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期末考试卷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546019 上传时间:2018-02-2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期末考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二期末考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二期末考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二期末考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二期末考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期末考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期末考试卷(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实验中学期末检测高二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 两部分,全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考生注意事项:1答选择题(第卷 16 题,第卷 1518 题) 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卡区域作答。 2答非选择题(第卷 7-14 题,第卷 19-22 题) 时,必须使用 0.5 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第卷(阅读题 共66分)一、(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竞技庆典是古罗马文化中一种独一无二的仪式,它集竞技、宗教庆祝

2、、胜利游行、血腥表演为一体,是几百年间最为流行的全民娱乐方式。为罗马辩护的学者试图把竞技庆典中的血腥表演归结为古代民族中非常普遍的以活人献祭的宗教行为。然而,史料显示,罗马社会中使用人牲的现象比较罕见,通常只用牛羊献祭,只有在国家安全受到明显威胁时,出于迷信的原因,才象征性地处死少数异族人。更有说服力的证据是,罗马人往往将活人献祭视为野蛮民族的愚昧行为,以此作为自身“文明性”的反衬。公元 2 世纪至 5 世纪罗马人与基督徒的论战也从反面证明了罗马人憎恶人牲的立场。在论战中,双方都互相指责对方以活人献祭,以此确立自己在道德和文化方面的优越地位,将对方钉上野蛮人的耻辱柱。如果说罗马人的部分屠杀行为

3、具有某种宗教色彩,那也是与军国主义捆绑在一起的。作为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公开处决战俘的确有向庇佑罗马的诸神感恩的意味,但这并不是主要方面。正如普拉斯所断言, “竞技庆典从本质上说是为生者举行的仪式,而不是为死者举行的献祭” 。对于以军事立国的罗马民族来说,这些屠杀行为首先是国家强力的展示。但屠杀行为竟会演变成娱乐节目,则与罗马人纵容和欣赏的态度有密切关系。罗马的所有阶层都对血腥表演极为痴迷。上至皇帝、元老院议员,下至身无分文的城市贫民,都热衷于观看人兽搏斗、集体处决和角斗士对决等节目。这些被处死的人主要是战俘、罪犯和奴隶,他们被称为“有害之人” ,换言之是罗马帝国的害虫。因此,他们的死在罗马观

4、众心中激不起任何同情,按照塞内加的说法,屠杀他们只是出于“游戏和娱乐”的动机。正因为这样的屠杀没有触动罗马人的道德底线,所以他们才毫不掩饰、甚至自豪地在雕刻和马赛克艺术中加以描绘。虽然仁慈一直是罗马人崇尚的道德准则,罗马历史上却从来没有大规模的抵制血腥表演的运动。更令人惊讶的是,扮演社会良心角色的知识分子同样没有在原则上否定这样的血腥表演。西塞罗虽然在一封信中批评了庞培的竞技庆典,但他只是轻描淡写地表示,这样的表演对于一个有教养的人来说毫无乐趣可言。塞内加是竞技庆典最严厉的批评者。但他并不是从根本上反对表演性的屠杀,只是反对以娱乐为唯一目的的屠杀。他认为残酷的集体处决是绝对正义的惩罚。他真正担

5、心的是如此密集、强烈的暴力表演对观众道德的腐蚀作用,所以他强调,竞技庆典中的死亡一定要体现出勇敢的品质和道德的警戒效果。另外一些哲学家甚至称赞此类表演有助于培养罗马公民的勇气和斯多葛主义所追求的忍耐精神。(选自李永毅、李永刚死亡盛宴:古罗马竞技庆典与帝国秩序 ,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竞技庆典”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竞技庆典是古罗马文化中最为流行的全民娱乐方式,罗马人都从中得到乐趣。B竞技庆典本质上不是为死者举行的献祭,而是为生者举行的仪式。C竞技庆典由人兽搏斗、集体处决和角斗士对决三项血腥表演构成。D竞技庆典有助于培养罗马公民的勇气和斯多葛主义所追求的忍耐精神。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

6、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确立自己在道德和文化方面的优越地位,基督徒和罗马人在祭祀活动中只用牛羊献祭,将活人献祭视为野蛮民族的愚昧行为。 B为了展示国家强力,罗马民族上至皇帝、元老院议员,下至身无分文的城市贫民,都热衷于观看血腥表演。C崇尚仁慈虽然一直是罗马人的道德准则,但是在古罗马文化中,它与欣赏娱乐性的血腥表演是并行不悖的。D罗马知识分子担心,尽管血腥表演没有触动罗马人的道德底线,但密集、强烈的暴力表演会对道德产生腐蚀作用。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罗马人在祭祀中很少使用人牲,并以此作为自身“文明性”的表现,这就表明罗马人已经具有敬畏生命的情怀。B罗马所

7、有阶层都对血腥表演极为痴迷,把人兽搏斗、集体处决和角斗士对决当作娱乐节目,可以说对人类的屠杀符合他们的道德准则。C罗马社会通常只用牛羊献祭,而且往往将活人献祭视为野蛮民族的愚昧行为,因此,很难将竞技庆典中的屠杀理解为一种宗教行为。D罗马知识分子没有在原则上否定血腥表演,甚至对此称赞有加,可见他们普遍缺乏社会良心。二、(32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公讳德用,字符辅,其先真定人也。至道二年,太宗五路出师,以讨李继迁之叛,而武康公出夏州。当是时,公为西头供奉官而在武康之侧,年十七,自护兵当前,所俘斩及得马羊,功为多。及归,公又请殿将。至隘,公以为:“归之至隘而争先,必乱;乱而继迁薄我,必

8、败。 ”于是又请以所护兵驰前至隘而阵。武康为公令于军曰:“至阵而乱行者,斩!”公亦令曰:“至吾阵而乱行者,吾亦如公令!”至阵,士卒帖然,以此行而武康公亦为之按辔。继迁兵相随属,左右皆望公,莫敢近。于是武康公叹曰:“王氏有儿矣!”明道元年,除福州观察使。军人挟内诏,求为军吏。公争曰:“军人敢挟诏以干军制,后不可复治;且军吏不可使求而得,得则军人必大受其侵。 ”明肃太后固使与之,公固不奉诏。已而太后亦寤,卒听公。于是天子心贤公,遂以公检校太保、签署枢密院事。公固辞:“武人不学,不足以当大任。 ” 始,人或以公威名闻天下,而状貌奇伟,疑非人臣之相。御史中丞孔道辅因以为人言如此,公不宜典机密,在上左右

9、。天子不得已,以公为武宁军节度使、徐州大都督府长史,赴本镇,赐手诏慰遣。或闻孔道辅死,以告曰:“是尝害公者,今死矣。 ”公愀然曰:“孔中丞岂害某者乎?彼其心所以事君,当如此也,惜乎朝廷无一忠臣。 ”嘉佑九年,进封鲁国公。明年二月辛未,公以疾薨。公忠实乐易,与人不疑,不诘小过,望之毅然有不可犯之色。及就之,温如也。平生少玩好,不以名位骄人。而所得禄赐,多散之亲党。善治军旅,宽仁爱士卒,士卒乐为之用。与士大夫游,士大夫亦多服其度,以为莫能窥也。(选自王安石临川文集 ,有删节)【注】武康公:王德用之父王超,谥武康。护:统率。帖:安定,顺从。按辔:扣紧马缰缓行。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

10、一项是( )A乱而继迁薄我,必败 薄:轻视 B除福州观察使 除:授予官职C继迁兵相随属 属:连接D公愀然日:孔中丞岂害某者乎 愀然:忧愁凄怆的样子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B gg于 是 又 请 以 所 护 兵 驰 前 至 隘 而 阵拔 剑 切 而 啖 之 g武 康 为 公 令 于 军不 求 闻 达 于 诸 侯C Dgg而 所 得 禄 赐 , 多 散 之 亲 党均 之 二 策 , 宁 许 以 负 秦 曲 g惜 乎 朝 廷 无 一 忠 臣宜 乎 百 姓 之 谓 我 爱 也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青年时代的王德用即在父亲麾下统

11、军杀敌,立下诸多战功;他统率军队军纪严明,整肃有序,显示出非凡的军事才能,因而得到父亲的由衷赞赏。B王德用治军用人坚持原则,刚直不阿,他拒绝执行明肃太后为人谋求军职的诏命,最终赢得了太后的理解和赞赏,受到天子的重用。C由于御史中丞孔道辅的建议,王德用被天子外放为地方官。但是当孔道辅去世时,他反而感伤朝廷失去了一位忠臣,表现出一种博大的胸襟。D王德用为人宽厚忠实,淡泊名利,平和处世,得到广泛爱戴。文章运用生动的叙述描写,多角度地展现了他令人景仰的人格魅力。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军人敢挟诏以干军制,后不可复治。(3 分)译文:_ (2)因以为人言如此,公不宜典机密,

12、在上左右。(4 分)译文:_ (3)平生少玩好,不以名位骄人。(3 分)译文:_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89 题。听 筝柳中庸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8、这首诗题目是“听筝” ,首联写的就是诗人在凝神细听。那么颔联主要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来描写音乐给听者带来的感受?请作简要分析。 (4 分)答: 9、有人说,颈联中“独”与“空”勘称诗人炼字的典范,请对这两个字作简要赏析。 (4 分)答: 10、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意选做五小题) (5 分)(1)狗吠深巷中, 。 (陶渊明归园田居

13、 )(2)因寄所托, 。 (王羲之兰亭集序 )(3)酌贪泉而觉爽, 。 (王勃滕王阁序 )(4) ,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5) ,渚清沙白鸟飞回。 (杜甫登高 )(6) ,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 )(7)挟飞似以遨游, 。 (苏轼赤壁赋 )(8) ,水随天去秋无际。 (辛弃疾水龙吟 )三、 (2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4 题风 吹 稻 浪徐晓佳秋风终于吹弯了稻子的腰,摇一摆,像荡秋千。娘咧嘴笑。是哩,稻子熟哩。要收哩!娘就打来电话:囝,回来吧,收稻哩!我不情愿:快毕业了,投简历找工作忙得焦头烂额,还回乡做苦力?又不能回绝家里只娘一人。只得收拾一番,踏上北归

14、的火车。到家。檐前屋后找不见娘,却在田间稻浪里发现了。娘朝我笑着说:来了好,来了好,穗沉得要断,正等人割哩!我心里满是忧虑:真要割稻?两亩多稻田,单靠两个人两把镰刀,割到猴年马月?急啥?娘站在田埂上说,这么些稻,还怕割不完?你爹在的时候,他一人就给收拾利索了哩!你爹呵,插秧是只呆头鹅,割稻就是人来疯。一阵风吹来,窸窸窣窣。我可受不了怎么叫人受得了?我说:娘,都啥年代了,现在全都机械化,机械化插秧,机械化施肥,机械化收稻,谁还脸朝黄土背朝天傻干?告诉你,你这是典型的小农思想,听我的,叫收割机,保管比爹快。娘脸偏一边说:啥叫收割机?我和你爹咋没听说过?这开哪门子国际玩笑!人类都计划登陆火星了,娘竟说不知道什么是收割机!我四下张望,指着远处一台在田里工作着的收割机,说:快看,就是那个,那就是收割机,一边朝前开,一边把稻脱粒装袋。娘低头对着稻田说:娘是啥也没见着哩,囝。不抬眼去看,怎么看得见?我终于有点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