作中闪光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4547692 上传时间:2018-02-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党徽在平凡的工作中闪光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让党徽在平凡的工作中闪光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让党徽在平凡的工作中闪光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让党徽在平凡的工作中闪光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让党徽在平凡的工作中闪光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让党徽在平凡的工作中闪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党徽在平凡的工作中闪光(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让党徽在平凡的工作中闪光三明工贸学校教师彭佩烘(2011 年 6 月 日)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我是三明工贸学校教师彭佩烘。2000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在是特级教师、高级讲师、高级技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学校电子电器专业科科长。从教 27 年来,在平凡的教育教学岗位上,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认真履行教师职责、关爱学生健康成长、致力学校科学发展,勤勉务实、执着追求,较好地体现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光荣形象,以实际行动为党旗增光添彩。一、扎根山区,默默奉献1984 年 7 月,本人以优异成绩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物理系,放弃了回到莆田故乡和城市工作的机会,毅然回到比较偏远的宁化师范学校任教至今

2、。多年来,特别是本人评上高级讲师、特级教师之后,经常有厦门、泉州、莆田等沿海地区学校向我伸出“橄 榄枝” ,以人才引进等优厚待遇发来商调函,热忱希望我能调到那里工作。我的老家在仙游,家里有年迈的父母。2006 年夏天,我父亲因患食道癌到了最后弥留之际,我作为长子,平时也没时间回去照顾,暑假理应有时间在病床前尽孝。但是由于学校专业教室建设以及招生等工作的需要,我不得不奔走于仙游老家和宁化学校之间。父亲在临终前还一再期盼我能早日调回老家,以便更好照顾年迈多病的母亲。我至今未能满足父亲的遗愿,一年之中只能偶尔回去看看母亲。我不是没有想过能调到条件好的地方工作,我也想回到父母身边尽孝。由于学校一再的盛

3、情挽留,本人考虑到学校由中师转型办中职不久,专业建设和发展更加需要我,我又怎么能为了个人的利益而离去呢?因此我一次又一次放弃了外调的机会,选择留了下来,并把学校对我的厚爱之情存在心底,更加努力的工作。2000 年学校由宁化师范转型为三明工贸学校以后,我服从学校工作需要,任专业科负责人,承担起了电子、机电、汽修三大类专业的管理、建设、教学等重任。当时学校刚刚转型,专业建设需要从头开始。为了使学校专业建设能尽快走上正轨、增强实力、创建品牌,本人经常加班加点、废寝忘食,每天的工作时间都在十几个小时以上,制定了专业培养目标、技能考核、实训计划、学分制考核等,创建了电工电子实验室、家用电子实训室、家用电

4、器实训室、电工技能实训室、车工实训室、钳工实训室、数控实训室、可编程控实训室等十多个专业教室,带领本专业科教师积极开展理论学习、技能提高、计划制定、教学研究、学生分析、市场调查、实验开设、能力培养、专业联办等活动,为学校的专业建设做出贡献。同时,本人自制了许多教具,例如电冰箱示教板、电容充放电曲线演示器、电视扫描演示器、教学用晶体管特性图示仪、三极管电流放大演示器等等,不仅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还为学校节省了大量经费。经过不懈努力,2005 年我校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被确定为省级重点专业,2006 年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被确定为省级重点专业,2007 年电子技术应用实训基地被确定为省级示范性实训基

5、地,2008 年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被确定为省级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2010 年电子技术应用实训基地成为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被确定为创建国家级示范专业,并先后为学校专业建设争取到资金 400 多万元。二、片片真情,温暖学子我校学生大多来自外地或农村,许多学生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这些孩子远离亲人,更加需要学校和老师关心、关爱。为此,我特别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经常利用周末时间,到学生班级和宿舍,找学生交流、谈心,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帮助他们排忧解难。特别是过节的时候,外地的学生因路途远而没能回家,我便带着食品到他们宿舍或邀请他们到我家里共同过节,把他们当

6、成自己的孩子看待。每年总有那么几个外地的学生,通过我的介绍慕名来到我校学习。他们来校报到的时候,我总是提前到车站热情迎接,从头到尾为他们办理入学手续,带他们熟悉宿舍、食堂、教室,嘘寒问暖、关怀备至,让第一次远离亲人的学生感受到家的温暖。去年 11 月的一天,一名来自莆田的学生突然出现昏厥现象,我得到情况后,马上骑着摩托车带他到县医院,自己付钱为他挂号、找医生、做各项检查、抓药,跑上跑下,整整忙了一个上午。后来家长非常感激,多次打来电话,多次叫他小孩捎来家乡特产表示感谢。另一次,一个学生家长傍晚时打来电话,说是小孩的祖父去世,希望我能骑车去找到他小孩马上送到车站,争取赶上最后一班回三明的班车,我

7、 简单询问了情况后二话没说,立即放下正在吃饭的碗筷,骑上摩托车到学校找到这个学生,把他送到车站、候他上车回家。此学生回学校后,我又特意去找到他进行安慰。许多熟悉或不太熟悉的学生家长,他们把孩子托付给我,自己安心在外地打工,当这些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总是来找我借钱借物,真正把我当成了他们的亲人,因此我也特别的欣慰。三、积极进取,勇于创新我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源于对学生的关爱,我把这种关爱之情转化为对教育教学的深入钻研,如春蚕吐丝,孜孜不倦。为了教学教研的需要,我如饥似渴地寻找有关资料,及时捕捉教学及专业动态和信息,不断吸取营养, 总结自己在教学中的得失。常常挑灯夜战,伏案挥毫,把别人喝茶、聊天、

8、玩牌的时间用在对专业的研究上。天道酬勤,20 多年来,本人先后在电子制作、 无线电、 中国科技教育、 福建职业与成人教育等20 多种刊物上发表教育教学、教具制作、电子制作等学术文章 190 多篇,其中多篇文章被其他刊物、书籍转载和收编,多篇被引用。此外,本人参编或主编了电化教育基础、 劳动技术、 电工电子技能鉴定指导等 6本教材,有 18 项电子设计发明在省级以上获奖、6 篇教育教学论文在省级以上获一等奖,两项发明获国家专利。至今连续 6 年获省科技辅导员创新大赛一等奖、4 年获全国科技辅导员创新大赛二等奖。在教学工作中,我积极实践启发式、讨论式、导学式、研究式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学到

9、知识、学到技术、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创新。在二年级电工、电子、机电等专业教学中,通过各种系列电子设计,让 学生在“ 做中学,学中做”,让学生自己动手,经过不断探究和分析,不断启发和提高,让学生真正掌握实际、实用的技能,从而培养学习兴趣,掌握专业技能,提高科学素质。这项成果发表在 2008 年电子报上,2009 年获福建省教育工作者科技教育优秀论文二等奖、同时获全国二等奖,并多次在全市、全省研讨会上进行介绍推广。在指导学生参加省市职业技能竞赛方面,近几年有 20 名学生获奖,其中一等奖 10 个、二等奖 4 个、三等奖 6 个。指导学生参加全国中职学校“文明风 采” 竞赛, 4 人获奖。指导

10、学校电子科技小组连续 2 届获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科技实践活动二等奖,2010 年获全国三等奖;指导学生的 7 个创新作品,在省发明与革新成果展、以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全部获奖,其中 3 项获省三等奖、2 项获市一等奖、2 项获市二等奖。四、发挥专长,服务社会本人利用自身专长于 1986 年创建了学校电子电器兴趣小组,利用第二课堂进行家电维修教学和实践。经常利用周末、假期休息时间,组织小组成员参加岗位学雷锋、青年志愿者活动,走进社区和街道摆摊设点。记得有一年暑假,我带着 3 个还在学校参加兴趣小组活动的学生,趁着宁化石壁镇赶集的机会,早早骑上自行车赶到街上摆摊设点,进行义务家电维修活动。

11、当地群众知道此情况后,都奔走相告,热情地为我们搬来桌椅,接来电源,送茶端水。工商所的同志起初不知情,想叫我们交纳管理费。当听到群众的情况说明后,马上不停道歉,还不断表示感谢和敬意。这一天我们几个一直忙到太阳落山,虽然个个汗流浃背,但是由于不停听到群众的交口称赞、不停看到群众满意的笑容,我们一点也不感到疲劳,而是倍感充实、欣慰。20 多年来,本人为社会群众修理各种家用电器计 3000 多件次,受到广泛赞誉。至今每当逢年过节,仍有许多朴实、热情的当地群众会盛情邀请我去做客,或者送来家中的特产、糕点表示谢意。另外,本人还经常收到大量的来自全国各地的读者的来信,要求帮助解决在电子制作、家电维修等方面遇

12、到的难题,我都能热心地一一给予解答。因此,本人曾被三明团市委表彰为“新 长征突击手” 、“青年志愿者先进个人” 。从教 27 年来,本人时刻以人民教师的操守,爱岗敬业、勤勤恳恳,全身心地投入学校的各项工作,出色完成各项任务,赢得了领导和同事的赞誉,也多次得到表彰和表扬:2002 年被学校评为“优秀党员” ,2003 年11 月当选中共宁化县第十次代表大会代表;曾连续 10 年被学校评为“优秀教师”或 “先进教育工作者 ”,连续 5 次年度考核优秀;2001 年 9 月被评为三明市“ 优秀教师”;2006 年 9 月福建省首次在中 职学校中评选特级教师,被省政府评为电子电器专业“特级教 师” ;

13、2007 年 9 月经学校、市、省层层选送,获全国中华职教社首届“黄炎培杰出教 师奖” ;2009 年 5 月获三明市中职学校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 ”;还获三明市“优秀科技辅导员”;2009 年 6 月获省教育厅“自制教具能手 ”;2010 年 4 月被评为省“优秀科技辅导员” ,同 时获卢嘉锡“ 优秀科技辅导员奖 ”;2010 年 6 月获三明市中职学校技能大赛“优秀工作者 ”;2010 年 9 月获宁化县委、县政府“优秀教师” ;2011 年 4 月再次被 评为省“ 优秀科技 辅导员”,再次获卢嘉锡“优秀科技辅导员奖”。有关事迹曾在 三明日报 、教育及政府门户网站、中文核心期刊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等媒介上作过大篇幅报道。各位领导、同志们,回顾过去,我所做的还远远不够;展望未来,我尚需加倍努力。感谢学校、上级组织对我工作的肯定和鼓励,我将以此为契机,更加坚定信念,自强不息,尽职尽责,模范带头,不断追求,为教育事业的美好明天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让党徽在平凡的工作中闪光!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