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溪笔谈二则教案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4534826 上传时间:2018-02-25 格式:DOC 页数:73 大小:1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梦溪笔谈二则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梦溪笔谈二则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梦溪笔谈二则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梦溪笔谈二则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梦溪笔谈二则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梦溪笔谈二则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梦溪笔谈二则教案(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梦溪笔谈二则教案一、教学目的: 1.了解采草药一文列举理由,引证事实,说明事理的写法; 2.领会雁荡山一文前后两部分联系紧密,层次分明,叙述中又各有侧重的写 作特点; 3.了解一些结构复杂的主语; 4.学习作者善于观察客观事物,对具体事物进行具体分析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提示文言文中常用的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2.难点: 理解本文的特点记事与说理有机结合,条理分明,文笔朴实简练。 三、教学时数: 两课时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字词正音: 掇 du(拾取、摘采) 率 shui(大率: 大概、大抵) 黯恶 n(黯:阴暗、暗淡) 茎 jng(植物体的一部分) 菔 f(

2、芦菔产是萝卜) 愆 qin(过失) 圭 gu(一种叶细节疏的竹子) 畦 q(有土埂围着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田地) 峤 qio(岭峤:五岭的别称) 并 bng(古代并州) 陨 yn(坠落 ) 牒 di(文书 ) 湫 qi(水池) 瞰 kn(从高处往下看) 穹 qong(高起成拱形) 干 gn(直冲) 岿 ku(高大而独立的样子) 龛 kn(供奉神像或佛像的塔状石窟或木柜) 皋 go(成皋: 古县名) 迥 jong(高挺的样子) 作者及梦溪笔谈 沈括(10311095)字存中,钱塘 (今杭州市)人,北宋著名政治家和科学家。曾积极参加王安石的变法革新运动,历任中央和地方官职,革新吏治,颇多建树。曾出使

3、辽国,严词驳斥辽国争地的要求,在镇守西北时,积极巩固边防,多次击败西夏贵族统治者的军事侵扰。掌管和主持过天文研究、盐政改革、农田水利兴修和军器制造,在天文、历法、数学、物理、地质、医药、音乐、工程技术等方面有精湛的研究(物理学和地质学方面的某些见解和发现,比欧洲早四、五百年),对当时科学发展和生产技术的情况,也非常关心,凡有见闻,无不详为记录(如初中所学活板 ) ,晚年,居润州(今江苏镇江),筑梦溪园,举生平见闻,总结前人研究成果,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写成 梦溪笔谈这部综合性科学论著。 梦溪笔谈全书 26 卷,补笔谈1 卷,续笔谈 3 卷,共 30 卷,609 条,分故事、辩证、乐律等 17

4、目。除了论述文学、史学、艺术等外 饕窃芈凼隽宋夜糯乇鹗堑笔钡淖匀豢蒲 姆购涂蒲 际醯姆鞔丛欤从沉耸 皇兰臀夜蒲 幕曰统删汀萃臣疲檬樯婕暗阶匀豢蒲 木陀卸儆嗵酰既槿 种灰陨系钠谌莅煳摹锢怼铩刂省乩怼蟆 揭肮碳际跸嗟惫憷牧煊颍渲杏行蒲 鞔丛欤丫 杏谥惺兰褪澜绺鞴南冉辛小虼耍睹蜗侍浮烦闪宋夜褪澜缈蒲 际跏飞弦徊恐匾南祝艿街型庋 叩母叨戎厥樱挥爸泄蒲飞系淖辍薄?梦溪笔谈的文笔朴实简练,记叙翔实,条理分明,毫不刻意于文字雕琢,但带有文学性。课文所选两则,一是说明在什么时间采草药才有效,一是探讨雁荡山得名的来历以及雁荡诸峰形成的原因,都有相当可靠的科学根据。 “则”就是“条” ,我们通常所说“新闻两则”“

5、笔记一则” 也是这个意思。 梦溪笔谈属笔记体散文。 采草药 选自梦溪笔谈药议,题目是编者加的。 古法采草药多用 二月、八月,此殊未当。但 二月草已芽,八月 旧 利用 很不恰当 只(因为) 发芽 芽:名作动,发芽 苗未枯, 采掇者易辨 识 耳,在药 则未为良时。 大率用 根者,若 枯死 采药 分辨识别 对药来说就不是好时节 大概 采用 的 在:对来说 有宿 根,须取无茎叶时采,则津泽皆归(于) 其根。欲验 之,但取芦菔, 隔年老根 选择 液汁 集中 验证 只拿萝卜 地黄辈观,无苗时采, 则实而沉;有苗时采,则虚 而浮。 其 等来看 (它们的根)就充实 沉重 空虚 轻浮 那 实而沉:形形 无宿根者

6、,即候苗成 而未有花 时采,则 根生已足 而又未衰。 如今 之 些 就 长成 没有开花 那么 长足 衰老 像现在 花:名作动,开花 紫草,未花 时采,则根色鲜 泽;花过而采,则根色黯 恶,此其 开花 鲜明润泽 再 太暗难看 采药时间适 效也。用叶者取 叶初长足时, 用芽者自 从 本说,用花者取 当与否的验证 选取 刚 (采摘 ) 自然遵从这种说法 本:指上文的古法,译为这种 花初敷时,用实者成实时采。皆不可限以时月。 缘土气 开放 用固定的时月 因为地温(的升降在不同情 限以时月: 以时月限之 有早晚,天 时 有愆伏。 如平地三月花 者, 深山中则 况下)有早有晚 天气时令(也) 变化无常 像

7、 开花的植物 在 里就到 四月花。白乐天游大林寺 诗云: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游大林寺桃花 盖 常 理也。此 地势高下之不同也。如圭竹笋,有二月生者,有三 这是普遍的 是(由于) 低的 四月生者。有五月方生者谓之晚圭;稻有七月熟者,有八九月熟者,有十月熟者谓 才 叫它 之晚稻。一物 同 一畦 之间,自 有早 晚。此物 性之不同 同一类作物同在一小块地里的 本身 早熟晚熟 植物本身的性能 也。岭峤微草,凌冬不雕; 并、汾乔木,望 秋 先 陨;诸越则 五岭 小 越 枯萎 并州汾州 临近秋天纷纷落叶 南方 诸越:百越,泛指南方地区 则 :不译 桃 李 冬实, 朔漠则桃李夏荣。此地

8、气 之不同也。 一亩之稼,则 桃树李树 结果实 北方 开花 各地气候 同 朔漠:朔方和沙漠,泛指北方 粪 溉者先芽; 一丘之禾,则后种者晚实。此人力之不同也。岂可一切 施肥灌溉 发芽 同一块地 作物 结实 一律 拘以定 月哉? 用固定的时间来限制呢 拘以定月:以定月拘之 简析: 全文分两层。 第一层(“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当。”)提出观点。 第二层(“但二月草已芽”至文末 )说明观点。 分为三个小层。 1.(“但二月草已芽”至“在药则未为良时”) 指出古法二月、八月采草药只是便于采集者辨识,就药材说并不是最佳时间。作者以此作为第二层开头,承上启下。 2.(“大率用根者”至“此人力之

9、不同也”) 从两方面详细说明采草药不能“一切拘以定月” 。 这一小层分别从草药使用部位的不同,采药时间也应不同,以及草药生长的条件不同,采药时间也应不同来两方面来否定古法,阐明观点。 使用部位的不同方面,作者依次说明: “用根者” 分为“有宿根”和“无宿根”、“ 用叶者”、“ 用芽者”、“用花者” 、“用实者”五种情况分类说明。作者根据草药生长规律,指出采用部位不同,采药的时间也应不同。 草药生长的条件方面,作者依次说明的是: “地势”海拔高低、“ 物性”植物品种不同、“地气”纬度南北、“人力”栽培情况差别等生长条件不同,采药的时间也应不同。 3.(“岂可一切拘以定月哉?”)总结。 从结构分析

10、可以看出,本文的说明顺序是阐明事理的说明文常用的逻辑顺序,它不同于说明实体事物常用的空间顺序或说明事物发展变化过程常用的时间顺序。 本文的说明方法主要有直接说明、举例子、作比较、分类别四种。 说明草药使用部位不同,采药时间也应不同,主要使用直接说明和分类别说明的方法,在“用根者” 部分也举了事实作举例子说明,还用了对比说明法。 说明草药生长条件不同,采药的时间也应不同,主要用举例子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如举白乐天的诗说明地势不同,花时就各异;举圭竹笋和稻子为例,说明品种不同,生长的时间也不同;举“岭峤”、“ 并、汾” 、“诸越”、“ 朔漠”的情况来说明“ 地气”不同,植物的生长时间也有差异。所举

11、事例,很多也是能互相对比说明问题的,如“平地” 与“深山”,“ 岭峤”与“并、汾”,“诸越”与“朔漠”。 文章根据很多事实,明显对比,多方说理,充分说明了自己的观点: 采草药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最佳时间,不能“一切拘以定月” 。 第二课时 雁荡山 选自梦溪笔谈杂志一,题目是编者加的。 温州雁荡山,天下 奇 秀, 然自古 图牒, 未 是全国(风景) 奇特秀丽( 的一座山) (以来) 各种地理著作 判断句(名词谓语句) 尝有言者。祥符中,因造玉清宫,伐山 取材,方有人见 之, 此时尚 没有记载过 年间 上山砍伐 才 发现这座山 未尝:副词,没 者:助词,无义 未有 名。 按 西域书,阿罗汉诺

12、矩罗居(于) 震旦 东南大海际 (雁荡山这个) 名字 根据 记载 居住在中国 边 芙蓉峰 龙湫。唐僧 贯休为诺矩罗赞, 有“雁荡经行” 云漠漠, 的 和尚 写 一诗中 龙湫宴坐雨蒙蒙”之句。此山南有芙蓉峰,峰下芙蓉驿 ,前 瞰 大海, 的诗句 向前俯视可见 然未知雁荡、龙湫所在, 后因伐木,始见此山。山顶有 大池,相传以为雁 在什么地方 才 一个大湖 认 荡;下 有二 潭水,以为龙湫。又有经行峡、宴坐峰,皆后人以贯休诗名之也。 山下 两个水潭 用 给它们命 名:名作动,给命名 谢灵运为永嘉守, 凡永嘉山水,游历殆遍, 独 不言 此山,盖 名 做 太守(的时候) 几乎游历完了 唯独没谈到 大 当

13、时未有雁荡之 名。 概 这个名字 第一段: 说明雁荡山在古代长期不为人知的情况。 1.(“温州雁荡山,天下奇秀,然自古图牒,未尝有言者。”) 交代雁荡山所在地点,提出本段中心。 2.(“祥符中”至“盖当时未有雁荡之名”) 说明本段中心。 先说比作者早 60 年的宋代“祥符中”“ 尚未有名”的情况。再引西域书和贯休诗说明宋代以前对雁荡山虽有零星记述,但不详细也不明确,提到了雁荡、龙湫的名字,但具体位置在哪里,人们还弄不清。最后说,南朝“谢灵运为永嘉守,凡永嘉山水,游历殆遍,独不言此山,盖当时未有雁荡之名”。 予观 雁荡诸峰,皆峭 拔 险 怪, 上耸 千尺,穹 崖 巨 观察 陡峭挺拔险峻奇异 向上

14、耸立(约) 高大的山峰巨大 谷, 不类他山, 皆包 诸 谷 中,自岭 外望之,都无所见; 的深谷 和其它的山不相似 包容各个山谷里面 周围高地 什么都看不 类:像 所见:见到的东西 至谷中 则森然 干霄。 原其 理,当是为谷中大水所冲激, 到 (一看) 却峭拔林立直冲云霄 推究它形成的道理 被 刷 原:推究 为所:被动句式 沙土尽去, 唯巨石岿然挺立耳。 如大小龙湫、水帘、初月谷之类,皆是水 都冲走了 耸立在那里 像 这一类 凿 之穴。自下望之 则 高 岩 峭 壁,从上观之适与地 平, 冲刷而成的洞穴 看它们却是高耸的悬岩陡峭的石壁 恰好同周围高地平 以至 诸 峰 之顶,亦低于山顶之地面。世间

15、 沟壑中水凿 之处,皆有 行 至于许多山峰 平面 世界上溪谷 里 冲刷的地方 植 土龛 岩,亦此类耳。今成皋、陕西大 涧 中, 立 土 直立的土层底部凹陷的岩石 这一类 大的山沟中间 直立土 动及百尺,迥然耸立, 亦雁荡具体而微者, 但此 壁往往达 高高地 着 也可算是形体具备而规模较小的雁荡山 这里是 动:动不动,往往 定语后置句, “而”标志 土 彼 石耳。 既非挺 出 地 上,则为深谷林莽所蔽,故古 土质那里是石质 (雁荡山) 不是挺拔高出地面 却被 密林 遮蔽 为所:被动句式 人未见,灵运所不至, 理 不足 怪也。 发现 没有到过这里 道理是不值得奇怪的 第二段: 推究雁荡山诸峰形成的原因,说明它长期不为人知,是它的特殊地形造成的。 1.(“予观雁荡诸峰”至“谷中则森然干霄”) 描述作者实地考察所见雁荡诸峰的地形。 2.(“原其理”至“但此土彼石耳”) 先说明根据实地考察的推理判断: “原其理,当是为谷中大水所激,沙土尽去,唯巨石岿然挺立耳。”然后就近从当地提出事实来作佐证 : “如大小龙湫、水帘、初月谷之类” ,接着进一步说明雁荡诸峰的现象不是个别的, “世间沟壑中水凿之处,皆有植土龛岩,亦此类耳。”紧接着又就别处提出事实来作佐证: “今成皋、陕西大涧中”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