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广东省大学生村官招聘考试试题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540254 上传时间:2018-02-25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广东省大学生村官招聘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2015年广东省大学生村官招聘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2015年广东省大学生村官招聘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2015年广东省大学生村官招聘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2015年广东省大学生村官招聘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广东省大学生村官招聘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广东省大学生村官招聘考试试题(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华图网校:http:/ 2015年广东省大学生村官招聘考试试题2015 年广东省大学生村官考试公告、报名注意事项、职位表等最新资讯及免费备考资料请点击:http:/ 年广东省大学生村官考试报名预计在 12 月份报名,1 月份考试。一、常识判断。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名言告诉人们的哲理是() 。A. 没有量变,就不会有质变,量变会引起质变B. 没有质变,就不会有量变,质变优于量变C. 没有质量互变,就没有事物的发展D. 没有量,就没有质,质是量的积累2.下列名句和作者对应正确的是()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明月出天

2、山,苍茫云海间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A. 王之涣李白杜牧陶渊明 B. 杜甫李白陶渊明刘禹锡C. 陈子昂杜甫白居易李商隐 D. 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王勃3.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通货膨胀() 。A. 不会发生 B. 可能发生C. 取决于商品数量 D. 必然会发生4.下列事件发生于太平天国运动后期的是() 。 华图网校:http:/ A. 三河大捷 B. 太平军西征C. 太平军北伐 D. 永安突围5.四川省境内发现最早的原始人类“资阳人” ,其绝对年代距今已有() 。A. 100 万年 B. 10 万年50 万年C. 5 万年 10 万年 D. 1 万年5 万年二、数字推

3、理。给你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或二项,要求仔细观察数列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选项中选出你认为最为合理的一项,用来填补空缺项。6.21628, 2163, 217, 22, () 。A. 4B. 3C. 2D. 17.1, 2, 2, 4, 16, () 。A. 64B. 128C. 160D. 2568.1269, 999, 900, 330, () 。A. 190B. 299C. 270D. 19009.5, 7, 11, 13, () 。A. 15B. 17C. 19D. 21 三、数学运算。每道题呈现一个算式或一段表达数量关系的文字,请你迅速、准确地计算出正确答案。10. 以前用

4、同样数量的钱数能买 1 头牛或 99 只鸡。现在一头牛的价格已下跌了 10%,一只鸡的价格却上升了 10%。那么,现在多少只鸡的价格与一头牛的价格相同?()A. 72B. 81C. 90D. 121 华图网校:http:/ 11. 一件工作,甲单独做需 10 天完成,乙单独做需 12 天完成,丙单独做需15 天完成。现由甲、丙合做 2 天,余下的工作按照甲干一天,乙再接替甲干一天,丙再接乙干一天,然后甲再接替丙干一天,乙再接替甲干一天如此循环,则完成这件工作共需多少天?()A. 6 天 B. 8 天 C. 10 天 D. 16 天12. 有一堆梨、苹果,已知苹果的个数是梨的 2 倍,现将水果分

5、给小朋友。梨每人分 3 个,余 2 个;苹果每人分 7 个,少 6 个。问这堆水果共有多少个?()A. 32B. 64C. 96D. 12813. 16 名羽毛球运动员参加单打比赛,两两成对进行淘汰赛,请问决出冠军一共要比赛多少场?() A. 13 场 B. 14 场C. 16 场 D. 15 场14. 某年级共有 304 人参加新生入学考试,试卷满分为 100 分,且得分都为整数,总分为 15200 分,问至少有多少人得分相同?()A. 4B. 5C. 6D. 715. 某陶瓷公司要到某地推销瓷器,公司与该地相距 900 千米。已知瓷器成本为每件 4000 元,每件瓷器运费为 2.5 元千米

6、。如果在运输及销售过程中瓷器的损耗为 25%,那么该公司要想实现 20%的利润率,瓷器的零售价应是()元。A. 8000B. 8500C. 9600D. 10000 华图网校:http:/ 四、言语理解与表达。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16. 书籍具有不朽的品质,是人们勤奋努力的最为持久的产物。它引导我们与最优秀的人物为伍,使我们置身历代伟人巨匠之间,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同他们情感交融,悲喜与共,他们的感受成为我们自己的感受,我们觉得有点像是在作者所描绘的人生舞台上跟他们一起了。他们的思想孕育着美好,因为几乎总会启发善行。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登台亮相

7、金玉良言 B. 粉墨登场金玉良言C. 登台亮相至理名言 D. 粉墨登场至理名言17. 长江流域,无疑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之一。考古发现,旧石器时代处于长江上游今云南境内的元谋人,与黄河流域今陕西境内的蓝田人。这个结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发源地表明共存 B. 发祥地证明并存C. 发源地证明并存 D. 发祥地表明共存18.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对外贸易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于鲜果的需求日益增加,价格也随之上涨。某些山区农民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把资金和劳动力投向果树栽种。其中有些人加强经营管理,了解市场行情,科技人才,引进品种,并对鲜果进行深加工,经济效

8、益明显好转;但少数农民只管栽种,在市场上没有采取措施,生产经营日益困难,每况愈下。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华图网校:http:/ A. 任用优质 B. 启用优良C. 起用优质 D. 起用优良19. 一本好书就像是一个最好的朋友。它,过去如此,现在仍然如此,将来也永远不变。在我们,临遭危难的时候,它也不会抛弃我们,对我们总是一往情深。人们可以通过共同爱好的作家沟通思想感情,彼此。书人们的内心,诗歌熏陶人们的气质品性。少小所习,老大不忘,恍如身历其事。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有始有终穷愁潦倒休戚相关耳濡目染B. 始终不渝穷愁潦倒息息相通潜移默化C. 始终不渝走投无路息息

9、相通耳濡目染D. 有始有终走投无路休戚相关潜移默化=220. 一位年迈的老人带着孙子,在北京西客站前,眺望着这充满民族风格的宏伟建筑群,嘴里不住地啧啧称赞。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屹立 B. 伫立 C. 矗立 D. 挺立21. 如果影视改编只是将文学经典作为素材,毫不吝惜地分割肢解原著的故事与情节,地改变原著的人物形象和性格定位,无视原著的思想深度和文化内涵,那么势必在改编和转换过程中,失去文学经典的情感深度、思想内蕴和艺术特性,把它们制作成了文化。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大刀阔斧垃圾 B. 肆无忌惮消费C. 漫无目的品牌 D. 无所顾忌快餐 华图网校:htt

10、p:/ 根据下面资料回答 2226 题。孔孟被“硬捏合拢”说,是施蛰存先生在 20 世纪 90 年代初提出来的。仅凭这一点,即可知施先生对古代文史的造诣非同一般。施蛰存说:“孔孟思想,是一种思想,还是两种思想?天下没有两个思想相同的人,孔孟思想,毕竟还是两家。 ”(施蛰存闲话孔子 ,原载 1991 年第 1 期随笔 ,转引自中国新文学大系杂文卷 )施先生给出的这个答案,是能使人信服的。(施文中说是司马迁捏合了孔孟二家,这一点恐怕是弄错了)以我之肤浅,也能列举孔子思想与孟子思想的若干区别。例如,孔子衡量人的价值的“尺”是爵位,在孔子那边,是以爵位上下定人之尊卑的,孟子衡量人的价值,却有爵、齿、德

11、三把标尺;孔子之“仁”关注的是“礼” ,重在束“下” ,孟子之“仁”关注的是“民” ,重在规“上” ;孔子的“四绝” (论语子罕篇第九云:“子有四绝,曰: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偏重天理,而孟子的“四端”(孟子公孙丑上云:“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偏重人性。仅此三条,便可证实“天下没有两个思想相同的人” ,哪怕是被合称为“孔孟之道”的孔与孟也都“自成一家” 。当然,孔子与孟子有许多相同或相近之处。其一,他们都“法先王之道” ,缺陷是不能与时俱进;其二,他们都“行仁义之化” ,缺陷是对“利”的绝对排斥;其三,他们的那一套都不见容于

12、当世,故有“仲尼菜邑陈蔡”而“孟轲困于齐梁” 。孔子与孟子还有一点相同的,就是他们对于“法先王之道,行仁义之化” ,都有 华图网校:http:/ 一种“当仁不让”的使命感。孔子困于匡邑之时说:“周文王死了以后,周代的礼乐文化不都体现在我的身上吗?上天如果不想消灭这种文化,那么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孟子则是在离开齐国的时候对充虞说:“五百年必定有称王天下的人兴起,其间必定有著名于世的贤人。周兴起以来已有七百多年上天 如果想安抚治理天下,当今之世除了我还会是谁呢?”两者相比,孔子说得比较含蓄,孟子说得比较直露。但对于孟子来说,这并非狂言。例如,“仁义之化”而为“仁政” , “先王之道”而为“王道

13、” ,或许就是他对儒家文化的贡献,至少在论语之中,未必能够找出这两个概念。由此观之,将孔子与孟子都归入儒家,未必有错。但我们现在所要吸取的一个教训是,不能什么事情都只注意合,而不学会分。合的好处是易记,一下子记住了两个“子” ,要用时一言以蔽之,仿佛占了大便宜;然而,你真想要了解孔子孟子的思想和思维方式,那还是要分开剖析才行。既能综合,又能分析,庶几可算得研究。如果只会笼而统之地说个大概,那只能蒙人蒙己罢了。现在有些自称搞国学的,看似无所不通,其实也就知道些笼而统之的“蒙法” ,从不肯下工夫深入进去。对这种学问,我们要警惕。22. 下列不属于“孔孟思想,毕竟还是两家”的论据的一项是() 。A.

14、 两者衡量人的价值标准不完全相同B. 他们对于“仁”的理解也不相同C. 孔子思想偏重天理,孟子思想偏重人性D. 被合称为“孔孟之道” 的孔与孟也都“自成一家”23.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司马迁捏合了孔孟二家,这个说法是能使人信服的 华图网校:http:/ B. 孔孟都能“法先王之道” ,却不能与时俱进C. 孔孟都能“行仁义之化” ,却绝对排斥“利”D. 他们都有一种“当仁不让 ”的使命感,却都不见容于当世24. 下列推断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 作者认为,天下没有两个思想相同的人,孔孟毕竟是两家,但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家文化,提出“仁政”和“王道”

15、的学说B. 只要分开剖析,就能了解孔子、孟子的思想和思维方式C. 做学问要脚踏实地,深入钻研,不能“无所不通 ”、笼而统之D. 老子与庄子虽然都是道家巨擘,但他们的思想肯定“自成一家”25. 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在于() 。A. 对施蛰存先生的观点进行批驳B. 对比孔孟思想的相同与不同之处C. 告诫研究者不能什么事情都只注意合,而不学会分D. 希望研究者做学问既能综合,又能分析;同时告诫人们警惕那些泛泛而谈的“蒙人”学问26. 以下对于孔孟的相似或相同之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他们的学说都“不合时宜”B. 有着相似的困厄遭遇C. 都重视礼法制度,提倡施行“仁政”D. 对于治国安邦,有一种 “当仁不让”的使命感27. 氢弹之父、物理学家爱德华 特勒曾设想:向空中抛洒铝和硫的粉末,给地球降温。特勒提出的办法是要模仿大规模的火山爆发。1991 年,波及范围达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