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第25课《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学案 岳麓版必修3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4539608 上传时间:2018-02-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第25课《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学案 岳麓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第25课《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学案 岳麓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第25课《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学案 岳麓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第25课《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学案 岳麓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第25课《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学案 岳麓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第25课《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学案 岳麓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第25课《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学案 岳麓版必修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25 课 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考点解读】考点: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课标要求:1概述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2概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课标解读:邓小平理论包括解放思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一国两制”理论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内容,第一次较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以及中国必须走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等一系列重要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对建设中

2、国特色社会主义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直接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理论武器,是新世纪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南。进而形成对理论与实践关系的正确认识。【知识梳理】一邓小平理论1发端十一届三中全会(1)背景:开展关于 问题的讨论原因:“文革”结束后,党中央主要领导人继续延续“ ”倾错误。意义:形成思想解放运动,为拨乱反正、开创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奠定思想基础。(2)表现放弃“ ”的错误方针,将工作重心转移到 上来。肯定了关于 问题的讨论,确定了“ ,开动脑筋, ,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3)意义

3、:重新确立了党的正确的 、 和 路线,实现了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一次重要的 转折。2形成20 世纪 80 年代(1)背景: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2)表现提出关于社会主义 建设的理论。提出了 的思想和解决台湾、香港、澳门问题的“ ”理论。中共十三大阐述关于社会主义 理论,从而确立社会主义 路线。3深化20 世纪 90 年代(1)背景:中国改革进入关键时期,人们对于要不要搞市场经济争论不休。(2)过程1992 年 :深刻阐明社会主义的本质,使“ ”论断深入人心。中共“十四大”:正式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中共“ ”: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二 “三个

4、代表”重要思想1背景:世纪之交,中国进入了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2内容: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 的发展要求;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 的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 的根本利益。3地位: 年党的“ 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 并 。4评价(1)是涵盖政治、经济、文化、 等各个方面的系统的科学理论。(2)进一步回答了 、 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中国在和 条件下, “建设一个 和 ”的问题。是加强和改进 、推进我国社会主义 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3)它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 、 和 的有机统一。(4)它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 而又 的科学体

5、系,是新世纪全面建设 的指南。三科学发展观1提出(1)2003 年 7 月,胡锦涛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建设应坚持 发展、 发展、发展。(2)2003 年 10 月,中共 全会明确提出。(3)2007 年 10 月,胡锦涛在党的“ 大”报告中进一步进行阐述。2内容:第一要义是 ,核心是 ,基本要求是 、 、 ,根本方法是 。3评价(1)是对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 和 ,是 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2)是对中国社会 认识的一次升华,促使中国社会经济进一步迈入 、发展的轨道。【重点突破】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突破方法:理论探究法首先,两者都是对马克思

6、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不同时期的具体成就。其次,邓小平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解决了中华民族的独立问题,而邓小平理论在这一基础上使中国逐步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突破归纳:邓小平理论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从思想路线上看: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灵魂,毛泽东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邓小平继承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中国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2从道路选择上看:正如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一样,邓小平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在农村取得巨大成功后再进行城市经济体制的改

7、革,这符合中国的国情。3从统一战线的运用上看: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同样,邓小平在改革实践中继承和发展了统一战线,如发展了人民民主专政和政治协商制度,提出了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设社会主义。【典例探究】(2011大纲全国卷)1985 年,邓小平指出, “过去我们的观点一直是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 ;“这几年我们仔细地观察了形势” , “由此得出结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 。这一判断 ()A缘于美苏关系的全面缓和 B基于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C有利于推进国内经济建设 D有助于确立改革开放方针【解析】选 C。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

8、理解和材料解读能力。邓小平 1985 年关于战争与和平的思想理论,不仅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战争与和平的理论,而且也为我们正确处理我国在 21 世纪的建设与安全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本题中 A、B、D 三项都可以逐一排除,A 项美苏关系全面缓和说法与史实不符;B 项说法错误,1991 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D 项改革开放的方针确立于 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2 (2012 年江苏历史,11)1969 年 5 月 11 日, 人民日报向全世界报道了一则我国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消息。此后我国形成了不向国内外借债的财政政策,直到 1979 年 12 月,我国政府同

9、意接受外国政府提供的第一批贷款,这一政策才被打破。这表明我国( )A由单边外交转向多边外交 B由自力更生转向依赖外援C由思想禁锢转向对外开放 D由民间融资转向政府借贷【考点】邓小平理论【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理解运用和材料解读能力。结合所学可知 19491976 年中国照搬苏联的经验,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在意识形态对抗的影响下,中国在相对封闭的背景下开展经济建设,形成了不向国内外借债的财政政策。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对内改革、对外开放。为了适应经济建设对资金的需求,中国接受外国政府提供的贷款,这个过程反映的是中国由思想禁锢转向对外开放变化。【答案】C3 (福建省朋口中学 20

10、11 届高三文综四)从 1978 年到 1992 年,历经 14 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明确方向。这里的“方向”指 A对内进行改革同时对外开放 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长期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备考指导】本考点在近几年高考中涉及较少,在备考时建议重点关注以下角度:1知识角度:把握邓小平理论形成的背景、主要内容、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作用,特别是联系毛泽东思想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比较三大理论成果的异同。2热点角度: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毛泽东思想和三民主义这四大理论成果的一个共同主题是富国强民、推进民生幸福,故民生问题是该考

11、点涉及的重要角度之一。应注意邓小平理论中有关强国富民理念的内容及社会和谐理念。【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某同学在设计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史巨变网页时,设计了“开放格局的形成” 、 “一国两制的成就” 、 “经济改革的硕果”等几个并列的栏目。如果要再增加一个栏目,最合适的应该是 ( )A思想解放的历程 B重返联合国的风雨C世贸组织的接纳 D上海世博会的召开2邓小平家中挂有一幅双猫图 。一只猫毛色雪白、茸毛轻柔,另一只猫毛色乌黑透亮。画的上方是几行遒劲苍老的题词:“不管白猫黑猫,会捉老鼠的就是好猫。 ”它生动形象地反映了邓小平怎样的思想精髓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C “一国两制”

12、 ,祖国统一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320 世纪 20 年代,列宁提出“新经济政策” ,30 年代罗斯福推行“新政” ,90 年代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这些反映出共同的问题是 ( )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相互学习借鉴 B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C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 D “实事求是”是世界性的人类智慧4胡锦涛曾高度赞扬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从理论上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 ”这是因为它 ( )A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B正式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C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D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

13、社会主义5邓小平理论的提出与完善,是中国共产党人思想解放的产物和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其对科学共产主义所作的最大贡献是提出了 ( )A改革开放理论 B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理论C “一国两制”理论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6在改革开放中,经过三次思想解放,我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 、 “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 ,其中冲破“计划经济崇拜”的关键事件是 ( )A中共“十三大”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7 党史的“黄金时代”:延安 13 年改革开放 30 年一文指出:延安 13 年与改革开放 30 年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两个扭转乾坤的“黄金时代” 。这两个时代的共同标志是: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局面。这两个时期中国共产党“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的主要表现,分别是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形成B全面抗战路线的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C毛泽东思想体系的日益成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D确定“和平” “民主”的方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