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合页式教案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524294 上传时间:2018-02-25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科学合页式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五年级科学合页式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五年级科学合页式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五年级科学合页式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五年级科学合页式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科学合页式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科学合页式教案(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湟中县小学科学 五年级教案授课时间 年 月 日课题 种子发芽实验(一)授课教师教学目标 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教学准备实验准备 绿豆种子若干,实验计划单, 实验记录表。信息技术运用 多媒体常规媒体运用 过程与方法导学环节学习要求 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过程学习方法 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创设情境实验的准备与指导分组探究、填写实验报告单的设计展示交流实验结果的方法设计教师反馈(重一、讨论种子发芽的条件:1、谈话导入: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那么,你 觉得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呢? 2、学生自由讨论,教师摘要板书。 (预设:要种到土里 获得养料,需要浇水,需要合适的

2、温度,需要阳光,需要空气等。这时候教师不要给予取舍,保留学生的各种观点) 3、进一步引导(拿起一颗绿豆种子):这是一颗完好的绿豆种子,如果要让它发芽,刚才大家说的 这些条件是不是都需要呢?哪些是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呢?(说明:从种子发芽过渡到具体的绿豆种子发芽,这样的讨论更有针对性,而且更合理,因为不同种子需要的条件是有些区别的。 ) 4、师:大家的意见不一样,看来我们必须通过实验来判别了要知识点及正确答案)二、设计种子发芽实验: 1、师:该怎样用实验来证明呢?大家说说要注意什么?(预设:制订周密的实验计划,只能改变一个条件等。 ) 2、师点拨:为了把实验做好,建议大家选择自己最想研究的一个

3、条件进行研究,而且在研究之前要设计好实验方案。 3、学生自由选择研究内容,及时进行统计。 (预设:水 组,光组,温度组,土壤组等,可在此适当排除不适合课堂研究的内容。 ) 4、以其中一个组为范例,集体讨论如何设计实验计划。 (1)你们想研究什么问题,你们计划怎样做? (2)你们预测结果会是怎样的? (3)你们的研究中,改变了什么条件? (4)哪些条件是没有改变的? (5)怎样知道改变的条件是不是对种子发芽产生了影响? (6)在实验研究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什么? 5、分发实验计划单,学生完成自己的实验方案设计,教 师巡回指导,鼓励选择相同条件的同学互相交流。 2当堂训练(练习设计)判断题。(1)蒲公

4、英的种子在天空中随风飘飞,它们落在自然界的任何地方都发芽。( )(2)做对比实验时,实验组与对照组往往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 ( )(3) 做种子发芽实验时,每个盒子都应放三粒种子,这样可以减少实验的偶然性。 ( ) 学生准备下节实验的要求下节课将对我们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请大家准备好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将对认真完成实验的同学加星评价。教后反思湟中县小学科学 五年级教案授课时间 年 月 日课题 种子发芽实验(二)授课教师教学目标 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教学准备实验准备 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实验信息统计表 信息技术运用 常规媒体运用 多媒体 过程与方法导学环学习要求

5、 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 节 学习方法 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创设情境实验的准备与指导分组探究、填写实验报告单的设计展示交流实验结果的方法设计教师反馈(重要知识点及正确答案)一、交流实验中的发现: 1、我们种下的绿豆种子都发芽了吗?其他小组的绿豆种子呢?二、整理分析实验信息: 1、教师分发实验信息统计表,由 组长负责收集相同实验小组的实验信息。2、分析实验信息:(1)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有什么不同?(2)从实验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吗?(3)实验结论和我们实验前的猜测一致吗?三、交流实验信息:1、认真听取其他不同实验小组介绍他们的实验方法和获取的信息。2、和其他的小组交流,了解他们在实验中有什

6、么发现,听听他 们怎样用数据来解释实验结果的。3、汇集全班同学的实验,分析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对大家有异议的内容进行辨析。4、小结: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温度、水分和空气。3当堂训练(练习设计)1. 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 的实验记录。种子总数量 已发芽量 未发芽量 我们的解释实验组对照组2. 简单分析实验带给我们的信息。(1) 实验带给我们的信息有哪些?(2) 实验结果和实验前的猜测是否一致?说明了什么?(3) 绿豆种子发芽必需的条件是什么?学生准备下节实验的要求种植绿豆芽:确定任务:把绿豆芽种植在花盆中,放到适合的地方,让绿豆芽生长一段时间。预测哪些条件会影响绿豆芽的生长。建议对绿豆芽

7、的生长做观察日记或者记录。教后反思湟中县小学科学 五年级教案授课时间 年 月 日课题 蚯蚓的选择授课教师教学目标1、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2、掌握对比实验的方法。3、体会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教学准备实验准备 长方形扁纸盒两个,黑布、塑料薄膜、玻璃片、蚯蚓 15条、干土、湿土。信息技术运用常规媒体运用 多媒体 过程与方法导学环节学习要求 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学习方法 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4创设情境实验的准备与指导分组探究、填写实验报告单的设计展示交流实验结果的方法设计教师反馈(重要知识点及正确答案)1、检查学生准备的学习材料。2、谈话:你们在什么地方捉到它们?你们觉得蚯蚓喜欢

8、怎样的环境?3、学生交流。4、实验一: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1)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该怎样设计实验呢?(2)学生思考:如何进行对比实验,并注意控制条件。(3)讨论实验步骤:把长方形盒子一端剪去一部分,盖上玻璃片,再在另一端用黑布包住。在盒底放入塑料薄膜,以保护蚯蚓,方便它爬行。把 5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5 分钟以后打开盒盖,做好观察和记录。再做 2次。5、学生实验,填写记录单。6、学生交流,概括:蚯蚓喜欢黑暗的环境。7、实验二:蚯蚓喜欢干燥还是湿润的环境?(1)蚯蚓喜欢干燥还是湿润的环境呢,让我们也来设计一个对比实验。(2)学生设计实验,交流。(3)讨论实验步骤:在

9、另外的盒子两端分别铺上同样土质的泥土,不同的是一边干燥,一边湿润。把 10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5 分钟以后打开盒盖观察,记录。再做 2次。8、学生实验,填写记录单。9、学生交流,概括:蚯蚓喜欢湿润的环境。10、学生归纳:蚯蚓适合怎样的生活环境?11、看书 11面的图片,说说这些动物是怎样适应环境的?12、谈话:当环境不适应动物生存的时候,它 们会重新选择合适的环境生活,否则它们将难以生存。谁能说说相关的例子吗?5当堂训练(练习设计)选择题。(1)蚯蚓生活在土壤中,由此可推测它适应( )。 A. 黑暗的环境 B. 干燥的 环境(2)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 )。 A. 相同的需求 B.

10、不同的需求(3)生活在草地上的蚱蜢的体色往往是( )的。.灰色 .绿色 .黄色.褐色()鱼必须生活在水里,离开水它就会死亡。这说明生物( )。.能影响环境 .能改变环境 .依赖环境学生准备下节实验的要求从分析水田中的多条食物链初步了解食物网。通过对食物网的理解,思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作用。教后反思湟中县小学科学 五年级教案授课时间 年 月 日课题 食物链与食物网授课教师教学目标1、知道蔷薇花丛中动植物之间存在着食物能量交换关系。2、知道什么是食物链、什么是食物网。会书写完整的食物链。教学准备实验准备 不同种类的动植物图片等。信息技术运用 常规媒体运用 多媒体过程与方法导学环节学习要求 体会到自然

11、界中的生物都是相互联系的,意识到食物链中每一种生物的重要性。学习方法 在交流中形成善于听取别人意见、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科学态度创设情境实验的准备与指导分组探究、填写实验报告单的设计展示交流实验结果的方法设计教师反馈(重要知识点及正确答案)导入:播放课件 1:有关“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图片。谁能用一个成语来说说这幅图讲的是哪个故事吗?这幅图中除了人之外还有哪些生物呢?它们之间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情呢?(根据学生的回答用箭头表示关系)二、谁被谁吃(食物链)1、课件 2:花丛中的生物图片。问:同学们,我们再来观看一张图片, 这里又有哪些生物?这些生物在一起又会发生怎样的关系呢?请小组长组织大家讨论一

12、下,1 分钟后交流。2、(分组讨论后)由一位学生来描述。3、小结:在自然界里,同一区域里往往生活着 许多不同种类的生物,它们有的是相互合作的“ 伙伴 ”,有的是相互敌对的“ 竞争者” ,是什么把这些不同种类的生物连接在一起的呢?(是食物关系)4、这幅图徐老师就是从我们的课本第 12 页拍下来的,请大家打开课本。把其中存在着的食物关系试着用箭头像“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那幅图一样画一画它们之间的关系。65、各组派代表交流讨论结果。6、根据学生交流播放课件 2 的剩余部分。7、播放课件 3。从刚才的图片中可以发现:生物之间普遍存在一种“吃与被吃” 的食物关系,这 种关系像链条一样 ,把一些生物 紧密

13、联系起来,生物学家把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做食物链。 (课件出示句子 1)8、课件 4:生物学家给食物链上的生物起了不同的名字:生产者 消费者说说什么是生产者(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什么是消费者?(以其他生物为食的生物)。举例:各种绿色植物-花、草、树木等。各种食草动物和例如食肉动物。9、巩固。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食物链中,谁是生产者;谁又是是消费者呢?思考:如果生物界中没有了生产者,将会出现什么情况?课件 5.我们来看看在这 2 条食物链正确吗?想想看:食物链一定要从绿色植物开始吗?学生讨论后。课件 6.食物链一般是从绿色植物开始,到食草动物,最后是凶猛的食肉动物。要注意箭头方向要向

14、着强者的那一方。 (课件出示句子 2)三、食物网。1、课件 8.(田野中的生物图)我们来看看稻田中的食物链。指名说一说,画一画。2、事实上,稻田里除了这些生物外,肯定 还有其他的 许多生物的。课件 9.(稻田生物图)比如说这样的一张稻田图,大家看看,在这张图中一共有多少条食物链呢?这幅图在我们的课本第 13 页,我们作业本的第 5 页,大家可以在作业本上画一画。小组合作,一起找一找,用箭头画一画。3、交流我们发现了多少条食物链?从这幅图中我们还发现了什么?(投影学生的作业本)课件 10.(一种生物同时会被几种生物吃)在自然界中的生物种类很多,它们之间的取食关系也很复杂,因此,生物之间就存在很多

15、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相互交叉形成网状。生物学家把他们叫做食物网。4、通过食物网可以发现一种生物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同时处在几条食物链中,每一种生物都很重要。播放课件 11.如果食物链断了会怎样?7是什么原因导致食物链发生断裂的?(主要从人类是怎样破坏自然界的说起,人类破坏了自然界,导致食物链断裂。破坏了生态平衡。例如;乱砍树木导致自然界的沙漠化,猎杀某种动物会导致其他动物过多,而破坏生态平衡。 )当堂训练(练习设计)1 在蔷薇、蚜虫、瓢虫、落叶、小草、蚯蚓、小鸟这些生物中,按照谁被谁吃掉的顺序,用简单的文字和箭头表示这种食物关系。2.草、田鼠、老鹰等构成了田野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学生准备下节实验的要求做一个生态瓶教后反思湟中县小学科学 五年级教案授课时间 年 月 日课题 做一个生态瓶授课教师教学目标 生物在一定区域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会形成一个生态群落教学准备实验准备 大饮料瓶、剪刀、建造生态瓶需要的材料、活动记录本。信息技术运用 常规媒体运用 光盘 过程与方法导学环节学习要求 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件根制作生态瓶学习方法 坚持对生态瓶进行管理和观察。创设情境实验的准备与指导分组探究、填写实验报告单的设计展示交流实验结果的方法设计教师反馈(重要知识点及正确答案)一、认识真正的池塘里的生物环境: 1、看书 14 面的池塘图,讨论池塘中的生物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