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基+默写+文言文阅读(3)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4546861 上传时间:2018-02-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基+默写+文言文阅读(3)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语基+默写+文言文阅读(3)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语基+默写+文言文阅读(3)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语基+默写+文言文阅读(3)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语基+默写+文言文阅读(3)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基+默写+文言文阅读(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基+默写+文言文阅读(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基默写文言文阅读(三)(推荐时间:40 分钟)一、语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A戏谑/琐屑 旖旎/ 忸怩 禅师/ 受禅B骁勇/逍遥 矜持/ 玉衾 阙如/ 宫阙C侥幸/狡黠 囹圄/ 泠然 呼应/ 应对D整饬/炽烈 倾轧/ 扎寨 蜇人/ 海蜇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如今,不少老师感慨孩子不好教,但这不足以成为体罚学生的理由。转化后进生不可能一蹴而就,如果我们心浮气躁,工作一曝十寒,教育必然没有效果。教育是门艺术,它讲求技巧,需要循循善诱。体罚学生甚至殴打学生的教育方式也难免太过拙劣。其实,孩童如璞玉,治玉之道,在于顺其天然文理,精雕细刻,

2、体罚犹如以刀斧攻玉,粗鲁野蛮,鲜有不碎者!A一蹴而就 B一曝十寒C难免 D精雕细刻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一个人若是斤斤计较,必然使自己拘于得失,困于得失,眼光流于琐碎和浅近,会让自己陷入局促和褊狭,也一定为他人所不悦纳。B都说边疆诗情画意,哪知边疆历经风雨;都说边疆风景秀丽,哪知边疆也有潮落潮起;都说边疆天宽地阔,哪知边疆路况难行。C大家都感到纳闷,柜台仓库没东西,拿什么去“组织人民过经济生活”?得到的回答是,越是物质缺乏,越要用精神去服务好。D听梁启超等几位大师上课,如醍醐灌顶,是一种美妙享受;光听那一句非同凡响的开场白,就能让人肃然起敬。4下列 6 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

3、段话,恰当的一项是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只有不断保持纯洁性,_,_,_,_。_,_。弘扬雷锋精神是保持党的纯洁性的本质要求。弘扬雷锋精神,就是要本着从严治党、执政为民的基本点,严格要求共产党忠于党的信仰,追求高尚情操,始终站在时代前列。才能不断巩固执政基础雷锋精神是一座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永恒丰碑才能提高在群众中的威信雷锋是保持党的纯洁性的时代标杆才能实现党和国家的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才能赢得人民信赖和拥护A BC D二、名句名篇默写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 题)(1)不见复关,泣涕涟涟。_,_ 。( 诗经氓)(2)_,_。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李

4、白蜀道难)(3)_,凝绝不通声暂歇。_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4)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_,_。( 王湾次北固山下)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10 题。乐毅者其先祖曰乐羊乐羊为魏文侯将伐取中山魏文侯封乐羊以灵寿乐羊死葬于灵寿其后子孙因家焉中山复国至赵武灵王时复灭中山而乐氏后有乐毅。乐毅贤,好兵,赵人举之。及武灵王有沙丘之乱,乃去赵适魏。闻燕昭王以子之之乱而齐大败燕,燕昭王怨齐,未尝一日而忘报齐也。燕国小,辟远,力不能制,于是屈身下士,先礼郭隗以招贤者。乐毅于是为魏昭王使于燕,燕王以客礼待之。乐毅辞让,遂委质为臣,燕昭王以为亚卿,久之。 当是时,齐湣王强,南败楚相唐

5、眛于重丘,西摧三晋于观津,遂与三晋击秦,助赵灭中山,破宋,广地千余里。与秦昭王争重为帝,已而复归之。诸侯皆欲背秦而服于齐。湣王自矜,百姓弗堪。于是燕昭王问伐齐之事。乐毅对曰:“齐,霸国之余业也,地大人众,未易独攻也。王必欲伐之,莫如与赵及楚、魏。 ”于是使乐毅约赵惠文王,另使连楚、魏,令赵啖说秦以伐齐之利。诸侯害齐湣王之骄暴,皆争合从与燕伐齐。乐毅还报,燕昭王悉起兵,使乐毅为上将军,赵惠文王以相国印授乐毅。乐毅于是并护赵、楚、韩、魏、燕之兵以伐齐,破之济西。诸侯兵罢归,而燕军乐毅独追,至于临菑。齐湣王之败济西,亡走,保于莒。乐毅独留徇齐,齐皆城守。乐毅攻入临菑,尽取齐宝财物祭器输之燕。燕昭王大

6、说,亲至济上劳军,行赏飨士,封乐毅于昌国,号为昌国君。于是燕昭王收齐卤获以归,而使乐毅复以兵平齐城之不下者。乐毅留徇齐五岁,下齐七十余城,皆为郡县以属燕,唯独莒、即墨未服。会燕昭王死,子立为燕惠王。惠王自为太子时尝不快于乐毅,及即位,齐之田单闻之,乃纵反间于燕,曰:“齐城不下者两城耳。然所以不早拔者,闻乐毅与燕新王有隙,欲连兵且留齐,南面而王齐。齐之所患,唯恐他将之来。 ”于是燕惠王固已疑乐毅,得齐反间,乃使骑劫代将,而召乐毅。乐毅知燕惠王之不善代之,畏诛,遂西降赵。赵封乐毅于观津,号曰望诸君。(选自史记 乐毅列传)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未尝一日而忘报齐也 报:报复

7、B乃去赵适魏 适:到去C于是屈身下士 下:降职D皆为郡县以属燕 属:归属,从属。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诸侯皆欲背秦而服于齐西摧三晋于观津B乐毅于是为魏昭王使于燕使乐毅为上将军C以子之之乱而齐大败燕先礼郭隗以招贤者D于是燕昭王问伐齐之事齐之田单闻之8下列各组句子中,能直接表明乐毅有军事谋略和才能的一组是 ()赵人举之齐,霸国之余业也,地大人众,未易独攻也尽取齐宝财物祭器输之燕乐毅于是并护赵、楚、韩、魏、燕之兵以伐齐,破之济西乐毅留徇齐五岁,下齐七十余城乐毅知燕惠王之不善代之,畏诛,遂西降赵A BC D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国多

8、方争战,国力大增。各诸侯国都打算背离秦国而归服齐国。可是齐湣王自高自大,百姓不能忍受。B燕昭王征求攻打齐国的意见,乐毅建议采取合纵政策;燕昭王封乐毅为上将军,派他攻打齐国。C乐毅留在齐国巡行作战五年,攻下齐国城邑七十多座,故意不让莒和即墨两座城池臣服投降。D燕惠王做太子时就对乐毅不满他即位后齐国的田单借此事施行反间计,结果惠 王剥夺了乐毅的军权。10. 断句和翻译。(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乐 毅 者 其 先 祖 曰 乐 羊 乐 羊 为 魏 文 侯 将 伐 取 中 山 魏 文 侯 封 乐 羊 以 灵 寿 乐 羊 死 葬 于 灵 寿 其 后 子 孙 因 家 焉 中 山 复 国 至 赵 武

9、灵 王 时 复 灭 中 山 而 乐 氏 后 有 乐 毅(2)翻译下面的句子。当是时,齐湣王强,南败楚相唐眛于重丘。译文: 诸侯兵罢归,而燕军乐毅独追,至于临菑。译文: 答案1C2C3C4D5(1)既见复关载笑载言(2)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3)冰泉冷涩弦凝绝别有幽愁暗恨生(4)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6C7D8D9C10(1)乐毅者/ 其先祖曰乐羊/ 乐羊为魏文侯将/伐取中山/ 魏文侯封乐羊以灵寿/乐羊死/葬于灵寿/其后子孙因家焉 /中山复国/至赵武灵王时复灭中山/而乐氏后有乐毅(2)在这个时侯,齐湣王很强大,向南在重丘战败了楚国宰相唐眛。这时各路诸侯的军队都停止了攻击,撤回本国,而燕国军

10、队在乐毅指挥下单独追击败逃之敌,一直追到齐国都城临淄。【参考译文】乐毅,他的祖先叫乐羊。乐羊担任魏文侯的将领,他带兵攻下了中山国,魏文侯把灵寿封给了乐羊。乐羊死后,就葬在灵寿,他的后代子孙们就在那里安了家。后来中山复国了,到赵武灵王的时候又灭掉了中山国,而乐家的后代出了个有名人物叫乐毅。乐毅很贤能,喜好军事,赵国人曾举荐他出来做官。到了武灵王在沙丘行宫被围困饿死后,他就离开赵国到了魏国。后来他听说燕昭王因为子之执政,燕国大乱而被齐国乘机战败,因而燕昭王非常怨恨齐国,不曾一天忘记向齐国报仇雪恨。燕国是个弱小的国家,地处偏远,国力是不能克敌制胜的,于是燕昭王降抑自己的身份,礼贤下士,他先礼尊郭隗借

11、以招揽天下贤士。正在这个时候,乐毅替魏昭王出使到了燕国,燕王以宾客的礼节接待他。乐毅推辞谦让,后来终于向燕昭王敬献了礼物表示愿意献身做臣下,燕昭王就任命他为亚卿,他担任这个职务的时间很长。在这个时侯,齐湣王很强大,向南在重丘战败了楚国宰相唐眛,向西在观津打垮了韩国、魏国和赵国,随即又联合韩、赵、魏三国攻打秦国,还曾帮助赵国灭掉中山国,又击破了宋国,扩展了一千多里地的领土。他与秦昭王共同争取尊为帝号,不久他便自行取消了东帝的称号,仍归称王。各诸侯国都打算背离秦国而归服齐国。可是齐湣王自尊自大很是骄横,百姓已不能忍受他的暴政了。燕昭王认为攻打齐国的机会来了,就向乐毅询问有关攻打齐国的事情。乐毅回答

12、说:“齐国,它原来就是霸国,如今仍留着霸国的基业,土地广阔人口众多,可不能轻易地单独攻打它。大王若一定要攻打它,不如联合赵国以及楚国、魏国一起攻击它。 ”于是昭王派乐毅去与赵惠文王结盟立约,另派使者去联合楚国、魏国,让赵国以攻打齐国的好处去劝说秦国。由于诸侯们认为齐湣王骄横暴虐对各国也是个祸害,都争着跟燕国联合共同讨伐齐国。乐毅回来汇报了出使情况,燕昭王动员了全国的兵力,派乐毅担任上将军,赵惠文王把相国大印授给了乐毅。乐毅于是统一指挥着赵、楚、韩、魏、燕五国的军队去攻打齐国,在济水西边大败齐国军队。这时各路诸侯的军队都停止了攻击,撤回本国,而燕国军队在乐毅指挥下单独追击败逃之敌,一直追到齐国都

13、城临淄。齐湣王在济水西边被打败后,就逃跑到莒邑并据城固守。乐毅单独留下来带兵巡行占领的地方,齐国各城邑都据城坚守不肯投降。乐毅集中力量攻击临淄,拿下临淄后,把齐国的珍宝财物以及宗庙祭祀的器物全部夺取过来并把它们运到燕国去。燕昭王大喜,亲自赶到济水岸上慰劳军队,奖赏并用酒肉犒劳军队将士,把昌国封给乐毅,封号叫昌国君。当是燕昭王把在齐国夺取缴获的战利品带回了燕国,而让乐毅继续带兵进攻还没拿下来的齐国城邑。乐毅留在齐国巡行作战五年,攻下齐国城邑七十多座,都划为郡县归属燕国,只有莒和即墨没有收服。这时恰逢燕昭王死去,他的儿子立为燕惠王。惠王从做太子时就曾对乐毅有所不满,等他即位后,齐国的田单了解到他与乐毅有矛盾,就对燕国施行反间计,造谣说:“齐国城邑没有攻下的仅只两个城邑罢了。而所以不及早攻取的原因,听说是乐毅与燕国新即位的国君有隔阂,乐毅连续不断用兵(故意拖延时间)暂且留在齐国, (想)在齐国面南称王。齐国所担忧的,只怕别的将领来。 ”当时燕惠王本来就已经怀疑乐毅,又受到齐国反间计的挑拨,就派骑劫代替乐毅任将领,并召回乐毅。乐毅心里明白燕惠王派人代替自己是不怀好意的,害怕回国后被杀,便向西去投降了赵国。赵国把观津这个地方封给乐毅,封号叫望诸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