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实验版第十一册第8单元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4546903 上传时间:2018-02-25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1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实验版第十一册第8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语文实验版第十一册第8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语文实验版第十一册第8单元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语文实验版第十一册第8单元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语文实验版第十一册第8单元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实验版第十一册第8单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实验版第十一册第8单元(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语文实验版第十一册第 8 单元单元内容:本单元安排了两篇精读课文将相和 一个这样的老师 ,两篇略读课文艾尔比的水彩笔 父亲的麦芽糖以及“语文实践活动 8”。教学目标:1学会 13 个生字以及新词,认读 12 个生字。继续进行积累词语的训练。2本单元教材具有以写人为主的特点,教学中突出这一特点,充分感受、理解人物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评价人物,体会课文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3把理解课文与默读训练有机的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4复述或表演故事,体会文章的内部结构,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5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人物的情感。6.体会侧面描写的作用。培养学生边读边做批注的能力

2、、归纳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7完成综合实践活动,增进学生对长辈的了解,懂得感恩和关爱他人,完成一篇写人的作文,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8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使学生感受人物的形象,体会人物的品质,受到爱的洗礼,懂得感恩。教学重点:1. 本单元教材具有以写人为主的特点,教学中突出这一特点,充分感受、理解人物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评价人物,体会课文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2.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与特点,体会人物的情感,使学生受到爱的洗礼,懂得感恩和关爱他人。3.把理解课文内容与默读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边读边做批注的能力,归纳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教学难点:1.体会课文的结构,

3、划分段落,概括出各部分的主要内容。2体会侧面描写的作用。3体会句子的丰富内涵。4完成综合实践活动,增进学生对长辈的了解,懂得感恩和关爱他人,2完成一篇写人的作文,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教学安排:单元整合课 1 课时29.将相和 3 课时30一个这样的老师 2 课时31*艾尔比 的水彩笔 1 课时32*父亲的麦芽糖 1 课时语文实践活动 8 6 课时单元整合课提前几个晚上分别布置本单元的预习任务。29 课预习任务:1预习生字词,达到会读、记字形、理解意思。2查阅有关战国七雄的资料,尤其是有关秦国与赵国的情况。3读课文,自己准备讲将相和的三个故事。30 课预习任务:1预习生字词,达到会读、记字形

4、、理解意思。2读课文,自己准备讲讲课文的内容。31 课预习任务:1自己读课文,不认识的自己查字典。2准备讲课文的内容。32 课预习任务:1自己读课文,不认识的自己查字典。2准备讲本课的故事。语文实践活动 8 中的短文:1自己读短文,不认识的自己查字典。2准备讲短文的故事。综合实践活动:1调查了解。可先设计一个调查表,了解老师、父母及其他长辈的职业、工作单位等基本情况,也可以根据需要确定相应的调查项目。32重点采访。选择几个重点采访对象,了解他们对工作的看法以及他们的工作情况等,注意收集他们的典型事例。可以自己单独去去采访,也可以和几个同学一起去采访。一、说说本单元的学习任务这一单元有哪些课文?

5、分别是什么?二、分别讲一讲各篇文章的内容讲各篇文章的内容时,能简说就简单说,如不能简单说可详细说,对学生的要求不要过高。综合实践活动要说情干什么就可以了。三、老师总结:本单元教材具有以写人为主的特点,教学中我一定突出这一特点,使同学们充分感受、理解人物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评价人物,体会课文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再来综合实践活动的调查任务从现在就开始进行。29将相和【教材分析】这是一篇历史故事,是根据史记中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课文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林祥入的活动为线索,通过记叙“完璧归赵” 、 “渑池之会” 、 “负荆请罪”这三个小故事,写出了蔺相如在秦赵两国矛盾冲突中为赵

6、国立下的功劳,以及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过程。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顾全大局的品质,以及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凸现了蔺相如、廉颇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美德。【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 10 个生字(含 3 个多音字“答 d” 、 “便 pin”、 “削 xu” )以及新词,认读 2 个字感受人物形象,了解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顾大局、识大体的品质和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体会他们的爱国思想,并从中受到启示和教育。3学习评价课文中的人物。4给 3 个故事加小标题,了解 3 个故事之间的联系,体会过渡句的作用。45复述或表演其中一个故事。【教学重点】感受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教学难点】体会课文的结构

7、的独特。【教学方法】讲读法、自学法【教学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本。设计本课书的教案时,依据新课标的要求,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的联系。努力构建学生自主学习方式,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给学生创设更多的自主学习的平台。指导学生给三个小故事加小标题,是一种概括能力的训练。学生按课文中已出现的“完璧归赵” “渑池会” “负荆请罪”等概括当然可以,只要基本符合故事内容的其他概括方法也应肯定,关键是要学生讲出概括的理由。至于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只要学生能说出其中的因果关系即可,不必要求过高。教师应引导学生明确:“完璧归赵”的结果是蔺相如被封为上大夫,这是他在“渑池

8、会”后晋升为上卿的前提,而蔺相如晋升为上卿,是将相产生矛盾的直接原因,有了将相之间的矛盾才有了解决矛盾的“负荆请罪” 。三个故事就是这样联系起来的。【教学准备】布置学生预习,查阅有关战国七雄的资料。课件的制作【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 10 个生字及新词,理解一些词语的意思。2初读课文,了解时代背景3理清课文脉络,给 3 个小故事加上合适的小标题。教学过程:5一、揭示课题,质疑1师:今天我们学习 29 课,大家齐读课题。生读。2师:“将”是多音字,在这里读“jing”,指的是谁?(廉颇)“颇”读音是“p”,师板书:廉颇。3师:“相”也是一个多音字,在这里读“xing”,指的是谁?(蔺

9、相如)“蔺”的读音是“ln”,领学生带拼音读两遍。师板书,学生跟着书空。4“和”依然是一个多音字,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和睦、和好)5把题目连起来读一遍,这个题目是什么意思?(将、相和好了。)6理解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没有?(将、相为什么和好了?他们是怎样和好的?他们为什么不和的?)7师:同学们提的非常好,“学贵知疑”做学问最宝贵的是发现问题,发现了问题、提出了问题怎么办?对我们要解决问题。怎样解决问题?那就要带着问题读书,现在我请同学来读课文。二、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概内容,检查课文是否读的正确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在读书的过程中注意订正一些字音。着急(zho) 召集(zhoj) 不答应(d

10、) 为难(nn)强逼(qing) 撞(zhung) 上大夫(d)师:大夫是一种官职,分为上、中、下三级,“上大夫”是最高的一级。上卿:“卿”是一种官职,分为上卿、中卿、下卿。上卿是廉颇在赵惠文王年时,因伐齐有功,被提升为上卿。如今蔺相如也封了上卿。由于是文官,上朝集会时,位置站在廉颇的右边。秦汉以前,以右为尊。所以说蔺相如的职位比廉颇高。6削弱(xu) 乘机(chng)2读了一遍课文,你解决了什么问题?(找同学说一说)没有解决的问题没有关系,在继续的学习中我们一定会解决的。三、学习本课的生字词1“璧”本课组词什么?(和氏璧)什么是璧?师:璧,古代玉器的一种,平圆形,中间有孔。所以这个字是“玉”

11、字旁。“和氏璧”指的是用楚国人卞和氏发现的一种玉制成的璧,因其珍奇且来历不凡,被公认为世间至宝,价值连城,这也是秦王不惜用 15 座城为诱饵骗取它的原因。璧的形近字有“碧”(板书),“碧”在字典中有两种解释(1)青绿色的玉石。(2)青绿色。如:碧草、金碧辉煌。还有“避”躲避。“壁”墙壁的“壁”为什么是“土”字旁? 2“答”多音字,组词 d(答应)d(回答)3“渑”本课组词“渑池”一个地名,在今河南省渑池县境内。形近字是“绳”绳子。4“廉”的形近字是“谦”、“歉”,分别组词。5“颇”的形近字是“领”组词。6“御”中间的写法要注意。Pin(便宜)7“便”多音字组词 便 bin(方便)8“削”多音字

12、组词 xu(削弱)xio(削铅笔)9在课文中有那些不理解的词语?7示弱:表示比对方弱,不敢较量。瑟:古代的一种弹拨乐器。鼓瑟,就是弹瑟。缶:古代一种瓦质的打击乐器。攻无不克:攻城夺地,没有拿不下来的。战无不胜:形容强大无比,每战必胜。无价之宝:形容物品特别珍贵,多少钱也买不到。同心协力: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四、读课文,简介时代背景,了解三个故事,加小标题。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几个小故事?2指名说?(3 个故事)3从哪到哪写的是第一个故事?(1-10 自然段)如果用一个词给这个故事加一个小标题你觉得应该是什么?(完璧归赵)把这个词圈起来。老师板书。4从哪到哪写的是第二个故事?(11-1

13、5 自然段)如果也用一个词给这个故事加一个小标题你觉得应该是什么?(学生可能会说“渑池会见”,教师要给与肯定,再进一步说可以用“渑池之会”这个词来概括。)教师板书,让学生也记在书上。5从哪到哪写的是第三个小故事?(16-18 自然段)如果也用一个词给这个故事加一个小标题你觉得应该是什么?(负荆请罪)教师板书,学生在书上把这个词圈出来。6师:自然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在书上标出记号。7谁知道故事发生的背景吗?让学生说一说。教师适当的补充:8战国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公元前 475公元前 221)。当时,比较强的国家有七个,即秦、楚、齐、赵、燕、魏、韩,称为“战国七雄”,秦国是最强的一个。秦国地处函

14、谷关以西,其余六国在函谷关以东。赵国的东面是富强的齐国,西面是强大的秦国。赵国处在两大强国之间,因此在军事上和外交方面的措施,就有关系国家兴亡的重大意义。“完璧归赵”的故事发生在秦国全力进攻楚国的时候。秦国不能集中更多兵力对付赵国,主要是用威胁的手段占赵国的便宜。五、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新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思考: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喜欢?并用具体事例来说明。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了解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顾大局、识大体的品质和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体会他们的爱国思想,并从中受到启示和教育。2写出对蔺相如和廉颇的评价。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

15、学过程:一、导入新课9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理清了文章的叙述顺序,知道这篇课文通过讲“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这三个故事,记叙了廉颇和蔺相如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故事。这节课我们一起深入地来学习这篇课文。二、自学课文1你觉得蔺相如和廉颇各是怎样的人?你喜欢哪个小故事就学哪个故事,边读边思考,抓住重点内容在旁边简单做一做批注。2学同一个故事的同学可以在一起交流交流。三、集体交流(一)交流“完璧归赵”的故事。(l)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说明蔺相如很自信,已心有成竹,通过“一定”这个词可以看出来。(2)蔺相如到了秦国,进宫见了秦王,献上和氏璧秦王听他这么一说,就把璧交给了蔺相如。说明蔺相如非常机智,(请同学们批注“机智”)他察觉秦王没有以城换璧的诚意,但璧在秦王手里,硬夺的话,既失礼又很难如愿;如直斥秦王之非,则非但不能要回宝玉,反会遭秦王责难。蔺相如抓住了秦王对和氏璧的好奇心理,以宝玉有点儿小毛病为由,轻松地要回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