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到处有欢乐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523983 上传时间:2018-02-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祖国到处有欢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祖国到处有欢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祖国到处有欢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祖国到处有欢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祖国到处有欢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祖国到处有欢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祖国到处有欢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学前教育实习报告教 学 点:舞钢电大班 级:12 春学前教育学 号:1241001407844姓 名:李慧仙指导教师:写作时间:2013 年 11 月 2 日祖国到处有欢乐一、活动目标:1、学习有表情的朗读儿歌。2、丰富形容词“温暖的” “可爱的” “青青的” ”甜甜的” 。3、结合自己的经验,运用说:“祖国有”的句型,尝试进行儿童模仿编。4、感受儿歌中语言的优美及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二、活动准备1、了解儿歌中提到的几种动物的生活习性2、燕子、羊、白鹅、蜜蜂等动物的布袋木偶。三、活动过程1、示范朗读儿歌,引起幼儿兴趣教师;请仔细听老师朗诵儿歌,听儿歌里面说了一些什么?教师边演示

2、木偶边朗诵儿歌。教师提问:儿歌里的每个小动物说的内容都不一样,它们分别说了什么?2、通过提问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儿歌内容。再次有表情的朗读儿歌,幼儿欣赏。教师:为什么小燕子(小白鹅、小山羊、小蜜蜂)说祖国有泥窝(山河、草地、花朵)?引导幼儿了解小动物的习性,指导小动物们所说的就是它们最舒适、最美的家。教师:儿歌里说小燕子(小白鹅、小山羊、小蜜蜂)说祖国有泥窝(山河、草地、花朵)是什么样的?引导理解“温暖的” “可爱的” “青青的” “甜甜的”等形容词的意思。3、指导幼儿学习有感情的朗读儿歌。整体朗读儿歌 12 遍,提醒幼儿用轻柔、亲切的语调朗读儿歌。采用多种形式朗读儿歌,如分组朗读、分角色朗读等

3、。4、启发幼儿模仿儿歌的语言结构仿编儿歌。教师:你知道那些小动物,他们的家在哪里?鼓励幼儿用“说:祖国有”大胆仿编一句儿歌,如“小蝌蚪说:祖国有美丽的小河。 ”将每个幼儿仿编的儿歌记下来。将全班幼儿仿编的话放到原来的儿歌中,带幼儿一起完整的念一遍。四、 、活动建议:活动变式:(1)可在活动前绘制小燕子、小白鸽、小山羊、小蜜蜂和泥窝、山河、草地、花都的图片,准备一块绒板。教师边朗诵儿歌,边将相关的图片摆放在一起,引导幼儿理解儿歌内容,如将小燕子的图片与泥窝的图片放在一起。(2)活动过程 4,可让幼儿将自己的话画出来,并配上一句话,全班一起做成一本书。五、活动延伸(1)启发幼儿将自己仿编的儿歌画出

4、来,将全班幼儿仿编的新儿歌汇集成册,放到图书区,引导幼儿阅读。(2)请幼儿回家后给爸爸、妈妈朗诵儿歌祖国到处有欢乐 。(3)和幼儿一起阅读幼儿用书相关内容。六、个别指导:对于仿编儿歌句子有困难的孩子,教师可帮助其选择一个小动物,一起分析该动物的特点,和幼儿共同创编一句话,以激发幼儿对仿编活动的兴趣,和积累仿编儿歌的经验。七、活动材料祖 国 到 处 有 欢 乐小燕子说:祖国有温暖的泥窝;小白鹅说:祖国有可爱的山河;小山羊说:祖国有青青的草坡;小蜜蜂说:祖国有甜甜的花朵;小朋友说:祖国到处有欢乐。 中 央 广 播 电 视 大 学 学 前 教 育 毕 业 论 文 教 学 点 : 舞 钢 电 大 班

5、级 : 12春 学 前 教 育 学 号 : 1241001407844 姓 名 : 李 慧 仙 指 导 教 师 : 写 作 时 间 : 2013年 11月 2日 论幼儿绘画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摘 要绘画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是培养幼儿观察力、想像力和动手能力的良好途径。幼儿期的绘画活动是孩子自觉进行的游戏,也是一种另类语言的表达、抒发情感的工具,是孩子最感性的表达。它能更好地让幼儿表述内心的世界,开启幼儿思维,激发幼儿自身的潜能,唤起创造的活力,训练孩子的专注能力,培养多元、弹性的感受力和创造力,增强他们洞察力、分析力、想象力,发挥他们的创作潜能,加深他们对自然、对社会的理解,也是他们获取人生经

6、验的一种途径。同时,幼儿绘画属于一种想象绘画,是儿童自然、真实情感的流露,因而同样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关键词 绘画教学 绘画兴趣 创新意识 绘画是幼儿最喜欢的艺术活动,是培养幼儿观察力、想像力和动手能力的良好途径。儿童绘画属于一种想象绘画,它以表达儿童的主观感受为主,不受客观形态和技术规范的约束,是儿童自然、真实情感的流露,因而同样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一、儿童绘画的特点、兴趣对幼儿成长的作用(一)儿童绘画的特点1、儿童绘画的形式往往具有单纯化、平面化,形象、色彩夸张的特点。例如:画面中人的身体和四肢可以自由弯曲,任意加长或缩短。儿童画中的这种形象语言,是形象和情感的统一。这些奇思遐想,往往会

7、令成年人刮目相看。2、儿童画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儿童把不同时空里的事物同时呈现,把喜爱的物象拟人化。他们画地球与月亮握手,画太阳公公向月亮婆婆问候他们能把想象与现实联系在一起,把无生命和有生命的东西组合在一起,表现了美好的愿望和丰富的想象力。3、儿童绘画作品构图的随意性。儿童画的构图没有成年人那样多的规则和限制性。有时他们会边画边移动视点,有时会转动画纸反正结合表现,有时在画纸上尽情地画,直到无处可画为止。这种自由随意的画面,体现出画面构图的多样化。4、努力追求成人审美趋向。儿童随年龄的增长,知识和经验逐渐丰富,审美水平也不断提高,开始追求成年人的审美标准,学习用成人绘画技法和表现形式来进行自己

8、的绘画,这一时期,需要对他们适时地加以引导,使他们的绘画随自身的成长而逐渐成熟起来。(二)儿童绘画的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幼儿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在如何激发幼儿绘画兴趣方面,教师的选材显得尤为重要。纲要指出:“幼儿的学习要来源于幼儿的生活,以生活为基础,建立在生活之上。”缺乏生活经验的学习,对于幼儿来说是空洞乏味的;同样,缺乏生活经验与体验的绘画活动也是枯燥无味的。教师要善于选择幼儿熟悉并感兴趣的事物作为其绘画对象,如小班幼儿一般对自己很好奇,并对家人有着深厚的情感,如果教师选择“我”“妈妈的头发”等主题,一定会引起小班幼儿浓厚的绘画兴趣;而对中班幼儿,“马路上的车

9、”“鸟”等则可能是他们深感兴趣的绘画对象;大班幼儿的生活经验更广泛与深刻一些,因此,大班幼儿对“可爱的家乡”“我要上学了”等有一定抽象与概括程度的绘画主题更有可能产生浓厚的兴趣。总之,只要是幼儿喜欢的绘画主题,幼儿能够借助绘画的形式有感而发,往往就会产生积极的表现欲望,也就不会再是老师一说现在开始绘画了,孩子们几乎异口同声地张口回答到:“老师,我不会!” 不同的绘画材料也能激发幼儿发现、探索与创造的兴趣。厚薄不一、软硬不同、颜色多样的纸张(如卡纸、砂纸、素描纸、水粉纸、纸板等),干性工具(油画棒) 、半干性工具 (水彩笔) 和湿性工具(毛笔),以及不同的创作技法的运用等都能给幼儿带来不一样的绘

10、画创造体验,从而激发其浓厚的绘画兴趣。如让幼儿尝试使用不同的表现手法或工具创作同一绘画主题,由此产生的油画棒画、水粉画、线描画、水彩画、版印画、吹画、水墨画等可以充分展现不同绘画材料对作品的奇妙影响,从而能够强烈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其想像与创造的冲动和热情。日常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同样是激发幼儿绘画兴趣的源泉,如在废弃的干净瓶子、纸杯、盘子、帽子、扇子、竹片等材料上作画,不仅可以让幼儿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萌发创作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与创造环境美的意识。反之,枯燥单一的绘画材料与形式只会使幼儿日益丧失对绘画的新鲜感,甚至最后磨灭对美术活动的热爱。可见,提供多样化的创作环境是发展幼儿绘

11、画创造力必不可少的外部条件。 (三)绘画对幼儿成长的作用1、儿童绘画可以提高儿童的美感。儿童在没有掌握运用文字表情达意之前,绘画创作是他们表达思想的重要方式。他们不受拘缚地运用绘画工具,表现他们对周围生活的感受和认识。因而,儿童美感的培养不仅要通过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和体验,更重要的是通过儿童自身的创造和对美好事物的再现。2、儿童绘画有利于发展儿童的智力和创作才能。有资料表明:人的信息 80来源于视觉。观察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儿童的观察能力决定着他们的认知水平。儿童在绘画过程中,手指的动作对脑细胞可产生良好的刺激作用,手的活动越多,动作越复杂,就越能刺激大脑皮层的生理活动,从而使认知活动的水

12、平越来越高。因此,儿童经常坚持画画,将有助于他们思维发展,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3、儿童绘画创作能促成儿童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儿童在绘画创作过程中,往往对涉及到的问题更加敏感,对生活更加热情。使他们觉得生活更亲切、更有趣,并能从中体会到自己的作用和力量。同时,美术创造的成功,需要他们的专心和耐心,这对培养孩子的品质和个性有很大帮助,因此,绘画创作是发展儿童创造能力的最佳手段。二、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一)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很长一段时间,幼儿园绘画教学的模式是:教师示范幼儿模仿教师评价。这种模式是以完成技能要求为目的,它的最大弊端是束缚了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依据这

13、样的教学模式评价幼儿作品优劣的标准是像不像,而那些创造性的作品就得不到观察、正确的评价,这就期待新的教学模式来替代原有的教学模式。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摸索出绘画教学的新模式,即创设情境引导观察共同评价。这种模式最大的特点是变单纯的绘画教学为创造性的艺术教育,我们称为以培养幼儿创造性为中心的绘画教学模式。如:让学生临摹一只小鸟,如果教师不加引导只叫学生照着画,那么学生就会认为小鸟就是这样画的,这个形象被固定死,以后只要画小鸟,学生的头脑中就只会出现他临摹过的小鸟的样子,不会有大的创新。这就影响了儿童天性的发展,使孩子的童真被死板扼杀,想象被临摹褪化。(二)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改变传统美术(绘

14、画)教学活动,就要使幼儿想象与创造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 教师要善于从特定的环境和偶发的事件中捕捉有价值的、幼儿感兴趣的美术契机,引导幼儿有目的地观察,并开展主题绘画活动。假如户外活动时幼儿发现了蝴蝶,对蝴蝶感兴趣,这时教师就可以及时抓住这个时机,并引导幼儿有目的地观察,并进行主题意愿画美丽的小蝴蝶 。蝴蝶是绘画的主题,围绕小蝴蝶,教师可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自主地去表现某一个情节。由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及绘画表现经验各不相同,所表现的主体情节也不相同。在这里没有对错、好坏之分,有的只是幼儿的想象和创造。既尊重了幼儿的意愿,又使绘画的主题与幼儿的兴趣发生了联系。避免过去形象单一,简单模仿的现象。三

15、、如何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一)亲近生活,选材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1、亲近生活,激发创造欲望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没有形象的呈现,就没有创造活动。一切想象都源于生活。新纲要也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 要培养幼儿绘画的想象力就要让孩子尽可能多地亲近生活,到大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去感受美、发现美,从而萌发创造欲望。2、选材有启发性,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利于幼儿情感体验的表达。教师的选材要起到开启幼儿心灵的作用。教师在选材时,不要担心孩子的造型能力,怕他们画的不像,其实绘画最主要的是表达和表现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而不

16、是充当“照相机”的作用。在他们涂鸦、稚拙的表现中,会有很多可爱的想法和独特的表达方式,我们评判他们的作品不能以“像不像”作为“好不好”的标准,而是要使他们能够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并通过自主的过程,建立起对绘画活动的兴趣。(二)以幼儿的兴趣、情感为先导,激发幼儿绘画创作的愿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创设宽松、自由的外部环境,调动情感因素,有利于幼儿天性的自然表现及个性的发展,有利于发挥幼儿绘画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释放巨大的学习潜能,诱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因此,我对活动室的布置,墙壁的美化都注意了构思的形象夸张,画面的栩栩如生,色彩的鲜明调和,且符合童趣。因为幼儿对美的感受,对新事物的兴趣往往是基于非常直接的视觉形象。如我在教幼儿学画“ 海底世界 ”时,事先在墙上画好大海;把活动区布置成海洋世界,里面有孩子们带来的各种海洋生物;还让孩子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